Workflow
Micro LED
icon
搜索文档
预期2025年车用LED与车灯市场产值将分别成长至34.51亿美元与357.29亿美元 | 最新报告
TrendForce集邦· 2025-06-30 11:54
全球车用LED市场核心观点 - 2025年车用LED与车灯市场产值预计分别增长至34.51亿美元与357.29亿美元,受2H25车市复苏及2026年新技术导入推动 [1] - 自适应性头灯(ADB)渗透率增速放缓,但2029年仍有望达21.6%,Micro/Mini LED像素模块成为技术焦点 [5] - 车用照明趋势聚焦个性化、沟通显示、驾驶辅助与安全升级,Mini LED尾灯及智能氛围灯需求显著增长 [7][8] 车用照明与显示产品趋势 头灯 - 自适应性头灯通过Micro/Mini LED像素模块实现独立数字控制,Tesla Model 3/Y、蔚来ES6等已采用Mini LED方案 [5] - Micro LED头灯像素数量向两极化发展:低像素(3,000-4,000)与高阶(70,000-100,000),ams OSRAM与Nichia主导技术升级 [6] - 2025年Volkswagen、Porsche、蔚来等车厂计划导入Micro LED头灯 [5] 尾灯 - Mini LED尾灯主流设计为P3-P4显示、100W功耗,已应用于智己汽车、长城机甲龙等车型 [7] - 艾迈斯欧司朗ALIYOS技术实现柔性透明Mini LED阵列,支持动态符号与图像显示 [7] 装饰照明 - 2029年装饰灯市场规模预计达3.11亿美元,2024-2029年CAGR为28%,智能氛围灯CAGR高达69% [8] - 智能氛围灯采用RGB LED或高演色性白光LED(CRI≥95),首尔半导体SunLike技术已导入Volvo Polestar 3 [8][9] Mini LED车用显示 - 2024年蔚来、比亚迪等已采用Mini LED显示,2025年BMW、Mercedes-Benz等计划跟进,全景HUD技术提升对比度 [10] 车灯市场规模与厂商表现 - 2024年全球车灯产值略降至346.58亿美元,前十大厂商包括Koito、Valeo、星宇股份等 [12]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25%,推动车灯需求但面临价格压力 [12] 车用LED厂商营收表现 - 2024年前五大厂商为ams OSRAM、Nichia、Lumileds、首尔半导体、Dominant,ams OSRAM为高阶车款首选供应商 [14] - 亿光车用LED营收增长超40%,弘凯光电专注光感测与沉浸式体验 [14] 报告分析框架 - 报告涵盖七大方向:产品趋势、市场规模、厂商策略、价格分析等,提供全方位市场洞察 [15][16]
京东方推出超薄Micro LED显示屏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6-25 17:35
产品创新 - 京东方在InfoComm 2025美国展会上展出了创新研发的COG(玻璃基)P0.9超薄HDR Micro LED显示屏 [1] - 该显示屏峰值亮度高达3000nit,采用创新光学封装技术,在环境光干扰下(10lux)可实现ACR(环境光对比度)20000:1及更高对比度 [2] - 显示屏应用了画质增强IP技术,具有更高色彩精准度、更平滑的显示过渡和更清晰的显示细节 [3] 产品特性 - 新一代玻璃基Micro LED模组厚度薄至5mm,重量轻至12kg/㎡,提升了安装效率 [4] - 产品解决了传统显示技术痛点,具有超薄、轻量、易安装、超画质等特性 [4] 应用场景 - 新产品将LED显示屏应用拓展至高端商业展示、智慧会议、家庭巨幕影院、数字艺术空间等场景 [4]
6亿!深圳硅基OLED企业完成Pre-A轮融资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6-18 15:16
公司融资动态 - 芯视佳于2025年6月17日完成约6亿元Pre-A轮融资,由创东方投资及桉树资本领投,镇江国控集团、乾成资本等机构跟投 [1][2] - 公司还获得浦发银行、杭州银行等多家银行数亿元综合授信 [2] - 这是继2021年天使轮融资5亿元、2022年天使+轮融资超亿元后,公司再次完成超亿元融资 [3][4] - 公司预计未来数月将完成10亿级A轮融资,用于科技创新和市场拓展 [4] 公司业务与产能 - 芯视佳成立于2020年9月,专注于硅基OLED微显示技术,产品应用于VR/AR、电子取景器、车载等领域 [4] - 安徽淮南K1工厂已于2023年4月投产,总投资1亿元,年产值达2亿元,生产硅基OLED微显示屏等产品 [5] - 安徽淮南K2工厂一期项目于2023年6月开工,总投资15亿元,规划月产能4000片12英寸晶圆,主要生产AR/VR/MR用Micro OLED微显示器 [5] - 公司还设有硅基微显示IC设计总部,提供显示类IC全流程服务 [5] 行业技术发展 - Micro OLED和Micro LED被认为是未来最具发展前景的微显示技术 [7] - Micro OLED技术更成熟,2024年在AR装置市场占比预计达54% [7] - Micro LED凭借高亮度等优势,未来在AR装置市场占比有望从2024年的37%提升至67% [7] - 2024年Micro OLED领域多家企业完成融资,其中熙泰科技完成超10亿元A轮融资用于12英寸硅基OLED产线建设 [8][9] - 2025年Micro LED领域也有多家企业完成融资,如VueReal完成4050万美元C轮融资,JBD获得3000万元B轮融资 [9][10] 行业资本动向 - 随着AR眼镜热潮,微显示技术环节获得资本重点关注 [7] - 2025年2月国内Micro OLED企业宏禧科技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 [8] - 视涯科技于2025年6月9日宣布完成IPO辅导工作 [8] - 行业预计将有更多资本进入Micro LED和Micro OLED微显示技术赛道 [11]
友达、群创、彩晶、凌巨等6家面板厂公布5月营收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6-11 17:45
市场行情与价格走势 - 5月电视和笔电面板价格保持稳定,显示器面板价格小幅上涨 [1] - 电视面板需求逐渐走弱,品牌厂商库存升高,面板厂商开始产能调控以稳定价格 [1] - 显示器面板因关税议题带动品牌客户拉货动能,部分客户赶在3个月关税豁免到期前加大备货,部分客户布局非美国市场,需求增加 [1] - 笔电面板第二季备货动能优于第一季,但仅维持正常节奏,厂商以稳定客户关系为目标 [2] - 6月电视、显示器、笔电面板价格预期全面持平,电视面板个别尺寸可能小幅下跌,显示器面板需求调节转向持平,笔电面板需求稳定 [2] 面板厂商动态与布局 - 友达光电子公司AUO Display Plus与美国Nanolumens合作开发定制化Micro LED显示系统 [4] - 友达光电在法说会上透露电视、信息电子、车用Micro LED进展明确,已有三星、索尼本田移动公司采用,三星Micro LED电视已在销售,索尼本田移动计划2026年推出搭载Micro LED车头显示的电动车 [4][5] - 群创光电与子公司CarUX在SID Display Week 2025展示全球首款可拼接Micro LED镜面显示器、高PPI Micro LED镜面显示器等产品 [5] - 群创光电与台达电合作在台南科学园区建立40MW/70MWh大型储能系统,参与台电电力交易平台服务 [5] - 瀚宇彩晶5月中小尺寸面板出货量达2,327万片,环比增长14.3%,大尺寸及自有品牌产品出货量52万片,环比增长34.0%,环境显示器良率提升改善获利 [5]
Micro LED风口已至,数字光芯提供“全球首发”中国方案|高成长企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5 18:18
Micro LED行业前景 - Micro LED凭借高亮度、低功耗等优势成为行业焦点,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22亿美元,在消费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广泛应用 [1] - 硅基显示芯片是一个存量300亿元、增量达千亿元的芯片市场,将带动下游产业集群超万亿元 [1] - 随着技术成熟和市场认知度提升,Micro LED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3到5年内迎来关键增长节点 [1] - Micro LED技术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大规模商用,为投影设备带来革命性变化,推动ARVR、汽车投影、工业紫外投影等新兴领域发展 [6] 数字光芯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9年,从事硅基微显示驱动芯片设计,团队来自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高校及企业,拥有设计和研发经验超过20年 [1] - 公司已完成多轮融资,包括千万元天使轮、近亿元Pre-A轮、亿元级A轮融资以及数千万元A+轮融资 [1] - 公司现有专利216件,已授权发明78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2件,已授权实用新型34件,PCT申请1件 [5] - 公司国内市占率高达95%,2025年营收有望突破一亿元 [5][7] 技术突破与商业化 - 公司实现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跨越,逐步攻克技术难题 [2][4] - 公司完成4K Micro LED投影芯片及世界首台4K Micro LED投影仪原理样机的全球首发 [6] - 公司近期携手春风动力推出面向摩托车领域的数字投影交互技术解决方案,包括数字投影前大灯、左右动态迎宾灯 [7] - 公司以摩托车投影、工业曝光等小场景推动产业链成熟,预计3-5年内迎来消费级爆发 [7]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微显示芯片国产化率低,下游行业产业链严重依赖进口,我国投影仪、电影、激光电视行业国产化率不足1% [1] - Micro LED商业化进程仍面临量产技术、成本控制、良率提升等方面的挑战 [5] - 从实验室到商业化过程中遇到诸多障碍,如商业化芯片需要多年迭代经验和技巧 [4] 公司战略与布局 - 公司选择落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靠近下游产业链(佛山LED,中山、广州投影仪) [4] - 横琴有望成为中国芯片产业重要的出口枢纽,其金融环境为产业"走出去"提供助力 [4] - 公司通过拆解进口芯片研究晶体管布局,引入海外专家顾问等方式弥补产业经验不足 [4]
南极光潘连兴:撬开游戏主机巨头供应链
上海证券报· 2025-06-05 03:16
Switch 2发售与市场反响 - 任天堂Switch 2于6月5日全球发售,是时隔8年推出的新一代游戏主机产品,预售阶段已获得积极市场反响 [2] - 南极光作为Switch 2背光源模组生产商,产品已实现规模化稳定交付,预计对公司发展形成积极影响 [2] 南极光技术突破历程 - 2020年任天堂提出下一代游戏机需实现0.3x毫米超薄导光板,功耗降低25%,并通过6000次微跌测试的极限要求,行业普遍水准为0.5毫米厚度,南极光选择接下挑战 [3] - 研发初期良率仅5%,经过上百次工艺调整和自研专用设备,最终产品良率突破任天堂数十年最高纪录,模组整体不良率控制在0.4%以内 [4][5][6] - 南极光主动分担供应商开发风险,形成"技术同盟"策略,最终实现关键突破 [5] 公司研发与创新实力 - 南极光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保持在5%以上,截至2024年底拥有专利320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 [7] - 公司自1999年起积累精益制造经验,2005年从手机背光模组切入市场,2008年创办南极光,紧跟国产手机产业崛起步伐 [7] - 技术领先转化为成本优势和生产效率优势,使公司在消费电子产业链竞争中占据不可替代的生态位 [8] 财务表现与产能布局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265.54%,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均同比扭亏,毛利率跃升至27% [8] - 深圳工厂背光源模组月产能为200万片,江西宜春工厂储备产能可灵活应对Switch 2订单高峰期 [8] 多元化产品布局 - 产品已覆盖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游戏电竞、车载显示、健康医疗显示、工控设备、智能家居及可穿戴设备等领域 [8] - 笔电背光产品通过群创光电、京东方等供应商进入联想、华为、惠普、戴尔等头部企业供应链 [8] - 车载背光模组产品已进入上汽集团、比亚迪、小鹏、长城等终端主机厂产业链,布局Mini LED和AR-HUD等创新技术 [9] 行业前景与公司战略 - 市场调查机构Omdia预计2025年Switch 2销量有望达到1470万台,高于上一代Switch首发第一年1340万台的销量 [8] - 公司将持续投入Mini LED、Micro LED等前沿技术,巩固在高端背光模组市场的地位,确保技术领先性和业务可持续性 [9]
Micro LED巨量检测难题获突破
行业技术突破 - 海目星与福州大学成功研制国内首款晶圆级Micro LED芯片非接触电致发光检测工程样机FED-NCEL [1] - 该技术有效解决Micro LED行业共性检测技术问题 [1] - Micro LED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高分辨率、长使用寿命、低功耗等优势 [1] 技术痛点与解决方案 - Micro LED晶圆检测目前无法满足产业高精、高效、无损的需求 [1] - 传统检测方法存在物理性损坏、良品率虚高、误判等问题 [2] - 非接触电致发光检测方案通过外部电极形成电场"隔空"点亮LED芯片 [2] - 该技术避免物理损坏、良品率虚高和误判现象 [2] 技术应用与成果 - 2024年成功研制FED-NCEL工程样机 [2] - 可对红、绿、蓝Micro LED外延片、晶圆及临时载板芯片进行无接触检测 [2] - 技术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高效率特点 [2] - 提升工艺良率水平并降低制造成本 [2] 行业应用前景 - Micro LED可用于AR/VR、柔性显示、透明显示等高端应用领域 [1] - 晶圆级检测技术是实现行业量产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 [1]
京东方发布两款高亮玻璃基Micro LED HUD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5-20 16:30
京东方Micro LED技术进展 - 公司发布两款基于COG技术的Micro LED HUD方案 其中6 2英寸P0 2 RGB方案采用自研芯片和背板工艺 模组亮度达3万nits 结合LTPS背板提升稳定性 支持高PPI无缝拼接 [1] - 另一款单色玻璃基HUD像素密度431PPI 峰值亮度30万nits 采用LTPS高迁移率特性和低电阻材料 驱动能力提升且功耗降低 [3] - 公司在玻璃基量产工艺 主动矩阵驱动等领域形成基础 覆盖LTPS背板 LED芯片 转移与封装等关键环节 后续将优化LTPS+Micro LED技术并拓展车载 商显等多场景应用 [5] 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5年Q1营业收入505 99亿元 同比增长10 27% 净利润16 14亿元 同比增长64 06% 均创一季度历史新高 [5] - MLED业务中Mini LED背光器件收入同比增长215% 直显业务在海外推出COB小间距LED屏 国内深化重点客户合作 为北京算力中心等项目提供定制方案 [6] 产能建设情况 - 华灿光电全球首条6英寸Micro LED量产线实现产品交付 主要生产晶圆和像素器件 面向商用显示 AR/VR等领域 达产后年产能2 4万片晶圆和4 5万KK颗像素器件 [6] - 珠海京东方晶芯COB产线已实现量产交付 [6]
信宇人:5月16日接受机构调研,富荣基金、麻王投资等多家机构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5-19 19:11
公司研发与技术优势 - 构建高端装备+工艺+新材料三位一体研发体系 通过研发创新驱动差异化竞争 [2] - SDC涂布机采用优化风道设计 智能化双腔式挤压模头和闭环控制系统 实现高速宽幅涂布 [2] - SDC复合型高效干燥技术采用新型辐射加热方式 烘烤效能提升20% [2] - 开发全数字化分切技术和双辊同步防掉粉技术 提高分切精度和涂层剥离强度 降低极片掉粉率 [2] - 干法电极设备样机已成功试制 正处于参数调试和技术验证阶段 [2] - 采用干粉直涂热复合技术 省略制膜工序一步成型 适用于厚电极工艺 提升电池倍率放电性能和高容量设计 [2] 产品商业化进展 - Micro LED巨量转移薄膜具备均匀薄膜厚度25-400微米精度±5% 高透光率>90% 低雾度<5% 耐温性能和粘着性能优异 [3] - 巨量转移薄膜已有1家主流客户实现小批量量产 1家客户进入中试阶段 数家客户正在进行测试 [3] - 拟人体皮肤材料采用有机硅基材 通过纳米压印工艺复制人体皮肤微观结构 植入透明导电材料形成电容式反馈系统 [4] - 拟人体皮肤材料正与部分客户对接需求 尚未形成收入贡献 [4]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5491.95万元 同比上升3.94% [4]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586.53万元 同比上升9.27% [4] - 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2793.11万元 同比上升3.56% [4] - 负债率63.57% 毛利率9.42% 财务费用164.16万元 投资收益107.66万元 [4]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246.6万元 融资余额增加 [5] 行业与市场状况 - 行业整体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局面 [3] - 订单拓展进展良好 以头部客户订单为主 [3] 主营业务定位 - 以锂离子电池干燥设备和涂布设备为核心的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研发、生产及销售 [4]
鸿富瀚(301086) - 301086鸿富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3
2025-05-13 17:40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1,883.94 万元,同比增长 22.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972.00 万元,同比增长 3.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9,573.40 万元,同比增长 2.40% [1][2]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7,332.53 万元,同比增长 33.76%,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 32.75% [3][4] 行业发展前景 - 中国消费电子行业迎来 AI 驱动的升级机遇,前景向好但挑战并存,AI 终端生态成熟和 5G 普及等推动行业增长,同时面临全球经济疲软、技术迭代加速等挑战 [2]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精密功能性组件等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广泛,基于保密原则暂不透露具体客户合作信息 [2] - 散热业务分为数据中心液冷模组等三大类,产品类型多样,行业解决方案丰富,2024 年散热产品营收 1.29 亿元,同比增长 118.07%,未来聚焦液冷散热方案及核心组件研发 [8] 费用情况 - 2025 年一季度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上升 30.90%,管理费用上升 40.90%,财务费用上升 252.08% [4] 盈利增长点 - 公司深入布局消费电子领域,拓展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业务领域,加大导、散热产品研发投入 [5] 分红方案 - 2024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以总股本 90,000,000 股为基数,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8.00 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 72,000,000.00 元(含税),若通过审议,近三年累计分红总额将达 2.31 亿元,占三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61.78% [5][6] 股东减持 - 股东开封市瀚卓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拟减持不超过 1,800,000 股(占公司总股本 2.00%),减持时间为 2025 年 3 月 13 日至 2025 年 6 月 12 日 [7] 海外布局 - 公司在美国和越南设有公司,2025 年拟在泰国成立散热模组组装基地,海外基地已全面实现本土化运营 [8] 应对措施 - 针对一季度利润下滑,公司提高研发技术和运营管理优势,开拓新客户、新市场,加强成本管控 [9] - 面对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坚持客户多元化、国际化,产品多元化、高端化策略,巩固业务并拓展散热及新材料合作机会 [9] 股票回购 - 公司将在回购期限内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回购并及时披露进展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