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币国际化
icon
搜索文档
刚刚明确了!中国回应美债波动“影响总体有限”,太提气
搜狐财经· 2025-06-08 09:10
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策略 - 中国持续减持美债规模至7654亿美元 相比峰值1 3万亿美元大幅减少 这是长达十多年的有计划调整过程[1] - 黄金储备连续6个月增持至7377万盎司 体现多元化配置策略[3] - 外汇储备管理遵循"安全 流动 保值增值"三原则 展现战略定力[3] 中美金融政策对比 -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常年稳居世界第一 展现应对金融风险的硬实力[3] - 美国面临债务上限问题 IMF对美债"微笑曲线"发出预警 美财长频繁安抚市场[6] - 中国表态淡定从容 央行副行长明确表示美债波动影响总体有限[1][6] 中国金融体系优势 - 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不随国际形势轻易改变[6] - 文化底蕴支撑风险管控 体现"居安思危"和"未雨绸缪"的传统智慧[9] - 外汇储备积累源于中国制造全球竞争力和人民辛勤劳动[9] 未来发展展望 - 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建设将提升中国全球金融地位[15] - 中国坚持特色发展道路 在安全与收益 短期与长期间寻求平衡[15] - 外汇管理成功实践是中国道路成功的缩影[13]
央行,爆买245亿!
券商中国· 2025-06-07 19:24
央行黄金储备动态 - 截至2025年5月末央行黄金储备达7383万盎司(约2296.37吨)环比增加6万盎司实现连续7个月累计增持103万盎司按当前金价3310.17美元/盎司计算累计增持金额约34.1亿美元(245亿元人民币)[1][4][5] - 5月黄金储备增持速度放缓(6万盎司)低于3月(9万盎司)和4月(7万盎司)[4] - 当前黄金占官方国际储备资产比例仅7%显著低于全球15%的平均水平存在持续增持空间[6] 外汇储备数据 - 2025年5月末外汇储备规模32853亿美元环比上升36亿美元(增幅0.11%)实现连续5个月增长前5个月累计增加829.98亿美元[2][5] - 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是5月外储上升主因当月全球资产价格涨跌互现美元指数小幅震荡[2][3] - 外汇储备结构显示:外汇储备(32852.55亿美元)占绝对主导黄金储备(2419.88亿美元)和特别提款权(552.18亿美元)占比较小[5] 黄金市场展望 - 世界黄金协会认为金价仍有上涨潜力在滞胀环境中黄金可能成为少数抗跌资产[7] - 高盛预测2026年中期金价将达4000美元/盎司供应短缺和通胀忧虑将推动需求[7] - 广发证券指出金价震荡中枢上移若美国经济数据走弱或财政赤字扩大将形成新驱动[6] 增持黄金的战略意义 - 优化国际储备结构增强主权货币信用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1][6] - 应对国际环境变化黄金作为最终支付手段可提升抗风险能力[1][6] - 科技军事财富秩序重构背景下黄金配置价值凸显可降低资产组合波动率[6] 宏观经济支撑因素 - 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为外汇储备稳定提供基本面支撑[3] - 中美关税水平降低有助于稳定经贸关系减少外部不确定性[3] - 国内降准降息等政策落地有望进一步巩固经济向好势头[3]
外储规模五连升,黄金储备七连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7 17:35
外汇储备规模 - 截至2025年5月末外汇储备规模为32853亿美元,较4月末上升36亿美元,升幅0.11% [1] - 外汇储备连续18个月站上3.2万亿美元大关,连续5个月环比回升 [1] - 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是5月外储规模上升的主因,美元指数小幅震荡,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 [1][3] - 5月新增外汇储备余额36亿美元,增幅较4月的410亿美元大幅收窄 [3] 外汇储备稳定性 - 当前外汇储备规模略高于3万亿美元,处于适度充裕水平,短期内有望保持基本稳定 [1] - 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为外汇储备规模稳定提供支撑 [1][5] - 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坚实基础,成为抵御外部冲击的压舱石 [1][5] 黄金储备动态 - 5月末黄金储备报7383万盎司(约2296.37吨),环比增加6万盎司(约1.87吨),连续7个月增持 [3][6] - 中国持有黄金储备余额2420亿美元,占外汇储备余额的7.37%,环比回落0.06个百分点 [3] - 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占比为7.0%,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 [6] 黄金储备增持原因 - 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国际金价可能长期易涨难跌,优化国际储备结构需求上升 [6] - 增持黄金可增强主权货币信用,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 [7] - 央行购金主要考虑安全性、流动性和分散储备资产构成,减少对单一主权货币依赖 [7] 全球央行黄金储备趋势 - 69%受访央行认为未来5年黄金在全球总储备的份额将会上升,高于2023年的62% [7] - 62%受访央行认为未来5年美元储备比例将会下降,高于2023年的55% [7] - 央行购金主要动机包括重新平衡储备量、应对金融市场动荡和通胀上升等 [8] 汇率市场表现 - 5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破7.20比1,中间价与即期汇率偏离大幅收敛 [5] - 离岸人民币交易价围绕在岸价双向波动更频繁,市场汇率预期分化 [6] - 境内银行间市场日均即期询价外汇成交量达478亿美元,环比增长13% [6] 外部经济环境影响 - 5月中美贸易争端缓和,国际资本撤离美元资产势头缓解,美元贬值驱动力减弱 [4] - 中美联合声明发布后全球主要股指普遍上涨,但美债收益率冲高导致美债价格下行 [5] - 中美经贸会谈取得进展,大幅削减加征关税提振市场信心 [5]
32853亿美元!外汇储备规模连续第五个月增长 专家:中国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继续稳步推进
搜狐财经· 2025-06-07 14:24
6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853亿美元,较4月末上升0.11%。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受资产价格变化与汇率波动综合影响,5月外汇储备 较上月末上升36亿美元。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外汇储备规模已连续5个月上升。此外,官方黄金储备5月末环比增加6万盎司,至7383万盎司,也是 连续第七个月增持。 外汇储备是央行外汇资产的主要部分,但并非全部,外汇储备包括债券、证券等外币资产,但不包括黄金和特别提款权,这两 项数据在外汇储备数据之外单独公布。2024年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中,国际储备资产34556亿美元,规模继续位居全球首 位,占我国对外金融资产总额的34%。 廖博告诉记者,外汇储备是按市场价值计量,外汇储备的主要组成是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四种货币表示的资产,而外汇储 备常以美元标价,当美元走软时,欧元、英镑、日元相对升值,就造成了外汇储备的增加。从美元指数来看,5月美元指数连 续第四个月下降,最低降至99下方,月内下降幅度为0.2%。因此,美元指数小幅震荡使得汇率折算后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从另一方面看,廖 ...
外汇局:截至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853亿美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7 12:24
外汇储备规模 - 截至2025年5月末外汇储备规模为32853亿美元 较4月末上升36亿美元 升幅为0.11% [1] - 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1] - 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为外汇储备规模稳定提供支撑 [1] 贸易与出口前景 - 中美贸易关系出现转机 有望达成新一轮贸易协议 [1] - 对美直接出口恢复 企业加速向东南亚转移产能以规避潜在高关税 [1] - 出口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继续稳定跨境资金流动 [1] 黄金储备动态 - 2025年5月末官方黄金储备连续第七个月增加 符合市场预期 [3] - 5月国际金价小幅调整 但央行继续增持黄金 [3] - 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可能导致国际金价长期易涨难跌 [3] 黄金储备战略意义 - 截至2025年5月末黄金占国际储备资产比例为7.0% 低于15%的全球平均水平 [3] - 增持黄金可优化国际储备结构 增强主权货币信用 [3] - 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 应对国际环境变化 [3]
风口智库|买买买!央行连续7个月增持黄金,专家:金价或仍易涨难跌
搜狐财经· 2025-06-07 12:14
国家外汇管理局6月7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853亿美元,较4 月末上升36亿美元,升幅为0.11%。 受访专家认为,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应对当前国际环境变化等角度出 发,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2025年5月,受主要经济体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经济增长前景等因素影响,美元 指数小幅震荡,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 模上升。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 "5月中上旬,中美关税形势有所缓和,全球结束去美元化交易;5月下旬,随着美国国债拍卖遇冷、美欧 贸易战升级,去美元化交易再度升温。"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风口财经记者表示,5月全月来 看,全球资产价格涨跌不一,对外储支撑有限,汇率对外储有所支撑,受资产价格变化与汇率波动综合影 响,5月外汇储备较上月末上升36亿美元至32853亿美元。 "在美元指数小幅震荡,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的综合作用下,5月末我国外储规模变化不大。"东方 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风 ...
美元慌了,人民币的崛起已经不可阻挡!
搜狐财经· 2025-06-06 22:22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人民币跨境支付量去年达175万亿 同比猛增43% [3] - 跨境支付系统覆盖全球185个地区 支持扫码即时转账 [3][5] - 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七大交易货币 中东石油贸易开始采用人民币结算 [7] 人民币支付系统优势 - 实现秒级到账 显著优于美元3天清算周期 [7] - 手续费全免 企业可直接跳过美元银行系统 [3][5] - 商务部数据显示人民币跨境支付量创历史新高 [5] 市场接纳度提升 - 海外企业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国际交易使用量激增 [5] - OPEC国家逐步接受人民币作为石油贸易结算货币 [7] - 2024年国际市场人民币结算金额呈现爆发式增长 [5] 美元地位挑战 - 美元在部分领域被蚕食 但全球霸主地位短期难撼动 [7][9] - 美国金融创新速度落后 支付系统效率不及人民币 [9] - 国际企业已习惯人民币支付便利性 [9]
中国银行发布白皮书:人民币国际货币职能继续提升
中国新闻网· 2025-06-06 21:13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人民币国际货币职能持续提升,国际化服务小微企业和外贸企业成效显著[1] - 人民币区域化更加稳健扎实,离岸市场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改善[1] - 94.1%境内企业和78.4%境外企业计划维持或提高人民币结算比例,较2022年明显上升[3] - 78.4%企业考虑在美元欧元流动性紧张时将人民币作为融资货币,同比提升3.3%[3] - 76.9%境外企业表示能便利获取人民币产品和服务[3]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 - 香港是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资金池,拥有最活跃的人民币外汇和债券市场[3] - 香港特区政府正通过提升流动性、优化金融基建、丰富投资产品三方面推动人民币国际化[3] 机构与政策支持 - 中国银行将持续推动产业金融协同、区域合作及离岸市场建设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3] - 匈牙利央行指出人民币在贸易结算、支付、投资及风险对冲中的作用日益重要[4] -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相关国家与中国的人民币结算规模持续上升[4]
中诚信国际发布全球首个以人民币偿债为基准的全球评级序列
中证网· 2025-06-06 20:47
宏观经济与市场走势 - 中国经济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筑底企稳态势 当前处于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变局 需保持战略定力巩固向好发展态势 [2] - 国际环境复杂严峻 存在较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 但中国经济向好的基本面未改变 [2] 债券市场创新与发展 - 债券市场聚焦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战略方向 加速制度优化和工具创新 推出债市"科技板" [1] - 绿色债券市场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1] - 评级行业需构建适配"新范式" 完善评级体系优化思路 赋能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 [1] 全球人民币评级序列 - 中诚信国际发布全球首个以人民币偿债为基准的全球评级序列——中诚信国际全球人民币序列 [1][2] - 该序列对境内外主体偿还人民币债务能力进行相对排序 以下标"gr"列示 涵盖数千家企业主体 [2] - 评级体系重点考虑人民币项下主权风险 行业风险及境内外制度环境差异 [2] - 序列级别以BBBgr区间为中枢 呈现近似正态分布 BBB-gr级及以上投资级主体占比超60% [2] - 序列服务于人民币投融资需求 提供风险定价比较基准 助力资本市场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 [3] 城投债发展策略 - 城投企业需平衡化债与发展 强化有效益投资 注重"两新"、"两重"领域及资金平衡强的项目 [3] 科技创新评级服务 - 公司发布科技创新企业评级方法与模型 将持续优化科创企业评级服务 打造"科技板"债券评级体系 [1]
“稳定币”火了!一文读懂打破边界的新货币到底是个啥?→
搜狐财经· 2025-06-06 20:31
香港《稳定币条例》实施 -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正式实施,成为全球首个针对法币稳定币建立全面监管框架的司法管辖区 [1] 稳定币定义与特性 - 稳定币是一种与现实资产(如美元、黄金)挂钩的区块链电子现金,避免价格剧烈波动 [5] - 1枚稳定币通常与1美元等值,可随时兑换,类似数字版"代金券" [6] - 区块链技术确保稳定币交易去中心化、不可篡改且公开透明 [4][5] 稳定币类型 - 法币抵押型:与法定货币1:1挂钩,储备资产由银行或信托机构托管 [7] - 加密货币抵押型:以其他加密货币作为超额抵押物,通过智能合约管理 [7] - 算法稳定币:依赖智能合约算法调节供需,无实物资产抵押 [7] 对普通用户的影响 - 跨境支付手续费低于0.002美元,到账时间仅需几分钟,远低于传统银行的3-5天 [8] - 投资门槛降低,通过RWA代币化可几十元投资美国国债、香港房产等 [9] - 区块链交易记录公开透明,避免传统金融暗箱操作风险 [9] - 新兴就业机会涌现,如RWA合规工程师、链上审计师等 [9] 香港成为监管先锋的原因 - 香港金管局2022年提出监管愿景,2023年通过《支付系统及稳定币条例》,要求发行人持牌并100%储备金托管 [10] - 香港通过合规牌照吸引贝莱德、蚂蚁数科、京东等机构布局 [10] - 稳定币是香港发展Web3.0基建的核心抓手,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11] - 稳定币可降低企业跨境支付成本,传统银行需1-3天,稳定币结算仅需秒级 [12] 机构观点 - 银河证券:稳定币为RWA提供低成本、高效的计价与结算工具,增强流动性 [13] - 华西证券:稳定币与RWA将深度融合,推动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自动化 [14] - 中信证券:稳定币法案助推香港金融行业数字货币相关支付、结算接口建设 [14] - 招商证券:稳定币成为新型金融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