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

搜索文档
美味新高度!看萍乡经开区“舌尖经济” 如何跑出加速度
中国新闻网· 2025-06-17 14:03
产业发展现状 - 萍乡经开区食品产业园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 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机器人高效协作 工人生产干劲十足 [1] - 赴野士(江西)生产车间订单充足 正全力生产保障市场供应 智能搬运机器人提升仓储物流效率 [2] - 甘源食品生产线数字化调控高效运转 自动化设备成为产业升级的有力注脚 [2] 产业平台建设 - 经开区打造专业化载体平台 高标准建设现代化标准厂房 智慧冷链仓储中心 区域性食品检测中心等关键设施 [4] - 创新设立"一站式"企业服务中心 整合行政审批 要素协调 人才招聘 融资对接 技术支持等全流程服务 [4] - "硬件高标准+服务全方位"双重优势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缩短项目投产周期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4] 产业集群与产能 - 经开区锚定食品医药百亿级产业集群目标 以甘源食品 百约食品等龙头企业为引领 [6] - 园区已汇聚赴野士(江西) 元宝食品 悦禾食品等十余家知名企业 覆盖休闲食品 功能营养品 烘焙制品等多细分领域 [6] - 甘源五期2024年底投产 新增年产能3万吨 预计年增营收超5亿元 [6] - 赴野士(江西)年产值可达4亿元 产品包括能量补充 运动恢复等六大类营养粉剂 [6] 数字化转型 - 甘源食品应用数字化生产线 关键工艺环节精准控制 生产效率提升60% [8] - 赴野士(江西)构建可视化生产管理平台 实时数据监控与算法优化 全流程自动化率超90% [8] - 元宝食品建成智能烘焙生产线 实现全流程自动化 年产能突破4万吨 [8] - 经开区与江南大学 南昌大学等高校共建研发平台 推动10余项科技成果转化 [8] 营收与增长 - 2024年经开区食品企业实现营收30.49亿元 同比增长28.7% [10] - 随着新建产能持续释放 预计今年营收将突破40亿元 [10]
产教融合新征程: 大视听专委会启航推进万亿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6 13:01
大视听专委会成立 - 大视听专委会在苏州成立,旨在依托浙江省在内容制作、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产业优势,推进万亿大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 [3] - 专委会由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院研究员潘俊杰担任首届主任,并与协同创新平台常务副理事长苏志刚共同揭牌 [3] - 专委会将整合各方优势资源,立足产学研做好院校同政府、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通过多方协同创新带来更多优秀产学研项目 [12] 三大行动计划发布 - 校园思政院线计划:丰富校园文化,打造思政教育新场景 [6] - 全国大学生写手培育计划:孵化内容创意人才,打造高校剧本创作研究院 [8] - 百项实训成果扶持计划:围绕视听新技术/材料、装备智能制造、动漫游戏、影视文创、跨境电商、演绎传媒等领域扶持百项成果产业转化 [10] 专家观点分享 - 教育部规划建设中心原主任陈锋强调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要面向未来十年的挑战加以设计 [14]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地方大学教育研究分会理事长屈凌波从课程体系改革与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实践案例深度分析产教融合问题 [16] - 苏州工学院校长姜建明阐述产教融合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思考 [18] - 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校长联席会议秘书长任君庆深入分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三类重要样态案例和发展路径 [20] 院校创新实践 - 6所院校代表分享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多元路径,涵盖家政产业、制造业提质升级、思政引领、边疆民族地区工程师培养、新能源产业、新文科建设等领域 [26] - 9所院校分享跨境数字经济、畜牧现代产业等领域建设经验,涉及医药、大健康、化工、高职、装备制造、地域特色产业等多元赛道 [28] - 这些实践探索为全国院校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产业学院建设样本,助力产科教融合发展迈向新高度 [30] 论坛成果与共识 - 论坛搭建产教融合交流合作高端平台,凝聚"产科教协同、育时代新人"的行业共识 [31] - 未来需持续深化政校企协协同,破解产教融合痛点难点,推动产业学院成为人才培育高地与产业创新引擎 [31]
五粮液推出首部非遗文化片/珍酒战略级大单品上市/西凤:宴席突破是关键······
新浪财经· 2025-06-15 12:38
仁怀酒企"油改电"进展 - 仁怀市已有92家酒企完成"油改电"改造 [2] - 改造实现酒企节能降耗、降本增效 [2] - 为酱酒产业提供更广阔的绿色发展空间 [2] 五粮液非遗文化推广 - 五粮液推出首部非遗专题文化片《天工五粮》 [2] - 影片于第九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正式发布 [2] - 紧扣"非遗 让生活更美好"主题 [2] 汾酒紫砂研究院成立 - 汾酒集团与宜兴爱宜艺术陶瓷合作成立紫砂研究院 [2] - 江南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同步落户研究院 [2] - 将推动产学研合作及技术创新 [2] 珍酒新品发布 - 贵州珍酒推出战略级大单品"珍酒·2020真实年份" [2] - 新品又称"大珍·珍酒" [2] - 在酒体品质、包装设计、防伪溯源等方面全面升级 [2] 西凤酒市场策略 - 西凤酒强调"氛围即销量"的营销理念 [2] - 网点开发是基础 需加强终端陈列和广告布局 [2] - 宴席市场突破是关键策略 [2] 富邑葡萄酒集团低醇产品布局 - 富邑投资1500万澳元建设低/无醇葡萄酒生产设施 [2] - 采用尖端脱醇技术及自主研发专利工艺 [3] - 将生产旗下多个品牌的低/无醇酒款 [3] - 计划10月推出新低醇品牌"Sorbet"(酒精度≤8%) [3] - 产品线包含混酿起泡酒、桃红及多种风味葡萄酒 [3] - 全球无/低醇葡萄酒2024-2028年预计年复合增长5% [3] - 中国市场无醇酒常用于商务宴请 低醇酒受年轻消费者青睐 [3]
一串数据反映产业创新科技创新的推动力度 我市持续以“真金白银”破除创新瓶颈
镇江日报· 2025-06-15 07:18
科技创新政策措施 - 镇江市科技局牵头起草《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政策措施》,包含5方面22条举措,旨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并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1] - 政策涵盖优化创新机制、建强平台载体、激发企业动力、推动成果转化、强化要素保障,对顶尖人才引进提供最高1000万元支持,对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的科技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支持 [1] 创新型企业培育 - 镇江市现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35家、高新技术企业1617家,通过《镇江市科技招商实施方案》组建超160人科技招商队伍,组织80余场招商活动 [2] - 市级科技计划中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专项,提供最高20万元研发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最高15万元 [2] 产学研融合支持 - 连续5年举办"高校院所走进镇江产学研大会",与16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合作,通过"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模式解决300余项"卡脖子"难题,促成500余项产学研合作 [3] - 推动"科技副总""技术副总"校企联动,对申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项目的企业最高给予300万元资金支持,深化区域创新网络 [3]
台积电与东京大学合作建立芯片实验室
半导体芯闻· 2025-06-12 18:07
产学研合作 - 东京大学与台积电联合开设芯片研究实验室 重点聚焦材料、器件和设计研究 同时开展芯片原型设计教育[3] - 合作可追溯至2019年 双方已共同完成21个项目 初期强调开发节能专用半导体以应对AI处理需求增长[4][5] - 实验室位于东京大学主校区 将为博士生提供教育支持及实习项目 研究成果将直接应用于台积电研发与制造[3] 日本半导体产业布局 - 日本政府提供超1万亿日元(69亿美元)补贴 支持台积电在熊本县建设两座工厂 第二工厂计划2024年下半年开工[5] - 熊本县拟推动第三座尖端芯片工厂落地 但尚未正式公布计划[5] - 日本多所高校(如熊本大学)加强芯片教育项目 以振兴国内芯片产业及人才储备[5] 台积电战略动向 - 此次合作是台积电首次在中国台湾以外地区与大学建立联合实验室 公司强调地理邻近性有利于资源协同[3] - 台积电熊本首座工厂已于2023年12月投产 第二工厂建设进度较原计划延迟[5] - 东京大学教授承认日本在芯片教育领域落后欧美 希望通过合作实现技术追赶[3]
台积电与东京大学合作建立芯片实验室
半导体芯闻· 2025-06-12 18:04
产学研合作 - 东京大学与台积电联合开设芯片研究实验室,聚焦材料、器件和设计研究,并开展芯片原型设计教育 [2] - 这是台积电首次在中国台湾以外与大学建立联合实验室 [2] - 实验室位于东京大学主校区,将为博士生提供教育支持和实习项目,研究成果将被台积电研发和制造业务利用 [4] 合作背景 - 双方合作始于2019年,已共同开展21个项目 [5][6] - 2019年合作重点为开发节能专用半导体,以应对AI处理需求增长带来的数据量增加 [5] - 日本正致力于重塑芯片产业,近年来加强了与台积电的联系 [7] 台积电在日布局 - 台积电在熊本县菊阳町的首家工厂已于2023年12月投产 [8] - 第二家工厂计划2024年下半年开工,原计划第一季度开工但被推迟 [8] - 熊本县政府希望引进第三家能生产尖端芯片的台积电工厂 [9] 政府支持 - 日本政府已提供超过1万亿日元(69亿美元)补贴支持台积电前两家工厂建设 [9] - 更多日本学校正在加强芯片相关教育项目,包括熊本大学 [9]
山西晋中:高校“活水”浇灌科技成果生“金”
环球网资讯· 2025-06-12 15:07
山西银圣科技有限公司 - 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硅钢级氧化镁粉生产,产品应用于变压器制造领域[1] - 技术团队采用1150℃高温退火工艺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特种材料性能达标[1] - 与太原理工大学合作将实验室搬至生产车间,实现研发周期缩短三分之一[1] 晋中市产学研协同模式 - 晋中市拥有21所驻地高校和34.6万名师生,科教资源集聚度居山西省首位[2] - 政府推动高校全面开放校园及场馆,并建设创新生态基地促进校地融合[2] - 采用"链式思维"引导龙头企业与28所高校组建产学研联盟,例如祁县玻璃器皿产业研发无铅水晶玻璃新材料[2] 区域产业学院建设 - 已建成2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设立5家省级特色产业学院包括太谷玛钢、平遥牛肉等产业学院[3] - 校地合作提升区域品牌效应,某企业广交会展位从1.5个增至16个,订单转化率提高30%[3] 科技成果转化案例 - 山西晋农生物研发的猪牛支原体检测试剂盒达到国际领先水平[4] - 介休聚贤石墨突破超高功率电极技术,打破进口垄断[4] - 太原理工大学与汾西华益合作开发千米级潮式喷浆机填补国内技术空白[5] 校地合作量化成果 - 截至2024年底累计签订校地校企协议352项,科技创新类占258项,合同总额1.28亿元[5] - 合作覆盖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八大领域,例如安泰钢铁高纯净帘线钢技术打破中西部产业空白[5]
国产色谱仪迎来新选手,海目星三款产品正式入局
仪器信息网· 2025-06-12 14:53
核心观点 - 海目星旗下子公司海科晶医疗科技推出三款自主研发的色谱仪,实现关键部件国产化,提升行业自主性 [1][2] - 三款产品针对不同应用场景优化,覆盖临床诊断、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3][4][6] - 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加速技术落地,部分产品已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 [9] 产品技术细节 H-1000液相色谱仪 - 采用先进流体控制系统与智能化操作平台,具备高灵敏度、高重复性和快速分析能力 [3] - 主要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等领域 [3] 二维液相色谱仪 - 通过多维分离技术提升复杂样本分离效率,解决传统一维色谱分离度低、耗时长的问题 [4] - 适用于临床体外诊断中的血药浓度检测 [4] - 采用三泵串联流路设计和智能梯度控制技术提升分析效率 [8] H-5000离子色谱仪 - 以高精度、低检测限为特点,可高效检测环境水质、食品添加剂及药品中的阴阳离子 [6] - 采用高性能PEEK双柱塞恒流泵及高精度步进电机驱动系统,提升可靠性及耐用性 [8] 研发与战略 - 依托海目星集团高端装备制造技术积累,组建色谱专家领衔的研发团队 [8] - 三款产品均实现关键部件国产化替代 [8] - 未来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拓展生命科学、环境监测及新材料等应用场景 [9] - 已与多所高校及第三方检测机构达成合作意向 [9]
激活产业基础、创新能力、要素支撑等优势 江苏南京:竞逐新兴产业新赛道(走进产业地标·发展一线探变化)
人民日报· 2025-06-11 05:54
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2024年南京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2% [1]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超8600亿元 智能电网产业链国内领先 机器人产业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1] - 累计开展供需对接活动200余场 服务企业3000余家次 发布应用场景超5000个 开放合作需求超1.4万个 [4][5] 机器人产业链协同创新 - 埃斯顿自动化实现机器人制造机器人 20分钟完成一台底座装配 [2] - 南传智能减速器供货量预计2025年较上年翻番 与埃斯顿共同参与产品全生命周期开发 [2] - 科远智慧自主研发多智能体软件平台 使机器狗送样效率提升50% 具备15分钟任务预测能力 [3] - 宁和智能地铁检修机器人检测准确率超96% 通过场景对接优化导航定位等关键技术 [4] 产学研融合机制 - 南京机电与南航合作开发加速试验方法 缩短航空产品验证周期 [7] - 南航创新港研究院孵化10余项专利技术 突破低空精细管理等行业难题 [8] - 2020-2024年在宁高校院所技术合同成交额从15.06亿元增至21.42亿元 增幅42% [9]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诚迈科技峰昇OS4.0系统实现整车智能化管理 新增10余项智驾应用 [11][12] - 原力数字攻克动作捕捉软件标记点遮挡难题 参与《战神》等国际项目制作 [13] - 钢铁行业开发超高强耐磨钢等特钢产品 石化行业延伸出锂电池隔膜等高附加值产品 [13]
实验室新材料走进绿色“好房子”——中国农业大学团队产学研合作引领行业绿色发展
科技日报· 2025-06-09 17:22
"使用水代替芳香烃作为溶剂的环保涂料早已存在,但在市场上并未取代油性漆。"在日前举办的南康好 家具走进人民"好房子"活动中,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安杰表示,当前水性漆的使用存在过程污染、有效封 闭木料难、施工烦琐、成本高等缺点,致使家具在绿色化推进过程中遇阻。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 色、智慧的"好房子"。记者近日在采访中了解到,安杰教授团队从新材料领域的基础研究做起,解决产 业痛点,并与企业开展早期的深度合作,及时转化新材料合成技术,借助第三方评估等力量,助力地方 产业转型升级,破题"好房子"绿色化瓶颈。 千亿级现代产业集群的绿色转型之路 研发适用于木材喷涂的涂层技术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家居产业规模2016年已突破千亿元,2024年达2800亿元。产业发展对当地环境污染 的情况引起中央环保督察高度关注,这一千亿级现代产业集群的绿色转型迫在眉睫。 资料显示,木器涂装这一细分领域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量达到人类活动VOC总排放量的2% —5%。家具"绿色"是实现"好房子"绿色、健康的核心支撑,推动绿色家具落地成为科研力量与企业行 业共同面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