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币升值
icon
搜索文档
突然买了465亿
猫笔刀· 2025-05-03 22:21
今天一家老小出来住酒店度假了,其实对我而言住酒店的条件还没家里舒服,但是孩子喜欢酒店,老人喜欢出来散心,那就跟着出来了。 很多人都在吐槽长假人多价格贵,旅游体验差,反正我住的酒店也涨价了。1日、2日每个房价额外+1000,3日+800,4日+400,5日不加价,老婆规 划行程时避开了1日和2日,3日入住5日回家,这样支付的溢价稍微少点。 我们家大部分人是自由的,但因为有一个上四年级的哥哥时间表是锁死的,所以等于全家人也被锁死了。就因为这个我和老婆达成了共识,坚决不要 三胎了,弟弟现在5岁,再过13年念完高中,我们夫妻两彻底自由了,55岁还不算老,到时候天南地北想哪去哪,玩遍全球。 要是再生3胎的话等老三去上大学我们都60多了,还玩屁,生个孩子等于延退6年,春蚕到死丝方尽,自己的人生都没有了。有人问我不想要个闺女 吗?想,但是代价太大,要不起。 说到底还是我们夫妻两要孩子要的晚了,25岁结婚,33岁哥哥才出生,磨磨唧唧了8年,一直觉得经济条件不成熟,怕孩子出生跟着吃苦,就一直往 后推迟。结果从怀上哥哥的第一个月起,突然所有事情都变得顺遂了。股市买啥啥暴涨,(2014年8月)牛市启动,自媒体的订阅量也突飞猛进,人 ...
14万亿资金临阵倒戈,人民币可能升值20%?物价上涨将成大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5-02 19:50
中美两国在当今国际社会上是公认的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经济总量更是占据了全球的三分之一。 而这两年全球经济不景气,中美关系又有点微妙,资金流动更是暗流涌动,双方你来我往,明争暗斗,机遇与风险都在眼前,处理不好,地球都得跟着震一 震。 自从美联储开启疯狂加息之路,中国企业便将2万亿美元资金,像"肥羊"一样乖乖地放入了美国银行的"羊圈"。 随着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这笔巨额资金回流中国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这将对中美经济格局造成怎样的影响?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中,写作不易,文中会有5s免费广告,为了维持生活,敬请谅解,观看后可阅读全文。 这两年美元资产贬值压力山大,美国佬自己家房子都不保值了,违约率居高不下,华尔街的精英们估计做梦都想把钱搬到安全的地方。 再加上中美贸易摩擦搞得人心惶惶,一些中国企业也开始琢磨着把资金撤回来,落袋为安才是王道。 国内经济增长虽然也放缓了,但好歹人民币资产还算稳定,一些企业就想把资金转回来,寻求更高的回报率,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这么大一笔资金回流,对中国经济可以说有好有坏,好处虽然能够推高人民币汇率,同时对进口商家都有着不少的好处。 但也并不是百利 ...
戴康:港股“天亮了”系列合集
戴康的策略世界· 2025-03-16 14:58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围绕港股投资展开,探讨了港股行业景气与估值情况、汇率对港股影响以及港股牛市回调视角等内容,为投资者提供港股投资分析与参考[4][11][17] 港股行业景气与估值 - 处于“景气弱势”且潜在困境反转空间大的行业集中在“三支箭”方向,如旅游及休闲设施、软件服务、药品及生物科技、医疗保健设备和服务、地产等[4] - 当前港股多数行业估值基于“景气弱势”基本面,“估值弱势”不亚于“景气弱势”,涉及资讯科技、必选消费、地产建筑、金融、电信、公用事业等行业[4] 汇率对港股影响 - 汇率变化通过基于资产比价的国际资本流动影响港股,升值预期强阶段,港股涨幅TOP行业为医疗保健、资讯科技、原材料、地产、可选消费、金融,这些行业EPS变动与人民币汇率对应关系弱,与国际资本流动偏好关系强[11] - 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适中、较弱区间,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当周平均涨幅,且升值预期强烈阶段港股领涨行业普遍是国际中介重仓板块[12][13] - 海外主流指数对港股“新经济”+金融地产配置权重较高,MSCI EM指数前十大权重股港股占5席,港股权重股集中在资讯科技业[14][15] 港股牛市回调视角 - 对比过去10年历次“牛回头”有4大视角,包括统计归因(历次牛回头恒指平均 -11.7%,时长平均2 - 3月)、估值位置(历次牛回头起点往往是修复至恒指远期PE均值附近受阻,而后驱动转盈利)、短期全球风险溢价(全球股市短期高斜率上涨之后对港股的影响)、情绪位置(当下恒生波指\恒指RSI位于历次牛回头波动区间中枢)[17][18] - 过去10年走牛行情中回调超10%的区间有不同触发回调原因,如国内经济预期转弱、美债利率&美元快速飙升、美股急跌、港股盈利预期转弱等[19]
美银:人工智能热潮下,外资重新增持中国资产
华尔街见闻· 2025-02-26 18:01
美银证券在2月24日的报告中表示,与新加坡与投资者的交流后发现, 尽管中国企业盈利预期尚未明显 上涨(云服务板块EPS调升仅2-5%),他们却不得不削减对中国资产的低配头寸。 美银表示,一名新加坡资管巨头坦言,美国资产泡沫化、印度股市熄火、日元套利交易反转三大因素, 正迫使全球资金重新配置——卖出美印日,买入中国成为季度末业绩排名的救命稻草。 数据显示, MSCI中国远期市盈率从10.2倍跳涨至11.6倍,几乎收复2022年以来的失地。 美银指出,最大的催化剂是人工智能热潮: 虽然人工智能对企业盈利的实际影响目前仍然有限,但投资者对此的憧憬推动了相关股票 的估值重估。例如,云计算和数据中心相关公司的目标价上调主要来自于估值倍数的提升, 而非实质性的盈利预期上调,这种上涨主要基于情绪和资金流动。 美银进一步指出,三大事件节点正在重塑游戏规则: 三月全国"两会":财政与消费支持政策成焦点。据中国新闻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将分别于2025年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召开。 科技巨头季报:阿里用超预期业绩暂时稳住了军心,但百度等后续玩家的答卷将检验AI叙 事能否落地。 特朗普是否访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