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东送

搜索文档
“西电东送”南通道可持续发展策略探析
中国电力报· 2025-04-24 11:49
可持续发展问题及解决路径 通道走廊作为保障"西电东送"南通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载体,亟须厘清南方区域外部接续通道规划布 局,缓解总电量缺口问题。西部地区高耗能产业发展带动电力需求快速增长,叠加风光等新能源出力保 障低等特性,南方区域实现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实时平衡难度上升,考虑在更大范围内(如国内西藏、四 川、新疆、内蒙古等地区及国外澜湄地区)进行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新建南通道接续工程迫在眉睫。但 目前待建工程建设时序性不稳定,对供受端区域供需矛盾的传导路径不明确,且外送落点争执不断,地 方博弈加剧。 近年来,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持续深化与国家电网、地方政府建立多层次合作渠道,与各方建立战略 合作框架,联手探索跨域电力资源协同配置机制。综合研判待建通道建设周期,收集待建通道沿线所在 省份网架承载力情况,及早预判不同外送线路走向对沿线各地区的影响程度,提前做好解决预案,推动 政府进行统筹协调,做好重点工程投产准备工作。 调控运行作为保障"西电东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手段,"西电东送"通道功能亟须由单一线性往多元互济 转变,缓解"不同时序电力电量缺口"问题。现有单一输电模式相对刚性,供端专注电源建设和电网运 行,受端聚焦用 ...
提升“西电东送”能力已成为一项紧迫的现实挑战丨能源思考
第一财经· 2025-04-15 20:04
文章核心观点 在国家双碳目标、风光发电占比持续提升背景下,“西电东送”内涵发生深刻变化,面临紧迫且更多现实挑战,需从短期和长期采取对策提升其能力 [1] 提升“西电东送”能力面临的突出短板 常规电源和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西部地区电源结构愈发依赖可再生能源,常规调节电源占比低,导致电源结构失衡、整体保供能力不足,新能源日内波动量增加,极端情况或难提供可靠电力供应 [2] - 西部地区输电线路建设滞后,现有输电通道存在瓶颈,制约双向输电互济和周边省份消纳能力,加剧供需失衡;智能电网和储能设施建设滞后,制约西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 [3] 供需侧协调性不足 - 高耗能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送端地区用电量快速增长,传统电源布局和供给能力难以满足需求,未来电力供需矛盾将加剧,削弱“西电东送”外送能力,送受端利益协调问题凸显 [4] - 供需双方缺乏高效协同机制,响应能力差,信息共享和沟通不足,难以准确判断市场变化,火电机组调峰资源能力有限,影响“西电东送”整体效益 [5] 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 - “西电东送”模式以政府协议为主导,缺乏市场化机制,跨省区输电成本分摊不合理,削弱部分送出地区电力供应可持续性 [7] - 缺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性电力交易市场,各地利益诉求难协调,成本分担问题困扰多方,影响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效率 [7] 提升“西电东送”能力的对策建议 短期对策建议 - 加大电源电网基础设施投资,优化西部地区电源结构,增大常规电源规模,优化电网建设方案,应用先进输电技术,加强电网智能化建设,突破输电瓶颈 [8] - 建立健全供需互动机制,加强信息共享,运用新兴技术监测和预警,推进传统电源灵活性改造,引导高耗能产业科学发展,提升供需响应效率和灵活性 [8] - 推动政府协议向市场化上网电价转变,建立统一规范的跨省区电力现货市场,界定市场主体权利义务,分摊输电成本,完善价格传导机制,健全配套政策 [9] 长期对策建议 - 立足资源禀赋,统筹规划西部地区电源结构,确定各类电源比例,布局先进高效清洁煤电,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优化跨区跨省电源布局 [10] - 加快区域电网间骨干通道建设,构建多元化输电通道,形成电网互联格局,加强特高压外送新能源大基地与区域、省级电网互联,推进电网智能化升级改造 [11] - 推动跨省区市场与区域、省级市场联合运行,理顺电价形成机制,建立健全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创新区域间电力合作利益共享机制,调整利益格局 [11][12]
十年电改绘就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枢纽宏图——访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副总经理陈玮
中国电力报· 2025-04-01 18:09
公司发展历程 - 2016-2018年起步探索期 作为全国首家股份制交易机构 创新"协议+市场"模式消纳富余清洁能源 发布全国首个跨区跨省市场规则 构建"年度为主、月度补充"中长期交易框架 [2] - 2019-2021年机制创新期 首次探索基于电力曲线的富余水电消纳机制 首创"云电入琼"交易模式 建立跨境电力交易机制 试点绿色电力交易 构建多周期交易体系 实现24小时电力曲线交易全覆盖 [2] - 2022年至今深化攻坚期 2022年7月启动全国首个跨省与省内现货联合出清区域市场 2023年底实现全域结算试运行 构建"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三位一体市场体系 2024年完成按月结算试运行 [3] 市场交易规模 - 跨省跨区交易电量累计超两万亿千瓦时 清洁能源占比超80% [1] - 2024年底跨省跨区市场电量突破900亿千瓦时 较2016年增长7倍 [4] - 南方电网"西电东送"年送电量2024年突破2384亿千瓦时 清洁能源消纳量年均增长15% [5] 交易体系创新 - 交易品种扩展至双边协商/增量挂牌/水火置换/发电合同转让/预招标等 覆盖"网对网""点对网""点对点"多种模式 [5] - 建成涵盖36个送电类别的完整市场化交易体系 统筹南方区域内外电力资源 [5] - 首创"联席会+工作专班"机制 组建区域市场管委会和专家委 现货市场建立"统一参数设置/统一申报组织/统一信息披露"标准化运作体系 [7] 绿色电力交易 - 2023年开展国内首批绿证港澳跨境交易 累计服务港澳用户购买绿证40万张 折合电量4亿千瓦时 [6] - 创新电网代购电用户绿电认购模式 完成首单327万千瓦时交易 开发"淘宝式"绿证交易平台 70%交易量通过代理方式完成 [6] - 绿电绿证交易规模年均增速167% 累计突破2000亿千瓦时 参与市场主体遍及全国各省区 [6] 服务与风控体系 - 开通"服务坐席+服务专席"热线 市场诉求一次解决率92.5% 服务满意度99.7% [8] - 建成统一信息披露平台 累计发布市场信息12万条 [8] - 建立风险监测与应急处置体系 编制首个区域市场风险库 开展联合应急演练20余次 [8] 未来发展规划 - 推进碳电协同交易机制 探索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绿电交易中心 [9] - 健全新能源更高比例参与市场机制 完善海量分布式能源/新型主体参与的交易机制 [9] - 建立跨国跨境电力交易机制 推动港澳纳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 建成澜湄区域跨国级共同电力交易市场 [9]
华能水电(600025) - 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发行方案的论证分析报告(修订稿)
2025-02-28 18:47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1.94%,负债总额1263.14亿元,流动负债288.79亿元[16] 股票发行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为境内上市人民币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1元[13] - 发行对象不超过35名符合规定条件的特定对象[18][19][34] -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且不低于每股净资产[22][36] - 发行数量不超过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10%,即不超过18亿股[30] - 募集资金总额(含发行费用)不超过60亿元,净额用于RM和TB水电站项目[33] - 发行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最终价格根据竞价结果协商确定[22][23] - 发行对象认购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内不得转让,若有新规将调整[37] 项目进展 - 本次发行相关事项已通过公司多届董事会等审议,有权国资监管单位已批复,尚需上交所审核及证监会注册[24][43] - 股东大会就本次发行决议须经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中小投资者表决单独计票[46]
华能水电(600025) - 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修订稿)
2025-02-28 18:47
发行情况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已获多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上交所审核及证监会注册[7][46] - 发行对象不超过35名,以现金认购,最终按申购报价协商确定[8][29][33] -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且不低于每股净资产[8][9][34] - 拟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10%,即不超过18亿股[10][36][74]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0亿元,投入RM和TB水电站项目[10][11][41][42] - 发行对象认购股份6个月内不得转让[12][37] - 发行决议有效期为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13][43] - 发行前滚存未分配利润由新老股东按发行后股份比例共享[13] - 本次发行不会导致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化,也不会使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12]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039.40亿元,净资产为776.2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1.94%[78] - 2022 - 2024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分别为8.64万亿、9.22万亿及9.8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6%、6.7%及6.8%[87] - 公司境外收入分别为156,239.60万元、169,343.79万元、152,462.39万元和113,979.34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6.92%、7.22%、6.51%和5.92%[93] - 公司报告期各期末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9.88%、58.65%、63.78%和61.94%[96] - 2021 - 2023年含税现金分红分别为306000.00万元、315000.00万元、324000.00万元[111] - 2021 - 2023年现金分红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52.42%、46.31%、42.42%[111] - 最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945000.00万元,占最近三年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年均净利润的比例约为139.81%[111][112] - 2021 - 2023年公司按现金分红数额/当年可供分配利润计算的现金分红比例分别为57.71%、59.96%、58.42%[111] - 2024年1 - 9月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256905亿元,扣非净利润为72.201918亿元[129] 项目情况 - RM水电站设计装机容量260万千瓦,投资总额583.81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45亿元[49] - RM水电站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为8.00%,投资回收期为24.45年(含建设期13年)[57] - TB水电站设计装机容量140万千瓦,投资总额200.29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15亿元[58] - TB水电站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为6.22%,投资回收期为19.23年(含建设期69个月)[64] 未来展望 - 公司制定未来三年(2024 - 2026年)股东回报规划,优先采用现金分红,每年现金分配利润不少于当年可供分配利润的50%[13][117][121] - 重大投资等累计支出达或超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35%为重大投资计划或重大现金支出事项[104][121] - 公司至少每三年重新审议一次股东回报规划[124] 风险与措施 - 新能源业务发电效益未达预期会影响经营业绩[92]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可能出现建设进度不达预期等情形[95] - 发行方案审核有不确定性[98] - 发行完成后若利润未相应增长,即期回报存在被摊薄风险[134] - 公司拟加强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140]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及相关制度,发行结束后募集资金将存于专项账户[141] - 公司将不断完善治理结构,为发展提供制度保障[142] - 公司制定相关分红计划,将严格执行分红政策及股东回报规划[143] -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作出多项承诺,相关人员及控股股东作出填补回报承诺[144][145][146][148]
华能水电(600025) - 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修订稿)
2025-02-28 18:46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60亿元[2] 项目投资 - RM水电站项目投资总额583.81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45亿元[2][8] - TB水电站项目投资总额200.29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15亿元[2][16] 装机目标 - “十四五”力争2025年常规水电装机容量达3.8亿千瓦左右[3] 项目参数 - RM水电站设计装机容量为260万千瓦,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为8.00%,投资回收期24.45年(含建设期13年)[8][15] - TB水电站设计装机容量为140万千瓦,作为“西电东送”战略实施南通道的重要电源之一,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为6.22%,投资回收期为19.23年(含建设期69个月)[16][19][22] 电力需求 - “十四五”期间广东省电力需求刚性增长,预计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约8800亿千瓦时,年均增长约4.9%,西电东送供应端供应能力规划增至4500万千瓦[19] 项目影响 -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在建水电项目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节省大量标煤,减少污染物排放[24]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规模将提高,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25] - 短期内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及每股收益可能下降,但募投项目完成后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将提升[25] 项目进展 - TB水电站项目已取得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生态环境部环评批复以及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21] 项目意义 - 公司本次募投项目顺应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符合战略发展方向[23] - 公司本次募投项目有利于完善西南水电领域业务布局,增强核心竞争力[24] - 公司董事会认为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具有可行性[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