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

搜索文档
这一城商行大额股权将被拍卖!
券商中国· 2025-06-18 15:01
近日,廊坊银行一笔1.67亿股的大额股权现身法拍市场。据券商中国记者梳理,2024年,廊坊银行经营持 续承压、业绩再度下滑,资产质量风险有所上升。进入2025年,该行则频传动向,先是有"最美银行董事 长"之称的原董事长邵丽萍到龄卸任、迎来新帅崔健涛;而后是地方国资增持、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 在年报中,该行将2025年称作"关键之年",该行能否在今年稳固资产质量、实现业绩反转,受到市场关注。 起拍价近5亿元 根据阿里法拍平台公告,廊坊银行1.67亿股股权将于7月中旬在该平台公开拍卖,起拍价4.86亿元。按该行总股 本计,该笔股权约占总股本的2.89%。其中,该笔股权的评估价格为6.08亿元,以此计算,起拍价已打出"八 折"的折扣。 拍卖公告由河北省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但在公告中,并未透露该笔股权的所属方。 资料显示,廊坊银行成立于2000年底,是由廊坊市政府发起设立的国资参股银行,其前身为廊坊市商业银行, 2008年正式更名为廊坊银行。 作为廊坊市政府发起设立的一级法人银行,近年来,廊坊银行的财务数据却并不乐观。 廊坊银行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36.13亿元,同比下降20.83%; ...
持续加仓!国信集团增持青岛银行股份
金融时报· 2025-06-17 19:13
青岛银行增持计划 - 青岛国信集团拟通过子公司增持青岛银行股份 增持后合计持股比例预计不超过19 99% [1] - 青岛银行董事会全票通过增持议案 需银行业监管机构核准后实施 [1] - 青岛国信集团当前为第三大股东 持有8 72亿股(14 99%) 包括A股6 55亿股和H股2 18亿股 [1] - 若顶格增持 青岛国信集团将超越海尔集团和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成为第一大股东 [1] 银行业资本补充动态 - 泸州银行计划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0亿股新H股 每股发行价不低于1 85港元 [2] - 商业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为15 28% 城商行(12 44%)和农商行(12 96%)显著低于行业水平 [2] - 地方国资增持有助于优化股权结构 强化治理水平 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 [2][3] 中小银行发展影响 - 增持直接补充资本金 为信贷扩张提供空间 [3] - 强化与地方经济协同 更易获取地方发展资源 [3] - 国有控股提升优化公司治理 减少股权分散导致的决策低效问题 [3]
银行股当前推荐及基本面更新
2025-06-16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银行业 - **公司**:杭州银行、招商银行、成都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建设银行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银行股投资逻辑转变 - **核心观点**:从高股息转向关注业绩和 ROE 优势、长期治理和基本面强势标的 [1][2] - **论据**:过去两年多银行股以高股息红利为核心演绎行情,当前股息率定价吸引力走弱,AH 市场股息率普遍向 4.0%收敛,国有大行股息率也接近此水平,中短期 4%以内股息率吸引力相对较弱 [1][2] 头部城商行优势 - **核心观点**:头部城商行在业绩表现、ROE 及盈利能力方面具有优势,是进攻型品种 [2] - **论据** - **资产扩张和信贷增速**:头部城商行本省本市贷款市占率持续上升,全国信贷增速慢且下行,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信贷增速保持 9 - 10%,当地头部城商行信贷投放增速基本保持在 10 - 15%,预计延续至 2026 年 [3][4] - **息差压力**:大型国有银行稳息差补资本策略为城商行业务发展创造空间,城商行政府类业务占比高,负债端定期存款比例较高,息差压力小于大型股份制银行 [1][5] - **业绩增长**:城商行在息差、资产规模和信贷增速方面领先行业,预计 2025 - 2026 年宏观环境和城商行优势持续,ROE 普遍在 13% - 17%之间,转股注资后仍保持双位数 [1][6] 银行板块估值及市场预期 - **核心观点**:银行板块估值仍处于低位,市场对其基本面存在分歧 [7] - **论据** - **估值低**:银行股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估值是三十几个一级行业中最低的 [7] - **预期分歧**:从地产到城投风险底线确立,资本注资解决分红难题,但市场对息差企稳存在较大分歧,不过预计 2025 年开始大型银行息差将企稳 [8] 部分银行具体情况 - **杭州银行** - **盈利增速**:一季度盈利增长约 17%,预计全年盈利增速与一季度相当,可能超过 15%,未来几年 ROE 可能维持在 14% - 15%左右 [2][10][13] - **业务及信贷**:以政府类、城建类业务为主,涉及科创、小微等特色业务,预计今年信贷增速达 10% - 12% [10] - **资产质量**:不良生成率绝对值较低,预计 2025 年保持稳定,拥有全行业最高的拨备覆盖率和第二低的不良率,有雄厚的非贷款信用减值储备 [13] - **招商银行** - **红利价值**:转向红利价值配置思路,分红比例高,资本充足且冗余,无需再融资,手续费和财富管理收入进入正增长拐点,推动估值重估,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2][21][23] - **发展前景**:具有长期稳定且最低负债成本、相对厚实的手续费收入,ROE 水平保持相对稳定,是唯一无需再融资的大型商业机构,稀缺性推动股票估值重估 [23] - **成都银行** - **信贷增速**:2025 年信贷增速预计维持在 14% - 15%,对应信贷投放规模约 1000 亿 - 1200 亿 [14] - **息差及业绩**:二季度开始负债成本率、存款成本率预计降幅达 20 - 25 基点,推动息差改善和业绩增速提升,今年营收增速预计为 4% - 5%,利润增长大个位数,股息回报率 4.5%以上 [14] - **资产质量**:不良生成率 2024 年为 0.3%,2025 年可能回落至 0.2 - 0.3 之间,拨备压力减小 [14] - **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 - **利息收入**:受益于江苏省稳定增长及信贷高增长,2025 年贷款增速保持双位数以上,一季度利息净收入增长 17% - 20%,全年预计超过 15%,支撑营收保持高个位数增长 [15] - **资产质量**:因零售贷款不良生成率上升,2025 年有望小幅改善,减轻拨备覆盖压力,实现营收利润两位数增长,股息率为 4.4% - 4.6% [15] - **建设银行**:H 股最高股息率约为 5.5%,具备良好的配置价值 [20] 港股大行与 A 股大行折价率 - **核心观点**:港股大行与 A 股大行折价率持续收敛,港股大行具有较强的股息回报价值 [19][20] - **论据**:历史上港股大行平均折价率曾达 25% - 35%,2024 年开始持续收敛,目前降至约 15%,预计进一步向 10%甚至 0%靠拢,港股通渠道配置红利港股大行长期持有无税收,且部分港股大行流动性更好 [19][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小型城商行在第一季度已出现息差反弹,大型银行从二季度开始进入息差企稳阶段,得益于大量定期存款降息和到期重定价,贷款端降息克制,房贷和消费贷利率下限保持合规底线 [9] - 南京银行近期触发可转债强赎,转债摊薄后股息回报仍达 4.3%以上,且未来还有进一步增长 [17] - 四大龙头城商行息差边际企稳在第一季度兑现并将在二季度延续,资产质量方面,政府类占比高的银行不良净生成率低,零售占比高的银行不良生成率 2025 年可能回落好于市场预期,成都银行、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预计维持个位数增长,杭州银行 2025 年预计增速在 15%以上 [18]
银行业周度追踪2025年第23周:国有大行注资落地,港股配置价值突出-20250616
长江证券· 2025-06-16 20: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该评级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长江银行指数累计上涨0.7%,相较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1.0%,相较创业板指数超额收益0.5% [2][6][20] - 主动基金增配驱动下,市场对银行股关注度和认可度加速提升,尤其关注优质城商行 [2][6][20] - 关注可转债转股银行的估值修复及交易机会 [2][8][28] - 5月政府债拉动社融,居民中长贷和一般企业贷款多增 [2][9][31] - 2025年6月13日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财政注资落地,预计建设银行和邮储银行也将落地,国有大行重点推荐港股红利价值 [2][10][4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聚焦:国有大行财政注资落地 - 本周长江银行指数累计上涨0.7%,相较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1.0%,相较创业板指数超额收益0.5%,市场对银行股关注度和认可度提升,重点关注优质城商行;个股层面,民生银行领涨,南京银行触发可转债赎回条件后股价涨幅靠前,青岛银行大股东增持,渝农商行、沪农商行等上周涨幅较大个股本周小幅回调 [20] - 虽国债收益率受资金面影响回落,但国有大行股息率与国债收益率仍有明显利差,H股优势更突出;截至6月13日,五大国有行A股平均股息率4.54%(未考虑财政注资潜在摊薄影响),相较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289BP,H股平均股息率5.51%,五大行H股/A股平均折价率17% [23] 关注可转债转股银行的估值修复及交易机会 - 今年市场重点关注可转债银行股,一类是以杭州银行为代表的绩优股,此前受可转债强制赎回价格压制估值被低估,目前已满足强赎条件,预计2025年7月7号摘牌;南京银行已有15个交易日超过强赎价格,齐鲁银行接近转股强赎价格;另一类是以浦发银行、重庆银行、上海银行为代表的转股期望较强标的,股价向转股价或强赎价上涨,接近目标价格后可能横盘消化交易筹码 [28] 5月政府债拉动社融,居民中长贷&一般企业贷款多增 - 5月社融增速环比持平于8.7%,人民币信贷增速降至7.1%;新增社融2.29万亿元,同比多增2241亿元,源于政府债券多增2367亿元;人民币信贷新增6200亿元,同比少增3300亿元,其中居民贷款少增217亿元,一般企业贷款多增600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因提前还款同比改善,二手房销售同比回暖 [31] 国有大行注资落地,港股配置价值突出 - 2025年6月13日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财政注资落地,预计建设银行和邮储银行也即将落地;四家注资银行前期已完成2024年度分红,后续2025年度分红将被摊薄,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将于7月完成2024年度分红 [42] - 国有大行重点推荐港股红利价值,A股摊薄后股息率接近4%关口,H股具备低估值优势,六大国有行H股平均折价率近期收敛至16%,触及前期3月低点,考虑险资港股通红利税优惠,预计H股价差仍有收敛空间,建设银行H摊薄后股息率达5.5%以上 [10][42]
邮储、建行、农行H股盘中创历史新高,银行AH优选ETF(517900)年内“吸金”2.3亿元
金融界· 2025-06-16 15:04
银行AH优选ETF表现 - 银行AH优选ETF(517900)年内第14次刷新上市新高,6月16日涨0.96% [1] - 该ETF年初以来累计净流入约2.3亿,规模增长238.69% [4] 银行股上涨驱动因素 险资增持 - 中国平安6月6日买入6353.4万股农业银行H股,持股比例升至15.15%,持股市值达258.5亿港元(按6月11日收盘价5.55港元计算) [5] - 平安资管5月30日持有的招商银行港股占比突破14%,距上次举牌仅八个交易日 [5] 公募基金配置 - 公募基金一季度末持有银行股市值占比3.8%,显著低于沪深300指数中银行权重13.8% [6] - 若公募持仓银行比重提升至沪深300权重,预计带来增量资金超2700亿元 [6] 南向资金偏好 - 南向资金近一年净买入银行股2093亿元,在各行业中排名第一 [8][9] - 近1月、近3月银行股净买额分别为301亿元、707亿元,均居行业首位 [9] 银行AH优选策略优势 - 银行AH指数覆盖42只成份券(港股14只权重40%,A股28只权重60%),采用月度AH价格优选策略 [11] - 自2017年12月发布以来,银行AH全收益指数累计涨89.81%,跑赢中证银行全收益指数26.87个百分点 [11] - 指数收益完全由盈利增长与分红驱动,估值(PE)收缩12% [11] 历史业绩表现 - 年初以来银行AH全收益指数涨14.03%,跑赢中证银行指数4.94个百分点 [14] - 近一年、近三年超额收益分别为6.89%、7.94%,跑赢AH中资银行股概率达62%、59% [14] - 2014年初以来累计涨幅281.18%,超额收益42.38个百分点 [14]
财爸的5000亿大礼包已送出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6-15 21:42
财政部注资银行计划 - 财政部完成对交行、中行的定增注资,金额接近3000亿,为5000亿注资计划的第一笔[1] - 中行定增价5.93元(溢价11%),交行8.51元(溢价10.6%),均高于上周五收盘价5.34元和7.69元[2] - 注资后交行财政部持股比例从24%提升至35%,超过30%控股线,正式成为国有大行[3] - 首批5000亿注资对象为中行、交行、建行、邮储,暂不包括工行、农行[3][5] - 建行和邮储注资预计很快进行,农行因核心资本充足率仅11.42%压力较大[5] 注资对各主体的影响 - 财政部发债成本1.5%,通过定增获取股息,需银行未来5年保持3.5%以上股息率才能覆盖18.5%总成本[6][7] - 险资短期面临银行股息率下降,但中长期因分红确定性增强而受益[8] - 平安近期8次增持农行港股,显示对未获注资银行的配置倾向[8] - 普通股民短期EPS和股息率下降,交行股价3月底以来跑输银行指数8个百分点[9] - 信贷扩张关键在需求端而非供给端,注资对宏观影响有限[10] 银行股投资逻辑 - 银行股核心逻辑是边际资金推动,而非个贷不良等微观指标[9] - 注资后短期股息率下降但长期分红确定性提升,需关注险资等机构动向[8][9] - 中行和交行A股2024年股息率将降至4%出头,仍高于3.5%的财政成本线[7] 下周市场关注点 - 陆家嘴论坛召开,关注政策动向[14] - 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和G7峰会可能影响市场情绪[15] - 伊朗以色列冲突推高油价12%,后续关注霍尔木兹海峡是否被封锁[16] - 黄金配置可优化组合夏普比,适合对冲地缘风险[16]
部分国有大行股价持续上涨后有所回调 股份行、城商行是否会走出差异化行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3 23:58
银行股近期走势分析 - 建设银行A股股价从5月9日高点9.33元回落至6月13日的8.86元 [3][5] - 工商银行股价自2022年11月4.01元上涨至2025年4月28日的7.34元,涨幅83.04% [6] - 农业银行同期从2.01元涨至5.71元,涨幅184.08%,招商银行从26.30元涨至46.10元,涨幅75.29% [6] 市场风格与资金动向 - 银行股上涨主要受市场风格驱动而非基本面改善,保险资金2023年以来增持银行股且OCI账户对高股息需求上升 [7] - 银行板块占沪深300权重13%但偏股型公募基金配置仅2%,国有大行长期存在基金配置再平衡驱动 [8] - 国有大行公募基金仓位占比自2023年一季度首次下降,股份行仓位占比持续提升 [11] 银行股分化表现 - 国有大行如中国银行、建设银行股价拐头向下,而农业银行调整后呈现上攻态势 [6] - 股份制银行中兴业银行两个月涨幅20.86%,中信银行涨幅24.24%,城商行北京银行涨幅11% [11] - 宁波银行从年内高点27.50元回调至26.61元,部分城商行出现获利回吐 [11] 未来趋势展望 - 国有大行作为低估值高股息代表仍具后续表现潜力 [9] - 银行股持仓比例处于低配状态,存在加仓空间,定价逻辑从股息率转向权重+业绩 [11] - 顺周期银行股及受财政注资影响的国有大行A股估值仍处低位,修复空间可期 [11]
险资持续增持银行股!新华保险43亿元接盘杭州银行外资股权
南方都市报· 2025-06-13 18:08
杭州银行股权交易 - 新华保险以43.2亿元总价受让澳洲联邦银行持有的杭州银行3.296亿股股份,每股价格13.095元,持股比例达5.09%,成为第四大股东[2][3] - 交易完成后澳洲联邦银行完全退出,杭州银行仍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新华保险所持股份5年内不得转让[3] - 杭州银行2024年营收383.8亿元(同比+9.6%),归母净利润169.8亿元(同比+18.1%),增速居行业第一梯队[3] 新华保险投资策略 - 此次投资旨在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提升投资组合稳定性和收益水平,符合其"长期资本、战略资本"定位[4] - 公司2024年原保险保费收入1705亿元,总资产1.69万亿元,归母净利润262.29亿元(同比+201.1%),综合投资收益率达8.5%[4] 险资增持银行股趋势 - 2025年以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瑞众人寿、大家人寿等险企均增持银行股,银行股指数年内累计上涨超12%[5] - 险资偏好银行股的高股息率(行业静态股息率排名第三)、税收优势及抗周期属性,有助于平滑利润波动[6] - 银保渠道协同效应及监管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推动险资配置银行股[6] 银行股投资逻辑 - 优质银行股因区位优势(如杭州银行地处长三角)、稳健业绩和稳定分红政策成为险资权益投资优先选项[3][7] - 银行板块拨备充足且分红率稳定,相较10年期国债的股息溢价持续处于高位[6]
年化近15%!“含港率”超4成的银行ETF优选(517900)净流入七连阳
搜狐财经· 2025-06-13 09:51
南向资金动向 - 南向资金持续加仓港股 银行板块获重点关注 [1] - 银行ETF优选(517900)获资金连续7日净流入 年内规模增长221.71% 创历史新高 [1] - 该基金成立以来年化收益近15% 近期净值持续上行 [1] 银行业政策利好 - 202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涵盖新发放及存量贷款 [1] - 央行自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下调5个百分点 [1] - 5月20日LPR年内首次下调 1年期LPR降至3.0% 5年期以上LPR降至3.5% [1] - 六大行同步下调存款利率 最大降幅达25个基点 [1] - 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引导资金配置银行股 [1] - 沪农商行和渝农商行被纳入沪深300指数 推动估值修复 [1] 银行ETF优选相关数据 - 银行ETF优选(517900)标的指数"银行AH"截至5月末股息率为6.51% [2] - 该指数在AH市场进行轮动策略 优选低估标的 [2] - 场外投资者可借助联接基金(A类:016572 C类:016573)介入 [2]
多家银行股东积极增持青岛银行第一大股东生变
证券时报· 2025-06-13 01:48
青岛银行股东增持计划 - 青岛国信集团拟通过子公司增持青岛银行股份 增持后合计持股比例预计不超过19 99% [2] - 若顶格实施 国信集团持股比例将超越海尔集团和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 成为第一大股东 [2] - 截至2024年末 海尔集团持股18 14%为第一大股东 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持股17 50% 国信集团持股14 99% [3] - 国信集团是青岛国资委下属国有独资公司 注册资本30亿元 主要职能为资本运营和资产管理 [3] - 青岛银行2024年3月已发布估值提升计划 鼓励股东增持股份 [3] 青岛银行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 47亿元 同比增长9 69% [4] - 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2 58亿元 同比增长16 42% [4] - 截至3月末 资产总额7131 53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3 36% [4] 银行业股东增持动态 - 成都银行实控人成都市国资委鼓励下属企业6个月内增持0 939%-1 878%股份 增持价格上限17 59元/股 [4] - 光大银行控股股东光大集团计划12个月内增持不超过2%股份 [4] - 邮储银行控股股东邮政集团已增持0 02%股份 并计划12个月内继续增持 [4] - 兴业银行福建省财政厅通过可转债转股增持 转股金额86 44亿元 持股比例从19 09%增至20 57% [6] - 江苏银行 华夏银行 浙商银行等部分董监高计划以自有资金增持股份 [6] 市场反应 - 青岛银行6月12日领涨A股银行板块 盘中创5 43元新高 收盘上涨3 5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