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零售
搜索文档
永辉超市遵义调改首店开业 全国胖东来模式调改门店规模扩至69家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18:23
门店调改策略 - 永辉超市遵义吾悦广场店成为全国调改样板店之一,从商品结构、购物环境到服务体系全面升级 [1] - 截至4月30日,公司累计有69家胖东来模式调改门店开业 [1] - 门店商品结构调整显著,原有20543种商品中下架14169个单品,新增4345种商品,调整后商品结构与胖东来相似度达80% [1] - 进口商品占比提升至12%,形成"本土特色+品质优选+胖东来同款"三重竞争力 [1] 商品运营优化 - 生鲜区通过定向种植合作缩短供应链,实行商品包装化以减少损耗 [3] - 熟食区推出小分量、口味多的网红"懒人小吃"和"养生+创意"烘焙新品 [3] - 食品百货区通过"本土特色+品质优选"构建差异化竞争力,胖东来品牌产品与永辉优选自有品牌形成互补 [3] 门店环境升级 - 中岛货架高度从2.4米降至1.6米,主通道拓宽至2.4米,提升空间通透性 [3] - 散装食品区标注"1斤约几个"换算提示,生鲜与日用品交界处放置隔离袋 [3] - 执行"468鲜度管控"标准(4小时八折、6小时六折、8小时下架),部分商品严格执行日清政策 [3] 服务体系创新 - 肉禽柜台提供切丝、剔骨等定制服务,海鲜区提供活鱼现杀、打氧包装服务 [3] - 水果区提供免费清洗分切服务 [3] 员工福利提升 - 门店员工从75人扩招至180人,平均薪资提升至4000元 [4] - 满一年员工可享10天带薪年假,新增员工休息室及免费员工餐 [4]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以胖东来模式为标杆,通过在地化发展与品质零售战略参与区域经济价值重构 [4] - 未来将坚定学习胖东来模式,走品质零售路线,以高质价比、优质服务与差异化商品开发为目标 [4]
一年关店200余家!永辉大改革,从“甩卖酒水”开刀?
搜狐财经· 2025-04-29 22:00
业绩表现 - 2021至2024年连续亏损4年 累计亏损超95亿元 [2] - 2024年营业收入67574亿元 同比下滑1407% 净利润亏损1465亿元 上年同期亏损1329亿元 [3] - 营收下滑主因零售行业竞争激烈及公司主动进行门店优化和战略转型 [3] 门店调整 - 2024年关闭232家经营不善的"尾部门店" 近期加快关店速度 [5] - 部分闭店门店打折清仓 但实际折扣力度有限 存在"虚假清仓"现象 [6][8] - 截至2024年底完成31家门店调改升级 2024年累计调改完成61家门店 [3][10] - 调改门店客流和销售额大幅增长 但因集中在下半年且数量占比小 对全年收入提升有限 [3][10] 转型策略 - 引入"胖东来"模式 启动"品质零售"战略转型 调改门店数量成倍增长 [3][10] - 部分调改店初期客流火爆 但两三个月后明显回落 被质疑未学到胖东来精髓 [10][11] - 重点发展自有商品"永辉优选" 葡萄酒板块试水成效显著 通过大品牌低价策略占领市场 [13] - 简化采购环节 提高毛利率 同时降低产品价格 [13] 商品促销 - 清仓期间烈酒类无折扣 葡萄酒优惠力度较大但未达宣传的"三折" 实际多为八折或七折 [8] - 百元以上葡萄酒优惠30-50元 部分高价酒款优惠更多 如原价219元的黑皮诺折后1599元 [8] - 白葡萄酒更受欢迎 如原价109元的雷司令折后872元售罄 同等价位长相思折后835元清空 [9] 行业挑战 - 供应链老化和商品缺乏创新是核心问题 需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10] - 需平衡历史扩张遗留包袱与建立新竞争力 未来12-18个月为关键窗口期 [10][13] - 全国布局与区域深耕模式存在本质差异 需重构"平价鲜食+社区服务"定位 [10][13]
家家悦(603708):Q1收入利润小幅承压 加力推进门店优化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0
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82.56亿元,同比增长2.77%,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降低3.26% [1] - 24Q4实现营收41.29亿元,同比增加6.31%,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去年同期为-0.72亿元 [1] - 25Q1实现营收49.41亿元,同比降低4.77%,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降低3.59% [1] 门店布局与优化 - 2024年新开门店140家达1100家,其中直营/加盟店分别为957/143家 [2] - 按业态划分,综合超市/社区生鲜食品超市/乡村超市/零食店/好惠星折扣店/便利店等其他业态门店数量分别为249/410/208/133/9/91家,同比变化-10/+2/-20/+80/+2/-3家 [2] - 25Q1新开直营8家(社区生鲜/乡村超市为主)、加盟7家,关闭低效门店20家,期末门店总数1095家 [2] - 公司优化选址策略,精准布局新店,关闭持续亏损门店以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2] 线上销售与供应链 - 2024年线上销售增长13.2%,线上销售占比达7.16%,带动到店客流331万人次,到店转化率40% [3] - 公司拓展抖音直播、淘宝小时达等线上营销渠道,推进社区拼团、品牌直播、到点到家等业务 [3] - 2024年自有品牌和定制产品占比13.63%,强化供应链战略布局 [3] 业态营收与毛利率 - 25Q1直营门店中综合超市/社区生鲜食品超市/乡村超市/其他业态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7.54/11.83/4.56/0.56亿元,同比变化-3.37%/-6.66%/-12.95%/+3.91% [3] - 25Q1直营门店中综合超市/社区生鲜食品超市/乡村超市/其他业态毛利率分别为20.82%/19.41%/19.72%/22.62%,同比变化+1.05pct/+0.73pct/+1.05pct/-0.65pct [4] - 24全年/25Q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1.97%/19.83%,同比变化-0.43pct/-0.25pct [4] 未来发展策略 - 2025年公司将坚持高质量发展,从规模零售转向品质零售,聚焦商品力打造和供应链效率提升 [4] - 公司将继续进行业态创新、门店调改优化以及供应链变革,保持高质量增长动力 [4] - 下调25-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2.01/2.43亿元(原值为2.44/2.81亿元),新增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72亿元 [4]
永辉超市(601933):品质零售转型加快 长期盈利改善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3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675 74亿元 同比-14 07% 归母净利润-14 65亿元 去年同期-13 29亿元 [1] -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174 79亿元 同比-19 32% 归母净利润1 48亿元 同比-79 96% 主要因Advantage solutions股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 72亿元 [1] 门店转型与线上业务 - 2024年新开超市门店7家 关闭232家 新签约3家 截至年底超市门店775家 同比减少225家 [2] - 截至4月25日已完成61家门店调改 预计6月底达124家 41家稳态门店3月平均单店月利润36万元 [2] - 2024年线上业务营收146亿元 占比21 7% 其中"永辉生活"APP注册会员1 18亿户 自营到家业务销售额80 2亿元 第三方平台66 1亿元 [2] 毛利率与费用率 - 2024年/2025Q1毛利率为20 46%/21 50% 同比-0 78/-1 35pct 零售业/服务业毛利率16 09%/93 62% 同比-0 23/-1 10pct [3] - 2025Q1期间费用率20 78% 同比+1 38pct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6 63%/2 45%/0 24%/1 46% [3] 战略股东与改革方向 - 名创优品全资子公司受让永辉超市29 40%股份 成为第一大股东 股东方达成"品质零售"战略路线 [4] - 公司推进自有品牌研发 供应链去KA变革 员工关怀等举措 [4]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关闭约300家门店 下调全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 69亿元 维持2026年预测5 82亿元 新增2027年预测10 44亿元 [5] - 采用PS估值法 下调2025年营收预测至600 1亿元 给予0 93xPS估值 较当前上行空间13% [5]
永辉超市(601933):调改加速 弹性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3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7574亿元 同比下滑1407% 归母净利润亏损1465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2410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率008% 同比下降105个百分点 [1] - 2025Q1营业收入17479亿元 同比下滑1932% 归母净利润148亿元 同比下滑7996% 扣非归母净利润137亿元 同比下滑7707% 扣非归母净利率276% 同比下降198个百分点 [1] - 2024年毛利率2046% 同比下降078个百分点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933%/265%/027%/168% 同比变动+066/+025/-013/+000个百分点 [2] - 2025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663%/245%/024%/146% 同比变动+104/+043/-010/+001个百分点 [2] 门店调整 - 2024年关闭232家尾部门店 年末门店总数775家 2025Q1继续减少门店数量 [1] - 截至2025Q1完成47家门店调改 41家开业满3个月的稳态调改店3月单月利润1470万元 Q1累计利润7472万元 单店月利润超30万元 [1] - 调改店盈利初具规模 预计2025年日销将持续复苏 [1] 业务结构 - 2024年食品用品/生鲜及加工/其他/租赁收入分别为34943/28825/2673/1133亿元 同比变动-1403%/-1282%/-2808%/-677% [2] - 食品用品/生鲜及加工/其他/租赁毛利率分别为1881%/1279%/9996%/7866% 同比变动-008/-037/+070/-220个百分点 [2] - 调改后加工熟食占比提升 供应链改革导致毛利率承压 未来随着供应链优化和品质商品占比提升 毛利率有望恢复 [2] 战略方向 - 推行三个聚焦一个反对战略 聚焦核心供应商 聚焦核心大单品 聚焦长期主义 反对频繁更换供应商 [2] - 截至2025年4月已与超300家优质供应链企业进入采购洽谈阶段 包括供货山姆 开市客等美国超市的中国制造企业 [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61483/92247/108000亿元 同比变动-901%/+5004%/+1708% 归母净利润063/1105/1819亿元 [3]
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证券报· 2025-04-26 13:31
公司经营战略与财务规划 - 2025年公司将围绕"品质零售"战略定位,通过"三提两降"(提人效、提业绩、提毛利,降成本、降费率)推动转型 [3] - 计划新开超市门店6-10家,整改配送前置仓50个,调改门店200家,闭店300家,预计相关支出达30亿元 [5] - 2024年末贷款余额53.10亿元,全年财务费用17,915.05万元(含利息支出14,457.13万元) [4] 门店调整与资产处置 - 2024Q4至2025Q1合计关闭88家超市门店及3家mini店,预计闭店损失37,847.84万元 [7][102] - 关闭门店涉及全国多地,包括沈阳国瑞城店(5,565㎡)、贵阳花果园店(15,742㎡)、北京山水文园店(16,297㎡)等 [7][75][51] - 拟报废固定资产原值61,266.20万元,折余价值9,238.68万元,预计处置损失3,366.05万元 [6] 资金管理与投资计划 - 拟使用不超过90亿元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包括银行结构性存款(≤50亿元)和中高风险金融产品(≤40亿元) [104][106] - 2025年拟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总额218.9亿元,用于流动资金需求 [5] - 关联交易计划金额451,910万元,涉及福建轩辉地产等关联方租赁及采购 [133][135] 公司治理与审计 - 续聘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负责2025年度审计及内控审计 [113] - 2024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获无保留意见,内控评价报告显示体系有效 [113][114] - 董事/监事2024年薪酬存在绩效考核差异,董事长实际报酬超预案60万元 [114] 其他重大事项 - 拟修订《公司章程》以适应最新法规要求,完善治理结构 [124] - 计划购买董监高责任险,相关议案将直接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117][118] - 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财务报表经审计无保留意见,符合企业会计准则 [120]
永辉超市2024年营收676亿元,现已完成61家门店调改 | 业绩快报
36氪· 2025-04-25 21:2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676亿元,净利润-14.65亿元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74.8亿元,净利润1.48亿元 [1] - 2025年第一季度线上业务营收31.5亿元,占总营收18.02% [3] - "永辉生活"APP覆盖670家门店,销售额17.5亿元,日均单量23.1万单,月复购率47.6% [3] - 第三方平台到家业务覆盖670家门店,销售额14.0亿元,日均单量15.3万单 [3] 门店调改进展 - 截至2025年3月底完成47家门店调改,调改后客流和销售额大幅提升 [1] - 2025年第一季度关闭273家尾部门店 [1] - 41家"稳态调改店"累计实现净利润1470万元 [2] - 截至财报发布日完成61家胖东来模式调改门店 [2] - 预计2025年6月底调改门店突破124家,2026年春节前目标300家 [2] 战略转型措施 - 主动优化商品结构和采购模式,淘汰旧品引入新品 [1] - 推动裸价和控后台策略,毛利率同比下降1.35个百分点 [1] - 3月底供应商大会明确"三个聚焦、一个反对"供应链策略 [2] - 已与超300家优质供应链企业进入采购洽谈阶段 [3] 经营模式调整 - 学习胖东来模式进行品质零售转型 [2] - 调改后门店在口碑、品质、客流和销售额均有较大增长 [2] - 未来12-18个月将是改革成果集中释放期 [2]
永辉超市2024年营收675.74亿元 聚焦门店调改与供应链升级
证券时报网· 2025-04-25 20:5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75.74亿元,归母净利润-14.65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4.79亿元,净利润1.48亿元 [1] - 41家开业满3个月的"稳态调改店"累计实现净利润1470万元 [1] 战略转型进展 - 公司正处于战略转型深水区,胖东来模式调改、门店优化与供应链革新纵深推进 [1] - 2025年第一季度调改门店在销售与利润端整体达成预期目标 [1] - 已完成61家门店的胖东来模式调改,预计2025年6月底调改门店将突破124家,2026年春节前目标锁定300家 [1] - 未来12-18个月将是改革成果集中释放期 [1] 供应链革新 - 提出"三个聚焦、一个反对"策略:聚焦核心供应商、聚焦核心大单品、聚焦长期主义,反对更换采购员就更换供应商 [2] - 与超300家优质供应链企业进入采购洽谈阶段,包括供货山姆、开市客等美国超市的中国制造企业 [2] - 推出"外贸优品专区",带动外贸型企业进入内需市场 [2] - 为出口受阻企业开通"15天极速上架"绿色通道,并提供品牌推广与新品开发支持 [2] 未来发展战略 - 坚定胖东来模式和品质零售的战略方向,打造适合中国主流家庭的国民超市 [3] - 聚焦核心大单品,目标与供应商孵化100个亿元级单品 [3]
永辉超市(601933.SH)2024年营收675.74亿元 坚定学习胖东来模式走品质零售路线
智通财经网· 2025-04-25 20:3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75.74亿元,归母净利润-14.65亿元 [1] - 2025年第一季度调改门店在销售与利润端整体达成预期目标,41家开业满3个月的"稳态调改店"累计实现净利润1470万元 [2] 战略转型与门店调改 - 公司正处于战略转型的深水区,胖东来模式调改、门店优化与供应链革新纵深推进 [1] - 截至财报发布日已完成61家门店的胖东来模式调改,预计2025年6月底全国调改门店将突破124家,2026年农历春节前目标锁定300家 [2] - 调改门店占比提升、闭店收尾及供应链改革深化,未来12-18个月将是改革成果集中释放期 [2] 供应链革新 - 供应链变革是转型"品质零售"的重要抓手与核心引擎,提出"三个聚焦、一个反对"策略:聚焦核心供应商、聚焦核心大单品、聚焦长期主义,反对更换采购员就更换供应商 [3] - 大批外贸型企业与公司实现对接,推动供应链体系优化和商品焕新 [3] - 已与超300家优质供应链企业进入采购洽谈阶段,包括供货山姆、开市客等美国超市的中国制造企业 [4] 社会责任与市场拓展 - 为出口受阻企业开通"15天极速上架"绿色通道,并提供品牌推广与新品开发支持 [4] - 在北京、福州、杭州等城市推出"外贸优品专区",带动外贸型企业走进内需市场 [4] - 2024年投入上亿元升级食安体系,制定多项标准细则,与超万家供应商及员工签订责任书 [4] - 在宁夏、陕西等地助农增收,直播助销农产品,面对自然灾害48小时应急响应保供稳价 [4] 长期发展目标 - 公司转型决心与战略定力清晰可见,从供应链革新到门店调改,每一步都印证着转型"品质零售"的长期逻辑 [5] - 优化成本结构、重塑商品力、夯实民生担当,目标成为真正的中国"国民超市" [5]
永辉超市破局之战,品质零售已“鸣枪”?
36氪· 2025-04-09 09:47
供应链重构 - 公司提出"去中间商"为核心的供应链重构战略,旨在降低采购成本15%并提升进口商品占比至20% [1][7] - 将2300家供应商精简至800家核心战略伙伴,采用直采模式绕过中间商 [7] - 供应商结算周期缩短至35天,账期透明度排名跃居行业前三 [7] - 计划三年内与供应商共同打造100个亿元级单品,对标茅台、可口可乐的"单品神话" [7] 品质零售战略 - 公司定位为"满足中国主流家庭的国民超市",坚持走胖东来模式的品质零售路线 [10][11] - 提出"三大聚焦一个反对"战略:聚焦核心供应商、核心大单品、长期主义;反对频繁更换供应商 [4] - 计划将自有品牌占比从当前5%-15%提升至40%,"永辉农场"系列生鲜已实现48小时从田间到货架 [9] - 调改后门店SKU重复率达65%以上,自有品牌销售占比10% [11] 门店调改进展 - 2025年一季度已完成近50家门店改造,预计全年调改200家,2026年完成所有存量门店升级 [11] - 调改后郑州信万广场店首月销售额达5600万元,员工收入提升30% [6][7] - 福州奥体店作为全国调改旗舰店重新开业,验证"少而精"策略有效性 [11] - 主力店型从万平米大卖场压缩至2000-3000㎡社区店,SKU从3万+锐减至8000个 [12] 运营模式创新 - 在成都试点"店长承包制",允许店长用5%营收自主策划社区活动 [12] - 向调改门店8000名员工发放1139万元分红,推行"事业合伙人"制度 [12] - 抛弃传统KA模式下"进场费、堆头费、节庆费",转向CA思维的合作模式 [7] 行业背景 - 2024年57.4%连锁超市企业销售额负增长,53.2%企业净利润下滑 [12] - 传统大卖场在平台冲击下节节败退,山姆、胖东来等商超凭借差异化逆势增长 [13] - 公司转型被视为中国零售业集体焦虑的缩影,试图通过供应链重构再造商业模式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