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

搜索文档
团结携手 筑梦高原
辽宁日报· 2025-06-28 09:32
民生改善 - 医疗领域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包括首例冠状动脉造影术、支架植入术等,填补当地空白 [2] - 2024年度那曲市人民医院三、四级手术量达918人次,同比增长82.5% [2] - 完成"五个中心"建设(含高级创伤中心),提升医疗救治保障能力 [2] - 通过"师傅带徒弟"模式培养本地医疗骨干,形成可持续医疗团队 [2] - 教育援藏实施"组团式"帮扶,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获2023年教学质量第一名 [3] - 建设辽宁文化工作站和教研基地校,建立两地教育资源长效交流机制 [3] - 实施水电路讯气等基建工程,改善农牧民居住条件(如7.28公里迎宾路亮化) [3][4] - 智慧城市系统实现农副产品电商一体化管理,提升生活便捷度 [4] 产业经济 - 3年累计落实援藏资金9.35亿元,实施131个项目 [5] - 2024年招商引资目标4.8亿元,实际完成6.88亿元(完成率143.3%) [5] - 重点发展文化旅游、高原食品加工、清洁能源等产业 [5] - 非遗旅游度假区等项目推动经济从单一农牧业向多元化转型 [5] - 实施28个产业项目(如安多县旅游文化服务区),提供8000余岗位,带动1.3万农牧民增收 [5] - 那曲青稞吐司等特产纳入辽宁政府采购目录,累计销售额4.6亿元,惠及5000余户 [5] - 通过"辽洽会"等展会推广冬虫夏草、牦牛肉等产品,扩大市场影响力 [6] - 文旅活动如"极地那曲天际之旅"吸引线上线下600万人次参与 [6] 人才培养与文化交融 - 设立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点,开展"3+3"中高职联合培养试点 [7] - 辽宁与那曲35个县区/企业结对,2000名青少年"手拉手"书信交流 [7] - 那曲艺术团连续3年参与辽视春晚录制,促进文化互通 [7] - 建成西藏首座山脉主题馆(安多唐古拉陈列馆),展示民族交融历史 [8]
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 2025-06-27 06:00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章主要围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展开,重点阐述了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以及在新时代的弘扬意义。以下是按照要求总结的关键要点: 纪念活动安排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月24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总体安排 [1] 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体现在抗战时期中华儿女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斗争精神 [3] -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表现为中国军民面对侵略者屠刀时的大义凛然 [4] -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展现在淞沪会战、平型关伏击战等战役中的英勇表现 [5] -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持久抗战战略 [6] 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 - 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领导铸就的精神丰碑 [8] - 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顽强抗争砺炼的强大精神支柱 [9] - 是中华民族在战胜磨难挑战中浴火重生的鲜明精神标识 [9] 新时代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 需要把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战胜风险挑战的战略主动 [12] - 需要把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战胜风险挑战的非凡勇气 [13] - 需要把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战胜风险挑战的强大定力 [14] 纪念意义 - 纪念活动对于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意义重大 [1] - 在80周年历史节点上纪念抗战胜利,旨在以精神之光照亮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征程 [15]
中央企业支持民族地区生态振兴座谈会在京召开
中国新闻网· 2025-06-27 00:45
活动背景与目的 - 中节能生态产品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论道·绿色发展"系列沙龙第五场活动,主题为中央企业支持民族地区生态振兴座谈会 [1] - 活动旨在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助力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 [1] 参会单位与人员 - 经济学家、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出席座谈会 [1] - 国家民委共同发展司、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发展中心、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基金等单位代表参会 [1] - 中节能生态产品发展研究中心总经理、中节能绿色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桂华主持座谈会 [1] 讨论内容与建议 - 与会专家围绕民族地区绿色转型挑战、全面推进民族地区生态振兴、深化中央企业定点帮扶内涵、创新央企引领社会资本参与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 [1] - 提出民族地区生态振兴的系统性框架:立足要素禀赋、转换发展思路与模式、做好"强""转""联""融"四个举措、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与生态产品价值机制 [1] - 央企作为定点帮扶的重要力量,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做好顶层规划设计、选取区域试点、高效整合资源 [1] 机构定位与未来计划 - 中节能生态产品发展研究中心是中国节能环保集团为创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设立的二级机构,是中央企业中重要的绿色产业智库 [2] - 下一步将以"论道·绿色发展"系列活动为平台,汇聚各方智力资源,推动民族地区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有效转化,提升民族地区品牌软实力 [2]
“政坛新秀”会将波兰带向何方?
虎嗅· 2025-06-26 12:02
波兰新总统纳夫罗茨基的政治立场与政策主张 - 纳夫罗茨基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当选波兰总统,竞选口号为"波兰第一、波兰优先",与亲欧派总理图斯克的外交政策形成对立 [1] - 其当选可能强化波兰的疑欧主义和民族主义外交色彩,并在欧盟和北约内部引发摩擦,尤其反对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 [1][4] - 主张"更强大、更有主权感的波兰",反对欧盟对成员国在气候和移民政策上的干预,强调国家权力不应让渡给欧盟 [4] 纳夫罗茨基的意识形态与历史背景 - 从历史学者转型为民族主义代言人,研究战后记忆与民族认同,曾任格但斯克第二次世界大战博物馆馆长 [3][4] - 强调传统价值观、国家历史记忆与文化纯洁性,反对西欧多元文化主义,主张强军备、控边界、重家庭 [5][6] - 以"广义爱国阵营的代表"自居,拒绝党派标签,但站在民族主义叙事前沿 [4] 经济与社会政策 - 坚持"社会保守主义+经济民族主义"路线,反对引入欧元,承诺取消加班劳动税,主张国家主导大型投资拉动经济 [7] - 提出11项关键承诺,包括不提高退休年龄、保护最低工资、扩大公共卫生支出和农业补贴,称为"国家责任契约" [7] - 主张"经济爱国主义",优先扶持本国企业和产业,反对外国资本控制经济命脉,赢得波兰团结工会支持 [7] - 支持发展核能以实现"完全的能源主权",批评欧洲绿色协议牺牲波兰家庭和企业利益 [7] 外交与国防政策 - 持有强烈反俄立场,2024年被俄罗斯列为刑事通缉犯,涉及拆除苏联红军纪念碑事件 [9] - 亲美立场鲜明,竞选期间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呼吁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的5%(2023年波兰军费占GDP 3 8%) [10][11] - 对欧盟联邦化倾向戒备,认为欧盟威胁国家主权与民族认同,主张在欧盟框架内坚守波兰利益 [11] 国内政治影响 - 总统与总理图斯克的"左右共治"将延续政治拉锯战,加剧国内对立和欧盟内部协调难度 [12][13] - 半总统制下总统在外交、国防等关键领域握有实权,可能通过否决法案、拖延预算等手段阻碍政府运作 [13] - 外交政策分裂可能使波兰在欧盟角色摇摆,尤其在乌克兰问题上与图斯克政府存在根本分歧 [13]
米娜瓦尔·艾力:播撒民族团结“金种子”
中国青年报· 2025-06-26 06:36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模式 - 创立"立体帮扶引领、实践联动跟进、文化铸魂固本"工作模式,通过学业结对辅导、搭建实践平台和精准心理疏导三维帮扶解决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问题 [1] - 该模式实施3年间使少数民族学生挂科率下降42%,心理危机发生率降低67% [1] - 发起"幸福石榴籽"文化润疆项目,10多年间带领400余名青年志愿者赴边疆开展160余场"五观"教育,覆盖8万余人次 [1] 跨文化融合实践 - 组建"七彩风"艺术团促进跨文化交融,融合维吾尔族舞蹈、蒙古族顶碗舞与藏族和声等多元艺术形式 [1] - 在"红石榴"团支部迎新晚会上实现哈萨克族冬不拉弹唱、傣族孔雀舞与粤语民谣同台演绎,形成"中华民族一家亲"生动场景 [2] - 成立"石榴红·米娜民俗文化驿站",以各民族同心发展为主旨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2] 职业技能与公益项目 - 连续7年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技能培训,累计举办160余场培训惠及3万余人次,帮助近千名群众在东部城市稳定就业 [2] - 设立"石榴籽"公益基金为349名边疆学子提供资助,培育的毕业生成为边疆建设生力军 [2] - 典型案例:新疆青年艾尔肯·阿吉木通过培训从车间后进生成长为技术骨干,实现家庭经济改善 [2] 社会影响力与荣誉 - 获共青团中央授予"新时代青年先锋"称号,并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荣誉 [3] - 实践成果证明文化浸润式思政教育能有效促进各民族青年团结 [3]
同气连枝共芬芳
人民日报· 2025-06-26 06:21
民族团结与文化融合 - 青海省西宁市麒麟花园小区居住着汉族、土族、回族、藏族等多民族居民,共同参与社区绿化活动,体现民族团结[1] - 西宁丁香作为市花,其形象登上广州塔,与木棉实现跨地域文化联动,并在青海文化旅游节上与土族刺绣、撒拉族宴席等民俗结合吸引游客[1] - 丁香在塔尔寺等历史场所种植,被土族、回族、藏族等各族群众用于刺绣、香囊、医药等日常生活,成为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象征[1] 社区活动与居民参与 - 文亭巷社区组织特色运动会、百家宴等活动,2.2万居民中10多个民族共同参与,分享馓子、酥油茶等民族美食[2] - 社区成立"护花志愿队",居民自发修剪丁香枝条并开展文娱活动,促进邻里互动[2] - 西宁通过丁香花串联多民族生活场景,体现"生活相融、情感相通"的社区治理模式[2]
丁香花开一城诗(一朵花读懂一座城)
人民日报· 2025-06-26 06:21
西宁市丁香花产业与文化发展 - 西宁市丁香花种植规模达上百万株,占全市花灌木栽植总量的70%,使西宁成为"丁香之城" [7] - 西宁市通过科研攻关将丁香品种从18种增加到88种,种质增加到103份,可繁育69种,花期从5月延长至9月 [10] - 西宁建成全国首个丁香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培育出"丰年"、"乡音"等新品种 [10] 丁香花科研与培育 - 科研团队采用组培、嫁接技术,以暴马丁香和北京丁香为砧木,成功实现羽叶丁香的规模繁殖 [10] - 通过技术改良使单瓣变重瓣、低矮树冠变高大树冠、枝条稀少变繁密 [10] - 科研人员从青海、甘肃等地采集野生品种,提取优质基因培育抗寒抗旱品种 [10] 丁香花文旅融合 - 西宁市推出4条丁香主题旅游精品线路和10项特色赛事活动 [11] - 连续两年举办"寻找五瓣丁香花"活动,吸引市民游客参与 [11] - 丁香花形象登上广州塔,与木棉实现跨地域文化联动 [15] 丁香花文化价值 - 1985年被确定为西宁市花,承载市民情感记忆 [7] - 在塔尔寺等古迹有种植历史,融入各族群众日常生活 [15] - 象征幸福吉祥、繁荣兴盛,契合当地人坚韧朴实气质 [6]
音乐节渐成青年文化消费新趋势 年轻的心 随音乐律动(文化市场新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6-26 06:16
音乐节行业发展现状 - 成都草莓音乐节已连续举办12年 2025年吸引超5万名乐迷参与[2] - 长春哦啦音乐节3天累计接待乐迷超10万人次 35岁以下观众占比达96.2%[7] - 音乐节正从单纯演出活动升级为融合"食住行游购娱"的综合性文旅活动[2][7] 音乐节商业模式创新 - 成都草莓音乐节推出内容体验区 与本地文化品牌合作开发沉浸式互动装置[2] - 长春哦啦音乐节设置工业风艺术装置"随机云" 结合声光技术增强打卡属性[7] - 成都推出"小票根"联动政策 音乐节门票可免费参观18个博物馆和景区[2] 音乐内容创新趋势 - 侗族大歌与现代音乐融合 如《侗歌唱村超》结合拉丁节奏[5] - 新乐府团队策划跨界演出 包括湖南花鼓戏与外国音乐家合作[6] - 长春哦啦音乐节涵盖摇滚/民谣/说唱等多种音乐形式[7] 用户消费行为特征 - 年轻观众更愿为情绪和体验买单 强调个性化参与感[3] - 音乐节现场出现求婚等社交场景 观众自发形成互动[7] - 出现"为音乐节奔赴一座城"现象 带动城市旅游增长[7] 文化传承与创新 - 舞乐蝉歌乐团由90/00后组成 致力于侗族大歌现代表达[5] - 侗族大歌通过电影配乐/万人合唱/音乐节等渠道扩大影响力[5][6] - 传统艺术通过电子乐等现代表现形式引发青春共鸣[6]
吾吉与她的校园“石榴籽”爱心屋:让爱传递 温暖人心
中国新闻网· 2025-06-25 22:29
教育发展 -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的教育环境从过去的土坯教室、马背送学发展到如今明亮的教学楼和温馨的寄宿环境 [1] - 温泉县城镇小学的"石榴籽"爱心屋由教师吾吉用11年时间建立,成为校园港湾,堆放着叠放整齐的衣物和孩子们的笑脸合影 [1] 爱心屋的起源与发展 - 2014年,吾吉因看到学生塔格娜因缺乏冬衣而受冻,萌生建立固定场所帮助孩子们御寒的想法 [2] - "石榴籽"爱心屋在短短三天内收到120件冬衣,首批45名家境困难的孩子穿上暖和的棉袄 [2] - 爱心屋共开展捐助活动、民族团结融情活动120次,捐款、捐物20万元、衣物1000多件,资助学生900余名 [3] 教育理念与实践 - 吾吉在宿舍管理中采用"编排法",将不同年龄段、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安排在一起,促进互助与融合 [4] - 高年级孩子教低年级孩子整理床铺、叠被子,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孩子帮助理解慢的同学补习功课 [4] - 吾吉通过种果树、捡垃圾、过传统节日等活动,践行"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4] 爱心屋的文化影响 - 2015年,吾吉和孩子们自编自演小品《我们的爱心屋》,真实故事感动了许多老教师 [5] - 扮演互帮互助小伙伴的小演员们在演出后成为形影不离的朋友 [7] - 毕业学生塔格娜受吾吉影响,希望将来成为像她一样的人,传递善意和互助的力量 [7] 未来展望 - 吾吉希望"石榴籽"爱心屋的力量在代代相传的温暖目光和善意之举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7] - 她祝愿家乡越来越好,孩子们开心快乐成长,尤其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 [7]
全球钴产业暴涨背后的出口是什么?
钛媒体APP· 2025-06-25 16:54
刚果(金)钴出口禁令延长 - 刚果(金)宣布将钴出口临时性禁令延长三个月至2025年三季度末 导致现货钴价单日上涨近10% [1] - 此前2025年2月的四个月禁令已造成国际市场7 3万吨供应缺口(占全球年产量25%) 钴价暴涨50% [1] - 禁令加剧全球钴市场紧张局势 尤其冲击中国新能源产业 [1] 刚果(金)的钴供应链地位 - 刚果(金)占全球钴储量70%以上 年产量占全球供应量80% 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1] - 该国铜钴伴生矿资源丰富 加丹加省铜钴带拥有世界最高品位矿床 [2] - 其他生产国如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古巴产量份额极小 无法填补供应缺口 [1] 禁令的战略动机 - 经济层面:扭转产业链低端地位 2024年钴价跌至2 8万美元/吨接近成本线 通过限供抬价增加矿业收入 [4][5] - 政治层面:强化资源主权 施压外资企业接受更有利条款 提高本地加工比例和基础设施投资 [5] - 产业层面:推动本土冶炼精炼发展 建立完整产业链 从原料供应国升级为高议价权参与者 [5] 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 中国90%钴原料进口自刚果(金) 用于动力电池、合金和电子产品生产 [2] - 禁令导致国内钴价大幅上涨 电池制造商被迫重新评估供应链风险 [2] - 中国企业如洛阳钼业(Tenke Fungurume矿)、华友钴业(青山集团合作项目)在刚果(金)投资规模庞大 [2] 全球钴价及供需展望 - 短期内供应缺口难填补 印尼、澳大利亚新矿产能释放需2-3年 回收率不足10% 三季度钴价或突破6万美元/吨 [6] - 三元锂电池制造商或与车企重新议价 部分车企可能转向磷酸铁锂电池降低成本 [6] - 长期看禁令可能加速全球"去刚果钴"进程 若替代供应形成规模将削弱其市场主导地位 [7] 新能源产业连锁反应 - 电动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下 钴需求将持续增长 供应受限或导致电池产能扩张遇瓶颈 [3] - 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钴危机":价格失控上涨→电池成本激增→拖累电动汽车普及速度 [3] - 倒逼供应链多元化:非洲以外钴矿投资、电池回收技术突破、低钴/无钴材料研发加速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