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济
搜索文档
香港举行高峰论坛探讨粤港澳大湾区新机遇
新华社· 2025-10-17 12:31
论坛主旨与定位 - 论坛主题为创新经济 破局立新 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无限机遇 [1] -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突破地域界限的区域协同发展 是国家新时代发展的重要引擎 更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关键路径 [1] 香港的角色与优势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表示特区政府全力发挥香港在一国两制下国家机遇和国际机遇的双重叠加优势以驱动大湾区发展 [1] - 香港可进一步发挥好内联及外通作用 推进服务模式创新助力更多大湾区企业出海 [2] 重点发展领域 - 香港从创新科技 金融贸易 基建联通三方面拥抱变革贡献构建一流湾区 [1] - 在数字经济 绿色经济 银发经济等领域的深化合作将成为大湾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2] - 特区政府通过创新科技便利和提升银发一族生活 达到长者乐享耆年和社会产业创新的双赢目标 [1]
广发银行济南分行:精准滴灌多领域企业,助力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
齐鲁晚报· 2025-10-16 15:40
核心观点 - 广发银行济南分行通过“党建+业务”融合机制,为农产品加工、公交运营、化工生产、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企业提供定制化融资方案,支持其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1] - 公司利用“大中型客户设备采购贷”等创新产品,实现高效审批和投放,并帮助企业获得财政贴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3][4] - 公司计划继续加大对乡村振兴和绿色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 [5] 农产品加工行业支持 - 为滨州某食品公司(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提供5年期固定资产贷款,支持其年处理100万吨面粉生产线的智能化绿色改造 [2][3] - 贷款审批投放周期为20天,新设备投用后预计年节约及提量生产优质面粉2.7万吨、小麦蛋白粉0.43万吨 [3] - 该笔贷款为企业带来2年1.5%的财政贴息政策 [3] 多行业绿色发展与设备更新 - 累计批复同意设备采购贷款5.07亿元,覆盖公共交通、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多个行业 [4] - 为某公共交通集团审批设备更新贷款,用于采购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以消除安全隐患并减少碳排放 [4] - 为某阳光科技公司审批贷款以解决设备更新换代和系统升级需求,引领绿色化工发展方向 [4] - 为某铜业公司审批固定资产贷款,通过设备更新提升项目原料适应性、安全环保水平和运行效益,实现高效低碳发展 [4] 未来规划 - 公司将继续加大对乡村振兴和绿色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 [5] - 公司将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以高效金融服务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5]
创维光伏能亮科技:光储餐车赋能地摊经济升级
环球网· 2025-10-13 13:49
公司产品与解决方案 - 能亮科技推出全新户用光伏解决方案「阳老金」,通过“光伏存折”模式让农户屋顶产生收益,并创新布局离网型光储餐车,拓展绿色经济新场景 [1] - 「阳老金」产品提供“自投”与“助融”双模式选择,自投模式用户全款投资建设电站并获得发电收益,助融模式用户可通过合作金融机构融资实现“0元启动”,用发电收益还款 [4] - 以江苏淮安145平米院落建设37.25KW悦阳亭为例,「阳老金」自投模式25年总收益在“自发自用”场景下达84.8万元,较传统模式高出15倍,“全额上网”模式下收益为29.4万元,高出4-5倍 [5] - 基于用户房屋结构差异,「阳老金」提供金装房、小阳楼、悦阳亭、向阳院等多款产品,覆盖庭院和屋顶全场景,可组合建设提升装机量30%-50% [7] - 公司推出离网型光储餐车,由光伏板与微逆储能一体机组成,支持纯离网运行,标配创维空调、净水器等设备,搭载磷酸铁锂电芯储能系统,电压输出稳定(230V) [10][11] 市场潜力与拓展 - 行业调研显示中国地摊经济直接带动就业超2180万人,潜在餐车需求约100万辆,全球旅游区及夜市场景需求预估达90万辆,市场潜力巨大 [11] - 离网型光储餐车国内适用于深圳便民服务点、政府机关固定摊位、城市公园等场景,海外可拓展至土耳其、泰国等旅游国家移动酒吧需求及东南亚、非洲固定夜市场景 [11] 运营与服务保障 - 能亮科技依托全天候智慧运维管理平台,实现7×24小时监测与2小时快速响应,服务网点覆盖17841个乡镇,及时处理组件、逆变器等异常问题 [8] - 公司承诺组件30年功率质保、支架30年质保、逆变器25年设计寿命,从材料选择、踏勘设计到工程建设全流程品质保障 [8][9]
点燃产业之火 内蒙古兴安盟“氢醇”正热
新华财经· 2025-10-11 22:11
项目核心进展 - 金风科技旗下金风绿能化工在兴安盟的绿氢制绿色甲醇项目一期,其气化炉核心工艺于10月5日验证成功 [1][2] - 项目一期规划年产能为25万吨,是国内首个成功落地的十万吨级以上绿色甲醇项目,产能居世界领先地位 [5] - 项目采用风-氢-储-生物质多能协同耦合技术,解决了风电制氢不稳定性和大规模生物质气化等技术难题 [5] 技术与认证优势 - 项目生产的绿色甲醇以当地风力发电制氢,并使用废弃玉米秸秆为原料,实现全生命周期低碳减排 [4] - 项目一期已获得全供应链ISCC认证,满足欧盟市场强制准入要求,绿色属性与国际接轨 [5] - 项目已入选国家能源局第一批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项目名单 [5] 产能规划与市场影响 - 项目二期、三期产能将同步推进,预计到2027年底总年产能将达到145万吨绿色甲醇,通过规模化生产进一步降低成本 [6] - 项目与知名船企马士基、赫伯罗特合作形成商业模式闭环,旨在解决绿色甲醇制备成本高、产能不足的市场挑战 [5] - 项目成功验证有望提振行业信心,推动绿色甲醇在交通运输、电力生产等领域的应用 [4][5] 产业链与集群效应 - 兴安盟经开区围绕该项目构建“垂直共生、树状发展”的产业生态,聚焦绿氢、绿氨、绿醇产业链 [7][8] - 园区通过招引电解槽、储能装备等上下游企业,实现基础设施共享,降低单个项目投资门槛,预计年产值突破200亿元 [8][9] - 园区内可实现35%的化工产品在园区内消纳,15%在兴安盟区域内消纳,50%在周边地区消纳的产业协作 [9] 区位与成本优势 - 兴安盟经开区提供全自治区最低的综合水价每吨4元,绿电电价每度最低0.36-0.38元,以及优惠的铁路运输价格 [10] - 为保障原料供应,当地成立金兴生物质加工公司,计划每年为金风项目提供至少15万吨玉米秸秆,并配套建设10万吨/年加工厂 [10] - 兴安盟玉米秸秆年收集量可达700万吨,为项目后续规模化扩张提供原料基础 [11] 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 - 经开区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54亿元,硬件设施已配套到位,包括企业服务中心、倒班宿舍和5条入企铁路专用线 [11][14] - 便捷的铁路连接确保产品可快速运抵锦州港、营口港等口岸 [11] - 截至今年7月,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6.4% [14]
“我们重拾了尊严!”巴西总统动情称赞比亚迪第14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
新浪财经· 2025-10-10 16:57
里程碑事件 - 公司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的工厂生产了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首家达成此成就的新能源车企 [1][5] - 第1400万辆下线车型为比亚迪宋Pro,标志着公司在南美大陆和中国汽车工业达到的新高度 [1] - 该事件被视为公司全球征程的重要里程碑和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深刻重塑的标志 [1][3] 战略合作与象征意义 - 公司创始人王传福在仪式上将新车钥匙交付给巴西总统卢拉,中国驻巴西大使等双方政要共同见证 [3] - 新工厂位于福特汽车昔日的工厂旧址,象征着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交接 [3] - 选择在巴西达成第1400万辆的里程碑,传递出中国智造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实现低碳转型可靠伙伴的强烈信号 [5] 巴西市场投资与影响 - 公司在巴西工厂的投资额达55亿雷亚尔(约71亿元人民币),规划年产能为15万辆 [5] - 该投资为当地直接或间接创造了2万个就业岗位,被巴西总统称为让当地人民“重拾尊严” [5] - 公司在巴西的布局超越了产能转移,构建了集研发、生产、供应链本地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产业生态 [7] 巴西市场表现与本地化 - 截至当前,公司在巴西已拥有超过17万名车主 [7] - 公司今年1-8月在巴西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7244辆,稳居当地市场榜首 [7] - 工厂门前的道路被命名为“比亚迪路”,是海外第三条以公司命名的道路,标志着品牌从“物理存在”迈向“文化嵌入” [7] 全球化战略内涵 - 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强调深度融入当地,而非产品的简单复制,体现了坚定的长期主义 [9] - 公司的发展路径展示了从“产品出海”到“技术出海”,再到“生态与价值共享”的跨越式发展 [7][9] - 公司在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中的实践,为合作共赢开辟了新航道,连接绿色经济发展的新蓝海 [9]
每日投资策略:恒指收跌76点,四日累跌534点-20251010
国都香港· 2025-10-10 09:59
核心观点 - 港股市场于2025年10月9日表现反复,恒生指数高开后震荡,全日收跌76点,连续四日下跌累计534点,但大市成交额显著回升至3868.18亿元,并录得北水净流入30.44亿元 [3][4] 海外及内地市场表现 - 海外主要股指多数下跌,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0.52%,标普500指数下跌0.28%,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微跌0.08% [2] - 内地股市在长假期后复市表现强劲,上证指数上涨1.32%,深证成指上涨1.47% [2] - 香港恒生指数下跌0.29%,国企指数微升0.07%,红筹指数表现突出上涨1.66%,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66% [2] 港股市场交易动态 - 恒生指数当日波动剧烈,高低波幅接近500点,最终失守10天线(位于26758点) [3][4] - 市场成交活跃,全日成交额回升至3868.18亿元 [3] - 蓝筹股表现分化,88只成分股中有62只上涨,联想集团上涨7.3%,紫金矿业上涨5.4%,中通快递上涨4.2%,港交所上涨2.7%,而中芯国际下跌6.7% [3] 宏观与行业动态 - 国际环保博览将于2025年10月28日至31日举行,吸引来自12个国家及地区、逾300家展商参与,主题为“绿色科技 引领零碳未来” [7] - 香港上市公司停牌超过三个月的公司数目在连跌三年后回升,按年增加7.5%至86间,但长期停牌(超过18个月)的公司数目连续三年减少至3间 [8] - 中国商务部对境外相关稀土物项及技术实施出口管制,明确对用于军事用途、特定先进半导体研发及生产的出口申请原则上不予许可或逐案审批 [9] - 国家发改委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指出无序价格竞争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强调经营者应依法行使自主定价权 [10] 上市公司要闻 - 蔚来公司近期主动调整智能驾驶部门组织架构,旨在强化对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吸收,以利于世界模型2.0版本的开发与交付 [13] - 舜宇光学科技附属公司拟通过转让股权增持歌尔光学,交易代价约为19.03亿元人民币,完成后将持有歌尔光学约31.31%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 [14] - 长江生命科技旗下Polynoma与TransCode进行业务合并,交易对价总值1.25亿美元,旨在为旗舰癌症疫苗项目吸引外部资金支持,长科预计最终持股可增至约90.7% [15] - 迅销集团公布截至8月底的财年业绩,股东应占溢利为4330.09亿日圆,按年增长16.4%,收益总额为3.4万亿日圆,增长9.56%,并预计新财年收益将增长10.3%至3.75万亿日圆 [16]
钱政宇:把握大势,中韩经贸合作拓展新领域
环球网· 2025-10-10 07:42
RCEP制度红利与产业链合作 - RCEP生效为中韩经贸注入强劲制度性动力 通过关税减让 原产地累积规则和贸易便利化等措施大幅降低区域交易成本并增强供应链韧性 [1] - 中韩双方对86%的对方产品实施零关税 汽车零部件 化工产品等关键领域首次纳入关税减让清单 [2] - RCEP原产地累积规则允许将区域内任一方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计入原产地价值 推动中韩在半导体 新能源 高端装备制造等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深度融合 [2] 数字与绿色经济新增长点 - 韩国政府宣布将投入100万亿韩元用于人工智能领域发展 中国则加快5G 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为两国企业在人工智能 云计算 大数据等前沿领域创造广阔合作空间 [3] - 在绿色经济领域 中韩在可再生能源 电动汽车 氢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等领域合作成果丰硕 例如现代汽车集团2023年在广州建成海外首个氢燃料电池系统基地 [3] 地方合作与机制创新 - 威海与仁川的“双城双馆”模式自2015年以来累计举办经贸交流活动超320场 拉动进出口贸易额达10亿美元 [4] - 依托“四港联动”与中韩多式联运机制 威海对韩跨境电商零售出口额在2024年跃居全国首位 [4] - 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等平台通过推动中欧班列与海外仓共建 显著增强东北亚区域物流枢纽功能 [5]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内外部环境条件
中国银行· 2025-10-09 20:04
外部环境趋势 - 未来五年全球经济年均增速预计为3.1%,低于过去五年平均水平;全球贸易年均增速预计为3%,低于经济增速[9][12] - 全球非金融部门债务总额达323万亿美元,占GDP比重93%,其中政府债务为100万亿美元[21] - 国际货币体系向多元化发展,美元主导地位下降,欧元、人民币等货币影响力上升[18][19] 内部需求趋势 - 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预计从“十四五”末期的57%提升至“十五五”末期的60%左右[27] - 2024年中国在奢侈品(31.2%)、家用电器(23.0%)等细分消费市场占全球比重领先[31][34] - 银发经济规模目前约7万亿元,占GDP的6%,到2035年有望达到30万亿元,占GDP的10%左右[45] 投资与创新趋势 - 新基建投资聚焦智能算力等领域,2023年中国算力规模位列全球第二[50][53] - 养老机器人产业预计到2030年总产值规模有望超过4000亿元[43] - 2024年中国心理健康服务市场和体检市场规模分别达到240亿元(同比增长38%)和2800亿元(同比增长15.2%)[47] - 重大项目投资将持续推进,涵盖科技创新、能源转型、基础设施等六大领域[56][57]
风电赛道迎投资风口
环球网· 2025-10-09 13:16
行业增长驱动力 - 政策目标明确,到2035年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达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力争达到36亿千瓦 [2] - 技术取得突破,我国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试验基地建成后可开展世界最大容量风电机组和最长尺寸风机叶片的检测试验 [2] - 2025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达5139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攀升至5.73亿千瓦,同比增长22.7% [2] - 2025年上半年全国风电累计发电量58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平均利用率维持在93.2%的高位 [2] 资本市场表现 - 近60只风电概念股年内股价平均上涨33.65%,中材科技以163.48%的涨幅领涨,电气风电年内涨幅达156.78% [4] - 截至2025年上半年,近半数风电概念股的公募基金持股比例超3%,三一重能以31.69%的公募基金持股比例居首 [4] - 2024年中材科技风电叶片销量24吉瓦,同比增长10.9%,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4] - 金风科技2025年上半年风机及零部件销售收入218.52亿元,占比76.58% [4] 机构观点与前景展望 - 摩根士丹利预计"十五五"期间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将超110吉瓦,2028—2030年可达约120吉瓦 [5] - 风机价格已现回升,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和海缆企业投资机会被看好 [5] - 机构一致预测东方电缆2025年、2026年净利润增幅超过30%,该股获得32家机构评级 [5] - 未来风电产业将成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绿色经济的重要驱动力,关注在深远海技术、数字化运维等领域的布局 [5]
山东系统治理推进美丽河湖建设
新华社· 2025-10-07 16:02
河湖治理成效 - 山东通过系统治理使沂河等河湖重现水清岸绿,从劣Ⅴ类水体恢复生机,成为近百种鸟类的栖息地 [3][4] - 当地关停淘汰落后企业290余家、燃煤锅炉140余台,整治散乱污企业1000多家,完成20余家企业退城进园,转向生态工业模式 [4] - 十四五期间山东累计实施231个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新建修复人工湿地120余个,新增湿地面积约4.6万亩,修复河湖缓冲带233公里 [4] 水资源循环利用 - 肥城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71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9%,通过再生水利用实现高效循环 [5] - 再生水厂收集污水处理厂尾水,采用传统工艺加双模法制成高品质再生水,累计处理尾水3700万吨,日均减少地下水开采4万多吨 [5] - 污水-再生水-工业用水的循环模式在山东12个地市推广,年再生水利用量突破10亿立方米 [6] 生态价值经济转化 - 日照潮白河白鹭湾小镇利用优质生态资源发展文旅,2024年接待游客59.89万人次,实现收入2636万元 [7] - 潍坊峡山水库生态渔业年产有机鱼2000余吨,带动1.2万名群众就业;沂河水灌溉的富锶苹果、大樱桃年产值分别达30亿元和13.9亿元 [8] - 河湖治理与产业融合在山东形成优良水质-优美颜值-经济价值的转化格局,实现生态美和百姓富双赢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