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食品安全监管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中国花生油行业白皮书
沙利文· 2025-06-12 07: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花生油是食用油行业细分品类,2024年市场规模约539.3亿人民币,健康饮食趋势下高油酸花生油成新宠,且行业竞争格局相对集中,食品安全监管趋严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9][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弗若斯特沙利文介绍 - 全球领先的资本市场行业顾问,占有香港IPO市场60%市场份额,参与超200起美国IPO,与98%的全球1,000强公司紧密合作 [16] - 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有超25年境外资本市场咨询服务经验,2014 - 2023年蝉联境外IPO市场行业研究顾问市场份额第一名,近三年服务拟上市企业超1,000家,在中国建7个办公室并在南京和深圳建大数据研究院 [17] 项目研究方法及步骤 - 研究方法包括供给端一手资料(行业领先玩家动态跟踪、专家网络实时跟访、上游企业一线访谈)、需求端一手资料(下游消费者实时调研、随机截访、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访谈)、行业层面二手资料(白皮书、行业报告资源、企业年报及公开报道数据库、政府及行业协会发布数据库),资料收集后反复交叉验证并建立合理数据模型输出专业观点 [23] - 采用定量结合定性方式进行多层次多维度市场研究,定量研究形成基本假设并量化分析,定性研究测试初步结论并深挖,最终结合对市场的理解给出市场观点 [25] 中国食用油及食用植物油市场定义及分析 - 食用油分食用动物油和食用植物油,食用植物油占主导,按包装规格分散装油、中包装油和小包装食用植物油,按品种分大豆油、花生油、调和油、菜籽油等 [29] - 2017 - 2024年中国食用油消费量总体上升,2024年达3,735万吨,未来消费将呈现包装更小化和易存储、油脂消费结构更健康化、功能油脂产品开发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31][33] 中国花生油市场定义及分析 - 花生油由花生仁制取,分压榨花生油和浸出花生油,中国花生油市场已进入成熟稳定期 [36] - 产业链由上游花生种植企业、中游花生油压榨生产企业、下游销售端组成,中游是核心 [41] - 2018 - 2024年市场规模先稳步增长后阶段性调整,2024年达539.3亿人民币,100元以上/5L产品占比73.8%成主流 [44][45] - 健康需求升级与政策监管双轮驱动助力高端花生油产品步入主流市场,品质提升、营养成分受关注、安全性受重视 [46] - 高油酸花生油成新宠,抗氧化性强、稳定性高符合健康需求,食品安全监管趋严使小作坊和区域品牌退出,行业集中度提升,行业趋向“技控一体”发展 [50][53][56] 花生油行业黄曲霉素去除现状分析 - 国家标准规定花生油中黄曲霉素B1限量≤20 μg/kg,散装油仍存超标隐患,头部企业通过“高效脱毒技术+全流程品控”确保合规推动市场升级 [59] - 黄曲霉素脱毒技术分物理吸附法、精炼脱毒、辐照技术、生物化学法等,复配吸附剂工艺有关键技术突破,不同技术有不同优势和局限性 [60][62] - 调研发现100元以下/5L价位段中,金龙鱼是唯一拥有去除黄曲霉毒素技术的花生油制备方法专利的品牌 [70]
所队联动排查 共筑食安防线——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大石寨市场监督管理所联合执法中队深入开展假劣肉类和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工作
中国食品网· 2025-06-08 09:51
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 大石寨市场监督管理所与大石寨执法中队联合开展假劣肉类和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工作,旨在保障农村地区食品安全[1] - 专项整治行动秉持"四个最严"原则,即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1] - 行动重点检查肉制品生产企业、加工小作坊、商场超市、畜禽肉类经销店、食杂店等经营主体[1] - 农村小作坊、小商店、小摊点、小餐馆、小商贩等经营主体及农村集市被列为重点整治区域[1] 检查内容与方式 - 执法人员仔细检查肉制品来源、检验检疫证明等,确保肉类食品安全[1] - 对假冒伪劣食品开展拉网式检查,打击添加非食用物质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等违法行为[1] - 重点查处未经检验检疫或检疫不合格肉类、"三无""山寨"、商标侵权、劣质及过期食品[1] 宣传教育与成果 - 联合行动小组向食品经营者讲解规范经营要求,增强其自律意识[2] - 向消费者普及辨别假劣食品的方法,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2] - 截至目前已检查经营主体30余家次,有效震慑食品领域违法违规行为[2] 后续计划 - 将持续保持对假劣肉类和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的高压打击态势[2] - 计划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提升农村食品安全保障水平[2]
德伯斯市场监管所确保端午节食品市场专项整治有序有度有效
中国食品网· 2025-06-01 12:26
市场监管行动 -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德伯斯市场监管所提前组织端午节食品市场专项整治,确保节日食品消费安全[1] - 重点检查商店和食品摊点经营的粽子、大米、鸡蛋、鸭蛋、大枣、粮油、猪肉、饮料等商品[2] - 详细检查粽子的外包装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销售条件,严惩销售过期变质和"三无"产品行为[2] - 检查粽子经营户自律制度落实情况,要求掌握进货渠道信息,及时纠正轻微问题[2] - 对现做现卖粽子重点检查糯米、豆类、粽叶等原料质量[2] - 严厉打击欺行霸市、缺斤少两、以"厂家直销"和"降价促销"名义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2] 食品安全宣传 - 向食品经营者宣传《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法定责任[3] - 向消费者宣传夏季食品储藏、保管知识和消费常识[3] - 提高经营者自律意识和守法经营意识,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3] - 鼓励消费者举报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扩大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渠道[3] 消费者权益保护 - 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作用,落实24小时值班制[3] - 及时处理食品安全方面的咨询、申诉和举报,依法调解消费纠纷[3] - 就近解决消费纠纷,努力将矛盾和解在辖区和基层[3] - 全面掌握市场动态,做到早发现、早防范、早处置,保障市场秩序稳定[3]
严检细查筑防线,护航中高考 “食”“用” 安全
中国食品网· 2025-05-30 10:30
食品安全监管 - 以考点学校食堂为监管重点 重点检查食品原材料采购索证索票 储存条件 加工制作过程 餐具消毒 食品留样等环节 [1] - 针对夏季食品安全风险 以考点周边餐饮店 商超 饮品店等为重点场所 冷饮 熟食等易腐食品为重点品种 [1] - 严查无证经营 超范围经营 销售过期食品 "三无"食品等违法行为 [1] 考试用品质量监管 - 对考点周边文具店 超市销售的2B铅笔 橡皮 中性笔等考试用品开展专项检查 [1] - 重点检查产品标识标签是否规范 是否具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是否存在以次充好 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 [1] - 向经营商户宣传《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督促履行主体责任 [1] 消费维权机制 - 开通12315投诉举报"绿色通道" 实行"接诉即办"响应机制 确保涉考投诉及时处置 [2] - 截至目前 出动执法人员24人次 检查考点食堂1家 各类经营主体12家次 [2]
从原料到食品添加剂 桐庐开展粽子生产专项检查
每日商报· 2025-05-29 06:11
商报讯(通讯员孙清记者汪晓筠)端午佳节临近,以粽子为主的节令食品进入生产销售的高峰期。最近, 桐庐县市场监管局开展端午节粽子专项检查行动。此次行动重点对全县10家粽子生产企业开展全覆盖检 查,严格监管确保节日食品安全。 执法人员落实源头管控,严格核查糯米、红枣、粽叶等原材料的索证索票及进货查验制度的执行情况, 确保原料来源可追溯、质量有保障。全面检查原料仓储条件,重点核验库存原料保质期及存储环境,消 除原料过期变质风险。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确保台账记录完整、使用范围及用量符合标准。 此外,执法人员深入生产一线,通过查人员资质,重点核验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及岗前食品安全培训记 录;通过查工艺规范,严格对照标准要求,对生产环境、设备设施、人员操作等进行全方位检查;通过 查制度落地,详细检查企业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落实情况,重点监督粽叶清 洗、包裹成型等关键控制点的规范操作,确保粽子生产各环节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 同时,督促企业完善质检工作,严格核查企业实验室检验能力,重点检查关键指标的出厂检验记录及产 品留样情况,确保批批检验合格。全面检查产品标签标识,核实产品信息真实性、完整性,重点核对贮 ...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规范旅游市场 为游客守护“舌尖上的美味”
中国食品网· 2025-05-28 13:25
市场监管专项行动 - 乌苏市市场监管局部署全市旅游市场价格监督检查专项守护行动 重点针对3A级及以上景区景点及周边旅游商店 民宿 餐饮等经营户和线上旅游平台等领域 [1] - 重点检查内容包括标价外加价出售商品 未公示收费信息 使用模糊表述 提前或推迟执行政府指导价 自立收费项目 虚假折价减价等行为 [1] - 专项行动结合"来乌苏 走独库 看新疆"活动 对辖区4A级景区开展全覆盖检查 督促明确承诺旅游淡旺季价格标准 优惠措施 服务质量等内容 [1] 消费环境提升措施 - 引导市场主体对照自治区两项地方标准《放心消费承诺工作指南通则》和《旅游景区》 培育一批放心消费承诺单位 [1] - 通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 食品快检 明查暗访等方式全面排查旅游景区食品安全和服务隐患 [2] - 加大市场价格行为监督检查力度 严厉查处哄抬价格 价格欺诈 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违法行为 [2] 监管目标 - 营造健康有序旅游市场环境 提升乌苏旅游消费环境安全度 经营者诚信度 消费者满意度 [1] - 为广大游客营造安全 放心的旅游消费环境 [2]
安徽六安搭建学校食堂智慧监管平台数字赋能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智慧监管平台实施情况 - 安徽省六安市在636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推广智慧监管平台,覆盖20.52万就餐学生[1] - 平台通过人脸识别晨检、自动统计就餐次数等功能实现全流程监管,已覆盖46所学校,建档6.69万条信息,惠及6.13万学生[1][4] - 系统集成"明厨亮灶"功能,对烹饪间等区域24小时监控,AI摄像头自动识别违规操作并推送836条预警信息[2] 资金管理改革 - 将学生餐费由学校代收改为家长通过"皖事通"APP直接缴纳,防止公款私存和挪用[2] - 平台实时显示消费明细,杜绝"人情单"和虚报冒领补助资金问题[2] - 此前查处凤凰河学校会计挪用资金案例,推动资金链透明化改革[1] 供应链溯源机制 - 供应商接单后激活溯源链条,实时公开食材价格、质检报告和物流轨迹[2] - 家长可通过手机扫码查询食材来源,平台监控配菜下单、验收等关键环节[2] - 累计发现91人次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失效,促进管理规范化[2] 监管技术应用 - 智能晨检仪需完成人脸识别和动作检测方可上岗[1] - 系统自动关联"刷脸"就餐与身份验证,减少人工统计误差[2] - 可视化展示每日食谱、餐具消毒记录等数据,实现全流程可追溯[3]
国务院常务会议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新华社· 2025-05-23 22:28
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审议 -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强调食品安全关系生命健康 需按照急用先行原则完善法律规定 [1] - 修正草案拟构建更加科学严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特别是强制性标准体系 推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变 强化全链条监管和日常监督检查 [1] - 将突出重点领域专项治理 强化监督抽查结果处理 对发现问题依法严惩 持续完善食品安全体系 [1] 食品安全监管重点 - 拟对食用油等重点液态类食品散装运输实施许可管理 以防范全链条食品安全风险 [1] - 坚持问题导向 通过立法加强监管 督促生产经营者履行主体责任 体现"四个最严"要求 [2] - 需加强从农产品质量到终端消费的全过程监管 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监管 对接国际先进标准 [2] 食品安全法修订背景 - 现行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颁布 2015年全面修订 今年2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 [1] - 食品安全法是我国食品安全法治基本法 构建了根本性、全局性制度 在应对行业发展需求和食品安全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 [1]
五地政府部门约谈美团!涉食品安全、商户经营证照资质问题
第一财经· 2025-05-23 22:03
监管约谈与整改要求 - 五地政府部门(海南、山东、江西、内蒙古、贵州)近期约谈美团 要求整改平台上存在的食品安全、商户经营证照资质等问题 [1] - 海南澄迈县检察院调查发现美团外卖等平台存在明显违规行为 包括部分商家未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量化分级信息缺失或未更新、许可证信息模糊或过期 [1] - 山东滨州惠民县要求平台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建立健全特殊食品入网销售审查登记制度 对资质和产品信息进行严格审核 [2] - 江西永修县要求平台企业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 加强外卖餐饮抽查监测和骑手食品安全培训 [2] 平台违规行为案例 - 美团平台上某烧烤店将鸭肉串冒充牛肉串销售 被遵义市市场监管局处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罚款2000元 [3] - 内蒙古阿荣旗检察院发现美团外卖商家存在未公示证照、许可证超期等问题 推动47家餐饮商家补充上传证照 [3][4] 监管措施与整改效果 - 相关职能部门督促美团外卖等平台自查自纠 落实平台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排查并清理下架无证无照经营商家 [1] - 平台被要求及时更新商户信息 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外卖餐饮安全问题落实监管责任 [1]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全面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监管
中国食品网· 2025-05-23 16:03
食品生产企业监管 - 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强化党建引领,践行"实干争先"理念,聚焦民生关切,从食品生产过程管控、食品标签规范、监督抽检落实等多方面发力,强化食品生产企业监管工作 [1] - 执法人员以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为准则,重点检查企业的生产环境卫生状况,确保生产车间干净整洁,设施齐全且正常运行 [1] - 监督企业生产过程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和标准操作,严禁使用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作为原料进行生产加工 [1] - 督促企业对每批次出厂产品进行严格检验,确保食品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销售 [1] 监管成效 - 截至目前,共检查食品生产企业20余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4个,有效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 [1] -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法规,检查企业标签关键信息的标注情况,对于标签不规范的企业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1] - 以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为重点场所,以食用植物油、饮料、蔬菜制品、酒类等食品及生产原料为重点品种开展抽检工作,已完成食品生产企业及小作坊抽检6批次 [2] 未来计划 - 将持续加大对辖区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方法,推动食品生产企业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2] - 为广大群众营造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