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
搜索文档
“十四五”以来我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
央视新闻· 2025-09-16 10:10
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坚持用现代设施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 学技术服务农业,推动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到63.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 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负责人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有 关情况。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
东方甄选亮相第十四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宣布将推广更多优质地标农产品
经济网· 2025-09-15 17:29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受邀参加第十四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并发表演讲 介绍推广和销售地理标志产品的实践与成果 [1] - 公司目前拥有800款以上自营产品 其中农产品数量占比超过50% 包括贵州刺梨 洛川苹果 荔浦芋头等多款地理标志产品 [3] - 自营刺梨汁产品累计销量突破1930万瓶 实现大幅增长 [3] 行业模式创新 - 电商平台有效帮助地理标志产品打破地域限制 提升品牌认知 解决"卖全国"难题 [3] - 通过严格品控体系 质量追溯系统及内容电商模式保障产品质量 创造沉浸式购物体验 [3] - 未来将继续与各地政府 行业协会加强合作 探索电商助力地理标志产品发展新路径 [3] 社会价值贡献 - 大力推广地理标志产品助力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 [1] - 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让消费者享受更多优质产品 [3]
鱼米之乡加速转型 湖北农业现代化势头强劲
消费日报网· 2025-09-12 11:33
孝感首衡城农产品流通项目 - 项目定位为华中地区最大农产品商贸流通中心 日均交易量达1.7万吨 交易额1.5亿元[2] - 已聚集全国头部商户超3000家 经营品类超1000种 形成全产业链闭环[2] - 通过产地直采和海外集采覆盖全国30多个省份及20多个国家地区 降低流通成本10%-20%[2] - 运营一年半累计交易量突破1000万吨 二期50万吨智慧冷链中心即将投运[3] 随县香菇产业 - 产业规模达百亿级 年种植3亿棒 涉及10万农户 出口创汇3.67亿美元居全国首位[6] - 电商直播从业者超3000人 带货额突破10亿元 区域品牌价值达205.8亿元[6] - 建立全国首个香菇种植工职业技能标准 培训基地4家 输出技术人才2000余人[7] 南漳智慧牧业 - 云上牧歌产业园为华中智能化最高奶源基地 占地1200亩 奶牛存栏将达1万头[10] - 日产优质鲜奶100吨 日销售收入40万元 年产鲜奶将达9万吨[10] - 智能脖环技术使人均管理奶牛数从10头提升至70头 年节省成本超2000万元[10] 产业链发展模式 - 孝感采用"市场+龙头企业+基地"模式实现流通环节优化[2] - 南漳通过"以商招商"吸引10余家上下游企业 预计形成5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11] - 三大案例共同体现产业链延长 品牌提升和数字化加速的农业现代化路径[11]
驻多米尼克使馆回访多农业部赴华培训学员代表
商务部网站· 2025-09-11 23:46
(原标题:驻多米尼克使馆回访多农业部赴华培训学员代表) 贝特朗在致辞中对中方长期以来给予多米尼克农业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诚 挚感谢,强调中方在两国建交21年来持续提供的无私援助对多米尼克农业现代 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实实在在地改善了当地农民的生产条件 和经济收益。 孙新华表示,农业是多米尼克的支柱产业,关乎国家的经济韧性、粮食安 全和民生福祉。赴华培训为中多两国人民架起一座沟通交流、合作共赢的桥 梁。中方欢迎更多多米尼克朋友赴华培训与交流,深入了解真实的中国,亲身 感受中国的发展成就和丰富的文化。中方将继续通过农业技术合作项目,为多 米尼克农业人才培养、农产品种植和加工技术提升提供支持,助力多农业现代 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学员们衷心感谢中方精心组织的赴华培训项目,表示通过中国之行亲眼见 证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深切感受到中国在农业和其他领域取得的 巨大成就。此次培训不仅提升了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还拓宽了视野,收获了 友谊,增强了未来开展务实合作的信心。学员们还就课程内容、培训形式等提 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9月10日,驻多米尼克使馆经商事务负责人孙新华一行赴多农业部回访赴华 参加农产品 ...
1-7月哈农业总产值达2.4万亿坚戈
商务部网站· 2025-09-11 23:46
行业整体表现 - 农业总产值达2.4万亿坚戈(约44.5亿美元)同比增长3.7% [1] - 农业固定资本投资达4427亿坚戈(约8.2亿美元)同比增长26.5% [1] - 粮食生产固定资本投资达1042亿坚戈(约1.9亿美元)同比增长48% [1] 细分领域产量增长 - 农产品加工业食品产量增长9.2% [1] - 饮料产量增长6.8% [1] - 植物油产量增长24% 黄油产量增长10.4% 香肠产量增长9% 面粉产量增长6.6% [1] 投资与现代化进程 - 资金主要用于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推广应用现代技术 [1] - 畜牧业和种植业产量提高 [1]
豫见地标风物丨一条链串起红薯“七十二变”
河南日报· 2025-09-11 07:38
行业规模与地位 - 河南红薯常年种植面积约400万亩 居全国第3位 [5] - 许昌薯业种植面积逾40万亩 产业集群规模近50亿元 [5] - 拥有200多家日产淀粉和粉条1吨以上的企业 [5] 产业链发展模式 - 构建育繁种加销一体化的薯业全产业链 [10] - 培育10余家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0] - 辐射带动200多家中小型加工企业 [10] 产品创新与研发 - 开发冷冻烤蜜薯 芝士焗红薯 甘梅薯条等20多个品种 [11] - 成功攻克红薯鲜粉条保鲜技术 推出14个无明矾鲜粉品种 [14] - 创新研发59秒即食鲜粉 7个月销量突破3000吨 [14] 技术突破与科技投入 - 与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培育10多个专用型红薯品种 [12] - 投入上百万元研发经费 历经4年近千次实验 [14] - 实现红薯与桑叶 山药等中药材结合开发新品 [15]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 产品进入北京上海市场 年销售额近3亿元 [10] - 通过国际食品标准认证 打入欧洲和中亚市场 [16] - 襄城红薯获国家地理标志 禹州粉条入选全国名特优农产品名录 [10] 产能与就业带动 - 标准化生产基地年产红薯淀粉3万吨 粉条粉丝1.5万吨 [10] - 带动500多位农民家门口就业 [10] - 全市逾11万户农户受益 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17] 产业融合与文旅拓展 - 建成国内首家粉条产业观光工场 年吸引5万名游客 [18] - 打造3000亩红薯公园 种植40余种有机红薯 [18] - 建立粉条文化博物馆和非遗传习所 [18]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将乡村富民产业链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体系 [18] - 打造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19] - 构建标准引领加品质认证加品牌赋能三维质量提升体系 [19]
揭阳揭西:解锁现代农业发展“密码”
南方农村报· 2025-09-10 21:05
文章核心观点 - 揭西县通过土地流转、科技赋能和电商拓展等系统性措施 成功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2024年农业总产值突破53亿元 土地流转率达54.87% 培育3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形成山区县城乡融合发展特色路径 [4][5][110][112] 土地流转与灭荒复耕 - 创新出台土地流转实施意见 推行"农户委托、村集体统一储备、政府搭台和奖励扶持"模式 累计流转农村承包地16.56万亩 流转率54.87% [12][13][32] - 每年安排3000万元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对参与灭荒复耕的经营主体给予倾斜支持 2024年新增流转土地4362.76亩 完成撂荒耕地复耕复种918亩 任务完成率100% [14][33] -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完成3个水稻集中育秧设施和1个稻谷烘干中心建设 为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36][37] 科技赋能与生产效率 - 植保无人机成为病虫害统防统治主力 2024年完成飞防面积6.15万亩 大幅减少农药用量并提升防治效率 [51][52] - 科技全链条应用使优质稻亩产达1500多斤 较去年提升约200斤 [48][49] - 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44.80万亩 产量17.6万吨 蔬菜产量43.79万吨 水果产量24.18万吨 较三年前粮食产量显著增长 [38][39] 电商拓展与市场开发 - 搭建揭西农业综合服务电商平台 2024年助力农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3亿元 [69][71] - 大统农业通过直播电商推动油柑种植面积从几十亩扩展至300亩 年产量达100万斤 带动周边村民种植积极性 [74][75] - 开发油柑茶饮等深加工产品 结合线上直播实现产品快速销售和市场拓展 [64][65][73] 产业链建设与品牌培育 - 打造4条市级和4条县级农业产业链 创建2个省级、6个市级和22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形成梯次发展格局 [80][81] - 培育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5家、示范家庭农场19家 2024年新增省级标杆合作社7家和家庭农场4家 [91][92] - 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个、"粤字号"区域公用品牌1个 拥有有机认证产品20个和绿色认证产品13个 [93][94] 三产融合与价值提升 - 发展集观光农业、休闲旅游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延伸农产品价值链条 [97][98][100] -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供应基地 形成跨村蔬菜产业链 带动村集体增收和村民就业 [106][107] - 通过品牌化和精细化运营 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实现经济效益和乡村多元价值激活 [89][90][105]
中企承建木薯粉加工厂助力刚果(布)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升级
新华财经· 2025-09-10 20:24
公司业务与运营 - 公司为刚果(布)生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由中国威海国际公司于2021年成立 专注于木薯加工[1] - 加工厂位于西部卢迪马镇郊外 占地5万多平方米 设计年产能达1.8万吨[1] - 采用先进木薯全粉及营养粉生产线 实现连续化大规模生产 显著改善食用口感[1] - 生产流程包括去皮、锉磨、发酵等工艺 产生的木薯渣和污水经二次处理后循环利用[2] - 工厂自有种植土地7600余公顷 结合中国种植方式与当地经验 保证稳定原料供应并示范技术提升[2] 行业背景与市场 - 木薯是刚果(布)最重要的主食作物之一 耐旱高产 被当地称为"饱腹作物"[1] - 当地木薯粉多数由小型作坊用传统工艺加工 生产规模小且卫生条件差[1] - 公司产品出现在中非经贸博览会刚果(布)国家展台 成为"明星产品"并吸引合作意向[2] -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多次来访 希望采购木薯粉以推动非洲营养改善计划[3] 政策支持与社会影响 - 项目符合刚果(布)政府经济多元化和农产品深加工政策支持[1] - 工厂收购周边农场木薯 增加当地销路并带动经济发展[2] - 刚果(布)总统视察后认可生产模式能为经济注入活力 支持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战略[3] - 工厂改善生产条件 使当地能食用更卫生的主食并增加种植户收入[2]
促成签约超1.3亿元!澄海狮头鹅品牌四川(成都)专场推介会人气火爆
南方农村报· 2025-09-07 09:32
活动概况 - 澄海狮头鹅品牌四川(成都)专场推介会于9月6日在成都农博会成功举办 [2][5] - 活动吸引超百家川渝地区餐饮龙头企业及多个省市级食品餐饮行业协会参与 [2][3] - 现场日均客流量达1万人次 [4] 合作签约成果 - 现场达成超1.3亿元合作协议 [4] - 汕头市澄海区狮头鹅产业发展协会与四川省烹饪协会、四川省火锅协会等四家机构达成战略合作 [25] - 五家澄海企业与川渝地区企业签署产销合作协议,包括广东潮禧饮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四川亿禾庄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业 [26][27][28][29][30] 产业优势与战略布局 - 澄海区已形成种鹅繁育至鹅粪处理的全产业链精细发展格局 [7][8] - 产业涵盖种蛋电孵、鹅苗销售、肉鹅饲养、卤制加工及电商销售等环节 [8] - 通过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百亿产业集群目标实现 [7][50] 市场拓展与品牌影响 - 活动加速品牌西进川渝市场并辐射西南地区 [50] - 成都采购商旗下数十家四川门店均已销售澄海卤鹅产品 [38] - 现场客商咨询量激增,企业微信两日内新增超200人 [43][44] 行业认可与消费反馈 - 四川省烹饪协会认可狮头鹅产业链跨区域对接潜力 [13][18] - 成都消费者现场体验后主动咨询线上下单方式 [42] - 团餐采购商在深入了解产品后立即将狮头鹅纳入采购清单 [40]
让农业尽显科技范儿
经济日报· 2025-09-07 09:17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从2005年开始蛋鸡养殖 最初规模为500羽肉鸡 500羽蛋鸡和500羽本地鸡[2] - 2008年遭遇重大挫折 养鸡架倒塌导致半数蛋鸡死亡 损失价值六七十万元[2] - 经历禽流感风波后市场回暖 产品供不应求 远销湖南 广东和河南等地[3] - 从6人小作坊发展为137名员工 560余亩现代化产业园区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 - 目前存栏量达50万羽 年产鲜蛋1万余吨 年产值超亿元[7]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引进国外先进养鸡设备并成功进行本土化改造 耗时4个月解决设备"水土不服"问题[4][5] - 2018年与江西农业大学共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实验站" 研发中药养殖专利技术[6] - 2021年引入智能化养殖系统 实现恒温恒湿环境控制和实时数据监测[6] - 人工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单个工人管理鸡群数量从5000只增至12.5万只 人工成本降低80%[6] - 投资兴建有机肥厂 年处理5万余吨有机肥和沼液肥 形成"养殖—粪污处理—种植"闭环[5] - 有机肥厂每年减少化肥使用量约1500吨 滋养超过7万亩土地[5] 业务模式与产业拓展 - 创新帮扶机制 提供统一鸡苗采购 饲料配送 技术服务 鸡蛋销售和资金协调的全链条支持[7] - 建立12家合作社 带动530多户农户年均增收近2万元[7] - 发展林下种养模式 在山水村拓荒200多亩山地 实现"不管盈亏都分红"的承诺[7] - 规划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 打造集智慧养殖 有机种植 科普教育和农创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9] - 拓展乡村旅游业务 在油茶林 桃林和竹林分区打造生态农场 带动青年返乡发展民宿产业[9] 产品质量与市场认可 - 鸡蛋品质获得市场高度认可 产品包括鲜鸡蛋和皮蛋等深加工产品[3] - 中药养殖专利技术既减少抗生素用量又提升鸡蛋品质[6] - 长沙4家批发市场持续下单 产品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