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位居世界第一
长江商报· 2025-09-22 23:57
金融业规模与全球地位 - 银行业总资产达470万亿元 位居全球第一 [1][2] - 股票和债券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1][2] -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全球第一 近两年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 [1][2][6] -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500万亿元 年均增长9% [3] - 全球1000强银行中143家中资银行上榜 前10位占6席 [3] - 全球前50大银行有43家在华设立机构 40家最大保险公司半数进入中国 [3] 市场体系与产品创新 - 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4] - 期货期权品种达157个 覆盖国民经济主要产业 [4] - 交易所债券市场创新品种加快发展 包括公募REITs、科创债和资产证券化 [4] - 信托、理财、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近100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翻番 [3] - 基本建成多渠道广覆盖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 [2] 监管执法与风险防控 - "十四五"期间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 罚没414亿元 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 [5] - 5年处置不良资产较"十三五"增加超40% 行业抵御风险资本和拨备总规模超50万亿元 [3] - 破获外汇案件超6100件 打击地下钱庄等违法违规活动 [6] - 主要监管指标处于健康区间 包括不良贷款、资本充足率和偿付能力 [3] 对外开放与市场活力 - 跨境收支规模达14万亿美元 较2020年增长64% [6] - 2025年前8个月跨境收支同比增长10% [6] - 银行间外汇市场参与机构达703家银行和115家非银机构 [6] - 外汇市场交易量41万亿美元 较2020年增长37% [6] 金融改革与制度建设 - 资本市场"四梁八柱"法规制度体系建构成型 出台60余项配套规则 [4] - 多层次市场体系更加完备 包括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和北交所建设 [4] - 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走在世界前列 [2] - 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
我国银行业总资产位居世界第一
新华网· 2025-09-22 23:35
我国银行业总资产位居世界第一(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制图:蔡华伟 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金 融业发展成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 上新台阶,种类齐全、竞争充分的金融机构、市场、产品体系更加健全,金融服务的质量、效率、普惠 性大幅提升,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有序化解,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金融对外开放步伐加 快,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十四五"时期,我国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中国特色现代货 币政策框架初步形成,实施和传导更为有效。金融部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在绿色金融、普惠金 融、数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支持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过10万亿元 "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20%。截至今年6 月末,银 ...
外资持有A股市值3.4万亿元,269家企业境外上市 中国资本市场“朋友圈”越来越大
深圳商报· 2025-09-22 23:13
深圳商报记者 钟国斌 潘功胜表示,"十四五"期间,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特别 是2024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人民银行按照中央部署,出台了一系列货币金融政策举措,有效稳 定市场预期、提振信心,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 同时,我国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基本建成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 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170万亿元 李云泽介绍,"十四五"以来,金融运行总体稳健,不良贷款、资本充足、偿付能力等主要监管指标稳中 向好。五年来,我国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五年来平均增长近9%,全球最大信贷和第二 大保险市场地位更加稳固。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22日下午3时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 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证监会主席吴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 新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我国银行业总资产位居世界第一 潘功胜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 ...
我国银行业总资产位居世界第一(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9-22 22:21
制图:蔡华伟 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 发展成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 台阶,种类齐全、竞争充分的金融机构、市场、产品体系更加健全,金融服务的质量、效率、普惠性大 幅提升,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有序化解,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金融对外开放步伐加快, 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十四五"时期,我国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 策框架初步形成,实施和传导更为有效。金融部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 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支持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20%。截至今年6月 末,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 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基本建成,移动 ...
我国银行业总资产位居世界第一(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人民日报· 2025-09-22 21:56
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 发展成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 台阶,种类齐全、竞争充分的金融机构、市场、产品体系更加健全,金融服务的质量、效率、普惠性大 幅提升,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有序化解,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金融对外开放步伐加快, 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十四五"时期,我国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 策框架初步形成,实施和传导更为有效。金融部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 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支持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20%。截至今年6月 末,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 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基本建成,移动支付处于 国际 ...
金融机构以绿色金融践行“双碳”战略
证券日报· 2025-09-22 16:13
■李文 "双碳"目标提出已满五周年,中国发展"绿"意更浓。近年来,中国凭借一系列行之有效、脚踏实地的绿 色金融实践,为全球绿色治理贡献了具有高度可操作性与借鉴价值的中国方案。 第三,强化风险管理与国际合作。当前,金融机构不再将绿色金融仅视为业务增长点,更将其核心纳入 机构自身的长期风险管理和战略规划中,并通过深化国际合作来共同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 在风险管理层面,金融机构将气候风险纳入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增强对气候相关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应 对能力,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在国际合作层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共同应 对全球性气候挑战。通过强化风险管理和深化国际合作,金融机构不仅保障了自身及金融体系的稳健运 行,更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展现了负责任的金融力量,推动了全球绿色金融体系的协同发展。 在支持绿色新动能方面,金融机构的行动日趋"系统化"。在企业初创期,通过绿色产业基金、私募股权 融资、绿色信贷等方式,为前沿绿色科技企业提供"第一桶金",夯实其发展基础;在企业成长期,为企 业在科创板、创业板等市场IPO提供承销、保荐和融资服务,助力企业打通直接融资渠道,将资金精准 投向技术研发、产能扩张和市场开拓; ...
品种创新为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
期货日报· 2025-09-22 16:03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上期所以绿色品种创新为抓手,聚焦再生资源与传统产业绿色升级需求,推出铸 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等标志性产品,为铝产业、造纸产业低碳转型搭建起专业 化风险管理平台,同时持续推动原有期货品种的低碳化发展,为实体经济注入绿色金融动能。 激活铝产业循环经济 作为铝工业大国,我国已建成"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铝应用—再生铝"的完整产业链。随 着我国铝积蓄量逐年增加,相关机构预计2025年废铝资源为1177万吨。铸造铝合金作为全球铝工业低碳 转型的重要产品,在我国同样发展迅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铸造铝合金 (再生)产能约为1300万吨,产量约为620万吨,表观消费量约为673万吨。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铸造 铝合金生产国和消费国。 作为废铝循环利用的核心途径,铸造铝合金的绿色属性尤为突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显示,生 产1吨铸造铝合金的碳排放量仅为火电电解铝的3.6%,可节约3.4吨标准煤与22吨水,顺应《铝产业高质 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中"再生铝产量在1500万吨以上"的低碳发展目标。 然而,近年来,废铝等原材料价格逐渐 ...
四部门详解“十四五”金融答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15:42
记者丨 唐婧 编辑丨曾芳 视频丨 许婷婷 王学权 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 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 汇局局长朱鹤新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潘功胜介绍,五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融体制改革 全面深化,顶层设计更加完善,我国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种类齐全、 竞争充分的金融机构、市场、产品体系更加健全,金融服务的质量、效率、普惠性大幅提升; 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有序化解,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金融对外开放步伐加快, 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 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 走在世界前列,基本建成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移动支付处 于国际领先水平。"十四五"时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 20%。 潘功胜表 ...
中国绿色金融的国际叙事创新:从规模领先到话语引领
新华财经· 2025-09-22 15:21
作者:邵珊珊,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中国绿色信贷余额已突破40万亿元,绿色债券年发行量超过4000亿元,这两项全球第一标志着中国已成 为绿色金融的规模领先者。然而,其国际话语影响力与市场体量仍不匹配。绿色金融不仅是绿色发展的 重要支撑,更是中国向世界讲述可持续发展故事的关键语言。当前,亟需通过系统性叙事创新,将实践 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 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植根于"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天人合一"的传统生态智慧,这是其国际传播的核心优 势。浙江安吉"竹林碳汇"实践即为例证,当地通过碳汇交易平台和"碳汇贷",将传统文化理念转化为现 实价值,印证了生态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在笔者看来,融入文明视角可显著提升国际理解与接受度。解读绿色标准时,可关联《礼记·月令》的 时序观;阐释长期主义时,可引用《孟子》"不违农时"思想。在中非合作中,中国金融机构为肯尼亚保 护区设计"生态保护贷",结合本地理念形成社区参与闭环,实现技术输出与理念共鸣。中国绿色金融需 通过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分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范式,为全球治理贡献文明智慧。 一、从规模叙事转向规则叙事:展现制度构建的系统性智慧 中国绿色金融的国际传播长期以 ...
时报图说丨干货速览!潘功胜、李云泽、吴清、朱鹤新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13:50
时报图说 部東境! 功胜、李云泽、吴清、朱鹤新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最新发声 - Trail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 500 万亿元,5 年来平均增超 9% 五年来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 170 万 亿元 ● 监管质效持续提升,监管合力加快凝聚 坚持严格执法,敢于亮剑,"十四五"以来累计处罚机 构 2 万家次,责任人 3.6 万人次 ●"十四五"以来,金融运行总体稳健,不良贷款、资本充 足、偿付能力等主要监管指标稳中向好,均处于健康区间 ● 当前高风险机构数量、高风险资产规模大幅压降,风险 完全可控 ●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支持近 2000 万套住房建设交付 "十四五"期间,金融监管总局重拳整治金融乱象,集 中治理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严肃查处利用关联交 易非法输送利益,清退违法违规股东 3600 多个 中小金融机构减量提质成效明显,布局持续优化 ● 扩大无还本续贷政策覆盖范围,涉及贷款 9.4万亿元 "十四五"以来车险累计承保机动车超 16 亿辆次 C 推进"四项试点",累计为科技领域新增投资超过万亿元 全面推进分级分类监管,把宝贵的监管资源用在刀刃上 五年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各类规制 171 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