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体化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华友钴业半年营收372亿创新高 需求旺盛合同负债20亿大增131%
长江商报· 2025-08-19 07:46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潘瑞冬 8月17日,华友钴业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1.97亿元,同比增长23.78%; 归母净利润27.11亿元,同比增长62.26%;扣非净利润25.87亿元,同比增长47.68%。营收、净利双双创 新高。 对于营业收入变动原因,公司称主要是产品销量增加。 分产品来看,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3.96万吨,同比增长17.68%,超高镍9系产品 占比提升至六成以上,三元正极材料出口量占中国三元正极总出口量的57%;镍产品出货量13.94万 吨,同比增长83.91%。上半年,公司正极材料实现营业收入60.53亿元,营收占比为16.27%;镍产品实 现营业收入128.37亿元,营收占比为34.51%。两大产品撑起公司营收半壁江山。 对于净利润增长,公司表示,2025年以来,随着一体化模式带来的成本改善,以及钴价回升,净利润增 速继续提高。 华友钴业(603799.SH)半年度业绩创下新高。 8月17日晚间,华友钴业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371.97亿元,同比增长 23.78%;归母净利润为27.11亿元,同比 ...
通威,再现曙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18:00
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2024年第四季度起国内光伏产业陷入非理性竞争,产业链价格持续大跌,主材制造环节遭遇大面积亏损,龙头企业也面临"至暗时刻"[1] - 2024年通威股份面临创业四十多年以来首次年度亏损[2] - 行业供需错配不断加大,光伏行业陷入长达一年的普亏状态,成为国家"反内卷"重点目标[3] - 2025年7月多晶硅2508期货一个月内累计涨幅超60%,现货价格连续三周上涨,N型多晶硅复投料成交均价达4.68万元/吨[7] 企业动态与战略调整 - 通威股份从多晶硅追随者发展为行业第一,从专业化模式转向垂直一体化龙头[2] - 2025年通威股份上半年预计亏损49亿至52亿元,亏损同比扩大[8] - 通威股份控股子公司永祥股份完成49.16亿元增资扩股,引入11家金融投资机构[9] - 刘汉元强调一体化布局是为形成规模成本领先的全球供应链[8] 行业政策与市场反应 - 2025年7月工信部召开光伏企业座谈会,被视为行业"反内卷"升级信号[5][6] - 硅料企业响应政府号召,报价以"不能低于全成本"为基准点[7] - 通威股份股价在过去一个月出现50%左右反弹[7] - 业内一致倡导行业自律,反对"内卷式"竞争[4] 企业家观点与行业展望 - 刘汉元认为光伏产能过剩是短期现象,市场会重新平衡[4] - 刘汉元呼吁避免过度"内卷",提出"有所为、有所不为"观点[4] - 中国光伏产业已完成从追赶到领跑的转变,具备先进制造能力[2] - 行业期待政策支撑下迎来"柳暗花明的阶段"[7]
顺酐市场前景艰难
中国化工报· 2025-07-02 11:20
产能扩张 - 2024年顺酐新增产能达125万吨/年,总产能飙升至308万吨/年,较2023年大增68%以上 [1] - 2025年行业仍有超百万吨新产能预期投放,截至5月底新增产能已达45万吨/年,同比增长近15% [1] - 湖北金澳化工等项目投产后,供应面将增加68万吨/年 [1] 市场表现 - 2024年顺酐价格跌至近5年低位,产能利用率降至48%左右 [1] - 2025年1至5月正丁烷法顺酐产能利用率仅为45.72%,同比下降26.76个百分点 [1] - 2025年1至5月市场均价同比下跌4.90%,7至8月价格或刷新全年新低 [1] 需求状况 - 下游产品消费量增速远不及原料供应增速 [2] - 经济放缓冲击终端需求,房地产低迷拖累树脂行业 [2] - 新兴下游BDO增长有限,酸酐类产品普遍供过于求 [2] 出口情况 - 2024年我国顺酐出口量创历史新高 [2] - 2025年前5个月顺酐累计出口量同比增长11.32% [2] - 出口增长对国内市场起到一定泄压作用,但无法根本解决供需矛盾 [2] 行业趋势 - 一体化模式将成为顺酐企业发展主流 [2] - 头部企业通过完善产业链结构降低综合生产成本 [2] - 行业需依靠科技创新持续降低生产成本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