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不动产信托登记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双首单”落地 “把房子装进信托”实现制度化
解放日报· 2025-06-15 09:58
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落地 - 全国首单"不动产+现金"混合财产形式的家庭服务信托在上海落地 这是上海试点首批两个不动产信托登记案例之一 [1] - 信托本质是财产管理制度 此前上海未落地不动产信托因房产过户至信托公司名下存在被纳入偿债资产风险 [1] - 上海六部门印发《关于开展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的通知》 明确要求不动产转移登记至受托人名下并注记"信托财产" 实现资产隔离 [1] 上海信托案例 - 案例委托人为中年白领女士 将商办房屋及现金资产纳入信托 通过房屋出租获取现金流补充母亲养老金 [1] - 房屋在子女成年后定向传承 作为子女个人财产 [1] 爱建信托案例 - 上海首单纯不动产特殊需要服务信托 委托人为年近八旬无子女老人 将唯一住房纳入信托 [2] - 住房租金作为退休金补贴 老人保有房屋运用处置及收益权 身后房产定向传承给照料生活的侄子 [2] - 相比遗嘱继承需法院认可效力 信托能隔离风险确保财产精准传承 [2]
北京之后,不动产信托登记落地上海,全国推广“窗口期”待启
华夏时报· 2025-06-11 11:32
不动产信托登记落地 - 上海金融监管局披露上海信托、爱建信托各有一单不动产信托登记案例同步落地,标志着不动产信托登记在上海实现新突破 [2] - 案例将运用场景拓展到家庭财富定向传承、银发老人特殊需要等普适领域,展现信托服务民生需求的独特价值 [2] - 京沪在不动产及股权信托登记领域的关键突破,推动信托从业者呼吁各地加快启动本地试点,向全国延伸 [2] 上海试点案例特点 - 上海信托落地"房产+现金"混合财产家庭服务信托,与北京聚焦特殊需要、公益慈善场景形成差异化,更贴近大众家庭需求 [3] - 委托人将商办公寓及现金资产纳入信托,通过公寓长期租赁获取稳定现金流,短期补充母亲养老金,长期用于子女传承,实现资产隔离 [3] - 爱建信托案例以独居老人综合需求为场景,老人将唯一住房托付信托公司,租金补充退休金,身后房产定向传承给侄子 [4] - 两案例覆盖中青年与高龄老人群体,涉及居住房屋与商办房屋,场景包括独居养老、定向传承、财产隔离等,体现多场景覆盖潜力 [4] 行业影响与创新意义 - 用益信托研究院指出此前家庭服务信托以现金资产为主,本次将不动产纳入信托资产具有突破性意义,可能推动行业重大变化 [5] - 不动产纳入信托框架可促进家庭服务信托业务发展,叠加其低门槛特性,为行业拓展更广阔空间 [5] - 上海《通知》构建"多场景覆盖+全流程闭环+多部门协同"体系,破解不动产信托财产确权难问题,推动行业回归本源 [6] - 相比北京《通知》,上海特别强调养老助老、特殊需要、家庭服务等场景,并在适用范围、办理流程、协同机制方面创新 [6] 政策传导与未来展望 - 京沪落地不动产服务信托有望形成区域试点到全国推广的传导效应,加速其他省市制度创新 [7] - 珠海已召开专题研讨会探讨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制度落地,推动本地实施 [7] - 不动产信托登记或成为盘活存量资产、服务老龄化社会、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关键抓手,推动行业向"功能驱动"转型 [7] - 清华大学研究员指出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项目或为资产证券化破局抓手,通过标准化确权方案推动REITs发行规模扩大,提升产品溢价与流动性 [7]
上海落地两单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案例
金融时报· 2025-06-11 09:50
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案例落地 - 上海信托和爱建信托同步完成不动产信托登记案例,标志着不动产信托运用场景拓展至家庭财富定向传承和银发老人特殊需求等普惠金融领域[1] - 上海信托案例为全国首单"不动产+现金"混合财产形式的家庭服务信托,通过商办房屋出租现金流补充母亲养老金,并实现子女成年后房产定向传承[1] - 爱建信托案例为上海首单以不动产为信托财产的特殊需要服务信托,满足独居老人养老及房产定向传承需求,老人保有房屋运用权而身后资产由侄子继承[2] 信托机制应用特点 - 案例覆盖中青年群体和高龄老人,体现信托机制适应不同年龄人群差异化需求的灵活性[2] - 委托房产类型包括居住房屋和商办房屋,展示多场景覆盖尝试[2] - 信托目的拓展至独居养老、房产定向传承、财产隔离等民生需求场景[2] 试点实施效率 - 从政策发布到案例落地仅10个工作日,形成不动产信托登记全流程闭环[3] - 多部门协同完成操作细则制定、登记流程明确及具体案例转移登记[3]
首单!上海信托、爱建信托不动产信托登记案例在沪同步落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20:15
不动产信托创新案例 - 上海信托推出全国首单"不动产+现金"混合财产形式的家庭服务信托 聚焦家庭财富定向传承 通过公寓长期租赁获取稳定现金流 短期补充母亲养老金 长期支持子女发展 实现资产隔离和多重诉求一站式解决 [1] - 爱建信托落地上海首单不动产特殊需要服务信托 针对独居老人"以房养老"需求 延续房产出租模式保障租金收益 特殊情况下可处置房产优先保障医疗开支 实现财富定向传承和道德风险规避 [2] 信托服务场景拓展 - 不动产信托运用场景首次拓展至家庭财富定向传承和银发老人特殊需要领域 展现信托服务民生需求的独特价值 [1] - 上海信托案例贴近都市大众家庭服务场景 区别于北京特殊需要和公益慈善项目 更侧重普惠金融属性 [1] - 爱建信托案例建立高龄独居老人综合化服务场景 系统性解决资产隔离 全周期服务 财富传承等核心需求 [2] 政策支持与落地效率 - 上海六部门5月27日印发《关于开展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的通知》 6月9日即实现两家信托公司首单项目落地 10个工作日内完成政策发布 细则制定 登记办理全流程闭环 [3] - 试点政策在适用范围 办理流程 协同机制等方面实现创新 闵行区 宝山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中心完成具体案例不动产转移登记 [3] 行业发展方向 - 上海将持续深化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 丰富运用场景 利用浦东新区先行先试优势完善法律体系 推动非资金类资产信托财产登记扩围增效 [3] - 行业将重点发挥信托在服务实体经济 优化资产配置 保障财富传承中的作用 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 [3]
中国资管业规模已达163万亿元,上海试点不动产信托登记,平安信托新任董事长确定|周报
搜狐财经· 2025-05-30 16:30
中国资管行业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4年末全国资产管理总规模达163.16万亿元 涵盖银行理财(29.95万亿元) 公募基金(32.83万亿元) 保险资管(33.26万亿元) 信托(27万亿元)等八大细分领域 [4] - 银行理财公司数量达31家 管理规模29.14万亿元(2025Q1) 服务投资者1.26亿人 但机构数量较2024年末减少3家反映行业整合趋势 [6] - 公募基金2025Q1新发产品297只(环比+12.5%) 但募集份额2499.76亿份(环比-24.31%) 个人养老金Y份额规模113.9亿元(较2024年底+21.28%) [7] 私募与信托业务动态 - 证券期货私募资管规模11.74万亿元(2025Q1) 较2024年底降2.75% 私募证券基金规模5.25万亿元(较2024年底+0.04万亿元) 管理人减少140家 [8] - 信托行业非标转标趋势明显 2025Q1固收类产品主导 仅商品衍生品类产品数量萎缩 保险资管股票投资同比增长超28% [9] - 上海试点不动产信托登记 首创慈善信托双受托人模式 覆盖养老/公益等民生场景 流程实现全周期闭环管理 [13][15] 信托公司重大人事变动 - 平安信托新任党委书记王欣拟任董事长 曾任平安资管首席风控官 公司2024年资管规模9930亿元(+49.88%) 定位轻资产服务型信托 [19][20] - 光大信托原董事长闫桂军涉受贿2.12亿元 违规放贷63.9亿元 滥用职权转让股票收益权 当庭认罪悔罪 [24][25]
上海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再破冰 首拓慈善、养老等应用场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8 18:49
上海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政策 - 上海发布《关于开展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的通知》,自印发之日起试行一年,首批项目有望落地[1] - 上海信托全程参与试点政策推出,正在积极推动首批项目落地[1] - 与北京试点相比,上海在适用范围、办理流程、协同机制等方面有所创新[1] 试点政策创新点 - 将不动产资产服务信托与慈善信托一起试点,拓展了北京、杭州的试点范围[2] - 明确提及在慈善、养老、特需等应用场景的拓展是最显著创新之一[2] - 涉及六个部门联合发文,体现上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 - 构建了"信托产品预登记-申请出具证明文件-办理信托财产登记-反馈登记结果"全周期办理流程[7] - 增加了"反馈登记结果"环节,受益人可申请信托受益权证[7] 不动产信托操作流程 - 不动产纳入信托时需提交信托文件、契税完税凭证等材料[5] - 信托财产分配或处置时需提交相关材料办理转移登记并删除"信托财产"标注[5] - 为不动产"出"信托提供了可操作路径,完善了北京试点未涉及的内容[4][6] 政策待完善方面 - 未明确不动产作为信托财产的非交易过户性质[9] - 税收政策尚未明确,"进出"信托可能参照"交易"行为分别征税[9] - 要求委托人与受托人签订信托文件,排除了遗嘱信托办理登记的可能[10] - 可能存在通过设立不动产信托回避限购政策进行套利的空间[10] 行业评价 - 政府部门已认识到信托制度在民生领域的重要应用,有很强示范作用[3] - 上海模式亮点突出,明确提出慈善公益等应用场景[3] - 试点仍属谨慎安排,未全面放开受托人主体限制[3] - 境内民事信托具有自身生命力和适用价值,但税收成本问题仍需解决[11]
上海官宣!又一试点即将落地
金融时报· 2025-05-28 17:31
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政策 - 上海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的通知》,明确不动产信托及登记的定义、适用范围及办理流程 [1] - 政策涉及金融、规资、税务、民政等多个领域,覆盖信托产品预登记至反馈登记结果的全周期流程 [1][2] 政策意义与行业影响 - 推动不动产信托登记落地,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信托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2] - 聚焦信托业务与社会需求匹配,鼓励围绕养老助老、特殊需要、公益慈善等场景设计服务模式 [2] - 明确"双受托人模式"纳入登记范围,允许信托机构与慈善组织合作开展不动产慈善信托业务 [4] 区域实践与创新 - 北京2024年12月率先试行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国投泰康信托与外贸信托完成住宅类和仓储类不动产信托"双首单"登记 [3] - 上海在受托人模式上创新,明确双受托人模式的适用条件及业务范围 [4] 操作细则与流程规范 - 对信托存续期间或终止时的动产登记问题提供指引,要求提交信托文件、完税凭证等材料办理转移登记并删除"信托财产"标注 [5]
上海官宣启动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 首批项目正在筹备中
中国经营报· 2025-05-28 14:56
中经记者 樊红敏 北京报道 继北京之后,又一地启动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 5月27日,中共上海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 源局、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不 动产信托登记试点的通知》(沪委金融办〔2025〕53号,以下简称《通知》)。 具体来看,《通知》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是明确了不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登记等定义以及本次试 点的适用范围。《通知》适用范围为上海辖内信托机构以在上海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不动产开展不动产 信托业务。此外,还特别明确了慈善组织与信托公司合作通过双受托人模式备案不动产慈善信托的适用 情形。二是明确开展不动产信托业务的合规性要求。《通知》明确规定对受托人开展不动产信托业务、 委托人运用信托机制以及对交付的不动产标的的合法合规性要求。三是规定了办理流程。《通知》明确 了从预登记、信托文件签订、申请登记证明文件、办理信托财产登记等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流程。四是 完善了其他配套机制。《通知》明确试点信息共享机制、司法保障、试行期限等,特别是明确浦东新区 利用制度优势支持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在浦东率先 ...
货币市场日报:5月27日
新华财经· 2025-05-27 20:51
新华财经北京5月27日电(高二山)人民银行27日开展448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持平于1.40%;鉴于当日有3570亿元逆回购到 期,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910亿元。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品种和14天品种继续走低,7天品种延续上涨。具体来看,隔夜Shibor下跌5.40BP,报 1.4520%;7天Shibor上涨1.90BP,报1.5980%;14天Shibor下跌2.10BP,报1.6670%。 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方面,多数品种走低,R007成交占比升至13.7%。具体看,DR001、R001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下行6.3BP、5.9BP, 报1.448%、1.4895%,成交额分别减少281亿元、150亿元;DR007、R007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下行3.6BP、1.7BP,报1.6186%、1.6794%, 成交额分别增加726亿元、3549亿元;DR014、R014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下行0.8BP、上行0.2BP,报1.6807%、1.6893%,成交额分别减少 89亿元、942亿元。 货币市场利率(5月27日) 来源: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 来源: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 | | ...
破解确权难!上海发文开展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7 17:34
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通知核心内容 - 上海发布《关于开展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的通知》,构建"多场景覆盖+全流程闭环+多部门协同"创新体系,解决不动产作为信托财产确权难题 [1] 试点定义与适用范围 - 明确不动产信托及登记定义,试点适用于上海辖内信托机构以上海市行政区域内不动产开展业务 [1] - 特别规定慈善组织与信托公司通过双受托人模式备案不动产慈善信托的适用情形 [1] 业务合规性要求 - 规定受托人开展不动产信托业务、委托人运用信托机制及交付不动产标的的合法合规性要求 [1] 登记办理流程 - 流程包括预登记、信托文件签订、申请登记证明文件、办理信托财产登记等环节,形成全周期闭环 [1][3] 配套机制创新 -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司法保障及试行期限,浦东新区将率先落地试点 [2] - 六部门(市委金融办、上海金融监管局等)联合发文,明确协同推进试点 [4] 登记模式创新 - 采用"双重登记"模式:中国信托登记公司负责产品登记,不动产登记机构负责财产登记 [3] - 要求不动产转移登记至受托人名下,并在权证注记"信托财产"标识,确保财产独立性 [3] 场景应用扩展 - 前瞻性设置慈善信托专项条款,鼓励养老助老、公益慈善等民生相关场景应用 [3] - 强调全流程闭环办理,覆盖预登记至财产分配/处置环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