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PMI
搜索文档
瑞达期货铝类产业日报-20251009
瑞达期货· 2025-10-09 20: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氧化铝基本面或处于供给暂稳、需求小增阶段 ,建议轻仓震荡交易 [2] - 沪铝基本面或处于供给小增、需求提振阶段 ,期权市场情绪偏多头 ,建议轻仓震荡偏强交易 [2] - 铸造铝合金基本面或将处于供给放缓、需求提升阶段 ,建议轻仓震荡偏强交易 [2] 各目录总结 期货市场 - 沪铝主力合约收盘价21090元/吨 ,较前值上涨410元/吨 ;氧化铝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2875元/吨 ,较前值上涨7元/吨 [2] - 沪铝主力合约持仓量203279手 ,较前值增加12748手 ;氧化铝主力合约持仓量294498手 ,较前值增加9203手 [2] - LME铝注销仓单107625吨 ,较前值无变化 ;LME铝库存506400吨 ,较前值增加1075吨 [2] - 沪铝前20名净持仓4385手 ,较前值减少1190手 ;沪伦比值7.67 ,较前值上涨0.13 [2] 现货市场 - 上海有色网A00铝平均价21100元/吨 ,较前值上涨240元/吨 ;长江有色市场AOO铝平均价20730元/吨 ,较前值上涨260元/吨 [2] - 氧化铝现货价2885元/吨 ,较前值下降5元/吨 ;基差10元/吨 ,较前值下降12元/吨 [2] - 上海物贸铝升贴水 -60元/吨 ,较前值下降30元/吨 ;LME铝升贴水2.41美元/吨 ,较前值上涨4.56美元/吨 [2] 上游情况 - 氧化铝产量792.47万吨 ,较前值增加35.98万吨 ;产能利用率86.74% ,较前值增加1.99% [2] - 氧化铝进口数量9.44万吨 ,较前值减少3.16万吨 ;出口数量18万吨 ,较前值减少5万吨 [2] - 平均价:破碎生铝:佛山金属废料16600元/吨 ,较前值上涨200元/吨 ;平均价:破碎生铝:山东金属废料16150元/吨 ,较前值上涨150元/吨 [2] 产业情况 - 原铝进口数量217260.71吨 ,较前值减少30322.61吨 ;出口数量25604.34吨 ,较前值减少15383.37吨 [2] - 电解铝社会库存53.70万吨 ,较前值减少3.00万吨 ;总产能4523.20万吨 ,较前值无变化 [2] - 铝材产量554.82万吨 ,较前值增加6.45万吨 ;出口数量53.00万吨 ,较前值减少1.00万吨 [2] 下游及应用 - 再生铝合金锭产量63.59万吨 ,较前值增加1.27万吨 ;建成产能126.00万吨 ,较前值无变化 [2] - 铝合金产量163.50万吨 ,较前值增加9.90万吨 ;汽车产量275.24万辆 ,较前值增加24.21万辆 [2] - 国房景气指数93.05 ,较前值下降0.28 [2] 期权情况 - 沪铝主力平值IV隐含波动率13.23% ,较前值上涨0.0094% ;沪铝期权购沽比1.11 ,较前值上涨0.0027 [2] 行业消息 - 美联储官员表现出今年进一步降息意愿 ,但多数官员因通胀担忧持谨慎态度 [2] - 标普预计美国政府每停摆一周 ,可能使经济增长削减0.1至0.2个百分点 ,预计今年年底前还会有两次各25个基点的降息 [2] - 9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9.8% ,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 ;非制造业PMI为50.0% ,下降0.3个百分点 [2] - 财政部、商务部宣布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和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 [2] - 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9月交付数据 ,小鹏、零跑、蔚来等车企交付量同比有不同程度增长 [2] 氧化铝观点总结 - 氧化铝主力合约震荡偏弱 ,持仓量增加 ,现货升水 ,基差走弱 [2] - 受几内亚气候影响 ,国内铝土矿库存及进口量或小幅下降 ,供给或收敛 [2] - 氧化铝国内供给量或暂稳 ,需求保持小幅增加态势 [2] 电解铝观点总结 - 沪铝主力合约震荡偏强 ,持仓量增加 ,现货贴水 ,基差走弱 [2] - 氧化铝供应偏多 ,价格低位 ,电解铝厂利润好 ,生产情绪积极 [2] - 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或再度小幅提升 ,需求因政策和应用消费获支撑 [2] 铸造铝合金观点总结 - 铸铝主力合约震荡偏强 ,持仓量增加 ,现货升水 ,基差走弱 [2] - 废铝成本抬升 ,铸铝供给将有所缩减 [2] - 双节后复工复产和政策助力 ,铸铝需求上升 ,库存去化 [2]
下周重磅日程:又逢中国黄金周,美国政府“闹关门”,非农数据“说不准”
华尔街见闻· 2025-09-28 10:24
核心观点 - 美国政府面临10月1日停摆风险 若发生将导致关键经济数据延迟发布并影响美联储决策[11][12] - 美国9月非农就业数据至关重要 将验证就业市场疲软趋势并影响美联储利率路径[6] - 中国9月官方制造业PMI受市场关注 能否重返扩张区间反映经济复苏力度[9] - 全球多国重要经济数据集中发布 包括美国ADP就业/ISM指数/失业率及欧元区CPI等[3][4][5] - 地缘事件与市场休市安排可能影响短期流动性 包括日本自民党选举/A股长假休市/韩国免签政策等[3][13][15][16] 经济数据 - 美国9月非农就业人口变动预期5万人 前值仅2.2万人[3][4][6] - 美国9月ADP就业人数前值5.4万人[3][8] - 美国9月失业率预期维持4.3%[4] - 美国9月ISM制造业指数预期49.2 前值48.7连续六个月收缩[3][7] - 美国9月ISM非制造业指数预期52[4] - 美国周度首申失业救济人数前值21.8万人[4] - 中国9月官方制造业PMI前值49.4[3][9] - 中国9月RatingDog制造业PMI前值50.5[3][10] - 欧元区9月调和CPI同比初值前值2%[3] 事件与政策 - 美国政府资金9月30日耗尽 参议院将审议临时支出议案 关门风险超75%[3][11][12] - 若政府停摆 非农/CPI等数据将延迟发布 每周可能拖累GDP增长0.15个百分点[12] - 美联储副主席杰斐逊及澳洲联储主席布洛克将发表讲话[3] - 日本自民党10月4日举行总裁选举 高市早苗胜选概率高 可能推高日元与日债收益率[15] - 中国A股10月1日至8日休市8天 旅游市场预订量已超去年[13][14] - 韩国对中国团队游客实行临时免签政策 持续至2026年6月[3][16] - 宇树科技计划10-12月提交IPO申请[3][15]
【新华解读】8月份中国制造业PMI小幅回升意味着什么?
新华财经· 2025-08-31 16:56
中国制造业PMI总体表现 - 8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4%,较7月份回升0.1个百分点,结束了7月份的下行走势 [1] - 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5%,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表明经济景气水平总体继续保持扩张 [3][4] 供需状况分析 - 反映供给的生产指数为50.8%,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位于50%的临界点以上 [1] - 反映需求的新订单指数为49.5%,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市场需求缓中趋稳 [1][2] 外需与出口表现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2%,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略强于季节性表现,表明外需仍有韧性 [2] 价格指数变化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3%,较上月上升1.8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明显上升且连续两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 [2] - 出厂价格指数为49.1%,较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上升,为今年以来最高点 [2]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涨幅大于出厂价格指数,意味着制造业企业利润空间或将受到挤压,利润或向制造业上游流动 [3] 细分行业表现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9%,比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 [3] - 装备制造业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支撑引领作用持续增强 [3] 企业预期与信心 - 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7%,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表明多数制造业企业对未来市场信心有所增强 [3] 政策影响与展望 - 扩内需、反内卷等政策综合效果初步显现,宏观经济向好基础继续巩固 [1][3] - 随着政策效应持续发挥以及进入金九银十生产销售旺季,后期各项经济指标有望继续改善 [4]
瑞达期货热轧卷板产业链日报-20250731
瑞达期货· 2025-07-31 17: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热卷终端需求韧性较强,但经济数据走弱,叠加炉料低迷,热卷承压回落,操作上短线交易,注意节奏和风险控制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市场 - HC主力合约收盘价3390元/吨,环比下降93;持仓量环比减少139278手;前20名净持仓-102930手,环比增加1876;HC10 - 1合约价差-7元/吨,环比增加5;上期所仓单日报57772吨,环比无变化;HC2510 - RB2510合约价差185元/吨,环比增加17 [2] 现货市场 - 杭州、广州、武汉、天津4.75热轧板卷价格分别为3460元/吨、3430元/吨、3510元/吨、3380元/吨,环比分别下降90、70、50、70;HC主力合约基差70元/吨,环比增加3;杭州热卷 - 螺纹钢价差80元/吨,环比增加10 [2] 上游情况 - 青岛港61.5%PB粉矿770元/湿吨,环比下降16;河北准一级冶金焦1365元/吨,环比增加50;唐山6 - 8mm废钢2270元/吨,环比无变化;河北Q235方坯3140元/吨,环比下降30 [2] - 45港铁矿石库存量13790.38万吨,环比增加5.17;样本焦化厂焦炭库存49.80万吨,环比减少5.62;样本钢厂焦炭库存量640.00万吨,环比增加0.91;河北钢坯库存量111.02万吨,环比增加4.10 [2] 产业情况 - 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83.48%,环比无变化;高炉产能利用率90.78%,环比下降0.14 [2] - 样本钢厂热卷产量322.79万吨,环比增加5.30;产能利用率82.46%,环比增加1.35;厂库79.30万吨,环比增加1.30;33城热卷社会库存268.65万吨,环比增加1.49 [2] - 国内粗钢产量8318万吨,环比减少336;钢材净出口量921.00万吨,环比减少89 [2] 下游情况 - 汽车产量279.41万辆,环比增加14.56;销量290.45万辆,环比增加21.81 [2] - 空调2838.31万台,环比减少109.69;家用电冰箱904.74万台,环比增加53.74;家用洗衣机950.79万台,环比增加9.59 [2] 行业消息 -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至4.50%不变,符合市场预期,这是美联储连续第五次决定维持利率不变 [2] - 7月1 - 27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44.5万辆,同比去年7月同期增长9%,较上月同期下降19%,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234.6万辆,同比增长11% [2]
【新华解读】7月份中国制造业PMI缘何回落?
新华财经· 2025-07-31 17:43
总体经济表现 - 7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3%,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是近4个月来首次下降[1]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1%和50.2%,虽比上月下降0.4和0.5个百分点,但均高于50%临界点,处于扩张区间[1] - 经济总体产出保持扩张,三大指数回落符合季节性特征,正值汛期叠加高温天气的传统淡季[1][2] 制造业供需分析 - 生产指数为50.5%,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已连续3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显示生产端韧性较强[2][3] - 新订单指数为49.4%,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回落到收缩区间,主要受短期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2][3]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1%,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内外需整体走弱受前期“抢出口”透支效应、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与极端天气多重因素作用[3] 制造业价格与预期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1.5%和48.3%,比上月上升3.1和2.1个百分点,购进价格指数自3月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3]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制造业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信心有所增强[5] - “反内卷”政策对价格预期改善起到促进作用,短期内可能引起生产阶段性放缓,但有助于缓解企业间低成本过度竞争[4][5] 行业与企业结构 - 高技术制造业PMI连续6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装备制造业PMI也保持在扩张区间,显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4] - 大型企业PMI为50.3%,继续处于扩张区间,中型企业PMI为49.5%,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景气水平连续2个月改善,小型企业PMI为46.4%,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5] - 政策层面强调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随着政策效应释放,实现全年增长目标仍是大概率事件[5][6]
【新华解读】5月份中国制造业PMI回升释放什么信号?
新华财经· 2025-05-31 14:59
中国制造业PMI回升 - 5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 5%,比上月上升0 5个百分点,回升幅度处于近一年来较高水平 [1] - 制造业PMI回升表明我国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综合成效已开始显现 [1] - 制造业经历了4月份的短暂波动后呈现回稳迹象 [2] 分项指标表现 - 生产指数为50 7%,比上月上升0 9个百分点,升至50%的临界点以上 [3] - 新订单指数为49 8%,比上月上升0 6个百分点,已接近扩张区间 [2] - 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7 5%和47 1%,比上月上升2 8和3 7个百分点 [2]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 5%,比上月上升0 4个百分点 [4] 行业层面表现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0 9%,连续4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 [3] - 装备制造业、消费品行业PMI分别比上月上升1 6、0 8个百分点,达到51 2%、50 2%,均重返扩张区间 [3] 价格与利润 - 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均较上月小幅下降0 1个百分点,但降幅已较上月明显收窄 [3]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走弱仍是拖累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恢复的主要原因之一 [3] 政策与外部环境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等利好因素助力制造业PMI走势向好 [1]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一系列有力举措,稳就业稳经济,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1] - 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外贸回稳仍有不确定性,中国制造业PMI尚未回升至扩张区间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