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标准化
icon
搜索文档
努力实现“七个新”!澄海狮头鹅志向世界级标杆品牌
南方农村报· 2025-07-12 17:34
及区农业农村 局、区税务局、 区市场监管局、 隆都镇政府等单 位相关负责人与 会。会议就澄海 狮头鹅产业现 状、阶段成效、 发展难题与未来 规划进行了深入 研讨。 澄海区狮头鹅产业发展协会第二届第九次理事会召开。 南方农村报 陈思蓝 拍摄 澄海区狮头鹅产 业发展协会会长 余壮忠作上半年 努力实现"七个 新"!澄海狮头 鹅志向世界级标 杆品牌_南方+_ 南方plus 7月11日,澄海 区狮头鹅产业发 展协会第二届第 九次理事会 在"狮头鹅城-隆 都"召开。协会 理事会成员,以 工作总结。他表 示,在全体会员 的努力下,2025 年以来协会工作 取得显著进展: 市场服务上,建 立实时价格机 制,为生产经营 主体提供可靠商 谈依据;标准化 建设上,与汕头 市质量技术监督 标准与编码所签 订合作协议;品 牌建设上,推进 国家地理标志认 证申请,并联合 央视网、南方农 村报等开展广泛 宣传;产业链生 态协同上,赴六 安、舒兰等地考 察学习现代化发 展经验;数据化 服务上,协助区 农业农村局搭建 狮头鹅产业综合 信息服务平台。 与会代表就狮头 鹅保种、育苗、 养殖、加工、品 牌及文旅等环节 进行了深入讨 论。代表们认 为 ...
占据全国市场三分之一份额 湖南平江何以打造“辣条之乡”
辣条这一零食,诞生于湖南省东北部的一座小县城--岳阳市平江县。2024年,平江县共有约120家辣条 企业,年产值突破200亿元,占全国辣条市场1/3的份额,带动上下游超10万人就业,平江因此被称 为"中国辣条之乡"。这座常住人口仅90余万人的县城,究竟藏着怎样的"辣条密码"? 建立标准向健康化转型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全流域特大洪水,酱干原材料大豆价格飞涨,平江酱干行业举步 维艰。平江人并未坐以待毙,当地麻辣行业中的邱平江、李猛能、钟庆元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豆粉换 成小麦粉,在一台生产米线的挤压熟化机器上生产出条状的胚体。其松软多孔,适合吸收各类调味品。 依据平江人的口味偏好,他们三人加入辣椒、孜然等香辛料进行调味,又以四川花椒加重麻味,第一根 辣条就此诞生。 由于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且风味独特,这种面筋小吃迅速火遍大江南北。不出几年,平江县90%以 上的酱干作坊都改做辣条。同时,平江人也走出湖南到各地办厂。如今,全国千余家辣条企业中,平江 人创办的企业占90%以上。 平江辣条在受到市场欢迎的同时,手工作坊生产、缺乏标准与监管等食品安全问题也成为产业发展绕不 开的痛点。辣条一度被贴上"垃圾 ...
四川畜牧产业总产值突破7300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7-06 10:59
行业现状与目标 - 四川畜牧产业总产值突破7300亿元 是四川农业产业中产值最大的领域 [1][2] - 目标在3至5年内将畜牧全产业链产值培育突破万亿元大关 [1] - 四川将以生猪 家禽 牛羊 兔 蜂五大产业为重点 建设24个畜牧产业集群 [1] 行业挑战 - 龙头企业 链主企业数量少 精深加工链条不完整 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精深加工产品 [1] - 猪肉精深加工占比不到25% 精深加工附加产值增幅不大 [1] - 传统标准体系难以满足产业升级需求 在场址选择 厂区规划设计 环控和生物安全防控体系 免疫程序和疫病诊疗等方面亟需规范 [1] 标准化发展 - 首批11项团体标准发布 涵盖畜禽健康养殖 重大疫病防控 精准饲料配比 牧草培育等重要领域 [2] - 标准包括《川乡黑猪免疫技术规程》等 由四川农业大学 甘孜藏族自治州草原工作站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牵头制定 [2] - 团体标准明确了技术规范操作要点 旨在助力四川畜牧万亿级产业链建设 [2] 政策支持 - 四川印发《千亿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建圈强链培育方案》 聚焦畜牧等10个优势特色农业产业 [2] - 启动"双培"行动(培育产业 培优企业) 推动千亿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建圈强链 [2]
2025松茸产业发展大会在丽江举行 松茸国标正式发布 产业枢纽获多方授牌
中国发展网· 2025-07-03 21:34
产业标准化进程 - 松茸国家等级规格标准正式发布 直击市场等级混乱痛点 为产业提供科学统一规范 [2] - 丽江松茸交易中心同步展示国标等级实物样本 推动标准落地应用 标志着行业标准化进入新阶段 [2] 交易中心平台建设 - 丽江松茸交易中心获五项重量级授牌 包括"松茸产业推广示范企业"和"云品松茸交易中心"等 凸显其高原枢纽地位 [3] - 云南省品牌促进会将应用"AI防伪溯源系统"于云品松茸季 以科技手段保障产业诚信 [3] - 交易中心被定位为品牌建设核心平台 需深化"云品松茸"品牌内涵 目标打造国际化金字招牌 [3] 市场拓展与合作 - "2025松茸季"正式启动 交易中心与日本株式会社新生等四家机构签署合作协议 拓展国内外市场 [4] - 合作范围覆盖松茸及高原特产 涉及产业链协同与国际渠道开发 [4] 产业融合发展 - 推出"松茸之旅"项目 整合采撷体验、美食与云南文旅资源 塑造特色生活方式 [5] - 发布"好松茸臻选指南" 建立五维评测标准 同步公布十大产区与美食指南 [5] - 顺丰速运发布专项寄递方案 保障松茸鲜品运输效率 [5] - 丽江食用菌产业协会筹备组成立 预示本地产业将进入组织化发展阶段 [5]
吉林通化县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锚定富民产业延链提质增效(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
人民日报· 2025-06-09 06:21
人参产业数字化转型 - 通化县启动人参种植基地电子围栏建设 实现远程监控和土壤空气分析 推动标准化种植[1] - 种植户通过手机可实时查看5公里外人参地情况 茎秆细节清晰可见[1] - 基础设施升级包括网络通信和电力配套 为数字化种植提供支撑[1] 产业链基础建设 - 对宜参林地全面普查并限定核心产区 提升好林标准实现可持续发展[3] - 建设林下山参种苗护育基地 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和标准化种植[3] - 全县人参加工企业达1100余家 形成药品饮品保健品化妆品食品五大系列600余种产品[5] 加工技术升级 - 企业从粗加工转向精深加工 生产流程包括粉碎磨浆提纯冷冻等工序[4] - 引入科研团队培育龙头企业 开发人参冻干片等高附加值产品[4][5] - 加工环节技术含量提升 推动产业从卖原料向卖产品转型[5] 品牌价值提升 - 实施"一参一码"追溯体系 每株人参按品类年份品相明码标价[6] - 加强全流程质量监管和检验检测 完善市场诚信体系[6] - 2024年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50.27亿元 同比增速126%[7] 政府战略规划 - 锚定"一产增量二产增质三产扩销"目标 推进产业标准化规范化[7] - 构建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体系 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1][7] - 县委书记明确以人参产业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7]
“制造高地”迈向“品牌高地”,平度将建美睫质量溯源码示范区
齐鲁晚报网· 2025-06-04 23:16
2023年,平度市聚焦"展会拉动",积极开辟"机遇共享"的新蓝海。通过对接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 会美眼美睫专委会,将此前一直在北京举办的CNE美甲美睫大会首次引入美妆睫毛源产地——平度,实 现了大会走进地方、走进行业的有机结合。 截至目前,平度已成功举办2届CNE中国国际美甲美睫大会和4届中国(国际)美妆睫毛产业博览会,累 计组织近1300家企业参展,2000多个品牌精彩展示,累计观展人数达5万人次以上,累计可转化订单额 约6亿元。其中,在今年4月份举行的2025年第四届中国(国际)美妆睫毛产业博览会上,平度市首次与 淘宝美妆合作,在淘宝平台发布"平度美妆睫毛节"活动,该活动位居淘宝热搜美妆榜第9位,线上共产 生订单约3万单,吸引了全国各地及国际采购商、贸易商共计1万人次,可持续转化贸易订单额约1.5亿 元以上。据统计,在本次展会上,共汇集了50家睫毛智能生产设备商,较上一届提高了30%左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宋祖锋 通讯员 梁金平 "世界睫毛看中国,中国睫毛看平度",作为中国睫毛产业之都,如今,平度睫毛产业再度迎来重大利 好,在日前举行的上海第29届CBE中国美容博览会上,平度携手国家标准体系权威机 ...
我国首部笋竹产业领域白皮书发布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30 16:24
武夷竹产业 - 武夷竹依托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的独特生境,形成"壁厚、节长、径大、质优"等性状优势,优良材性处于全国前列,竹质工程板材种类齐全、技术先进,日用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1] - 南平市已建成全球领先的竹产业创新矩阵,创建绿色产业创新平台、竹产业工业设计研究院、竹产业设计制造检测中心等一批公共创新平台,获评12个省级以上企业创新平台,拥有专利2517项 [1] - 南平市现有竹人造板规上企业77家、2024年产值达42.3亿元,竹质日用家居制品规上企业102家、2024年竹家具产能达1.3亿件左右 [1] 武夷笋产业 - 武夷笋以"肉质丰盈、口感爽脆、滋味鲜甜、色泽玉润"四大核心品质著称,营养组成均衡、色白肉厚,氨基酸组成齐全、质脆味鲜,活性成分丰富、功能多样 [2] - 南平市年产鲜笋106万吨,约占全国产量的10%,已形成涵盖种植、加工、研发、流通的全产业链体系,拥有62家专业化生产企业 [2] - 南平市竹笋年加工转化能力达50.3万吨,其中水煮笋全球市场占有率稳定在30%以上、手剥笋产品占据国内市场份额超1/3 [2] 产业发展规划 - 《武夷竹》《武夷笋》白皮书系统梳理了资源禀赋、产品特性和产业发展路径,科学分析了产业发展广阔前景 [1] - 编制组累计采集竹笋、竹材样品近1600份,针对40多项指标获得近万组测试数据,系统梳理了武夷竹、武夷笋的资源优势和产业潜力 [2] - 白皮书为南平市打造千亿竹产业集群、建设"以竹代塑"示范城市提供科学指引,为全国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南平方案" [1]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标准化发展规划》发布
新京报· 2025-05-29 09:35
新京报讯(记者柯锐)2025年5月28日,在由中国老龄产业协会、新京报社主办的第三届老龄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 老龄产业协会标评委秘书长金蓓发布了《中国老龄产业协会标准化发展规划(2025-2030)》。 金蓓介绍,老龄产业的标准化工作,是基于银发经济的多元产业特征,围绕市场驱动、竞争性和经营性的产业特 点开展的标准化工作。 金蓓表示,协会标准化工作的重点之一是要建立标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标准制定到实施,到实施的信息反馈 和监管,形成一个闭环。此期间,从标准制定再到标准的发布、培训,对标达标以及动态跟踪要做相应的工作。 此外,还要推进产业的技术基础的标准化建设,加快重点领域的适老性标准研究。 金蓓透露,在五年规划期内,中国老龄产业协会计划推动优质团体标准制定30项以上,培育优秀团体标准10项以 上,参与国家制定行业标准3到5项。"基于建立更高效协同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协调融合相关领域的标准体系,建 立支撑老龄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团体标准体系。" "目前国内的适老产品已达21.6万种,参与的企业达到1万家以上,但是在适老用品产品方面的标准建设远远落后 于产业发展,因此发展团体标准非常关键。"金蓓表示,在这方面,中国老 ...
甘肃:小菌菇带动大产业
中国发展网· 2025-05-22 15:54
有科技助力,小菌菇也能发展大产业。近年来,武威市依托冷凉气候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食用 菌产业,目前已形成香菇、羊肚菌、滑子菇等十余个品种的多元化种植格局。据天祝县农业产业化服务 中心负责人刘国栋透露,如果开展大面积推广种植,该县每亩白灵菇的年产值将超10万元,将有效带动 农户就业增收。 中国发展网讯 邸金记者王斌报道 五月时节,在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臣祥菌业公司,菌菇棚里菌棒排列 整齐,一朵朵饱满洁白的菌菇惹人喜爱。来自天津农学院的班立桐教授正在观察菌菇的长势。"这是今 年在班教授的指导下培育的新品种—白灵菇。"臣祥菌业的负责人曾宝成告诉记者,白灵菇的成功引进 落地,为武威市食用菌产业再添"生力军",更为当地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白灵菇肉质细腻、营养丰富,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但其对温度、湿度及栽培技术要 求较高。"作为津甘双地科技特派员,近年来,班立桐教授一直"钟情"于白灵菇产业对当地的经济效益 提升。为了克服白灵菇在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性难题,班立桐带领团队,结合天祝县气候特点开展了近三 年的跟踪试验,通过改良菌种和优化栽培配方,团队为白灵菇"定制"了一套独特的管理技术,成功破解 ...
树立品质标杆!“兴宁市十大好春茶”评选结果揭晓
南方农村报· 2025-05-04 13:35
树立品质标 杆!"兴宁市十 大好春茶"评选 结果揭晓_南方 +_南方plus 5月2日,兴宁市 以茶为媒,在径 南镇浊水村茶酒 产业社区隆重举 办"兴宁市十大 好春茶"评鉴活 动授牌暨兴宁单 农业农村局局长 罗国强等领导出 席活动,共同见 证兴宁茶产业迈 向标准化、品牌 化的里程碑时 刻。 丛茶制作交流中 心揭幕仪式。活 动以"品质立 标、技艺共融、 品牌强链"为核 心,汇聚政企界 代表200余人, 共谋茶业振兴新 篇章。原梅州市 人大常委会副主 任曾超麟,市人 大常委会副主 任、径南镇党委 书记曾秋勇、市 46家茶企竞逐 十大好春茶树立 品质标杆 作为活动重头 戏,"2025年兴 宁市十大好春 茶"评选结果正 式揭晓。本次评 鉴活动自4月30 日启动,经企业 报名、专家盲 评、大众品鉴三 轮筛选,从46家 参赛茶企中优中 选优,最终兴宁 市博绿生态农业 科技有限公司、 径南思远茶坊等 11家企业荣 膺"兴宁市十大 好春茶"称号, 梅州市晟联生态 农业发展有限公 司、崇丰家庭农 场等10家企业获 评"兴宁市好春 茶"称号。 | 企业名称 | 获得称号 | | --- | --- | | 兴宁市博绿生态农业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