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走出去

搜索文档
更好挑大梁 强化先行先试集成探索 龚正介绍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情况
解放日报· 2025-08-01 09:49
经济稳定增长 - 上海将实施城乡居民增收、消费能力保障支持、服务消费提质升级、大宗消费更新、新型消费培育、消费环境提升六大行动以提振消费 [2] - 上海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 服务消费快速增长 将重点提升文化消费、体育赛事经济、健康消费等服务供给质量 [2] - 2023年上海接待入境旅客671万人次 同比增长84% 5-6月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91.3% 目标2027年离境退税商店超3000家 [3] - 2023年上海新增首店1269家居全国首位 今年发布"首发上海3.0"政策吸引更多品牌首店 [3] - 2024年上海新增债券额度1386亿元 其中专项债1155亿元 将聚焦基础设施、新兴产业等领域 [4]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目标2027年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研发经费比例从11%提升至15% 重点突破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技术堵点 [6] - 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成长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目标2030年专精特新企业达2万家 [7] - 深化长三角产业强链补链行动 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大飞机等先进制造业集群 [7] 营商环境改革 - 营商环境改革8.0版推出"十大攻坚突破任务" 市、区两级378个惠企政策实现免申即享 累计服务企业超400万次 [4] - 推广"检查码"制度 91个行业实施跨部门综合监管 建立"无事不扰"和"无感监管"清单 [5] 开放平台建设 -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施功能转型、产业提质、管理改革、服务提升四大行动 重点发展国际分拨、保税研发等六大产业 [8] - 构建"1+(3+15)+X"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体系 线上平台提供三大功能 线下设浦东、临港、虹桥3个分平台和15个区服务点 [9][10] 民生建设 - 2024年高校应届毕业生24.6万人创新高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11] - 2024-2026年计划启动66个城中村改造 2024年专项债中约400亿元用于城市更新 [12]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开展128种西医诊疗病种 配备763种药品 二三级医院半数专家号源优先向社区开放 [13]
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加油鼓劲(建言)
人民日报· 2025-07-10 06:17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意义 - 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能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1] - 企业走出去推动行业发展进步,提高在全球配置资源能力,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1] - 中国企业走出去有利于推动经贸等各领域互联互通,支持全球经济增长 [1]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与挑战 - 走访400余家企业显示中国企业走出去意愿强烈,但面临国际市场和自身发展的双重挑战 [1] - 全球保护主义加剧,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企业开拓海外市场难度加大 [1] - 企业面临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等挑战,存在创新能力不足、国际竞争力不足等问题 [1] 政策支持建议 - 健全企业走出去的管理服务体系,搭建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各行业主管部门和投资促进机构的政策资源 [1] - 整合驻外使领馆、商协会等信息资源,帮助企业了解东道国营商环境,防范海外投资风险 [1] - 支持专业服务机构开展全球化布局,拓展跨境服务功能,提供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服务 [1] 法治保障措施 - 推动双边投资协定和区域自贸协定,缔结并遵守国际条约 [2] - 加强涉外领域立法工作,保障中国机构、企业、公民的合法权益 [2] - 加强与其他国家双边或多边的法律交流合作 [2] 企业竞争力提升 - 引导企业顺应时势、守正创新,提升应对挑战的能力 [2] - 政府鼓励行业协会制定行业ESG披露标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ESG实践框架 [2] - 鼓励企业应用数字化工具进行ESG管理,参与国际倡议,提高透明度和国际影响力 [2]
上海市企业走出去专业服务联盟成立,首批50家机构加盟
快讯· 2025-07-03 21:40
联盟成立背景 - 上海市企业走出去专业服务联盟于7月3日成立 旨在助力企业走出去行稳致远 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 [1] 联盟成员构成 - 首批入盟机构共50家 经优中选优原则筛选 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意见后确定 [1] - 入盟机构专业能力突出 汇聚各领域头部专业服务机构 具备国际一流服务水准 [1] - 服务产品多元 覆盖金融保险 法律仲裁 会计税务 知识产权等十一个领域 [1] - 资源遍布全球 境外各机构网点可为企业出海提供属地化支持 [1] 联盟发展计划 - 联盟秘书处制定联盟章程并公开征集专业服务机构入盟 上海及国内相关机构高度关注并积极申报 [1] - 后期将根据需求 进一步吸纳更多优质专业服务机构加入联盟 [1]
亚布力创思会“一带一路”沙龙举行|专家详解跨境投资并购法律税务与股权设计
搜狐财经· 2025-06-20 18:04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必然性 - 当前全球贸易格局变化使"走出去"从企业"选答题"变为"必答题",关乎企业生死存亡[1] - 关税壁垒增多促使企业将海外布局视为战略核心[1] - 投资架构设计是"走出去"顶层设计,直接影响商业帝国构建或经营危机风险[1] 海外并购交易结构设计 - 跨境并购需考量资金实力、融资能力、合规要求、成本节税及风险隔离五大因素[8] - 交易结构设计包含五个层次:并购主体(单独/联合)、收购方式(直接/间接)、层级(单层/多层SPV)、步骤(分步/一步)、对价(现金/股份/混合)[8] - 并购交割完成仅代表法律程序结束,整合阶段才是真正挑战,海外并购失败率远超一般并购[9] 海外投资税务规划 - 税务架构设计直接影响投资回报和风险敞口,需兼顾税负降低与合规性[10] - 关键考量包括:投资目的地税收制度、中间控股公司设立必要性、融资方式(境内自有资金/境外融资)、人员派遣合规性、常设机构认定等[13] - 案例显示控股架构设计需优化利润回流税率、双边税收协定利用及国际扩张灵活性[16] 股权架构搭建策略 - 控股架构设计需综合评估东道国营商环境、外汇政策、供应链成本及人力资源[16] - 典型架构案例:开曼/BVI顶层+香港/新加坡中间层+东道国运营实体,实现税负优化与风险隔离[16] - 沙特和泰国投资案例显示股权结构需适配当地政策与产业链生态[17] 行业研讨活动背景 - 亚布力创思会联合德勤中国举办"一带一路"沙龙,聚焦企业出海实操问题[7][12][16] - 60余位企业家代表参与,涵盖并购架构、税务设计、股权设计三大维度[2][7][12] - 活动提供全球化动因分析、贸易挑战应对及热点投资区域研判[17]
工行江苏分行联动多方构建“走出去”新生态
江南时报· 2025-06-13 09:56
活动概况 - 工行江苏分行联合江苏省工商联、中国信保江苏分公司举办"携手跨境赋能 助推苏企出海"推进会,搭建"政策引领+资源整合+实战分享"立体平台 [1] - 现场吸引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近90家企业参会,政银信企多方代表共商出海战略 [1] 江苏外向型经济基础 - 江苏省拥有超8万家进出口实绩企业,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62万亿元,是双循环重要枢纽 [3] - 工行江苏分行定位服务全省的"主力银行",依托"工银全球行"体系探索跨境金融新模式 [3] 机构合作与政策支持 - 工商银行与中国信保2024年2-3月签署总分行两级战略协议,强化"信息+风控+融资"协同 [4] - 江苏省工商联联动全球18家海外江苏商会,整合商务/海关/金融/法律等资源护航企业出海 [4] 跨境金融服务能力 - 工商银行全球网络覆盖69个国家地区,与143国1463家外资银行建立合作,服务欧亚及国际金融中心 [5] - 工行江苏分行联动工银亚洲创新落地全国首笔"新型离岸贸易"跨境人民币双保理业务 [7] 业务数据与创新成果 - 工行江苏分行服务2.2万户外贸外资企业,贷款余额超4000亿元,年均国际贸易结算破2000亿美元 [7] - "苏贸贷"产品累计投放177亿元覆盖2000户中小微外贸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达1900亿元 [7] 企业实践案例 - 常州亚玛顿、徐工集团财务公司、中天科技海缆等企业代表分享与工行及中国信保合作经验 [6] - 工行香港/越南/泰国/阿联酋分支机构详解区域金融政策及特色服务方案 [6] 未来规划 - 工行江苏分行将持续深化政银信企协同,优化全球经营布局,助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 [8]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走出去”是中国企业应对外部一切不确定性最重要的法宝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7 19:31
中美贸易与全球化趋势 - 中国市场对全球资本仍具强吸引力 核心优势包括政局稳定 企业估值较低 超大规模市场及人力资本储备 [1] - 未来贸易壁垒和冲突可能持续出现 全球化状态难以完全恢复 [1] - 中国企业需通过科技创新 降本增效 扩大朋友圈减少对单一市场依赖 [1] 中国企业出海战略 - 出海面临政治 法律 文化等多重挑战 但可突破单一市场依赖并提升全球竞争力 [2] - 国家政策支持如跨境投资服务是重要助力 出海被视为应对不确定性的关键路径 [2] - "走出去"被定位为企业做大做强和全球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2] 中小企业支持措施 - 短期措施包括税收减免 贷款展期 地方专项补贴以缓解关税冲击 [2] - 长期需依靠科技创新 开拓多元市场及出海提升抗风险能力 [2] - 企业自身能力是应对外部冲击的根本保障 [2] 国内大循环优化方向 - 需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消除要素流动壁垒 [2] - 强化政策效能评估 动态调整专项债 降准降息等工具力度 [2] - 优化民营经济环境 通过立法保障"两个毫不动摇"以提振信心 [2] 资本市场与服务业开放 - 需加大金融市场开放力度 外资进入可优化公司治理并支持科技创新 [3] - 制造业已全面开放 下一步聚焦服务业制度型开放 强调有序推进 [3]
肖耿:中国企业需要继续走出去,成为真正的全球性跨国公司
经济观察报· 2025-05-16 11:58
中美经贸关系与关税战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关税政策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2] - 关税战本质是中美多维度竞争与再平衡 涉及贸易 宏观经济政策 科技创新与发展模式等多方面博弈 [2] - 美国实行强美元 强宏观经济刺激政策 高资本市场回报率的"强势经济金融政策" 导致长期贸易赤字 [2] - 中国实行弱人民币 弱宏观经济刺激政策 低资本市场回报率的"弱势宏观经济金融政策" 导致长期贸易盈余 [2] - 特朗普政府"离谱关税"是对外收取关税 对内降低税收以应对美国国内经济结构性矛盾 [3] 中国供给能力与市场变现 - 中国在研发和制造方面展现出超强供给能力 但尚未成功转变为可在市场变现的财富 收入及消费 [1][3] - 中国企业需要探索如何成为真正可以触及全球市场的跨国公司 [4] - "A+H"模式上市公司实体运作仍在内地 香港优势未被充分发挥 可尝试"双总部"模式 [4] 企业战略与政策调整 - 外贸企业需清醒意识到依赖美国市场不可靠 应开拓更多国内及非美市场 [3] - 地方政府和中央各部门需调动企业"走向全球"的积极性 完成系统性工程 [4] - 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在制度上进行创新探索 [4] 宏观经济政策与居民收入 - 宏观经济政策支持鼓励消费的方向正确 但需继续聚焦增加居民收入与财富 [5] - 自去年9月份开始宏观政策已调整改善 但企业与居民预期尚未根本性改变 [5] - 需要推动更大幅度的收入与财富增长 [5]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会见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陈怀宇一行
快讯· 2025-04-24 21:50
国际合作与企业发展 - 中国贸促会与中国进出口银行高层会晤讨论深化国际合作议题 [1] - 双方重点交流服务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具体措施 [1] - 探讨如何为企业出海营造良好环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