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险资金股权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发挥险资长期稳健优势 股权投资仍有巨大潜力
证券时报· 2025-11-21 08:05
科技赋能金融 - 科技创新是重塑金融行业业态与生态的核心引擎[1] - 科技领域风险资本投资占比、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占比、A股科技行业市值占比及全国并购交易中科技行业占比均持续攀升[1] - 金融机构对金融科技的投入不断加大,行业核心竞争力从传统的拼网点转向拼科技,数字化转型成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1] - 金融机构科技人才总量及占比稳步增长,但与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及头部国际金融机构相比仍有差距,需重点培养交叉型复合型金融人才[2] 大湾区金融创新成果 - 十四五时期大湾区依托前海、横琴、南沙三大合作平台,出台30条以上金融制度创新措施[2] - 前海国际金融城集聚金融机构超500家,自由贸易账户体系跨境收入突破万亿元[2] - 三地医保结算互联互通、跨境车险互认等制度不断完善,数字人民币试点与央行多边数字货币桥项目落地[2] 保险业发展路径 - 保险行业需向全周期风险管理转型,重点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完善民生保障、维护金融安全、筑牢公共安全防线四大方向[3] - 需通过保险+模式创新、数字化赋能与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从单一风险转移者向风险管理合作者的转型[3] - 保险资金股权投资核心目标是在保障资金安全稳健前提下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投资领域从传统基础设施延伸至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3] - 保险资金股权投资仍有巨大发展潜力,建议从优化资本约束机制、明晰规则约束、丰富资管产品体系、开放创新型投资工具四方面优化政策环境[4]
发挥险资长期稳健优势!股权投资仍有巨大潜力|聚焦2025深圳国际金融大会
证券时报· 2025-11-21 08:00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深圳国际金融大会聚焦“全球金融市场与政策创新”,探讨“十五五”时期金融发展路径,核心观点是科技创新是重塑金融行业的核心引擎,金融需通过制度与模式创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 [1][6][10] 科技赋能金融 - 科技创新是国家战略,是重塑金融行业业态与生态的核心引擎 [1] - 科技领域风险资本投资占比、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占比、A股科技行业市值占比及全国并购交易中科技行业占比均持续攀升,科技成为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关键驱动力 [1] - 金融机构对金融科技投入不断加大,行业核心竞争力从“拼网点”转向“拼科技”,数字化转型成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 [1] - 人工智能已成为中国经济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引擎,需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和创新激励中的作用 [12] 金融人才发展 - 中国金融机构科技人才总量及占比稳步增长,但与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及头部国际金融机构相比仍有差距 [2] - 未来需通过高校与市场联动,重点培养交叉型、复合型金融人才,以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 [2] 保险行业创新与发展 - “十四五”时期大湾区依托前海、横琴、南沙三大合作平台,出台30条以上金融制度创新措施,前海国际金融城集聚金融机构超500家,自由贸易账户体系跨境收入突破万亿元 [2] - 保险行业需向全周期风险管理转型,重点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完善民生保障、维护金融安全、筑牢公共安全防线四大方向 [3] - 保险业需通过“保险+”模式创新、数字化赋能与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从单一风险转移者向“风险管理合作者”转型 [3] - 保险资金股权投资核心目标是在保障资金安全前提下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投资领域从传统基础设施延伸至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 [4] 资本市场与直接融资 - 科技创新催生直接融资需求增长,科创板改革政策和科创债推出推动硬科技领域股权融资和债券发行规模快速扩张 [6] - 证券公司正围绕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进行深度赋能,构建覆盖早期培育、多轮融资、并购重组直至资本退出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7] - 建议“十五五”时期通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从资产端、需求端、制度端重构资本市场生态链 [12] 长期资本与金融体系构建 - 高质量实体经济需要高质量金融体系,强大金融体系需有强大法定货币、预算“硬约束”及强大对冲国际货币风险能力 [6] - 中国需进一步壮大长期资本力量,如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和私募长期基金,完善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供给 [6] - 金融通过提供流动性、发现价值、分散风险三大作用从量和质两方面推动企业创新,金融约束会显著抑制企业研发投入与专利产出 [7]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创新 - 粤港澳大湾区是金融创新和开放的先行和前沿阵地,需要加强“两个市场”互联互通,深化全球金融交流合作 [10] - 大湾区凭借良好资本市场生态、产业链协同与制度创新,正成为“轻资产、重资本”转型的核心实践区域 [13] - 开放是激发创新活力的关键密码,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世界提供重要“压舱石” [10]
深圳国际金融大会聚焦全球金融创新,业内人士认为—— 发挥险资长期稳健优势 股权投资仍有巨大潜力
证券时报网· 2025-11-21 07:21
科技赋能金融 - 科技创新是重塑金融行业业态与生态的核心引擎[1] - 科技领域风险资本投资占比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占比 A股科技行业市值占比及全国并购交易中科技行业占比均持续攀升[1] - 金融机构对金融科技的投入不断加大 行业核心竞争力从传统的拼网点转向拼科技 数字化转型成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1] - 金融机构科技人才总量及占比稳步增长 但与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及头部国际金融机构相比仍有差距[2] - 未来需通过高校与市场联动 重点培养交叉型复合型金融人才以应对国际竞争[2] 大湾区金融创新成果 - 十四五时期大湾区依托前海横琴南沙三大合作平台 出台30条以上金融制度创新措施[2] - 前海国际金融城集聚金融机构超500家 自由贸易账户体系跨境收入突破万亿元[2] - 三地医保结算互联互通 跨境车险互认等制度不断完善 数字人民币试点与央行多边数字货币桥项目落地[2] 保险行业十五五发展路径 - 保险行业需向全周期风险管理转型 从单一风险转移者向风险管理合作者转型[3] - 服务实体经济 推出适配新三样绿色产业的创新保险产品 构建全链条风险保障体系[3] - 完善民生保障 推进长期护理险普惠保险发展 强化医保与商保信息对接[3] - 维护金融安全 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健优势 助力化解地方债务风险[3] - 筑牢公共安全防线 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构建感知预警应对赔付一体化机制[3] 保险资金股权投资 - 股权投资在金融强国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3] - 保险资金股权投资核心目标是在保障资金安全稳健前提下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3] - 保险资金投资已从有限放开发展到精准监管 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 投资领域从传统基础设施延伸至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3] - 通过横纵向对比及中美对比可见 当前保险资金股权投资仍有巨大发展潜力[3] - 建议优化资本约束机制以提升投资灵活性 明晰规则约束 丰富保险资管产品体系 开放创新型投资工具[4] - 目标是推动保险资金转化为耐心资本 实现资本增值与产业升级协同共进[4]
深圳国际金融大会聚焦全球金融创新 业内人士认为——发挥险资长期稳健优势 股权投资仍有巨大潜力
证券时报· 2025-11-21 03:16
会议核心观点 - 2025深圳国际金融大会以"全球金融市场与政策创新"为主题 汇聚行业嘉宾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1] 科技赋能金融 - 科技创新是重塑金融行业业态与生态的核心引擎 科技已成为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驱动力 [1] - 科技领域风险资本投资占比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占比 A股科技行业市值占比及全国并购交易中科技行业占比均持续攀升 [1] - 金融机构对金融科技投入不断加大 行业核心竞争力从"拼网点"转向"拼科技" 数字化转型成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 [1] - 金融机构科技人才总量及占比稳步增长 但与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及头部国际金融机构相比仍有差距 [2] - 建议通过高校与市场联动培养交叉型 复合型金融人才以应对国际竞争 [2] 大湾区金融创新成果 - "十四五"时期大湾区依托前海 横琴 南沙三大合作平台 出台30条以上金融制度创新措施 [2] - 前海国际金融城集聚金融机构超500家 自由贸易账户体系跨境收入突破万亿元 [2] - 三地医保结算互联互通 跨境车险互认等制度不断完善 数字人民币试点与央行多边数字货币桥项目落地 [2] 保险行业发展路径 - 保险行业需向全周期风险管理转型 重点聚焦服务实体经济 完善民生保障 维护金融安全 筑牢公共安全防线四大方向 [3] - 服务实体经济需推出适配"新三样" 绿色产业的创新保险产品 构建全链条风险保障体系 [3] - 完善民生保障需推进长期护理险 普惠保险发展 强化医保与商保信息对接 [3] - 维护金融安全需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健优势 助力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3] - 筑牢公共安全防线需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构建"感知—预警—应对—赔付"一体化机制 [3] - 需通过"保险+"模式创新 数字化赋能与管理体制改革 实现从单一风险转移者向"风险管理合作者"转型 [3] 保险资金股权投资 - 保险资金股权投资核心目标是在保障资金安全稳健前提下 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 [3] - 保险资金投资从"有限放开"发展到"精准监管" 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 投资领域延伸至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 [3] - 通过横纵向及中美对比可见 保险资金股权投资仍有巨大发展潜力 [3] - 建议从优化资本约束机制 明晰规则约束 丰富保险资管产品体系 开放创新型投资工具四方面优化政策环境 [4] - 目标是推动保险资金转化为"耐心资本" 实现资本增值与产业升级协同共进 [4]
保险投资再扩围,汽车科技成热点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06 09:23
政策背景与核心内容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规范保险资金未上市企业重大股权投资行为,推动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2] - 《通知》对重大股权投资概念、可投资行业范围、治理约束和内部管控等方面进行规范和明确[2] - 监管部门将持续深化保险资金运用改革,推动保险资金加大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力度[2] 投资范围与行业影响 - 《通知》新增"科技"、"大数据产业"投资方向,与汽车行业发展趋势高度契合[3] - 保险资金可投资于汽车行业相关的科技研发、大数据应用企业,如车联网数据服务企业等[3] - 保险公司不仅能提供资金,还能凭借资源网络助力汽车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和拓展市场渠道[3] 政策亮点与风险管控 - 《通知》明确重大股权投资概念,界定保险机构对未上市企业构成控制或共同控制的直接股权投资行为[4] - 强调风险管控,明确禁止八大行为,对被投资企业在股权结构、主营业务等方面提出要求[4] - 为汽车行业引入保险资金提供风险保障基础,促进健康良性互动发展[4] 对汽车行业的积极影响 - 保险资金进入为汽车行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借助保险公司资源和经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4] - 为汽车行业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激发行业创新活力,加速形成新产业生态[4] - 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的特性契合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资金需求[5] 保险资金在汽车科技领域的实践 - 保险公司已在汽车科技和大数据领域进行探索,如2017年设立邦邦汽服应用AI、大数据技术[5] - 2023年长城汽车与平安、信通院合作打造汽车产业大数据应用联合创新实验室[6] - 中国太保拟设立80亿元上海科创三期基金,可能为汽车相关科创企业提供发展资金[7] 对汽车后市场的影响 - 《通知》为保险公司重资产介入汽车后市场创造有利条件[8] - 保险公司通过掌握车辆数据信息,可布局后市场生态链条影响车主购买决策[8][9] - 保险公司重资产布局后市场有助于掌握汽车零部件碳足迹,推动回收再制造[9] - 保险与后市场深度结合将为创新后市场服务企业带来新发展机会[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