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假期出行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机场双节假期运送旅客超160万人次 日均超20万人次
中国民航网· 2025-10-11 15:23
假期运营数据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累计保障旅客1602万人次,日均客流量超20万人次 [1] - 累计保障货邮38万吨,日均同比增长129% [1] - 执行航班量9968架次,日均1246架次 [1] - 国内航线旅客量1471万人次,日均较去年国庆假期增长45% [2] - 国际及地区航线旅客量131万人次,日均较去年国庆假期增长169% [2] - 国际及地区货邮22万吨,日均同比增长197% [2] 客运业务亮点 - 假期共5天单日旅客吞吐量突破20万人次,10月1日出港客流量达1091万人次 [4][5] - 连续新开至印尼美娜多、越南岘港两条国际航线 [2] - 悉尼、温哥华、罗马、洛杉矶等洲际航线进出港平均客座率均超过85% [2][3] - 国产客机C909执飞的印尼美娜多航线进出港平均客座率高达91% [2] 货运业务增长动力 - 国内货邮16万吨,日均同比增长48% [2] - 今年以来新开迈阿密、德里、雅加达3条国际货运航线 [2] - 加密宿务、芝加哥、曼谷、列日等16条国际货运航线 [2] 运营保障与服务提升 - 去程高峰动态调整晚到旅客安检通道数量,返程高峰建立卫星厅多渠道转运机制 [4] - 深中、深江快线往返发车超800班次,深中快线运送旅客总量同比显著增长 [4] - 航站楼开展节日主题营销和限定优惠活动,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6]
滴滴:双节假期打车需求同比上涨14%,站点巴士累计运送旅客超100万人次
新浪科技· 2025-10-09 15:24
整体出行需求 - 国庆中秋假期日均打车需求同比去年上涨14% [1] - 全时段出行需求较去年均呈上涨态势 [1] - 假期异地打车需求相比节前大幅上涨89% [1] 出行场景与特征 - 预约用车需求比节前上涨58%,前往汽车站、旅游景点、火车站的出行需求涨幅分别达406%、275%、182% [1] - 长线游成为主流,异地打车需求中68%来自省外用户,相距800公里以上的长线游打车需求同比上涨22% [1] - 00后和95后贡献了47%的长线游需求 [1] - 旅游打车需求相比节前上涨185% [2] - 双节期间走亲访友需求同比上涨32% [2] - 中秋夜19-20时因聚餐赏月成为打车需求高峰时段 [2] 多元化业务增长 - 滴滴站点巴士完座规模较节前增长86%,累计运送旅客超100万人次 [2] - 包车日均需求量同比去年增长88%,家庭出游是重要场景,7座车型需求占比26%,同比提升123% [2] - 滴滴青桔骑行需求量自9月29日起明显增长 [3] - 滴滴快送订单量同比去年假期激增202%,成都、西安、长沙等城市需求同比攀升291%、292%、246% [3] - 滴滴租车订单量同比激增212%创历史新高,平均租车时长2.5天,日均花费同比上涨12% [3] 新兴消费趋势 - 生活化度假趋势显著,前往运动场所和室内休闲场所的打车需求分别上涨36%和35% [2] - 美容美发、购物和餐饮美食场所的需求上涨均超过20% [2] - 快送服务中鲜花、蛋糕、行李、宠物配送增幅最大 [3] - 小桔充电数据显示假期全国充电需求较去年同期增长44% [3] 跨境与入境出行 - 入境用户滴滴打车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39% [3] - 海外出行需求爆发,日均需求较暑期上涨超100%,峰值出现在10月4日 [3]
假期交通新特点:自驾出行占主流 年轻人偏爱小众的目的地
央视网· 2025-10-09 11:07
全国铁路运输情况 - 10月8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约2175万人次,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1] - 北京朝阳站预计整体到发旅客达17.63万人次,其中到达客流11.6万人次,或创历史新高 [3] - 全国铁路加开旅客列车2189列以应对客流,国铁南昌局加开列车354列,包括88列夜间高铁 [3] 公路出行数据与特点 - 双节假期累计公路人员流动量预计224751万人次,日均28094万人次,同比增长6.5% [4][7] - 自驾出行在出行总量中占比约八成,S12申嘉湖高速宣城段、G6021杭长高速上饶段等成为最繁忙路段 [5][7] - 年轻人选择自驾前往县城及小众目的地趋势明显 [8] 租车市场表现 - 京津冀、川渝、江浙沪等地车辆出租率超过90% [9] - 吉林长白山、云南楚雄、内蒙古巴彦淖尔、江西瑞金、新疆阿勒泰等地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00% [9] - 旅游目的地下沉及"异地还车"服务普及推动租车市场升温 [9]
交通运输部:假期全社会跨域流动量超24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南方都市报· 2025-10-09 09:34
出行总规模 - 国庆中秋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24.32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假期出行日均流动量达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2% [1] - 旅游流与探亲流高位叠加,公众出行和交通物流高位运行 [1] 出行方式结构 - 自驾是出行绝对主力,日均预计2.4亿人次,在出行总量中占比约八成 [1] - 假期日均租出车辆约65万辆,同比增长18% [1] - 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客运量均实现同比增长 [1] 时间分布特征 - 假期首日迎来出行最高峰,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3.36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较2024年同期增长1.4% [1] - 10月7日出现客流小高峰,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到3亿人次,同比增长18.3% [1] 区域分布特征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城市群以及西安、长沙、武汉等都市圈客流集中 [1] - 长沙、杭州、苏州、西安等城市是公众假期出行首选目的地 [1]
创历史新高!中秋国庆假期累计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4.32亿人次
人民日报· 2025-10-08 12:44
出行规模 - 中秋国庆假期累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4.32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2% [1] -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超24亿人次,日均超3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2] 各交通方式客运量 - 累计铁路客运量预计1.53亿人次,日均1924万人次,同比增长2.6% [1] - 累计水路客运量预计1167万人次,日均146万人次,同比增长4.2% [1] - 累计民航客运量预计1917万人次,日均240万人次,同比增长3.4% [1] - 累计公路人员流动量预计22.47亿人次,日均超2.8亿人次,同比增长6.5% [1] - 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客运量均实现同比增长 [2] 出行特征与分布 - 假期首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3.36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出行呈现旅游流、探亲流高位叠加特征 [2]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城市群以及西安、长沙、武汉等都市圈客流集中 [2]
假期前6日浙江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近1.3亿人次
中国新闻网· 2025-10-08 06:01
假期前六日跨区域人员流动总量 - 浙江省累计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12937.32万人次 [1] - 假期首日达到高峰,流动量为2399.35万人次 [1] - 后续2日至5日流动量呈逐日下降趋势,分别为2195.96万、2178.77万、2085.1万、2036.39万人次 [1] - 6日因返程客流增加,流动量小幅回升至2041.75万人次 [1] - 前6日中有5天的总量数字实现同比增长 [1] 营业性客运量表现 - 假期首日营业性客运量(不含地铁、公交)为383.66万人次,同比增长4.8% [1] 出行方式结构 - 自驾是主要出行方式,前6日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累计达10743.5万人次 [1] - 自驾出行量占跨区域人员流动总量的83% [1] 水路客运市场情况 - 假期前6日累计完成水路客运228.84万人次 [2] - 其中1日、2日、5日、6日四天的客运人次同比增长达两位数 [2] - 5日和6日增幅尤为显著,分别高达35.67%和45.69% [2] 天气对旅游市场的影响 - 持续的晴热高温天气刺激了海岛游市场 [1]
超29940万人次,再创新高
中国能源报· 2025-10-06 17:57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 - 国庆中秋假期第五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9940万人次,同比增长6.3% [1] - 假期前半程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约12.43亿人次,日均值超过3.1亿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2] 铁路运输情况 - 假期第五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755万人次,计划加开列车927列以加强运输组织 [4] - 受台风“麦德姆”影响,国铁广州局、南宁局、昆明局对管内列车采取调整运行区段、临时停运等措施以规避风险 [5] 公路运输情况 - 假期第五日作为中秋节前一天,公路方面出现假期第二个出行小高峰 [6] - 预计公路流动量达27780万人次,全国高速公路车流量6200多万辆 [8] 水路与民航运输情况 - 假期第五日全国水路预计发送旅客170万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7.68% [10] - 假期第五日民航预计运输旅客235万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0.6%,预计保障航班18066班,航班正常率90% [10]
假期出行高峰持续: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再创新高
央视网· 2025-10-06 11:40
假期出行总量 - 国庆中秋假期第五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9940万人次,同比增长6.3% [1] - 假期前半程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约12.43亿人次,日均值超3.1亿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2] 铁路运输 - 假期第五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755万人次,计划加开列车927列以应对中短途客流 [4] - 受台风“麦德姆”影响,铁路部门对华南地区部分列车采取调整运行区段、临时停运等措施以主动规避风险 [5] 公路运输 - 假期第五天作为中秋节前一天,公路方面出现假期第二个出行小高峰 [7] - 预计公路流动量达2亿7780万人次,全国高速公路车流量6200多万辆 [8] 水路与民航运输 - 假期第五天全国水路预计发送旅客170万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7.68% [9][10] - 民航预计运输旅客235万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0.6%,预计保障航班18066班,航班正常率90% [10]
国庆中秋假期前半程交通出行人数约12.43亿人次 再创历史新高
央广网· 2025-10-06 09:01
出行总量 - 国庆中秋假期前半程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约12.43亿人次 [1] - 日均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过3.1亿人次 [1] 运输方式表现 - 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各类运输方式客运量均实现同比增长 [1] - 整体旅客运输态势稳中向好 [1] 区域分布 -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是公众假期出行首选 [1] - 成都、西安等热门旅游城市是公众假期出行首选 [1]
再创历史新高!国庆中秋假期前半程交通出行人数约12.43亿人次
新华网· 2025-10-05 17:20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总体情况 - 10月4日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30129.11万人次,同比增长6.1% [1] - 国庆中秋假期前半程累计流动量约12.43亿人次,日均值超过3.1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1] - 假期前半程出行活力强劲 [1] 各交通方式客运量分析 - 铁路客运量为1833.4万人次,同比增长4.5% [1] - 水路客运量为190.77万人次,同比增长5.6% [1] - 民航客运量为231.94万人次,同比增长4.1% [1] - 公路人员流动总量为27873万人次,同比增长6.2% [1] - 公路营业性客运量为3523万人次,同比增长2.5% [1] - 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为24350万人次,同比增长6.8% [1] 出行结构与区域分布 - 公路出行占主导地位,是公众出行首选 [1] - 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各类营业性客运方式客运量均实现同比增长,整体旅客运输态势稳中向好 [1] -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及成都、西安等热门旅游城市是公众假期出行首选区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