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文化

搜索文档
宋城演艺收警示函背后:受花房集团拖累大幅调减2022年净利润
新京报· 2025-06-27 10:57
会计差错与监管警示 - 公司因2022年年报会计差错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 调减2022年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均为5740.4万元 分别占更正前金额的414.75%和594.37% 导致盈亏性质变化 [1] - 会计差错源于对联营企业花房集团的投资核算问题 花房集团因参股公司被调查导致审计受限 年审会计师对2022年财报出具保留意见 [2] - 花房集团2024年3月审计后追加确认1.55亿元预计损失和1991万元公允价值损失 触发公司追溯调整2022年报及2023年三份定期报告 [2] 花房集团关联影响 - 公司2015年以26亿元收购六间房形成23.7亿元商誉 2016-2018年互联网演艺业务贡献总营收38%-41% 2019年重组为花房集团并于2022年港股上市 [3] - 2023年对花房集团35.35%股权投资计提减值8.61亿元 解释称受行业下滑、监管趋严及调查事件影响 2024年12月花房集团从港交所退市 [3][4] - 公司表示花房退市后经营趋稳 影响主要体现在权益法核算收益和减值 未来将择机处置股权 [5] 2024年经营业绩 - 全年营收24.17亿元(+25.49%) 净利润10.49亿元(+1054.18%) 剔除花房影响后调整净利润10.39亿元(+25.24%) [5] - 现场演艺业务营收近20亿元(毛利率60.84%) 旅游服务收入4.6亿元(毛利率96.52%) 西安项目营收同比增178.02% 杭州项目下滑2.71% [6] - 2025年Q1营收微增0.26%但净利降2.18% 主因广告投入加大导致销售费用增长 [7] 业务模式与区域表现 - 采用"主题公园+文化演艺"模式 覆盖杭州、三亚、丽江等11个千古情景区 老项目普遍面临营收缩水压力 [6] - 公司明确暂不拓展其他行业 专注演艺主业发展 对行业前景保持信心 [5]
“公园+文化”深化消费新场景
消费日报网· 2025-05-28 10:54
城市文化消费转型 - 文化消费从殿堂式转向日常公共空间 通过"15分钟便民生活圈"融入公园绿地等场景 [1] - "公园+文化"模式以低成本运营实现高参与度 将目的性消费转化为情境性体验 [1] - 公共文化服务采用"在地化供给"策略 如流动图书车 移动非遗展览等嵌入式服务降低接触门槛 [1] 公园经济的消费带动效应 - 文化内容激活公共空间 带动餐饮 文创 出行等关联消费链条升级 [2] - 草地书市等场景产生叠加效应 延伸出定制文创 数字导览等多元服务 [2] - 消费转型方向转向以人为本 在真实场景中构建品质生活体验而非单纯刺激消费 [2] 文化供给的运营挑战 - 当前"文化入园"存在短期化问题 缺乏中长期策划与专业运营团队 [3] - 需建立常态化供给机制 通过多元主体协同打破部门壁垒 [3] - 未来需实现从"办活动"到"建生态"的转变 促进内容与空间深度整合 [3] 新型消费场域构建 - 文化消费与生活环境融合 使绿地成为文化种子田 [3] - 消费信心提升依赖于创造可停留 可共情的体验空间 [2] - 高质量消费体系需植根于可触摸的城市日常场景 [2]
宋城演艺(300144) - 2025年5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23:44
证券代码: 300144 证券简称:宋城演艺 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投资者关系活动 类别 □ 特定对象调研 □ 分析师会议 □ 媒体采访 ☑ 业绩说明会 □ 新闻发布会 □ 路演活动 □ 现场参观 □ 其他 (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参与单位名称及 人员姓名 投资者网上提问 时间 2025 年 5 月 13 日 (周二) 15:00-17:00 地点 公司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s://ir.p5w.net)采 用网络远程的方式召开业绩说明会 上市公司接待人 员姓名 总裁商玲霞女士、常务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赵雪璎女士、财务总 监陈胜敏先生、独立董事杨轶清先生 投资者关系活动 主要内容介绍 公司于 2025 年 5 月 13 日(周二)15:00-17:00 在全景网平 台参加了"2025 年浙江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暨 2024 年度业绩说明会",主要问答情况如下: 1、公司旗下多个千古情景区业绩表现亮眼,如广东千古情 景区开业首年即盈利,三峡千古情景区开业百天收入破亿元,这 些新景区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公司如何将这些成功经验复 制到未来的项目中? 答:您 ...
“内生+外引”双轮驱动 宋城演艺旗下景区五一假期热度创新高
证券日报网· 2025-05-06 21:44
公司业绩表现 - "五一"假期期间公司旗下12个千古情景区共演出379场同比增长24% 接待游客210万人次同比增长26% 其中《千古情》演出单日上演105场 单日游客接待量达60万人次 [1]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17亿元同比增长25.49% 归母净利润为10.49亿元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45亿元同比增长1.87% [1] - 在A股22家旅游及景区上市公司中公司归母净利润位列行业首位占板块行业利润总和的63.6% 利润规模是其余21家公司总和的1.75倍 毛利率高达67.6% 净利率达44.5%均为行业第一 [2] 运营数据亮点 - 杭州《宋城千古情》单日连演22场刷新全球大型旅游演出单日演出场次和接待观众人数纪录 自1997年首演至今已累计演出38320场 观众超过1.079亿 [1] - 公司形成"主题公园+文化演艺"的独特模式 通过文化演艺激活主题公园场景消费力 构建"演出即流量、场景即转化、体验即传播"的经营模式 [2] - 相较于传统演艺企业公司打造的演艺综合体更能实现客群停留时长和边际收益跃升 形成可复制、可迭代、可扩展的增长路径 [2] 竞争优势分析 - 公司先发进入全国一线旅游休闲目的地和重点商业城市 占据区域内客流量制高点 区域优势和区位优势显著 [2] - 具有强大的创意能力和丰富的创意实践 建立难以突破的创意壁垒 从顶层设计保障项目成功率 [3] - 形成项目选址、规划设计、投资建设、导演编创、舞台呈现、景区运营、营销推广、提升改造全产业链闭环 [3] 人才与组织管理 - 培养年富力强、充满创意激情和活力的顶尖团队 打造高度专业和敬业的人才队伍 [3] - 以"内生+外引"双轮驱动构建覆盖文旅全产业链的复合型人才矩阵 形成"超级作战单元" [3] - 通过动态配置人力资源精准降本 实现"一专多能、高效补位"的集约化运营 支撑全国景区连锁经营的超级产能 [3]
深圳多个商圈“上新”,大型Mall扎堆开业,首店、特色店精彩纷呈……
证券时报· 2025-05-01 23:11
政策导向与消费市场活力 - 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年度工作任务之首 [1] - 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消费引擎,在政策与市场共振下持续释放消费动能 [1] - 深圳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消费中心 [6] 商业综合体创新与升级 - 深圳iN城市广场焕新开业,引入29家首店、特色店及旗舰店,餐饮业态占比超40% [2] - iN城市广场打造3万平方米FUSION PARK户外运动公园,融合潮流运动、宠物社交等多元业态 [2] - 永辉超市学习胖东来模式调改店取代原吉之岛,优化动线设计并增设家庭健康专区,如"妈妈优选"蔬菜及无抗冻鸡副食材 [4] - K11ECOAST海滨文化艺术区为K11中国内地首个旗舰项目,探索"公园+文化+商业"复合模式,覆盖户外运动、艺术生活等全场景业态 [4][5][6] 首店经济与本地化消费场景 - 罗湖益田假日广场汇聚华南及深圳首店品牌,依托口岸区位优势吸引香港消费者 [7] - 永辉超市调改店深度融合广东饮食文化,推出"粥粥好味"猪杂系列及7款特色菜 [4] - K11ECOAST通过国漫快闪店、DAST创意零售街区等精准契合Z世代探索性消费需求 [6] 深港消费融合与跨境便利化 - 罗湖益田假日广场设置港客支付优惠专区,联合AlipayHK等推出满减折扣 [7] - 香港市民反馈深圳生鲜价格优势明显,如海鲜代加工服务提升消费体验 [7] - K11ECOAST开通香港跨境巴士及增设高速客轮班次,50分钟可达蛇口 [8] - 香港消费者认为K11ECOAST艺术展览与空间设计差异化显著于香港门店 [8]
宋城演艺(300144):新项目贡献利润增量 推进青岛轻资产项目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5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4.17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10.49亿元,同比扭亏,扣非归母净利润10.32亿元,同比扭亏[1] - 2024Q4营收4.04亿元,同比增长31%,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扭亏,扣非归母净利润0.39亿元,同比扭亏[1] - 2025Q1营收5.61亿元,同比增长0.3%,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下降2%,扣非归母净利润2.40亿元,同比下降4%[1] - 2024年现金分红5.2亿元,分红率提高至50%[1] 项目运营 - 2024年存量项目收入表现分化:杭州/三亚/丽江/九寨/桂林/张家界收入分别为6.37/1.76/2.91/0.96/2.05/0.37亿元,同比变化-2.7%/-8.7%/-9.7%/+8.4%/+7.9%/-46.5%,桂林项目团客优化,九寨项目受益于高铁开通[2] - 2024年新项目西安/上海/广东收入1.45/1.16/2.56亿元,同比增长6.0%/4.8%/10.6%,归母净利润0.35/0.92/-0.16亿元,新项目贡献增量[2] - 2024年电子商务手续费/设计策划费收入2.73/1.85亿元,同比增长56.6%/118.6%[2] - 2025年1月签约青岛轻资产项目,一揽子费用总计2.6亿元,Q1确认5000万元管理费收入[2] 战略规划 - 公司将加强精细化运营,迭代升级内容,发挥经营弹性[2] - 对成熟项目持续拓展业务边界,扩大客群覆盖,深挖市场空间[2] - 对新项目扩大品牌营销,抢占市场份额,激活增长潜力[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调整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1.4/13.2/14.2亿元(原2025/2026年预测为13.1/15.0亿元)[3] - 对应2025-2027年PE估值为23/20/18倍[3]
宋城演艺(300144):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点评:新项目贡献利润增量,推进青岛轻资产项目
东吴证券· 2025-04-28 20: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宋城演艺作为中国旅游演艺龙头公司,以“主题公园 + 文化演艺”模式定位独特形成优秀项目模型,运营迭代保持领先,存量项目盈利能力稳健,新项目快速爬坡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 年营收 24.17 亿元,yoy+25%,归母净利润 10.49 亿元,同比扭亏,扣非归母净利润 10.32 亿元,同比扭亏;2024Q4 营收 4.04 亿元,yoy+31%,归母净利润 0.41 亿元,同比扭亏,扣非归母净利润 0.39 亿元,同比扭亏;2025Q1 营收 5.61 亿元,yoy+0.3%,归母净利润 2.46 亿元,yoy - 2%,扣非归母净利润 2.40 亿元,yoy - 4%;2024 年现金分红 5.2 亿元,分红率提高至 50% [8] - 2024 年千古情存量项目杭州/三亚/丽江/九寨/桂林/张家界收入分别为 6.37/1.76/2.91/0.96/2.05/0.37 亿元,yoy - 2.7%/-8.7%/-9.7%/+8.4%/+7.9%/-46.5%;2024 年新项目西安/上海/广东收入为 1.45/1.16/2.56 亿元,yoy+6.0%/+4.8%/+10.6%,归母净利润为 0.35/0.92/-0.16 亿元 [8] - 2024 年电子商务手续费/设计策划费收入为 2.73/1.85 亿元,yoy+56.6%/118.6%;2025 年 1 月签约青岛轻资产项目,一揽子费用总计 2.6 亿元,已于 Q1 确认 5000 万元管理费收入 [8] - 调整 2025/2026 年及新增 2027 年盈利预测,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4/13.2/14.2 亿元(2025/2026 年前值为 13.1/15.0 亿元),对应 PE 估值为 23/20/18 倍 [8] 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417|2,621|2,959|3,151| |同比(%)|25.49|8.45|12.89|6.5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48.76|1,137.46|1,319.64|1,420.99| |同比(%)|1,054.18|8.46|16.02|7.68| |EPS - 最新摊薄(元/股)|0.40|0.43|0.50|0.54| |P/E(现价&最新摊薄)|24.61|22.69|19.56|18.16|[1][9] 市场数据 - 收盘价 9.58 元,一年最低/最高价 6.93/12.43 元,市净率 3.00 倍,流通 A 股市值 22,564.37 百万元,总市值 25,125.18 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 3.19 元,资产负债率 13.01%,总股本 2,622.67 百万股,流通 A 股 2,355.36 百万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