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
搜索文档
林武会见韩国新任驻华大使卢载宪
大众日报· 2025-11-20 09:11
双边合作基础与方向 - 山东与韩国地方人员、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双方合作基础坚实、势头良好 [1] - 双方将以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为指引,进一步密切友好往来,促进双向投资 [1] 重点合作行业领域 - 合作将加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医养健康、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领域 [1] - 韩国方面希望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合作,深化拓展智能制造、再生能源、文化消费等新兴领域合作 [1] 山东经济发展定位 - 山东正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努力成为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 [1] - 山东是中国的人口大省、文化大省、经济大省,锚定"走在前、挑大梁"的发展目标 [1]
水发兴业能源(00750)拟收购贵州兴业绿色能源科技100%股权
新浪财经· 2025-10-21 21:05
收购交易概述 - 水发兴业能源同意以总代价人民币6亿元收购贵州兴业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其中股权收购现金代价为人民币2.16亿元,承担并偿还目标公司欠卖方的债务为人民币3.84亿元 [1] - 目标公司主要从事光伏电站的维护管理及电力销售业务 [1] - 此次收购事项旨在解决一项与EPC文件相关的诉讼 [1] 诉讼背景与索赔详情 - 诉讼源于卖方北京京运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目标公司指控水发绿色能源违反EPC文件,EPC文件约定的合约价格约为人民币7.05亿元,卖方A须提供的委托贷款约为人民币3.43亿元 [2] - 水发绿色能源在EPC文件中承诺完成政府审批及发电上网程序,并同意赔偿因土地占用问题产生的损失 [2] - 目标公司因未经批准占用800亩农地,导致其六盘水市汪家寨100MW光伏电站设施在2021年及2022年被拆卸,此后电站仅以65MW容量运作 [2] - 原告方在诉讼中索赔总额约人民币3.61亿元,主要包括拆卸电站损失约人民币2.53亿元、售电损失约人民币5700万元及发电上网延迟违约金约人民币3400万元 [2] 收购的 strategic rationale 与财务影响 - 根据公司中国法律顾问的意见,集团很可能在诉讼中承担巨额赔偿责任,特别是约人民币2.53亿元的拆卸损失 [3] - 公司认为收购实质上是撤销原EPC交易,公司仅需以公平值收购股权并偿还扣除已豁免债务后的净债务人民币1.33亿元,此举有助于大幅减少潜在的损害赔偿并节省成本 [3] - 解决诉讼并可解除被冻结的附属公司资金及股权,从而提高集团信贷评级并减轻营运压力 [3] - 收购可与公司现有的再生能源及绿色建筑业务形成互补,通过提升生产力和业务规模来扩阔收入来源 [3] - 考虑到收购代价相对评估价值的折让以及债务豁免,集团预期在交易完成后将取得约人民币1.63亿元的税前收益 [3]
水发兴业能源(00750.HK)拟收购贵州兴业绿色能源科技100%股权
格隆汇· 2025-10-21 20:51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以总代价人民币6亿元收购目标公司贵州兴业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其中股权收购现金代价为人民币2.16亿元,承担并偿还目标公司欠卖方的债务为人民币3.84亿元 [1] - 目标公司主要从事光伏电站维护管理及电力销售业务 [1] 交易背景与战略考量 - 收购事项实质上代表一项EPC文件项下交易的撤销,是解决诉讼的方案,公司仅须以公平值收购股权并偿还扣除已豁免债务后的债务净额人民币1.33亿元 [2] - 通过收购形式解决诉讼,可大幅减少集团在诉讼无法解决情况下需承担的巨额赔偿,其中因拆卸电站而产生的损失约人民币2.53亿元,并节省成本 [2] - 诉讼解决后进行收购可解除处于资产保全状态的公司附属公司资金及股权,从而提高集团信贷评级并减轻营运压力 [2] 业务协同效应 - 董事会认为收购事项将与集团现有业务形成互补,并通过提升生产力及业务规模来扩阔集团的收入来源 [2] - 集团为专业的再生能源及绿色建筑解决方案供应商,收购目标公司光伏电站业务符合其主业方向 [2]
渣打报告:未来中国将在全球供应链中发挥更大作用
国际金融报· 2025-09-23 20:39
全球贸易驱动力 - 新兴技术与全球经济增长被53%企业列为塑造未来全球贸易的首要战略驱动力 [1] - 关税因素受关注但非唯一关键 新兴技术及经济增长同等重要 [1] 企业成本与战略调整 - 超六成企业预计运营成本因宏观及地缘政治因素上升5%至14% [1] - 超半数企业计划采取供应链全球重组 财资管理调整及数字化转型以应对成本压力 [1] 中国供应链地位 - 中国内地仍是全球企业供应链重组首选市场 非洲市场超一半企业计划扩大对华贸易 [1] - 印度约一半受访企业表示将更多依赖中国内地进行贸易 [1] - 美英两国约40%企业计划维持现有对华贸易水平 [1] 产业升级趋势 - 中国内地加速从劳动密集型制造向高附加值环节升级 应用人工智能 机器人及可再生能源技术 [2] - 扩大内需政策导向助力中国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 [2] 企业金融需求变化 - 企业更关注跨境流动资金灵活配置 本地化结算能力及多币种资金管理效率 [2] - 全球可视化管理和合规要求成为金融需求核心变化 [2]
港股异动 | 中国再生能源投资(00987)盈喜后涨超20% 预计中期综合纯利同比增超1.9倍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11:31
股价表现 - 中国再生能源投资股价单日上涨17.99%至0.164港元 成交额457.76万港元 [1] - 公司发布盈喜公告后股价涨幅一度超过20% [1] 财务表现 - 公司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综合纯利较去年同期约1040万港元增长超过190% [1] - 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因素为风力资源增加 [1]
阿达尼寻求与比亚迪在电池上合作,推动再生能源发展。(彭博)
快讯· 2025-08-04 14:07
公司合作动态 - 阿达尼正寻求与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在电池领域建立合作关系 [1] - 该合作旨在推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 [1]
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中国新质生产力走向世界 创投行业潜力巨大
证券日报网· 2025-05-20 11:29
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崛起 - 中国新质生产力正迈向世界,投资潜力无限,创投行业在这一进程中可发挥关键作用 [1] - DeepSeek开源旗舰模型V3和推理模型R1,其推理效果可与OpenAI的o1媲美,成本仅为国际同类大模型的三十分之一 [1] - 中国与全球AI先进水平的差距已缩短至两三个月,DeepSeek是中国AI能力"出圈"的代表,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能力已跻身世界第一阵营 [1] 中国生物制药领域的突破 - 2024年全球大药企License-in的30%来自中国优秀生物医药创业企业,而2019年这一数字为0 [2] - 中国已从海外先进医药的主要承接国转变为License-out的主要发源地 [2] 中国出口结构的变化 - 过去20年,中国出口第一大品类从纺织等制品转变为机器、机械、电气设备、消费电子及其零部件等,占全年出口总额的42% [2] - 车辆、航空、船舶运输等增长迅速,新能源电动车全球竞争力强劲 [2] 中国科技企业的全球化 - 大企业如比亚迪、宁德时代、字节跳动、阿里巴巴、小米等,海外业务占比逐年上升 [2] - 中小企业如石头科技、影石创新、禾赛科技、梅卡曼德机器人等在各自领域取得领先地位,海外业务表现出色 [2] 创投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 创投具有高风险容忍与长期价值锚定的特性,愿意冒风险支持技术创新 [3] - 中国绝大部分创投投资投向AI、先进制造、医疗健康、新能源等科技创新领域 [3] - 1990年以来,拿过创投钱且2010年后创立、市值超千亿美元的企业,全球有7家,其中6家来自中国 [3] 未来投资机遇 - 人工智能将从基础设施投资转向赋能千行百业,2025年起有望带来巨大机会 [3] - 生物医药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小众病种受关注等机遇 [3] - 再生能源领域,未来能源大国将是制造和科技大国,新材料研发和新能源设备设计是关键 [3]
启明创投邝子平:中国新质生产力正在走向世界,创投行业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IPO早知道· 2025-05-20 10:14
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全球竞争力 - 中国新一代AI能力已跻身全球第一阵营,DeepSeek R1的推理效果接近OpenAI o1,成本仅为后者的三十分之一,大幅缩短中美技术差距至2-3个月[4][6] - 除DeepSeek外,阶跃星辰、面壁智能、智谱AI、无问芯穹等企业同样展现中国AI领域的集群竞争力[5] - 生物医药领域实现从License-in到License-out的转变,2024年全球大药企30%的专利引入来自中国企业,2019年该比例为零[8] 科技企业国际化趋势 - 中国出口结构升级,机械/电气设备/消费电子占比达42%,新能源车、航空船舶等成为增长最快品类[9] - 头部科技企业海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如比亚迪、宁德时代、字节跳动等),但尚未突破50%,而美国科技七巨头海外收入普遍超50%[9][10] - 中小科技企业全球化表现亮眼: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全球销量第一,影石创新海外收入占比80%,禾赛科技激光雷达市占率领先[11] 创投行业与科技创新的协同效应 - 创投资本通过高风险容忍和长期价值锚定特性,重点投向AI、先进制造、医疗健康、新能源等领域[15] - 2010年后全球7家千亿美元市值初创企业中6家来自中国,凸显中国创新企业的投资回报潜力[16] - 未来投资机会集中在AI应用普及(2025年起)、生物医药(老龄化/罕见病)、再生能源(技术驱动能源转型)等领域[18] 资本市场合作展望 - 创投机构计划通过输送优质拟上市企业、参与公司治理、探索并购等方式提升上市公司质量[19] - 深圳交易所将深化与创投合作,加速新质生产力企业成长[2][19]
启明创投邝子平:把握中国打造世界一流科技企业过程中的投资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5-19 21:51
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全球化发展 - 中国新质生产力正在走向世界,投资潜力巨大,创投行业在其中可发挥重要作用[1] - DeepSeek的"出圈"证明中国AI能力在全球生成式AI浪潮中处于最前列,生物制药领域同样以更快速度、更低成本创造世界先进产品[1] - 中国科技企业的国际化趋势显著,如比亚迪、宁德时代、字节跳动、阿里巴巴、小米等海外业务占比逐年上升,但尚未超过50%[3] 中国科技企业的国际化案例 - 大型科技企业如比亚迪、宁德时代、字节跳动、阿里巴巴、小米海外业务占比逐年上升[3] - 小型科技企业国际化步伐加快,如石头科技(全球扫地机器人销量第一)、影石创新(Insta360,海外业务占比80%)、禾赛科技(激光雷达全球市占率提升)、梅卡曼德机器人(AI视觉解决方案)[4] - 未来中国有望打造世界一流科技企业,创投行业将发挥重要作用并提供投资机会[4] 创投行业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 创投具有高风险容忍与长期价值锚定特性,最愿意支持技术创新[5] - 创投作用机制是从输血到造血的创新闭环,能参与企业造血过程并寻找最有潜力创业者[5] - 中国绝大部分创投资金投向科技创新领域,包括AI、先进制造、医疗健康、新能源等[5] 未来投资机会展望 - 人工智能领域将从"能用"转向"好用",2025年后将赋能千行百业带来巨大投资机会[6] - 生物医药领域因人口老龄化及小众病种关注度提升,将迎来新一代创新机会[6] - 再生能源领域未来五十年将由制造和科技大国主导,新材料研发与新能源设备设计是关键[6] - 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也被看好[6] 创投机构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中的作用 - 创投机构可向交易所输送优质待上市企业,参与企业管理提升治理规范[6] - 启明创投尝试收购兼并,助力中国新质生产力企业更好成长[6]
启明创投邝子平:中国新质生产力走向世界 创投行业大有可为
新浪财经· 2025-05-19 15:09
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全球化发展 - 中国出口结构显著升级,机器、机械、电气设备及消费电子成为第一大品类,占出口总额42%,车辆、航空、船舶运输成为增长最快领域[2] - 新能源电动车展现全球竞争力,科技企业国际化进程加速,海外收入占比逐年提升但尚未突破50%[9][10] - 中国AI企业如DeepSeek实现技术突破,模型性能接近国际顶尖水平(如OpenAI o1),成本仅为三十分之一,差距缩短至2-3个月[5][6][7] 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领域的突破 - DeepSeek开源模型V3和R1引发全球关注,带动阶跃星辰、面壁智能等四家中国AI初创公司被国际媒体聚焦[6] - 生物医药领域从License-in转向License-out,2024年全球大药企30%新药授权来自中国企业,2019年该数字为0[8] - 制药行业出现"DeepSeek时刻",以更低成本快速创新,跻身世界先进水平[8] 科技企业国际化案例 - 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影石创新(运动相机)、禾赛科技(激光雷达)等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实现全球领先,影石创新海外收入占比达80%[10] - 比亚迪、宁德时代、字节跳动等头部企业海外业务占比持续提升,但未达美国科技巨头50%以上的水平[9][10] 创投行业的作用与投资机会 - 创投资本聚焦高风险高回报领域,90%以上投向科技创新(AI、先进制造、医疗健康、新能源)[12] - 2010年后全球市值超千亿美元的7家初创企业中6家来自中国,凸显中国创新潜力[13] - 未来重点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应用普及(2025年转折点)、生物医药(老龄化驱动)、再生能源(科技主导的新能源体系)[14] 资本市场与产业协同 - 创投机构通过输送优质拟上市企业、参与公司治理等方式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与深交所合作推动新质生产力企业发展[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