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周期

搜索文档
汇添富基金陈思行:新宏观范式下的债券投资
点拾投资· 2025-07-16 07:32
核心观点 - 债券投资进入低利率时代后,交易能力成为核心竞争要素,汇添富基金陈思行凭借扎实的交易能力构建超额收益体系[1][4] - 陈思行的投资框架聚焦投资者情绪判断、主线矛盾把握和灵活组合管理,通过利差分析、周期定位和风格相关性优化实现精细化交易[3][16][37] - 债券市场投资范式发生根本转变:从信用下沉转向交易驱动,资本利得占比提升使交易能力成为超额收益主要来源[29][44] 投资框架特点 情绪判断 - 通过信用利差、票息利差、评级利差等市场交易数据构建投资者情绪分析体系,认为每种利差都是特定投资语言的表达[3][16] - 建立微观数据库跟踪各类利差变化,结合早期自营交易经验识别不同机构投资者的行为模式[14][16] 周期定位 - 采用三阶段周期分析框架:2015年前侧重经济数据,2015-2022年关注货币政策,2022年后强化交易结构因素[13] - 2023年起市场进入长周期阶段,利率中枢持续下移使短期经济数据影响力减弱,需通过每日盘面解读捕捉阶段性主线[12][20][21] 组合管理 - 突破传统股债对冲模式,根据权益资产风格差异调整债券久期:红利资产与债券同向波动需同步收缩仓位,高贝塔资产则反向对冲[3][35][37] - 2023年煤炭股下跌期间成功实施债券仓位收缩,验证风格相关性管理有效性[36] 市场演变与策略 范式转变 - 信用扩张时代结束后,地产基建驱动的利率周期被制造业出口主导的新模式取代,信用供需错配不再是核心变量[12] - 2023年固收+产品出现转折点,债券资产贡献度显著提升,久期调整和结构调整成为业绩分化的关键[43][44] 交易策略 - 2024年初准确判断40BP降息预期过高而卖出,3月捕捉央行MLF预告信号反手买入,5月切换至资金面跟踪[18] - 将传统套利策略进化为定价主线交易模型,通过收益率曲线预测比较不同期限品种的持有期收益性价比[26][27][29] 团队协作 - 汇添富稳健收益团队实行专业化分工,按资产类别和产品风格双重维度划分职责,成员具备跨资产能力形成协同效应[40][41] - 2023年团队预判债券资产重要性提升而扩充交易型人才,陈思行以交易风格优势补强团队能力矩阵[42][43]
跳出震荡看周期
国金证券· 2025-06-25 21: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以来利率大幅下行创新低,难用名义GDP解释,长周期看中国利率在非平行区间运动,“上限”由实体投资回报率决定,“下限”由“刚性融资”需求规模决定,本轮利率下行关键是下限打开,融资需求快速出清,利率与不少经济指标背离但与融资增速关系强化 [2] - 债券市场前一年牛市后次年易进入震荡过渡阶段,2025年利率从单边牛市转向区间震荡,宏观背景是融资周期扩张、经济周期滞后回落,利率横盘消化二者叠加力量 [2] - 目前高频信号显示债市“胜率”不低,交易情绪中性偏低有发酵空间,基本面高频指标与利率相互验证未背离,择时模型中波动项和趋势项均回归多头 [2] - 市场主要担心赔率约束,收益率曲线极度平坦下长端和短端领先滞后关系或已变化,期限利差不是判断市场空间合理依据 [2] - 融资周期方向是约束利率空间重要问题,2025年融资有周期性反弹季节性规律致债市回调,从广义社融看信用周期演绎,一季度债市回调符合周期性下跌压力释放特征,若不考虑新增政府债券额度或企业杠杆自发企稳,二季度广义社融可能见顶,利率或重新下行 [3] 各部分总结 利率走势分析 - 长周期中国利率在非平行区间运动,“上限”由实体投资回报率或名义GDP决定,“下限”由“刚性融资”需求规模决定,呈现“三角形收敛”走势,本轮利率下行关键是下限打开,融资需求快速出清 [2] - 2025年利率从单边牛市转向区间震荡,宏观背景是融资周期扩张、经济周期滞后回落,利率横盘消化二者叠加力量 [2] 市场信号分析 - 高频信号显示债市“胜率”不低,交易情绪中性偏低有发酵空间,基本面高频指标与利率相互验证未背离,择时模型中波动项和趋势项均回归多头 [2] - 市场担心赔率约束,收益率曲线极度平坦下长端和短端领先滞后关系或已变化,期限利差不是判断市场空间合理依据 [2] 融资周期分析 - 融资周期方向是约束利率空间重要问题,2025年融资有周期性反弹季节性规律致债市回调 [3] - 以“企业中长贷”评价反弹未到,以广义社融观察反弹去年四季度已开启,一季度债市回调符合周期性下跌压力释放特征 [3] - 若不考虑新增政府债券额度或企业杠杆自发企稳,二季度广义社融可能见顶,利率或重新下行 [3] 利率同步指标分析 - 展示利率十大同步指标,包括企业中长贷余额增速、建材综合指数等,给出最新值、上期值、定性判断、与利率关系等信息 [49] 政策性金融工具分析 - 对比2022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和2025年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包括宣布时间、政策目标、资金规模、运作主体、主要投资领域、项目主体等方面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