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周期

搜索文档
跳出震荡看周期
国金证券· 2025-06-25 21: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以来利率大幅下行创新低,难用名义GDP解释,长周期看中国利率在非平行区间运动,“上限”由实体投资回报率决定,“下限”由“刚性融资”需求规模决定,本轮利率下行关键是下限打开,融资需求快速出清,利率与不少经济指标背离但与融资增速关系强化 [2] - 债券市场前一年牛市后次年易进入震荡过渡阶段,2025年利率从单边牛市转向区间震荡,宏观背景是融资周期扩张、经济周期滞后回落,利率横盘消化二者叠加力量 [2] - 目前高频信号显示债市“胜率”不低,交易情绪中性偏低有发酵空间,基本面高频指标与利率相互验证未背离,择时模型中波动项和趋势项均回归多头 [2] - 市场主要担心赔率约束,收益率曲线极度平坦下长端和短端领先滞后关系或已变化,期限利差不是判断市场空间合理依据 [2] - 融资周期方向是约束利率空间重要问题,2025年融资有周期性反弹季节性规律致债市回调,从广义社融看信用周期演绎,一季度债市回调符合周期性下跌压力释放特征,若不考虑新增政府债券额度或企业杠杆自发企稳,二季度广义社融可能见顶,利率或重新下行 [3] 各部分总结 利率走势分析 - 长周期中国利率在非平行区间运动,“上限”由实体投资回报率或名义GDP决定,“下限”由“刚性融资”需求规模决定,呈现“三角形收敛”走势,本轮利率下行关键是下限打开,融资需求快速出清 [2] - 2025年利率从单边牛市转向区间震荡,宏观背景是融资周期扩张、经济周期滞后回落,利率横盘消化二者叠加力量 [2] 市场信号分析 - 高频信号显示债市“胜率”不低,交易情绪中性偏低有发酵空间,基本面高频指标与利率相互验证未背离,择时模型中波动项和趋势项均回归多头 [2] - 市场担心赔率约束,收益率曲线极度平坦下长端和短端领先滞后关系或已变化,期限利差不是判断市场空间合理依据 [2] 融资周期分析 - 融资周期方向是约束利率空间重要问题,2025年融资有周期性反弹季节性规律致债市回调 [3] - 以“企业中长贷”评价反弹未到,以广义社融观察反弹去年四季度已开启,一季度债市回调符合周期性下跌压力释放特征 [3] - 若不考虑新增政府债券额度或企业杠杆自发企稳,二季度广义社融可能见顶,利率或重新下行 [3] 利率同步指标分析 - 展示利率十大同步指标,包括企业中长贷余额增速、建材综合指数等,给出最新值、上期值、定性判断、与利率关系等信息 [49] 政策性金融工具分析 - 对比2022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和2025年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包括宣布时间、政策目标、资金规模、运作主体、主要投资领域、项目主体等方面 [126]
欧洲央行管委森特诺:欧洲央行的利率周期可能已接近结束并开始稳定。
快讯· 2025-06-06 21:35
欧洲央行利率政策 - 欧洲央行管委森特诺表示欧洲央行的利率周期可能已接近结束并开始稳定 [1]
今年要有牛市思维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5-21 15:28
宁德时代市场表现 - 宁德时代港股涨幅达7%,最高涨幅超10%,A股跟涨4%,两者估值倒挂加剧[1] - 宁德时代占创业板指权重近20%,单只股票贡献创业板指0.84%涨幅,剔除后创业板指涨幅为0[2] - 市场70%个股下跌,创业板指整体涨幅0.83%[2] 牛市思维与熊市思维 - 核心观点为今年需具备牛市思维,长期看好股市及风险资产[3][4] - 熊市思维特征包括:否定股市长期价值、过度警惕被割韭菜、将个人微观体感投射到宏观市场[6] - 需破除熊市思维,关注宏观环境变化及主线机会[5][7] 港股投资逻辑 - 港股四大周期支撑投资机会:低利率周期、险资政策松绑周期、平台经济松绑周期、供给错位周期[9] - 险资加速南向买入港股高股息个股,如建行H股和中国移动H股[10] - 人身险公司股票投资占比从2024Q1的6.78%升至2025Q1的8.43%,加仓金额超6000亿元[14][15] - 长期股权投资增加3600亿元,险资举牌上市公司趋势明显[15] - 险资减仓基金,转向直接持股及港股配置[16] 黄金市场动态 - 现货黄金重回3300美元,黄金股ETF(159562)单日涨幅4.85%[24] - 华夏黄金ETF(518850)及黄金股ETF(159562)管理费降至0.15%,为全市场最低[25][26] - 黄金ETF场外A份额代码008701(30天免赎回费),黄金股ETF场外C份额代码021075(7天免赎回费)[29] 债券市场波动 - 30年国债因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消息触发量化交易波动,国债期货短暂大跌后修复[30][31][33] - 债市波动未传导至股市,券商资金区间走势异常反映量化交易影响[34]
风格挤压
猫笔刀· 2025-05-14 22:24
金融板块表现 - 头部指数表现强于小微盘股指数,金融板块领涨,保险大涨7%,证券涨3%,银行涨1.5%,多元金融涨3.5% [1] - 基金经理薪酬新规推动回补低配板块,薪酬与3年以上业绩挂钩,跑赢沪深300可加薪,跑输则降薪 [1] - 公募基金低配金融板块8%,若金融板块上涨,低配基金经理需回补以避免跑输基准 [2] - 银行作为高息股在负通胀+低利率周期中可能跑赢市场平均水平 [2] 腾讯一季度财报 - 营收增长13%,毛利增长20%,经营利润增长18% [2] - 本土游戏收入增长24%,境外游戏收入增长23%,《三角洲行动》日活突破1200万 [3] - 广告收入增长20%,小程序和视频号潜力释放 [3] - AI研发投入189亿,模型能力提升并融入全线业务,广告产效比提高,部分客服由AI替代 [3] - 一季度回购171亿港元(4298万股),平均成本398港元 [3] 其他行业动态 - 沙特计划投资美国1万亿美元,涉及武器和芯片交易,同时与中国保持紧密合作关系 [4] - 中方对美国芬太尼税的反制持续有效,稀土管制不会轻易解除 [4] - 万科向深圳地铁借款15.52亿,利率2.34%,深圳地铁深度绑定万科 [4]
我买基金投顾的一周年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4-26 21:28
基金投顾业务发展 - 基金投顾业务更适合年轻投资者群体 因80/90/00后更相信专业分工和理性判断 将成为推动业务发展的核心需求端[5] - 业务发展周期需以20-30年为维度观察 与人口代际财富转移周期同步[5] - 标准化资产配置载体作用凸显 符合从房地产向股债黄金等资产转移的大趋势[24] 组合业绩表现 - 表韭量化指增精选近1年收益7.89% 年初以来收益1.97% 跑赢沪深300指数(-3.76%)[9][10] - 表韭全球资产配置近1年收益8.06% 年初以来收益-0.5% 跑赢标普500指数(-6%)[9][10] - 表韭纯纯的债近6月收益1.58% 年化约3% 主要作为流动性管理工具[9][28] 资产配置逻辑 - 四大核心周期决定配置方向:人口下行周期推动标准化资产配置 低利率周期利好优质股权资产 逆全球化周期需全球化布局 被动投资时代带来指数化机遇[24][25] - 三大组合定位清晰:全球资产配置组合实现多资产分散 量化指增精选组合聚焦指增与行业指数 纯债组合用于闲钱管理[26][27][28] - 资产配置权重建议采用1:1:1均衡分配 权益类组合建议采用左侧配置策略[31][21] 运营模式创新 - 采用内容驱动模式 通过每日债券/海外市场解读消除信息差 区别于传统业绩营销[35][37] - 建立专属微信群提供调仓提醒 市场解读等陪伴服务 由国联证券负责运营[38][40] - 当前个人跟投规模达110万元 主要通过雪球 天天基金等平台实施[33][34]
《股市长线法宝》解读合集:克服市场波动、获得股票资产该有的收益
银行螺丝钉· 2025-03-22 22:00
核心观点 - 股票资产长期收益率最高,是财富积累的最佳途径,但波动风险也远超其他资产 [2] - 长期投资是克服市场波动、获取股票收益的必然选择 [2][24] - 《股市长线法宝》通过两个世纪的数据比较,证明股票资产长期收益优于债券、黄金、现金等大类资产 [4] - 家庭资产中应配置一定比例股票资产以实现财富增值 [4] 书籍内容 - 《股市长线法宝》是全球畅销30年的投资经典,被华盛顿邮报评为"有史以来十大投资佳作",巴菲特称其为"价值连城的股票市场投资指南" [4] - 第6版新增近30年数据及6大全新章节,首次加入房地产收益率统计 [4] - 书中核心结论:股票是长期财富积累最佳途径,REITs指数1971-2021年实现11.77%年化收益,略高于标普500的11.13% [10] - 黄金1802-2021年剔除通胀后年化收益仅0.6%,1971年后因纸币时代通胀加剧收益率显著提升 [12] 投资方法论 - 指数基金收益公式:净值=估值×盈利+分红,可通过低估买入、盈利增长和分红再投资三种方式获利 [14] - 影响股市三大周期:基本面周期、资金面周期和情绪面周期,多周期叠加会产生牛熊市 [15] - 抗通胀三大资产:优质股票、核心地段房地产和人力资产 [17] - 利率周期对资产价格产生中短期影响,高利率环境不利股票、债券和房地产价格 [18] 全球配置 - 全球投资可分散风险并提供更多机会,内地投资者可通过QDII基金等5种渠道参与 [19] - 指数基金是全球化投资最佳工具,具备低成本、高透明度等六大优势 [20] - 全球指数基金呈现三寡头格局,标普道琼斯等三大指数公司与贝莱德等三大基金公司主导市场 [21] 投资原则 - 长期投资七大原则:坚持股票配置、抗通胀属性、资产配置、指数基金优先、全球分散、低估买入、严格执行计划 [22] - 1929年大萧条案例显示,即使市场暴跌89%,坚持定投优质股票20年仍可获得7.86%年化收益,远超债券市场 [9]
港股买了2000多亿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2-25 21:30
如果要给今天的A股港股的韧性打个分的话, 满分100分,至少能得95分,强的让人感到陌生了。 理论上来讲,昨晚美股的中概股走成那样了,今天应该拉一坨大的才对,但恒生科技开盘跌了4%多,结果盘中拉红,最后也就只跌了1.5%而 已,而A股这边,则全天都比较亢奋,即使尾盘跳水,主要股指的跌幅也都在1%附近,远远好于隔夜美股的中概表现。 昨天,我们提到不可低估America First Investment Policy的影响,结果 美股开盘后,中概股血崩 ,因为昨晚相当于政策发布后,美股的第一个交 易日,所以不管怎么说,在外资看来,确实兹事体大。 昨晚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超5%,其中阿里跌超10%,拼多多跌近9%,京东和腾讯都是跌7%以上,历史上看,都是极其惨烈的一天。 我们往大了看,今天市场没崩的主要原因,我觉得是在于强大的、看起来似乎无穷无尽的 南向买入资金 ——今天,南向净买入超过220亿,这相 当于过往三个交易日净买入之和,也是2021年初以后,南向净买入第二大的交易日,仅次于一周之前,2月18日的224亿,而算上今天的220亿, 南下今年2个月不到就累计买入港股突破2000亿了 ,很残暴。 这里,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