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博弈

搜索文档
俄罗斯突施弹性关税,中俄贸易额为何连续两季下跌?
搜狐财经· 2025-07-08 17:45
尊敬的审阅人员和品鉴读者:本文是经过严格查阅相关权威文献和资料。 全文数据有据可依,可供查证。 你有没有发现,俄罗斯缓过劲儿来之后,转头就对中国下手了? 我第一次看到那个弹性关税政策,脑子直接卡了三秒。不是因为政策有多复杂,而是这个时间点、这个力度,实在让人不好不多想。2025年才刚开年,中俄 贸易额就同比下降了6.6%。尤其是汽车和能源这两个压舱石,双双滑坡,说不急是不可能的。 我后来想通了一点:不是中国突然对抗,而是现实逼着你不得不算账。谁在关键时刻拎不清,谁就得先吃亏。 我查了下,问题出在俄罗斯那边的出口政策。俄方宣布对大部分商品施加弹性出口关税,税率和卢布挂钩。这话听着耳熟,其实和去年乌克兰局势激化时的 那套稳汇率打法如出一辙。但这次不同,以前中俄之间还算有默契,这次没打招呼,俄罗斯就直接把化肥这种重要物资的出口税提到10%,算不算变脸,你 自己判断。 石油、天然气是暂时没进清单,但影响已经显现出来了。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2431万吨,同比直接砍掉了14.7%。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原油不是大白菜,能砍掉这么多,说明不只是采购量问题,而是战略态度变了。 那俄罗斯为啥突然这么搞?说白了 ...
刚接受中国帮助的友国,转头就要“叛变”帮美国解决稀土问题,中方会如何应对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7-01 16:47
印尼新能源汽车电池中心项目 - 中国投资59亿美元在印尼建设新能源汽车电池中心 该项目被视为东南亚汽车产业的未来 [1] - 项目象征中印尼关系的密切 但随后印尼转向与美国寻求稀土合作 [1] 印尼与美国稀土合作动向 - 印尼经济统筹部长提出与美国共同投资稀土矿产项目 此举被认为是对美国32%关税压力的回应 [1] - 印尼拥有280万吨稀土资源 但缺乏提炼技术 美国同样面临稀土提炼能力不足的问题 [3] - 合作被视为"难兄难弟"的相互妥协 可能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果 [3] 稀土资源的战略地位 - 稀土对智能手机 电子器件和电动汽车等产业至关重要 已成为中美博弈的关键焦点 [3] - 美国稀土供应链长期依赖中国 特朗普政府将稀土问题作为中美谈判的主要筹码 [3] - 控制稀土资源意味着掌握未来科技命脉 [3] 日本稀土开采计划 - 日本计划2026年启动海底矿产资源开采试点 试图与中国在稀土领域竞争 [3] - 海底采矿面临高成本和复杂技术挑战 高效环保提炼稀土是主要难点 [3] 全球稀土供应链现状 - 全球稀土供应链复杂 各国利益纠葛 面对中国稀土霸主地位表现出无奈与焦虑 [4] - 美国及其盟友试图通过高额投资和政策支持改变现状 但效果有限 [4] 印尼策略的潜在风险 - 印尼若仅为摆脱美国关税威胁而寻求合作 策略不够明智 需解决技术和市场差距问题 [6] - 依赖短期利益可能丧失独立性和自主性 [6] 中国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 印尼的转向对中国是外交冲击 提醒国际关系中实力和利益的重要性 [6] - 中国需加强技术积累和产业链完善 保持国际竞争优势 提升全球话语权 [6] 稀土博弈的未来展望 - 稀土问题是国家意志和战略布局的对抗 全球经济形势下博弈将持续 [7] - 印尼事件只是开端 未来将见证更多利益交锋带来的连锁反应 [7]
“人人都有不同意见”!无视债务警告,共和党强推特朗普“大漂亮”法案
华尔街见闻· 2025-06-09 20:56
法案概述 - 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大漂亮"法案在众议院以微弱优势通过 即将提交参议院审议 [1] - 法案规模超过1000页 未来10年将增加2.4万亿美元债务 含利息成本后达3万亿美元 [1] - 若将临时商业税收减免永久化 总成本可能飙升至5万亿美元 [1] - 法案可能使联邦债务从2017年的20.2万亿美元增至2029年的46.9万亿美元 [1] 财政影响争议 - 共和党高层否认法案会增加赤字 质疑CBO预测的可信度 [2] - 财政鹰派议员认为法案未严肃对待预算赤字问题 [2] - 部分议员坚持将设备投资扣除永久化作为支持条件 [2] 医保政策分歧 - 法案拟对Medicaid实施更严格资格审查 2034年无医保人数或增加480万 [2][3] - 有议员担忧农村医院受医疗服务提供者税收限制影响 [3] - 部分议员认为Medicaid存在滥用 批评联邦资金分配不均 [4] 地方利益冲突 - 清洁能源税收抵免取消可能影响犹他州地热项目等地方产业 [5] - 州和地方税收扣除上限提高至4万美元的条款引发高税收州与低税收州议员对立 [5] - 纽约州议员警告修改扣除条款将危及整个法案 [5] 立法进程挑战 - 共和党在参议院仅53-47多数 任何小规模反对都可能阻碍法案通过 [5] - 若参议院通过修订版 众议院需重新投票 [5] - 7月4日截止日期临近 内部分歧尚未解决 [6]
一夜蒸发万亿!马斯克麻烦缠身,“炮轰”特朗普政府,“令人作呕”
搜狐财经· 2025-06-08 10:17
特斯拉股价暴跌 - 特斯拉股价单日暴跌14 26%,市值一夜蒸发超1500亿美元,今年以来累计跌幅近30% [1][3] - 股价暴跌的直接原因是公司CEO马斯克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公开冲突 [1] - 冲突源于"大而美"法案未纳入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马斯克多次在社交媒体抨击该法案 [1] 商业影响分析 - 摩根大通分析指出,若"大而美"法案通过,叠加监管信贷限制,特斯拉年利润可能减少32亿美元 [5] - 特斯拉在欧洲市场销量持续下滑,今年一季度欧盟新车注册量同比下降45%,市场占有率仅1 3% [5] - SpaceX作为美国载人航天的核心力量,其与政府的合同关系直接影响公司运营 [5] 政治冲突背景 - 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冲突始于"大而美"法案,该法案未来10年减税4万亿美元、削减至少1 5万亿美元支出 [1] - 马斯克称法案"令人作呕",会破坏政府效率部的成本削减努力,使联邦债务增加3 8万亿美元 [1] - 特朗普威胁终止SpaceX的政府补贴与合同,促使马斯克一度宣布将退役"龙"飞船 [1] 市场反应与前景 - 特斯拉市值跌破万亿美元,反映出市场对政治风险的担忧 [3] - 共和党选民对马斯克削减官僚机构的支持率达72%,但独立选民中56%对其持负面看法 [5] - 冲突折射出美国社会的深层分裂,可能持续影响未来政策走向与市场格局 [7]
乌克兰成“弃子”?泽连斯基没等来援助,等来欧盟的关税大棒,俄白化肥及农产品加税!
搜狐财经· 2025-05-26 05:10
更深层次的不安则源于国际局势的变幻。随着俄乌冲突逐渐进入一种"慢性死亡"的状态,目前俄罗斯已控制乌克兰18%的国土面积。这种僵持不下的局面使 得欧盟在向乌克兰提供援助的策略上开始动摇。在这种微妙而复杂的情况下,面对持续增加的战争成本,欧盟最终选择了收紧关税这个手段,试图在维护自 身利益与继续援助乌克兰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一场关税战的背后,真实揭示了国际政治的残酷法则: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远存在的利益。乌克兰在与俄罗斯的冲突中,曾被视为遏制俄罗斯扩张 的"先锋",然而如今却沦为欧洲各国博弈中的牺牲品。特朗普团队的介入及停火谈判的讨论,让乌克兰的存在感逐渐减弱,甚至动摇了那些曾经鼎力支持它 的国家的底线。 在这场利益博弈中,乌克兰显得愈发孤立无援。泽连斯基必须意识到,单靠依赖国际社会的"施舍"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需要制定独立自主的经济发 展战略,通过加强自身的努力来摆脱当前的困境。这不仅是对国家未来的负责,更是对那些曾忱怀"盟友"信念的警钟。 泽连斯基总统一直在积极寻求来自西方国家的援助,希望借此改变战局的态势。然而,6月6日突如其来的恶劣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重创了他寄予厚望的经济 复苏计划。欧盟决 ...
降息问题揭示美国内部深层次博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4 00:40
美联储降息博弈的核心矛盾 - 美联储降息本质是美国虚拟经济集团与实体经济集团的利益博弈,涉及金融产业收益与实体经济发展的战略调整[1] - 特朗普政府施压美联储立即降息,4月18日白宫与美联储公开交锋,反映内部利益冲突难以快速达成均衡[1]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4月17日明确拒绝因市场波动紧急救市,与白宫政策导向形成对立[1] 降息预期降温的市场信号 - 花旗银行将降息预测从6月推迟至7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数据显示7月维持利率概率升至57.4%[2] - 高盛5月12日报告预测首次降息推迟至12月,改为三次隔次降息,因经济增长稳健降低政策紧迫性[2] - 美联储理事库格勒指出美国通胀率持续高于2%目标,非住房服务通胀未来三个月维持3.4%,制约降息空间[2] 影响利率决策的核心因素 - 美国政府通过美元贬值推动制造业回流,但关税政策改善经济前景反而削弱降息预期[3] - 美国国债规模突破36万亿美元叠加到期压力,白宫倾向降息实现高息债置换低息债[3] - 美元升值与国债压力形成政策矛盾,当前预判9月或12月降息为时尚早[3] 经济数据与市场反应 - 73%美国民众预期关税将导致未来6个月消费品价格上涨,反映政策对通胀的传导效应[2] - 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市场对7月维持利率的预期概率单日上升17.4个百分点[2]
沙特对中加征聚氯乙烯关税,美国质疑背后暗藏玄机
搜狐财经· 2025-04-27 21:27
在国际贸易的风云变幻中,一则看似平常的对话却暗藏着诸多不寻常的意味。美国问沙特:"小沙,给 中国加征关税了没?"沙特赶忙回应:"加了加了,从 25% 提到 51% 啦!"美国接着追问加的是啥商品, 沙特回答是聚氯乙烯。这一问一答,看似简单的交流,实则背后有着复杂的国际关系和经济利益博弈。 而对于美国来说,其质疑背后也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美国一直试图在国际贸易中维护其主导地位,对 其他国家的贸易政策十分敏感。沙特对中国加征关税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到美国在中国市场的利益。同 时,美国也担心沙特此举会引发其他国家效仿,从而破坏其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规则制定权。此外,美 国与沙特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政治和经济关系,沙特的这一举动可能会影响到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布 局。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沙特对中国聚氯乙烯加征关税,虽然会在短期内对相关产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从 长远来看,这也可能是一个促使中国聚氯乙烯产业升级的契机。中国可以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 质量和附加值,拓展其他市场等方式来应对这一挑战。同时,中国也可以借此机会,加强与沙特在其他 领域的合作,以实现互利共赢。 在国际贸易的大舞台上,每一个国家的决策都不仅仅是基于自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