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什均衡

搜索文档
读创今日荐书丨这13位经济学家的思想如何影响世界?
搜狐财经· 2025-07-10 22:31
经济学思想发展脉络 - 聚焦近200年经济学思想演变脉络 通过13位代表性经济学家的生平与思想成就展现现代经济理论发展轨迹 [1] - 入选经济学家包括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卡尔·马克思 凯恩斯 哈耶克 弗里德曼等 涵盖古典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 新古典主义 凯恩斯主义 新自由主义等主要流派 [1] - 13位入选标准基于其对现代经济思想的贡献程度 而非激进性或新颖性 代表经济学核心理念与主流学派 [5] 经济学理论影响力 - 书中涉及劳动分工 比较优势 剩余价值 边际效用 总需求 纳什均衡等奠基性理论 这些理论构成当代经济政策与社会讨论的框架 [4] - 经济学家思想深刻影响市场干预 税收 贸易 货币政策等领域的实践 例如凯恩斯主义塑造了20世纪宏观经济政策 [4] 研究方法与价值 - 采用经济思想史与经济分析史融合的方法 通过历史视角比较不同理论框架的逻辑严谨性 强调历史理解对新经济思维的基础作用 [4] - 通过跨时代经济学家集体传记形式 揭示经济文献的连续性与断裂性 例如从斯密的自由市场到斯蒂格利茨的信息不对称理论 [4][5] 内容编排特点 - 全书分为两部分 前半部分聚焦13位奠基性经济学家 后半部分精选6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形成完整的思想演进图谱 [5] - 编选过程存在争议性取舍 如未收录萨缪尔森 瓦尔拉斯等重量级学者 但坚持选取最具流派代表性的思想家 [5]
创金合信基金魏凤春:下半年全球资产配置的变化
新浪基金· 2025-07-01 17:08
全球资产配置趋势 - 中国资产重估趋势明显 北证50上涨38.7% 恒生指数上涨21% 恒生科技上涨19.5% [1] - 安全仍是配置逻辑前提 伦敦金上涨24.7% 银行股涨幅居A股第二 [2] - 传统产业收益走低 煤炭房地产表现疲软 [2] - 主题投资暗含产业演化逻辑 包括DeepSeek 机器人 创新药 固态电池等 [2] - 美国权益市场构建复杂头部状态 科技股经历大幅调整后反弹 [2] - 流动性是基本驱动力 人民币稳定升值 央行降息 类平准基金发挥作用 [3] 市场风格转换 - 近期科技成长板块领涨 计算机 国防军工 通信涨幅居前 [4] - 微盘股和成长股仍受青睐 石油 食品饮料 银行开始调整 [4] - 中东危机缓解后原油冲高回落 黄金上冲动能减弱 [4] 外部变量变化 - 全球风险溢价下降 中美博弈进入纳什均衡 中东危机可控 [6] - 美国债务压力缓解 稳定币法案推动市场规模达3.7万亿美元 [7] - 家庭偿债额占可支配收入比例从2008年16%降至2025年11% [7] - 美联储降息概率加大但仍谨慎 关注关税战对通胀影响 [8] - 技术仍是博弈重心 人工智能是竞争蓝海 [9] 未来展望 - 全球资产重新配置趋势延续 资金流出美元资产 [11] - 科技仍是布局重心 关注自动驾驶 脑机接口等技术进展 [11] - 黄金投资分歧加大 稳定币对冲其去美元化价值 [12]
用博弈论视角看低价白牌困境——科尔尼发布生活用纸品类电商白牌白皮书
科尔尼管理咨询· 2025-06-12 17:30
生活用纸市场端格局 - 生活用纸应用场景无处不在,已渗透至日常生活的各个维度,是中国消费者最常见的日用消费品类之一 [2] - 生活用纸品类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强相关,随着中国GDP和生活水平提升,渗透率仍有增长空间,市场规模将持续稳定增长 [2] - 细分品类结构向多元化演进:卫生纸占比从60%降至45%,湿巾纸、擦手纸、厨房用纸等快速渗透 [2] - 产品升级方向包括场景设计适配、功能属性强化、原材料升级和平台型技术创新 [4][5] 生活用纸渠道端结构 - 零售渠道格局重构:传统商超仍为第一大渠道,线上电商占比持续快速攀升 [7] - 线上渠道占比提升的四大驱动因素:消费便捷性、产品可囤性、价格竞争力、强复购属性 [9][13] - 电商平台通过区域仓配优化降低配送成本,推动大规格产品线上销量提升 [9] - 线上渠道同等品质产品成交价较线下低超15% [13]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 消费者投诉主要集中在外观、数量等直观领域,如货不对板、异物、破损等 [14] - 对于细菌/菌落总数等难以直接感知的质量问题投诉占比较少 [14] - 低价电商平台的投诉比重相对更高 [15] 行业质量监管现状 - 省级抽检不合格率中位数达7%,后25%分位数达10% [18] - 监管抽检能触及消费者难以发现的细菌菌落、可迁移性荧光物质等不合格类型 [18] - 建议将消费者投诉与专业检测机构联动,暴露更多"不可见"质量问题 [18] 生活用纸供给端格局 - 行业整体供大于求,产能利用率持续走低:产量增速低于5%,产能增速超8% [20] - 竞争格局分散,CR4品牌(恒安、维达、洁柔、金红叶)市场份额30-35%,远低于美日70%水平 [23] - 企业分为头部CR4品牌、知名国际品牌、腰部品牌企业、腰部白牌企业、尾部长尾作坊五类 [24] 白牌制造商挑战 - 电商平台价格持续下压影响质量把控,部分代工企业以次充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34] - 行业乱象包括产品缺斤少两、包装夸大描述、原材料概念滥用等 [39] - 更严重问题包括使用劣质原料(废纸)、有毒有害添加(荧光剂)、菌落超标等 [42] - 上游浆价波动加剧成本压力,中小企业创新投入不足 [46] 行业破局方向 - 电商平台需牵头完善行业标准、消费者教育、标准执行、协作创新和优胜劣汰机制 [48] - 建议运作模式从低价导向转向价值导向,建立长期博弈机制 [50][55] - 各方应共同推动价值重塑:做大消费市场、构筑健康生态、落实政策法规、推动全链创新 [57][58][59][60]
降息问题揭示美国内部深层次博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4 00:40
美联储降息博弈的核心矛盾 - 美联储降息本质是美国虚拟经济集团与实体经济集团的利益博弈,涉及金融产业收益与实体经济发展的战略调整[1] - 特朗普政府施压美联储立即降息,4月18日白宫与美联储公开交锋,反映内部利益冲突难以快速达成均衡[1]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4月17日明确拒绝因市场波动紧急救市,与白宫政策导向形成对立[1] 降息预期降温的市场信号 - 花旗银行将降息预测从6月推迟至7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数据显示7月维持利率概率升至57.4%[2] - 高盛5月12日报告预测首次降息推迟至12月,改为三次隔次降息,因经济增长稳健降低政策紧迫性[2] - 美联储理事库格勒指出美国通胀率持续高于2%目标,非住房服务通胀未来三个月维持3.4%,制约降息空间[2] 影响利率决策的核心因素 - 美国政府通过美元贬值推动制造业回流,但关税政策改善经济前景反而削弱降息预期[3] - 美国国债规模突破36万亿美元叠加到期压力,白宫倾向降息实现高息债置换低息债[3] - 美元升值与国债压力形成政策矛盾,当前预判9月或12月降息为时尚早[3] 经济数据与市场反应 - 73%美国民众预期关税将导致未来6个月消费品价格上涨,反映政策对通胀的传导效应[2] - 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市场对7月维持利率的预期概率单日上升17.4个百分点[2]
量化策略|主动权益基金的负超额是一场合成谬误吗?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2-28 08:18
主动权益基金负超额现象分析 核心观点 - 2022年以来主动权益基金普遍出现负超额现象且持续恶化,多数产品连续3年跑输上证指数,2024年战胜主要宽基指数的比例极低(19%-20%),平均负超额达7.4%-9.7% [1][2] - 负超额直接源于A股短期大幅波动中基金未能把握关键拐点(如2023年初、2024年四季度等行情窗口期) [1][3] - 负超额基金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净值走势余弦相似性0.72 vs 其他基金0.60),持仓雷同化现象突出,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达58%(较2018年提升22个百分点) [4][6] - 行业考核机制与风险管理缺陷导致"合成谬误":个体理性决策引发集体非理性结果,形成抱团取暖-超额下滑的恶性循环 [1][6] 表现数据 - 2024年主动基金战胜上证指数/沪深300/中证A500/中证800的比例仅19%/14%/18%/20%,对应平均负超额为-7.4%/-9.7%/-8.9%/-8.0% [2] - 2022-2024年主动基金相较自身基准持续负超额,同期指数基金保持稳定正超额 [2] - 典型负超额窗口期包括:2021.12-2022.03(防疫趋紧)、2022.11-2023.04(防疫放松)、2024.01-2024.02(小盘股流动性危机)、2024.09-2024.12(政策再定调) [3] 持仓特征 - 显著负超额基金持仓相似度明显高于其他产品,且因其占比高导致整体主动基金呈现负超额 [4][5] - 持仓雷同化反映行业考核机制缺陷:同类排名淘汰规则促使基金经理偏离主流持仓的代价高于"跟随错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