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杠铃策略

搜索文档
恒生科技的“补涨逻辑”并未结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13:41
9月19日午后,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盘面上,科网股涨跌分化,黄金股表现活跃,有色金属板块走 强。主流ETF方面,港股通汽车ETF(159323)一度涨近1.5%,持仓股中,赣锋锂业(002460)、天齐锂 业(002466)、天能动力、小鹏汽车等领涨;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午后震荡下行,涨幅持续收 窄,持仓股蔚来、华虹半导体、京东集团、小鹏汽车等涨幅居前,地平线机器人、网易、快手等领跌。 阿里、百度争相自研芯片,AI点燃看涨狂潮,恒生科技有望再度向上突破。展望后市,美联储降息重 启,南向资金有望持续流入,在内外资共振以及AI叙事回归的共同催化下,恒生科技估值重构可期。 没有港股通账户的投资者或可通过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一键布局中国AI核心资产。 而数据统计,截至9月18日,创业板指和恒生科技滚动60个交易日收益率的差值仍有29.09%,当前仍然 接近2021年的历史极端水平,这或许暗示:反杠铃策略背景下,恒生科技的补涨逻辑可能仍未结束。 国投证券此前在报告中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从60日滚动收益率差值来看,历史上创业板指和恒生科技 两者存在明确交替轮动关系,当创业板指涨幅领先恒生科技 ...
读研报 | 从“杠铃策略”,到“反杠铃策略”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9-16 19:33
先来做个简单的溯源。杠铃策略的理论基石是反脆弱理论,塔勒布提出在杠铃的一端追求确定性,重仓低 风险但收益也不太高的资产,另一端追求弹性,配置一部分风险较高但回报潜力也较高的资产。这样一 来,选错了亏损不会太大,选对了则会有增厚回报的效果。 有没有发现,三季度以来,讨论杠铃策略的研报少了,与此同时,"反杠铃策略"逐渐崭露头角。 但过去一段时间内被热议的A股市场的杠铃策略,其实指的是一头配高股息资产,一头配小微盘资产 (对,就是这么有针对性),这类组合在过去的两三年间持续跑出了超额收益。 所以,标题中所说的"从杠铃策略到反杠铃策略",不是小编要和塔勒布抬杠,而是想说,当前的A股市 场,高股息和小微盘以外的资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反杠铃策略",怎么个"反"法? 今年7月,国投证券的策略报告中提到"反杠铃超额",说的是在低通胀局面未彻底终结之前,并非在当前 强调以银行-微盘为"杠铃策略"失效,准确地说是绝对收益空间尚存,但 超额表现会受到来自以创业板指 为代表的低估值大盘成长+科技科创的挑战 。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目前银行-微盘杠铃-中间资产(创业板 指、沪深300)收益分化达到历史极值;二是量化新规将对微盘股增 ...
策略定期报告:反杠铃超额:不止牛市
国投证券· 2025-07-27 19:04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当前基于流动性步入牛市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虽向上空间暂无法明确,但眼下重在结构,Q3 重心是创业板指+科技科创;同时指出以银行 - 微盘为代表的极致杠铃策略超额有效性下滑,以低估值大盘成长为代表的“中间资产”正出现绝对收益和超额收益回摆 [1][2]。 近期权益市场重要交易特征梳理 全球市场表现 - 本周美股普涨,截至 7 月 25 日,纳指累涨 0.78%,标普 500 累涨 1.06%,道指累涨 0.79%;欧股各国股指涨跌不一,欧元区 STOXX50 收跌 0.08%,德国 DAX 收涨 0.03%,法国 CAC40 收跌 0.06%,英国富时 100 收涨 1.63%;港股普遍收涨,恒生指数累涨 2.27%,恒生科技指数累涨 2.51% [10][12]。 A 股市场表现 - 本周上证指数涨 1.67%,沪深 300 涨 1.69%,中证 500 涨 3.28%,创业板指涨 2.76%,恒生指数涨 2.27%,价值风格强于成长风格,大盘股涨幅居前,全 A 日均交易额 18486 亿,环比上升 [15]。 增量资金情况 - 南向资金 6 月恢复流入,7 月至今加速流入达 812 亿,7 月流入汽车、创新药及高股息,流出港股科技股,主流宽基 ETF 除沪深 300ETF 外均获小幅净流入 [17][21]。 银行板块分析 - 银行板块近两周回调,指数自高点回撤 7%,港股银行跌幅为 A 股一半;中长期看,银行估值偏高、盈利能力低,性价比边际下降,但股息率仍吸引绝对收益资金;交易拥挤度处于历史中位略高,类似 2019 - 2020 年茅指数 [27][31][39]。 资金推动因素 - 本轮指数上涨由主动型权益基金回补低位核心仓、固收 + 等债券市场资金回流股市、险资流入权重高股息板块共同推动,形成股债跷跷板效应 [45][49]。 市场结构变化 - “反杠铃策略”占优,杠铃两端与中间资产收益率分化达历史极值;创业板指估值低、增速高;长期利率中枢震荡时,中间资产受益,当前主要赚悲观预期修正和估值修复的钱 [56][58][68]。 指数突破分析 - 市场向上突破需内外部因素稳定和增量资金共振,当前增量资金有共振迹象,两融余额接近前高,险资回流或促成指数突破,可通过市场量能观察 [71]。 市场演绎规律 - 当前市场与 2009 年、2014 年类似,呈现“社融回升 + 银行主动信贷扩张 + 股债资金再配置”特征,风格轮动可能遵循 2014 年规律 [78][79]。 大势判断 - 对中长期悲观问题认知有乐观改善预期,中国经济或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定价,大盘指数震荡中枢有望上移,A 股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新胜于旧”阶段 [93][101]。 资产价格表现 - 美债 3m10s 利差缩小,10 年期美债收益率震荡下行,美元指数震荡下行,金价走弱,原油和铜价下跌 [106][114][117]。 内部因素 经济数据情况 - 7 月 EPMI 环比下行 1.1 个点至 46.8%,同比转正;6 月 70 城商品房房价环比下降,销售面积同比降幅扩大,竣工端资金风险未完全化解,但地产对经济拖累将减轻 [127]。 行业分析 - 7 月 EPMI 中新材料景气上行,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保持韧性,生物和新能源汽车受出口影响景气下降;6 月商品房销售端政策提振效应减弱,开发端新开工面积边际改善,竣工端“保交付”有进展 [130]。 高频数据跟踪 - 各行业高频数据有不同表现,如建材综合指数同比降 2.52%、环比升 0.47%,煤炭库存同比升 16.534、环比升 0.86%等 [140]。 外部因素 关税协议情况 - 美日达成初步关税协议框架,美国下调日本汽车关税,日本扩大美国大米进口并设基金投资美国;美欧谈判进入冲刺,若未达成协议,美国可能对欧盟商品征 30%关税,欧盟将报复 [142]。 中美经贸会谈 - 中美 7 月 27 - 30 日在瑞典会谈,聚焦稀土供应链安全、敏感领域市场开放和关税遗留问题 [143]。 欧洲央行政策 - 欧洲央行 7 月会议维持三大利率不变,暂停降息,凸显通胀达标与贸易战风险间的平衡 [143]。 美国房地产市场 - 6 月美国新屋和成屋销售不及预期,成屋售价中位数同比涨 2%至新高,库存充足,库销比上升,买方需求萎靡 [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