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持续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中金公司潘伟:约11%的境外绿色债券以人民币计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13:37
绿色金融发展现状与作用 - 绿色金融是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工具,绿色信贷、绿色债券、ESG投资及相关担保和股权工具是关键驱动力 [2] - 全球绿色金融发展面临标准碎片化、跨境合作不足等结构性挑战,发展中国家存在巨大资金缺口 [2] - 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和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是弥合发展鸿沟的重要机遇 [2]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 -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存量规模已超过2万亿元,是资本市场中最重要的绿色金融工具 [2] - 市场发展初期依赖政策推动,现已呈现购销两旺态势,价值发现过程完善,流动性溢价显现 [2] - 绿色债券在一级市场出现发行溢价,相同发行主体和期限的绿色债券比普通债券发行成本低约11个基点,与欧盟市场约10个基点的水平基本趋同 [3] - 二级市场上绿色债券具有换手率相对不高、波动率较低的特点,是债券投资组合中具备良好配置效率和稳定性的资产类别 [3] 全球绿色债券市场与人民币国际化 - 今年上半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达到3300亿美元 [3] - 中国发行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欧盟 [3] - 约11%的境外绿色债券以人民币计价,显示人民币国际化在绿色金融领域取得新进展 [3] - 基于国内外货币政策周期差异,越来越多外资机构选择在中国发行熊猫债,例如哈萨克斯坦开发银行成功发行20亿元三年期离岸人民币债券并在港交所挂牌 [3] 资本市场对绿色技术的估值 - 在资本市场成熟阶段,技术先进性领域能够获得更高估值,中国新能源车领域是明证 [4] - 今年上半年香港资本市场最大规模IPO是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的H股发行 [4] - 香港IPO市场与美国市场相似,呈现以科技股为主导的特点,中美两国资本市场在科技股特别是可持续经济、循环经济领域的科技股方面都表现出不断增强的发展趋势 [4]
影响未来消费的八大经济模式
搜狐财经· 2025-09-15 21:52
2035年全球及中国消费市场宏观预测 - 到2035年,全球消费零售市场规模预计将比2022年翻一番,达到110-120万亿美元 [8] - 中国届时将成为关键增长极,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8-26万亿美元 [1][8] - 增长将由八大新兴经济模式驱动,这些模式源于消费者观念、家庭结构、老龄化等深层社会经济变量变化 [1][8][10] 影响未来消费的八大经济模式 - **创作者经济**:特征是自由独立与非凡创造,消费者因观念多元化和生产工具发达,自身成为内容/产品生产者,预计到2035年中国该市场规模将达5.8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10.5% [10][16][32] - **新家庭经济**:特征是家庭形态多元化,传统“三口之家”占比降低,单身、单亲、丁克、多代/隔代等多元结构催生独特消费需求 [12][37] - **新银发经济**:特征是老有所享、老有所依,60岁以上老年人口预计2035年超4亿,占比达30%,其消费观念和能力变革将推动“养老”与“享老”结合 [12][57][60][62] - **大健康经济**:特征是科技为用、治病治未病,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健康素养水平达23%,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消费支出9% [12][77][81] - **疗愈悦己经济**:特征是为纾解孤独、释放自我,消费者积极寻求情感支持、社群联系及减压体验 [13] - **人口迁徙经济**:特征是文化交融与消费迁移,人口流动催生灵活办公等新兴消费形式 [13] - **可持续经济**:特征是持续共享、向绿而生,环保意识、企业社会责任及法规共同推动绿色商业模式 [13] - **智能经济**:特征是智联先行、高效生活,AI、大数据渗透各领域,智能设备助力高效决策与情感连接 [13] 八大经济模式在中国的发展阶段 - **引领世界的模式**:创作者经济在丰富度和深入度上领先全球,得益于去中心化数字渠道和先进算法 [14][15] - **海内外齐驱的模式**:新家庭经济、新银发经济、大健康经济、疗愈悦己经济已在中国兴起并与全球接轨 [14][36] - **方兴未艾的模式**:人口迁徙经济、可持续经济、智能经济在中国处于早期阶段,影响力不断增强 [14] 企业战略框架 - 企业需按“定调—明道—优术—强基”四层框架重塑战略,以应对未来多元变化的消费格局 [1]
中国—阿拉伯贸促机构和商协会圆桌会议召开
海南日报· 2025-04-30 10:19
会议背景与核心目标 - 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十一届企业家大会暨第九届投资研讨会期间召开中国—阿拉伯贸促机构和商协会圆桌会议,主题为携手深化双边经贸交流,推动中阿产业合作,共同促进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合作 [1] - 与会代表来自中国贸促系统、阿拉伯国家贸促机构和商协会 [1] 合作机制与平台 - 中国将依托中阿企业家大会等机制深化对接 [1] - 阿拉伯农工商会总联盟秘书长期待通过中阿企业家大会、链博会等平台深化合作 [1] - 中国多地贸促机构代表在会上分享合作成果并向阿拉伯工商界发出实地考察邀约 [2] 重点合作领域 - 合作需在巩固能源、基建等传统领域基础上,向智能制造、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突破 [1] - 中国国际商会秘书长表示需在能源、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等领域深化对接 [1] - 利比亚-中国商务委员会主席介绍中国企业在近几年参与了利比亚超过50项的大型项目,未来在智慧城市的打造中也期待中方技术支持 [2] 创新合作模式与倡议 - 可持续经济论坛主席提出共同管理港口创新模式,并建议建设中阿联合工业区、共享研发中心实现产业链深度嵌套 [1] - 联合国工发组织驻巴林代表强调需加强职业培训合作,阿拉伯国家亟须与中国共建职业院校培养智能制造人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