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用

搜索文档
复旦大学郑长忠:稳定币,影响数字时代全球金融格局的新棋子
观察者网· 2025-07-07 15:13
稳定币的本质与信用维度 - 货币本质体现市场信用与国家信用的双轨张力 稳定币是两者博弈的产物 市场信用依赖自发共识 国家信用依赖政权强制力 [5][6] - 数字时代货币形态新增技术 管理 职能三个维度 技术维度从纸币进化到代码 管理维度呈现去中心化加密货币与中心化央行数字货币博弈 职能维度从全能性转向碎片化 [7][8][9] - 稳定币发展经历算法稳定 加密资产质押等阶段 最终形成法币锚定主流模式 美国 香港等地已从法律层面认可此类稳定币 [10][11] 稳定币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影响 - 货币职能层面 稳定币基于场景细分聚焦特定职能 如跨境小额交易 推动全球货币体系向职能分工化演进 [12] - 金融权力分配层面 美国试图通过稳定币将市场信用转化为货币权力 其他国家跟进可能形成主权货币+场景化稳定币多元体系 动摇单一货币霸权 [13] - 数字文明转型层面 稳定币预示国家-市场-技术新型关系 货币权力通过技术中介在多方博弈中形成新平衡 挑战工业时代金融秩序 [14] 美国推动稳定币的战略意图 - 维护美元霸权 美债规模达34万亿美元 国家信用背书能力弱化 锚定美元的稳定币可将全球加密经济变为美元外围市场 渣打预测2027年稳定币规模2万亿美元 若1.6万亿购买美债 将消化7%国债存量 [15] - 市场逻辑主导 稳定币的市场信用+技术赋能模式契合美国金融基因 形成市场信用对国家信用的反哺 [16][17] - 抢占元宇宙货币先机 稳定币可能成为元宇宙通用货币 将美元霸权从现实世界延伸至数字世界 [18] 中国发展稳定币的路径 - 锚定供应链优势 以跨境贸易 大宗商品交易为切入点 形成产业驱动型稳定币模式 服务实体经济 [19] - 推动稳定币与数字人民币协同 数字人民币提供价值锚定与清算基础 稳定币拓展应用边界 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20] - 创新包容策略 在香港等离岸市场试点差异化模式 构建安全可控的稳定币发展框架 [21]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兼投资总监肖令君:关税对中国资产影响有限 积极看多大方向不会改变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2025-04-18 17:25
特朗普关税政策对中国上市公司影响 - 2018年贸易战后A股披露美国区域业务的上市公司占比从2.38%降至2023年1.68% 显示市场多元化趋势 [1] - 2023年A股境外收入占比约12% 其中对美出口业务创收约1.3万亿元 占A股总盈利仅3% 显示关税对盈利能力影响有限 [1] - 美国业务对A股利润贡献约1500亿元 占全部A股盈利3% 进一步印证市场多元化成效 [1] 人民币汇率与美元前景 - 人民币在关税战中相对美元略有贬值 但特朗普政府有动机施压人民币升值 当前贬值为后续升值预留空间 [1] - 加征关税可能加剧美国滞涨风险 美联储面临降息压力 美元指数高位不可持续 美元地位将受冲击 [1] 中国资本市场长期价值 - A股+港股+美股中概股总收入102万亿元 占2023年中国GDP126万亿元的80% 上市公司对中国经济代表性显著 [1] - 沪深300估值PE12倍 PB1.28倍 显著低于标普500(PE22.97倍 PB4.25倍)和纳斯达克(PE33倍 PB5倍) 具备估值修复空间 [2] - 全球资本配置中国比例仅5% 与中国经济权重不匹配 未来80%资本集中美国的格局有望改变 [2] 产业竞争力与国家信用 - 美国制造业回流面临产业链配套和成本效率瓶颈 关税政策或加剧通胀风险 与增加就业承诺形成矛盾 [2] - 中国在贸易冲突中遵守规则对等回击 赢得国际尊重 加拿大欧盟等跟进反制 强化中国国家信用溢价 [2] - Deepseek崛起和国产机器人技术迭代扭转"美国例外论" 推动全球资本重新评估中国科技资产 [2] 平准基金与市场机制 - 制度化平准基金可有效应对流动性危机 中长期稳定市场 健康向上的股市有益于全社会财富增长 [1] - 当前A股经历3年盈利下滑周期 有望迎来盈利与估值双升 需从长期视角把握资产配置机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