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塑料循环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陶氏全勤全力八赴进博 全心全新共赢未来
经济网· 2025-11-11 18:05
公司参展概况 - 公司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以“探索无界,质造未来”为主题亮相,展示近百款前沿技术产品 [1] - 公司连续八年参展,设有300平方米展台并发布13款首发成果,其中10款为全球首发 [3] - 公司在进博会期间签署近20余项战略合作协议 [3] 创新产品与技术发布 - 八届进博会累计发布超100项新产品与新技术,签署6070多项战略合作协议 [3] - 本届发布的13款首发产品覆盖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包装等关键领域 [3] - 全球首发产品ENGAGE™ PV POE快速交联新品针对光伏封装膜需求,具备更快交联速度、更优加工性能及更低助剂用量 [3] - 陶熙™无溶剂有机硅压敏胶通过去除苯类溶剂,在电子、汽车等行业实现高性能与可持续性的平衡 [3] 战略合作与成果转化 - 公司与苏州瑞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基于EVOAIR™人造革技术共同开发汽车座舱一体化解决方案 [4] - 公司与厦门正新橡胶携手推广SiLASTIC™轮胎自修复密封涂层技术,以提升轮胎安全性、耐用性与环保性能 [4] - REVOLOOP™消费后回收树脂通过合作伙伴德联集团,成功应用于汽车养护产品包装 [4] 中国市场战略与研发投入 - 中国是公司全球第二大市场及最大海外市场,在华运营已超过45年 [6] - 上海陶氏中心是公司在美国以外最大的一体化研发中心,拥有300多名科学家与80多间实验室 [6] - 2024年公司加码本土投入,包括启用全球首个热管理材料科学实验室、与海信集团共建联合实验室、成立全球首个可持续发展探索中心 [7] - 公司认为中国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循环塑料等领域的快速推进,为其技术商业化提供了广阔场景 [7]
少收了近5000亿元!欧洲塑料产业正处于“悬崖边缘”
中国化工报· 2025-10-13 11:17
行业竞争地位 - 欧洲塑料行业在全球市场份额从2006年的22%持续下降至2024年的仅12% [1] - 行业销售额从2022年的4570亿欧元降至2024年的3980亿欧元,减少590亿欧元,降幅达13% [1] - 亚洲生产的塑料占全球总量的57.2%,其中中国占34.5%,几乎是整个欧盟产量的三倍 [1] 生产与贸易表现 - 2024年欧盟27国塑料聚合物贸易逆差从2023年的800万吨改善至200万吨,主要得益于出口量增长10% [2] - 美国是欧洲最大的塑料聚合物进口来源地,占据18.9%的份额,同时也是欧盟塑料制品第四大出口市场,占其总出口量的7.7% [2] - 去年全球塑料产量增长4.1%,自2018年以来增长16.3%,与欧洲生产速度放缓形成对比 [1] 可持续发展进程 - 2024年回收塑料在欧盟塑料总产量中占比仅为15.4%,为840万吨 [2] - 机械回收率仅增长2.7%至770万吨,化学回收率停滞在110万吨水平 [2] - 2024年全球回收塑料总产量飙升至4390万吨,在全球塑料总产量中占比首次突破10% [2] 行业挑战与呼吁 - 行业面临高昂能源成本、气候变化相关税费以及高涨的原材料价格,削弱了竞争力 [2] - 不断变化的关税对欧盟塑料产业构成严重威胁 [2] - 行业呼吁欧盟委员会和各国政府提供支持与政策保障,以重新激发投资并建立有韧性的供应链体系 [3]
马来西亚塑料循环系列:探索汽车行业的塑料循环经济机遇
世界银行· 2025-10-10 19: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对马来西亚汽车行业或相关公司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12][13][14]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探索马来西亚汽车行业耐用塑料循环经济机遇,识别市场挑战并建议通过跨行业合作与政策干预来释放回收价值 [13][14][81][82] - 马来西亚汽车行业每年从报废车辆中产生约9.4万吨塑料垃圾,但收集率仅约20%,回收率仅32%,存在巨大供应缺口和回收潜力 [14][16][33] - 汽车行业塑料废料供应不足,难以支撑规模化回收工厂,因此开环回收(跨行业回收)比行业内闭环回收更具可行性 [51][52][81] - 欧盟拟议的新规要求新车辆中25%的塑料来自回收来源,其中25%必须来自报废车辆,这为马来西亚提供了出口再生塑料的机会,但也凸显了其本地闭环回收系统的薄弱 [66][76][82] 汽车行业塑料使用和废弃概述 - 2023年,汽车行业是马来西亚第二大非包装和耐用塑料使用部门,占全国塑料消费量的12% [18][20] - 塑料和复合材料占标准汽车体积的50%以上,按总整备质量计算占比约为10%至14% [27] - 全球汽车行业塑料使用量预计在2020年至2040年间以4.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27] - 马来西亚汽车行业产生的耐用塑料废物主要由聚丙烯(PP,23千吨/年)、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5千吨/年)、聚氨酯(PU,17千吨/年)和聚胺(PA,12千吨/年)组成,总计94千吨/年 [33][38][47] - 马来西亚在IFC全球耐用塑料回收市场机遇评分中排名第10位,在塑料废物获取方面排名第4,在报废车辆获取方面排名第15 [18][25] 汽车行业耐用塑料回收面临的挑战 - 关键挑战包括:缺乏正式的报废车辆收集系统导致80%的塑料废物未被收集;汽车制造商对再生塑料的本地需求低;非正规回收商主导市场,削弱正规回收商 [33][48][49][56] - 汽车行业有限的塑料废物供应(94千吨/年)无法满足商业化机械回收厂约30千吨/年的最小产能要求,阻碍了行业特定回收设施的发展 [51] - 再生塑料相对于原生塑料存在价格溢价,且缺乏强制使用再生塑料的法规,构成了经济障碍 [54] 全球提高汽车塑料回收的倡议 - 德国通过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立了由废旧车辆共同管理办公室管理的中央系统,实现了高回收率,汽车粉碎残渣的回收率超过监管目标 [58][60][61] - 日本实施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体系,消费者在购买车辆时预付回收成本,由日本汽车回收促进中心管理回收过程 [53] - 欧盟预计在2025年6月就一项法规进行投票,该法规拟要求新车辆中25%的塑料来自回收来源,其中25%必须来自报废车辆,并目标实现30%的报废车辆塑料回收率 [64][66][67] - 汽车行业公司正探索将回收的一次性塑料(如rPET、rPA)用于汽车部件,商业化案例显示有替代高达12%乘用车耐用塑料的潜力 [70][73][74] 开发回收价值的机会 - 机会主要集中在三个行动领域:增强废物管理治理和制度框架、供应链相关使能因素、需求相关使能因素 [79][80] - 具体机遇包括:规范非正规回收商以提升可见性和回收实践;强制数据报告;建立中央实体监测和驱动循环性;开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收集系统;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79] - 跨行业合作的关键举措包括:设计和标准化跨行业塑料规格;探索化学回收技术处理混合塑料;开发综合收集和分拣基础设施 [80][83] - 实施汽车行业最低再生塑料含量政策,以驱动国内需求 [80]
英科再生: 英科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21:14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加速东南亚产能布局和多元化市场策略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实现营收增长并强化全球供应链韧性 [1][2][3] - 产品战略聚焦家居墙面装饰一站式解决方案,核心产品(成品框+装饰建材)营收占比超75%,并通过渠道协同提升市场渗透率 [4][5] - 技术驱动贯穿全产业链,通过自动化、AI应用及研发投入优化运营效率,支撑多品类高附加值产品开发 [6][7] 全球化制造布局 - 越南清化基地一期(6公顷)自2024年持续满产满销,二期(8公顷)于2025年初完成基建并加速投产,员工人数从800人扩增至1500人 [1][2] - 东南亚制造产能释放推动营收增长:越南基地营收同比增长48.89%,占公司整体营收比例较上年同期增加约3个百分点 [3][24] - "中国+东南亚"双基地模式有效对冲区域风险,非美市场收入同比增长(未披露具体比例),服务全球超130个国家 [1][3] 产品与业务结构 - 成品框业务(镜框/相框/画框)以中国供应链为核心,直接合作全球300-400家大型连锁零售商,零售商渠道收入占成品框销售收入75%以上 [4] - 装饰建材业务同比显著增长(未披露具体比例),具备防水防潮、无甲醛特性,与传统材料相比具备性价比优势 [4][5] - 再生塑料高值化应用(成品框+装饰建材)合计营收占比稳定在75%以上,渠道复用率达20%-25% [4][5] 技术研发与数字化 - 研发投入总额6269.75万元,同比增长6.90%,拥有研发人员477人(占员工总数10.21%) [7][43] - 核心技术覆盖泡沫减容、再生粒子改性(如r-PS/r-PET/r-PE)、多层共挤片材等领域,报告期内新增知识产权163项 [35][36][37][39] - 全链路应用AI技术优化营销、生产及市场调研环节,通过装备自动化和信息自动化提升制造效率 [6][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66亿元,同比增长16.13%;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下降6.01% [11]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00元(含税),合计分配1933.86万元 [8] - 非美市场增长及汇率波动为影响净利润的主要因素,剔除汇兑影响后经营性盈利与收入同向增长 [11][24] 行业与市场 - 全球再生塑料市场2024年销售额达754.9亿美元,预计2031年增至1085.4亿美元(CAGR 5.4%) [12] - 美国成品框进口市场规模2024年达22亿美元,中国占70%份额,越南份额持续提升 [16] - 全球墙面装饰材料市场规模2024年达1378亿美元,预计2021-2028年CAGR为6.74% [18]
蒋士成传入书林 石化人物飘墨香 ——参观国际化工创新展览会随笔(文/叶建华)
搜狐财经· 2025-07-16 12:35
行业盛会 - 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与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首次在中国联办,标志全球化工领域历史性合作[1] - 大会主题聚焦"化学工程范式变革",设立四大议题涵盖基础产业再造、战略新兴产业、智慧创新及教育培训[3][5] - 活动采用"2+34+900"形式(2场主报告、34分会场、900余场前沿报告),吸引超千家企业代表及66国参展机构[5] 行业趋势与创新 - 《北京倡议》发布,推动全球化工向绿色智造转型[5] - 中国石化出版社推出《碳中和与塑料循环科普教育丛书》,强化环保教育从青少年切入[7] - 展会显示化工与出版跨界融合,人物传记类书籍如《蒋士成传》持续受国际关注[11] 企业动态 - 中国石化、化学工业、中国石油三家出版社联合参展,突出行业文化传播影响力[7] - 《古今石油和化工人》系列通过国际展会走向全球,成为记录石化行业发展的标志性文献[7][15] -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丛书作为国家重点图书项目,展现行业技术领袖的历史价值[9][11] 行业文化 - 石化人物传记采写成为传承行业精神的重要载体,如《蒋士成传》《化工泰斗侯德榜》等作品持续引发关注[11][13] - 行业通过文学创作强化技术人文融合,如《古今石油和化工人》系列计划扩展为丛书[15]
大咖分享(二) | 金发科技 王春燕博士:废旧渔网PA6的高质化再生利用技术研究
DT新材料· 2025-05-26 22:48
塑料回收与高质化再生技术 - 全球塑料污染严峻 中国尼龙6表观消费量超400万吨 但回收量仅100-150万吨 主要来自废旧渔网和废纺纤维 [1] - 废旧渔网回收面临杂质分离难 性能劣化等挑战 行业需突破高质化再生技术以满足汽车 包装等领域需求 [1] - 金发科技开发绿色清洗剂与工艺 使再生PA6颗粒外观接近原生料标准 冲击强度提升22% 弯曲强度达111MPa [3] - 化学回收技术实现70%己内酰胺单体收率 纯度超99% 溶剂回收率提升至95%以上 显著降低成本 [3][4] - 公司构建全流程技术链 覆盖回收渠道建设 溶剂回收体系 工艺开发等 已在国内外建立三大生产基地 累计供应再生塑料超200万吨 [4] 尼龙产业高端化转型趋势 - PA66原料己二腈国产化投产 特种材料合成技术突破 推动中国尼龙产业向高端化 低碳化转型 [7] - 新能源汽车 电子电气等新兴场景对尼龙材料耐高压 轻量化 阻燃性能提出更高要求 带来改性配方与工艺优化机遇 [7] 尼龙改性技术研修班内容 - 研修班聚焦高温尼龙树脂改性路径 玻纤增强性能优化 无卤阻燃剂应用 螺杆组合设计等生产难题 [8] - 课程涵盖高温尼龙特性表征 助剂对玻纤增强PA6/PA66性能影响 玻璃纤维参数优化 尼龙材料抗老化解决方案等 [10][11][12][15] - 讲师团队包括北冈新材料 泰山玻纤 寅源新材料等企业专家 分享15-22年行业实战经验 [20][25][27][30][33] 研修班组织与报名信息 - 研修班由DT新材料主办 2025年7月4-5日在宁波举办 注册费4000元/人 早鸟价3500元 [39][40] - 往届研修班覆盖聚丙烯改性 聚合物发泡等技术 已连续举办七期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