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实体清单
icon
搜索文档
忍耐后,中方对美国打出第二枪,交易全面冻结,中美相互征费
搜狐财经· 2025-10-19 02:53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 - 中国对美国船舶加征“特别港务费”,作为对美国301调查最终报告决定对中国船舶加征费用的对等反制 [5][7] - 中国将韩华海洋在美国的5家子公司列入实体清单,禁止其与中国进行任何交易,因其为美国301调查提供了游说与实质性支持 [1][3] - 对等反制在加征的生效时间、费率口径及后续费用增长期限上均与美方设置形成镜像结构,旨在压缩对手政策选项 [7] 第三国企业的风险与困境 - 韩华海洋试图同时依赖中国钢材与配套产业链维持成本优势,并在美国市场寻求增量机会,其美国子公司被列入实体清单后成本端优势塌陷 [3][13] - 中国将“支持美国制裁的第三国企业”纳入反制清单,开启新范式,迫使全球企业董事会重新估算“站队成本” [3] - 企业面临“政策合规风险”与“成本控制目标”难以兼顾的困境,过去“模糊游走”的生存术在制度阈值加高背景下频频失灵 [14] 美国国内利益分化 - 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对政策表示不满,因运费上升直接推高进货成本,面临涨价或压缩利润的两难选择 [9] - 美国零售业行业协会已开始游说白宫,希望收回或调整政策以避免供应链紊乱 [9] - 美国造船与航运业内出现分歧,有观点认为政策“损人不利己”,可能将美国港口业务推向其他地区 [9][20] 全球航运市场格局变化 - 中美直航航线成本过高可能导致企业减少海运或选择其他港口中转,欧洲与日本的航运公司如马士基和地中海航运趁机抢占市场 [9] - 马士基与地中海航运业务量上扬,股价走强,成为政策摩擦的受益者 [9][25] - 航运避险行为如绕航、换港将增加时间成本、舱位紧张及保险溢价 [18] 中国反制策略的联动性 - 中国在10月前已升级稀土出口管制,通过强化许可与合规体系提高供应不确定性和议价权 [11][25] - 紧随美国301报告后对美国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形成从资源端(稀土)到运输端(港口)的策略闭环 [11][22] - 反制措施设计具备可持续性,收费体系、口岸流程与法律依据可长期运行,而美国政策更易受选举周期影响 [24] 行业影响与成本传导 - 特别港务费作为港口服务收费,直接进入航次成本表,对航运公司产生即时影响 [18] - 韩华海洋等造船企业被切断与中国交易后,不仅损失大宗材料,更面临材料标准认证、供应周期与质量稳定性的缺口,导致项目交付期、售后保障及融资成本层层上浮 [13] - 成本不可能消失,最终会由美国零售企业、消费者或其他市场参与者承担 [9]
突发!美国 “实体清单” 再洗牌!艾睿电子关联公司被移除,是 “误伤止损” 还是 “谈判筹码”?
是说芯语· 2025-10-18 19:04
艾睿电子实体清单事件 -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决定将艾睿电子的三家关联公司从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中移除 [1][3] - 被移除的公司包括艾睿中国电子贸易有限公司、艾睿亚太有限公司和艾睿亚太有限公司 [3] - 移除决定将在《联邦登记册》发布新规则后正式生效 生效前BIS已签发授权文件豁免相关许可证要求至2026年2月14日或正式移除日 [4] - 授权适用于艾睿电子及其当前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其他代表其行事的主体 [4] - 艾睿电子是全球领先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其关联公司此前因被指涉及违反美国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的活动而被列入清单 [6] 行业展会与论坛信息 - 中国电子器材有限公司等单位将于2025年11月5日至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行业展览 [11] - 展览包含核心先导元器件、集成电路、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SMT智能制造、特种电子等五大核心展区 [11] - 展示面积达23,000平方米 预计参观人次超过SOLOOO+ [12] - 同期将举办第21届中国(长三角)汽车电子产业链高峰论坛 议题涵盖车规芯片、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第三代半导体车规级应用等 [14][15] - 将举办2025国产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新进展论坛 议题涉及国产离子注入装备、先进制程国产化核心薄膜设备、集成电路先进封装设备国产化等 [16] 中国半导体行业企业动态 - 公布了2024-2025年度中国IC独角兽评选结果及半导体行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成果 [18] - 华大半导体及下属企业实现了从材料设计、制造到封测的全产业链布局 覆盖控制、安全、模拟、功率器件四大类产品 [18] - 盛美半导体设备是集成电路湿法清洗设备和电镀设备龙头企业 [20] - 多家公司在新兴技术领域有所布局 如芯来科技专注于RISC-V CPU IP 奇异摩尔提供芯片互联产品解决方案 微纳核芯专注于AIoT SoC芯片 [18]
301调查、232措施、穿透性规则……美对华单边制裁有何伎俩?
搜狐财经· 2025-10-16 17:56
美国对华贸易限制措施概述 - 美国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对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追加同等制裁,影响中方数千家企业 [1][8] - 美方近年来发布多起单边限制措施,包括“301调查”相关措施、“对等关税”措施、“穿透性规则”、“232”关税措施、“实体清单”等,近期经贸领域摩擦持续升级 [3] “301调查”相关措施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发起“301调查”,计划自2025年10月14日起对中国相关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 [3] - “301调查”源自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授权美国贸易代表对他国“不合理或不公正贸易做法”发起调查并实施单边制裁,具有强烈单边主义色彩 [3][4] - 2024年美方针对中国芯片产业相关政策发起“301调查”,每轮调查均伴随加征关税、出口管制 [4] “对等关税”措施 - “对等关税”是一种单边贸易政策,核心逻辑是要求贸易伙伴对美国商品的关税税率、非关税壁垒与美国保持完全一致,否则加征差额关税 [5] - 该措施被指违背经济学基本原理、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无视各国经济发展差异,是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工具 [6] - 从实际执行结果看,“对等关税”形成了新的不对等,美国关税远远高过其他国家 [6] 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 - 美国商务部实施出口管制“50%穿透规则”,对被制裁企业持股超50%的子公司追加同等限制,意味着对华科技产业遏制再升级 [8] - 此举将迫使许多中国企业重新评估其全球投资和子公司结构,可能需要调整股权比例、寻找替代供应商甚至重新考虑海外投资计划 [8] - 中方指出美方此举性质极其恶劣,严重损害企业正当合法权益,冲击国际经贸秩序,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8] “232”关税措施 - 美国政府依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对机器人、工业机械及医疗设备进口启动新一轮调查,以评估是否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9] - 此前已动用该条款对汽车及其零部件、铜、钢和铝加征关税,世贸组织专家组在2022年已裁定美“232”关税措施违反世贸规则 [9] - 美国计划对所有进口铜实施50%新关税,并对木材及木制品加征全球关税,名为维护“国家安全”,实为实施贸易保护主义 [9] “实体清单”措施 - 美国商务部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进入该名单的企业无法与美国有任何商业交易 [11][12] - 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间,美国分三轮将184家中国实体纳入清单,重点打击半导体全产业链,覆盖材料、设备、设计及制造环节 [12] - 中方回应美方此举严重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实体合法权益 [11]
幕后细节披露!涉半导体企业,美国被爆曾施压荷兰更换中国CEO
环球时报· 2025-10-16 06:53
事件核心与背景 - 荷兰法院文件显示美国是荷兰政府强制接管中企安世半导体的幕后推手[1] - 美国商务部官员与荷兰外交部在6月12日的会议记录表明美方曾不断施压要求安世半导体撤换其中国籍CEO张学政以符合"实体清单"豁免资格[1] - 安世半导体的中国母公司闻泰科技于2024年12月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上个月美国政府进一步将清单内企业控股50%及以上的子公司也纳入限制范围[1] 荷兰政府的干预行动 - 9月底荷兰经济事务部从闻泰科技手中接管了安世半导体[2] - 荷兰法院批准一项紧急申请暂停闻泰科技创始人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的CEO职务并将闻泰科技持有的安世半导体股份(减去1股)托管给外部第三方[2] - 荷兰官员告知安世半导体必须拥有"独立于黑名单上的股东的运营独立性"并限制"向中国转移知识和能力"以避免业务受限[1][2] 事件的行业影响与深层含义 - 该事件凸显美中紧张关系对整个科技行业的影响表明美国正利用其贸易实力拉拢盟友站队[2] - 这是荷兰在半导体领域首次动用《物资供应法》的标志性案例显示其希望重新掌控企业战略决策权[2] - 事件折射出欧盟在高端技术领域'去风险化'与'技术主权'叙事的实践化尝试荷兰政府借助美国压力重塑对战略性半导体企业的实际控制[3]
荷兰政府突然“冻结”中企子公司,背后推手曝光
环球时报· 2025-10-15 12:18
事件背景与核心观点 - 荷兰政府通过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法庭对中国闻泰科技公司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实施“冻结”并接管 [1] - 事件背后推手被英国《金融时报》和美国彭博社分析为来自美国的压力与威胁 [1] - 美国商务部上月出台新规,将对“实体清单”企业的限制扩大到其子公司 [1] 美方行动与施压 - 2024年,安世半导体的控股股东闻泰科技被列入美方的“实体清单” [1] - 美国政府于今年6月告知荷兰外交部,美方正调整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对清单企业控股超过50%的子公司也将施加限制 [1] - 美方曾提出,若安世半导体想获得豁免,需将其中国籍CEO张学政替换掉,张学政同时也是闻泰科技的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1] 公司回应与立场 - 闻泰科技声明谴责安世半导体个别外籍管理层试图通过法律程序强行改变公司股权结构,认为其诉求与荷兰政府指令联动,本质是剥夺股东权利、颠覆合法治理结构 [2] - 公司于2018年收购安世半导体,使其成为旗下100%控股的子公司 [1] 行业组织与国际反应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表声明,坚决支持闻泰科技依法维权,反对滥用“国家安全”概念对中国企业境外分支施加选择性歧视 [2] - 中国欧盟商会谴责荷兰政府的行为是“由地缘政治算计驱动的现代经济强盗行径”,并敦促荷方立即撤销决定,恢复合作环境 [2] 事件影响与行业困境 - 彭博社认为,安世半导体事件以及荷兰公司阿斯麦在美国压力下中止对华提供先进芯片设备之事,凸显出欧洲科技企业在中美关系恶化后面临的合作困境 [2]
荷兰政府突然“冻结”中企子公司,背后推手曝光!
环球时报· 2025-10-15 10:50
事件背景与核心冲突 - 闻泰科技子公司安世半导体被荷兰政府“冻结”并接管,引发广泛关注 [2] - 事件背后被指源于美国压力,美国政府告知荷兰外交部拟调整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对清单企业控股超过50%的子公司施加限制 [2] - 美国商务部上月出台新规,将对“实体清单”企业的限制扩大到其子公司 [2] 美方具体施压与要求 - 美方曾提出,若安世半导体想获得豁免,需将其中国籍CEO张学政替换掉 [2] - 张学政为闻泰科技的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2] - 闻泰科技于2018年收购安世半导体,使其成为100%控股的子公司 [2] 公司回应与法律行动 - 闻泰科技声明谴责安世半导体个别外籍管理层试图通过法律程序强行改变公司股权结构 [3] - 公司认为该行为本质是借政治压力剥夺股东权利、颠覆合法治理结构 [3] 行业组织与国际反应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声明坚决支持闻泰科技依法维权,反对滥用“国家安全”概念对中国企业境外分支施加选择性歧视 [4] - 中国欧盟商会谴责荷兰政府行为是“由地缘政治算计驱动的现代经济强盗行径” [4] - 事件凸显欧洲科技企业在中美关系恶化后面临的合作困境 [4]
闻泰抢救半导体资产
第一财经· 2025-10-14 19:47
事件概述 - 荷兰政府于2025年9月30日对安世半导体(闻泰科技子公司)全球除中国大陆外的30个主体下达为期一年的资产和业务冻结指令 [2] - 安世半导体部分外籍高管自行组成危机管理委员会 并获荷兰法院裁决暂停闻泰CEO职务 任命临时“管家”管理公司 闻泰仅保留1股安世股份并被托管 [4] - 美国商务部于2025年9月29日发布新规 对实体清单企业持股超50%的子公司追加同等制裁 安世作为闻泰100%持股子公司将受制约 [7] - 闻泰科技认为上述行动旨在使安世脱离其控制权 公司已采取法律行动应对 并表示有信心捍卫资产安全 [1][5][8] 公司应对策略 - 法律层面:闻泰科技已聘请国际律师 将对荷兰政府的行政令提起行政复议和诉讼 并准备就企业法庭程序上诉至最高法院 [3][5] - 业务层面:公司优先确保安世业务稳定 重点是中国业务稳定 正积极评估中国供应链闭环 推进国产替换以减少供应链风险 [17] - 股东支持:闻泰科技控股股东投资的鼎泰匠芯在上海临港建有12英寸车规级晶圆厂 规划总产能10万片/月 构成内部供应链缓冲 [17] 安世半导体业务概况 - 财务表现:2024年安世半导体收入规模147亿元 毛利率37.47% 净利润22.97亿元 [14] - 市场地位:安世在全球功率分立器件公司中排名从2019年第11名升至第3名 并多年位居中国第1名 [14] - 全球布局:安世在全球拥有超过14000名员工 总部及主要研发在荷兰 制造中心在德国和英国 封测基地在中国及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 [11][12] - 产能规模:德国汉堡晶圆厂月产超35000片晶圆(8英寸当量) 年转化700亿半导体 英国曼彻斯特晶圆厂月产24000片晶圆(8英寸当量) [12] - 中国业务:安世80%终端产品出货在中国大陆 其中70%来自东莞工厂 该厂年产量超500亿件 2024年上半年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中国区营收占比48% [13][15] 产业链与市场 - 客户基础:安世半导体产品年出货1100亿颗 应用超过2.5万客户终端 包括博世、西门子、三星、苹果、戴森、特斯拉等全球顶级品牌 [13][14] - 产业协同:闻泰科技与控股股东旗下鼎泰匠芯签署为期四年的框架协议 预计采购代工晶圆总金额达68亿元人民币 [18] - 全球化趋势:尽管面临冲击 公司认为半导体产业是全球化产物 未来发展取决于协作而非对抗 [19]
闻泰科技的“安世之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21:51
公司重大负面事件 - 荷兰政府于9月30日发出指令,要求冻结闻泰科技的控股子公司安世半导体的资产、知识产权等,为期一年 [2] - 荷兰企业法院即时生效多项紧急措施,包括暂停创始人张学政作为安世半导体CEO的职务职权 [3][5] - 法院任命一名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独立外籍董事,并将闻泰科技通过香港裕成控股持有的安世半导体股份(仅保留1股)托管给独立第三方,公司暂时失去了对安世的治理权和投票权 [5] 战略转型与业务出售 - 因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导致ODM/OEM业务难以为继,公司于2025年开始全身心押注半导体业务 [3] - 2025年上半年,ODM/OEM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4.85亿元,但累计产生6.85亿元亏损 [7] - 公司以约43.89亿元对价,向立讯精密及关联公司出售了赖以起家的ODM/OEM业务 [3][7] 地缘政治与监管风险 - 公司指控荷兰政府的行动是基于地缘政治偏见的过度干预,违背了欧盟倡导的市场经济规则 [5] - 美国商务部于9月29日发布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对被列入“实体清单”企业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追加同等制裁,闻泰科技因全资控股安世半导体成为目标 [6] - 此次事件被视为公司真正面对的是来自美国方面的压力 [5] 历史监管冲突先例 - 2021年7月,安世半导体完成对英国车规级芯片企业Newport Wafer Fab (NWF)的收购 [8] - 2022年1月,英国动用《国家安全与投资法》对收购案进行追溯,要求安世半导体出售NWF至少86%股份 [8] - 2023年11月,安世半导体以1.77亿美元将NWF出售给美国威世(Vishay),交易于2024年完成 [9] 内部治理与高管变动 - 公司进行了大规模人事调整,张学政的姐姐张秋红辞去董事长、总裁职务,三位ODM/OEM背景的高管辞职 [3] - 遴选了系出安世半导体的高管沈新佳、杨沐、庄伟等人全面接管公司经营决策 [3][14] - 此次冻结事件由安世半导体三位核心外籍高管(首席法务官、首席财务官、首席运营官)辅佐指控举证并发起行动 [11][12]
美将我多家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中方回应
商务部网站· 2025-10-10 16:35
美对华出口管制事件 - 美国商务部于美东时间2025年10月8日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1] - 美方行为被指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并滥用出口管制措施 [1] - 美方措施对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多家实体实施穿透性制裁 [1] 中方回应与影响 - 中方认为美方此举严重损害企业合法权益 [1] - 美方行为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1] - 中方表示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实体的合法权益 [1]
刚刚!美国将16家中企列入实体清单!
国芯网· 2025-10-09 22:47
事件概述 -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于10月8日将26家实体与3个地址加入实体清单 其中包含16家中国大陆企业和3个中国香港地址 [2] - 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范围广泛 包括全球大型电子元件分销商Arrow的中国子公司及一系列中小型技术和贸易企业 [2] - 此次行动被描述为继续封堵中国半导体相关技术和公司的举措 [2] 受影响企业名单 - 16家中国实体中包含艾睿中国电子贸易有限公司和艾睿电子(香港)有限公司等大型分销商 [5][6] - 名单涵盖北京 上海 山东 甘肃等多地企业 涉及电子信息技术 物联网 电力控制等多个技术领域 [5][6][7][8][9][10][11] - 3个被列入清单的中国香港地址位于元朗和旺角 [4][5] 行业影响与反应 - 美方行为被指滥用出口管制工具 是典型的霸权主义行径 严重损害企业合法权益并破坏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 [2] - 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