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利益保护

搜索文档
公募基金高质量行动方案解读:锚定投资者利益,驱动行业升级
中泰证券· 2025-05-13 20: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预期未来6 - 12个月内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10%以上 [3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7日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旨在解决行业“重规模轻回报”等问题,引导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该方案是对前期改革的深化与系统化,标志行业治理进入新阶段 [11] - 方案从变革激励机制、升级投资者保护、强化监管执法、优化行业结构、重视长期投资五方面发生转变,对资本市场、资管行业、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均产生积极影响 [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政策背景与发展历程 - 近年来中国公募基金行业重要性凸显,但存在“重规模轻回报”等问题,为推动行业健康发展,2025年5月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11] - 自2013年《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后,公募基金行业历经多轮改革,此次方案是对前期改革的深化与系统化 [11] 核心举措解读 聚焦投资者利益保护 - 构建浮动管理费机制,新设立主动权益类基金采用与业绩挂钩费率模式,头部机构1年内60%新发主动权益基金需采用,随后逐步推广 [10] - 降低固定费用,调降认申购费、销售服务费等,引导大规模指数基金、货币市场基金降低管理和托管费率,减少基金运营固定成本 [10] 重塑行业评价机制 - 修订主动权益类基金信息披露模板,展示中长期业绩、业绩基准对比等关键信息,增强投资者知情权 [12] - 优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作用,制定监管指引,规范基准设定等流程,确保投资策略与基准一致 [12] - 强化基金经理与投资者利益共担机制,提高强制跟投比例、延长锁定期,落实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制度,薪酬与业绩基准挂钩 [12] - 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降低规模排名等指标权重 [13] - 调整行业评奖导向,发挥监管分类评价作用,构建以五年以上长周期业绩为核心的评价评奖体系 [13] 优化产品供给与行业结构 - 鼓励提升权益投资占比,加大权益类基金指标权重,实施股票ETF快速注册机制等,引导长期资金入市 [14] - 促进销售端改革,建立基金销售机构分类评价机制,对评价结果靠前机构给予优先考虑 [22] - 推动公募基金行业差异化竞争格局形成,支持头部公司业务创新,制定中小公司高质量发展示范方案 [22] 强化监管与合规底线 - 风险防控升级,完善多层次流动性风险防控机制,建立逆周期调节机制 [21][23] - 穿透式监管执法深化,加强行业机构股权及高管准入管理,完善高管任职管理制度 [27] - 推动《基金法》修订,完善重点领域制度供给,提高违法违规成本 [27] 政策变化及影响 政策变化 - 变革激励机制,从“重规模轻回报”转变为“投资者回报优先”,建立浮动管理费和长周期考核体系 [25] - 升级投资者保护,在信息披露、费率管控和考核激励等方面采取行动,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25] - 强化监管执法,加大惩处力度,强化准入管理、风险防控和退出机制 [25] - 优化行业结构,支持权益类基金发展,促进产品多元化和差异化竞争 [25] - 重视长期投资,引导基金公司和投资者践行长期价值投资理念 [25] 政策影响 - 资本市场方面,权益类基金占比提升,增强市场稳定性和韧性,丰富投资工具,提升市场定价效率,降低系统性风险 [28] - 资管行业方面,推动行业从“规模导向”向“回报导向”转变,满足不同投资需求,提升行业投研、交易和运营效率 [28][29] - 机构投资者方面,基金公司经营与激励转向“重回报”,重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合规与风险管理 [31] - 个人投资者方面,投资成本与收益关联更紧密,信息披露更透明,引导树立长期投资理念 [31]
两会 | 中泰证券冯艺东:建议优化资本市场退市制度,加强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建设
券商中国· 2025-03-05 15:01
资本市场监管优化建议 - 建议对大股东减持实施分类监管 对私募股权基金等战略投资者放宽减持限制 促进创投资本良性循环 [3] - 将上市公司回购分红与控股股东减持挂钩 要求回购分红总额超过二级市场募资总额方可减持 以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3] - 放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限制 赋予企业主营业务范围内的自主使用权 同时强化信息披露监管 [3] 量化交易规范 - 建议建立"牌照+备案"双轨制 对高频交易商提高资本金门槛并发放专项牌照 普通量化机构实行备案制 [4] - 强调需发挥量化交易提升市场流动性和稳定性的作用 同时强化风险防控 [4] ETF市场发展 - 建议取消公募基金上市交易中关于募集金额和持有人数量的限制 允许ETF采用发起式设立并直接上市 [5] - 提出由做市商提供流动性控制折溢价 促进ETF长期健康发展 [5] 退市制度与投资者保护 - 建议弱化交易类和财务类强制退市要求 鼓励企业通过并购实现主动退市 [6] - 提出建立强制责任人回购中小投资者股票机制 完善退市板块信息披露和连续竞价交易制度 [6] - 建议依托北交所建立私募股权二级市场 制定份额定价、登记流转及信息披露制度 [6] 市场操纵监管强化 - 建议加强对涨跌幅超10%板块(北交所、科创板、创业板)的市场操纵行为监管 防止非理性炒作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