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同业存单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证监会就《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收官 每年向投资者让利超500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9-06 00:07
本报记者 吴晓璐 历时两年多,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迈出"最后关键一步"。 9月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就《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为落 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进一步降低基金投资者成本,规范公募基金销售市场秩序,保护基金投资者合法权 益,推动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对《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进行了修订,并更名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 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修订鼓励投资者摒弃热衷炒作的短期行为。通过赎回费全额计入基金资产,简化并统一赎回费率设 置,刚性提高投资者短期炒作成本;同时,通过规范优化销售服务费收取模式,对于持续持有期限超过一年的股票型基金、混 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不得继续收取销售服务费,有效降低投资者长期投资成本。多举措引导投资者积极践行长期投资、价值 投资理念。 此次改革监管导向明确,聚焦个人客户服务和权益类基金发展。业内人士表示,降低客户维护费占管理费的分成比例,不 涉及对投资者实质让利,但对基金销售机构的销售行为影响较大。 《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于 ...
公募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则迎修订 整体降费约300亿元
期货日报· 2025-09-05 22:01
同时,《规定》通过优化赎回费制度安排,约束短期行为。一方面,将现行"赎回费部分归基金资产所 有,部分归基金销售机构所有"的制度安排,优化为"赎回费全部归基金财产所有",引导基金销售机构 通过提供持续性服务,由赚取"流量"收入向赚取"保有"收入转变。 另一方面,统一赎回费收取标准,明确除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同业存单基金、货币市场基金 以及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基金除外,各类基金及其份额均按相同标准收取赎回费,鼓励投资者长期持 有。 据了解,2023年7月,证监会制定印发《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提出按照"基金管理人-证 券公司-基金销售机构"的实施路径分阶段推进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工作,逐步降低公募基金综合投资成 本。此次基金销售费用改革,是分阶段推进费率改革的"最后关键一步"。 具体来看,本次降费力度较大,将股票型基金的认购费率、申购费率上限由1.2%、1.5%,调降至 0.8%;将混合型基金的认购费率、申购费率上限由1.2%、1.5%,调降至0.5%;将债券型基金的认购费 率、申购费率上限由0.6%、0.8%,调降至0.3%。将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销售服务费率上限由 0.6%/年,调降至0 ...
时隔十二年再迎修订,公募基金销售费率改革呈现四大亮点
第一财经· 2025-09-05 20:26
9月5日,证监会发布消息称,对《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进行了修订,并更名为《公 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下称《规定》),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规定》共有六章28条,主要包括合理调降公募基金认购费、申购费、销售服务费率水平,优化赎回安 排,部分持有期限超过一年的基金不再计提销售服务费,设置差异化的尾随佣金支付比例上限,建立基 金直销服务平台等六方面内容。 三个阶段公募费改累计让利超500亿元 时隔十二年,公募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再迎修订。 销售费率改革有四大亮点 此外,《规定》还明确对投资者持有期限超过一年的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不再计提 销售服务费。 据了解,此次《规定》的修订是落实《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和《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 行动方案》的重要举措,也是分阶段推进费率改革的"最后关键一步",主要有四大亮点。 其一,降费力度大。此次降费,将股票型基金的认购费率、申购费率上限由 1.2%、1.5%调降至0.8%; 将混合型基金的认购费率、申购费率上限由 1.2%、1.5%调降至0.5%;将债券型基金的认购费率、申购 费率上限由0.6%、0.8%调降至0. ...
证监会公开征求意见:投资者赎回基金份额产生的赎回费,应当全额计入基金财产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20:13
人民财讯9月5日电,证监会就《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 见,其中提出,投资者赎回基金份额产生的赎回费,应当全额计入基金财产。对于股票型基金、混合型 基金、债券型基金和基金中基金(FOF),应当按照以下费用标准收取赎回费:对持续持有期少于七日 的投资者,收取不低于赎回金额1.5%的赎回费;对持续持有期满七日、少于三十日的投资者,收取不 低于赎回金额1%的赎回费;对持续持有期满三十日、少于六个月的投资者,收取不低于赎回金额0.5% 的赎回费。对于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同业存单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以及中国证监会认可的 其他基金,基金管理人可以根据产品投资运作特点另行约定赎回费收取标准。 ...
基金早班车丨ETF成FOF新宠,资产配置工具化加速
搜狐财经· 2025-08-18 08:42
公募FOF指数化投资趋势 - 公募FOF加速拥抱指数化投资 ETF-FOF产品阵营快速扩容 继上半年两只ETF-FOF成立后 兴证全球基金8月20日推出同类新品[1] - FOF持有ETF占比持续抬升 "资产配置+工具化"组合渐成行业主流[1] 股票市场表现 - A股三大股指8月15日全线上涨 沪指涨0.83%报3696.77点 深成指涨1.6%报11634.67点 创业板指涨2.61%报2534.22点[1] - 科创50指数涨1.43%报1101.29点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24万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缩量346亿元[1] - 个股涨多跌少 全市场4625只股票上涨 644只股票下跌 其中104只涨停 4只跌停[1] 基金发行与分红 - 8月15日新发基金7只 主要为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 广发创业板指数增强A募集目标金额达30亿元[2] - 基金分红11只 多为混合型 华夏华润商业资产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派发红利最多 每10份基金份额派发0.9117元[2] 同业存单基金规模变化 - 同业存单基金规模大幅缩水 截至8月15日全市场101只同业存单基金合计规模不足1300亿元[2] - 较发行高峰时的逾3500亿元相比缩水超过六成 26只基金规模跌破5000万元 占比逾四分之一[2] - 业绩优势不足叠加债牛与权益市场回暖导致资金持续流出[2] 公募FOF业绩表现 - 公募FOF摆脱四年低迷 交出五年来最亮眼成绩单 表现居首的FOF年内收益达34.28%[2] - 全市场超九成产品实现正收益 2022年最佳FOF收益仅0.29%[2] - 业绩前十FOF大幅增配股基 减持债基与保守品种 重仓医药 科技等高弹性股基[2] 单基金业绩表现 - 8月15日业绩表现最好基金为信澳优势行业混合A 日增长率9.1424% 其次为信澳优势行业混合C日增9.1344% 招商科技智选混合A日增9.0608%[3] - 股票型基金冠军鹏华沪深港互联网股票日增6.1286% 债券型冠军金鹰元丰债券A日增2.6660%[3] - 混合型冠军信澳优势行业混合A日增9.1424% 货币型冠军嘉合货币B日增0.0111%[3] - ETF联接基金冠军华夏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日增5.5208% LOF型冠军鹏华创新动力混合日增6.9195%[3] - QDII基金冠军嘉实恒生医疗保健ETF日增2.7013%[3] 各类基金TOP5排名 - 股票型基金TOP5日增长率介于5.4760%至6.1286% 鹏华沪深港互联网股票排名第一[4] - 债券型基金TOP5日增长率介于2.0910%至2.6660% 金鹰元丰债券A排名第一[4] - 混合型基金TOP5日增长率介于5.9103%至6.3890% 东方区域发展混合排名第一[4] - ETF联接型基金TOP5日增长率介于5.2294%至5.5208% 华夏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排名第一[4] - LOF型基金TOP5日增长率介于4.2056%至6.9195% 鹏华创新动力混合排名第一[4] - QDII型基金TOP5日增长率介于2.5903%至2.7013% 嘉实恒生医疗保健ETF排名第一[4]
从爆款频频到濒临清盘 同业存单基金规模大缩水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07:16
同业存单基金规模变化 - 全市场101只同业存单基金整体规模不足1300亿元 较逾3500亿元募集规模缩水超60% [1] - 26只基金规模不足5000万元 占比超四分之一 处于清盘边缘 [1] 规模下滑原因分析 - 同业存单基金缺乏业绩优势导致资金关注度下降 [1] - 债券行情兴起与权益资产市场复苏促使资金流向其他资产类别 [1]
从爆款频频到濒临清盘 昔日热门基金规模大缩水
证券时报· 2025-08-18 01:44
同业存单基金规模大幅下滑 - 全市场101只同业存单基金总规模从募集时的3551.49亿元缩水至1258.26亿元 规模下降幅度超过60% [1][3] - 26只基金规模低于5000万元 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面临清盘风险 [1] - 89只基金成立后出现规模缩水 占比达88.12% 其中64只缩水幅度超80% 占比63.37% [3] 具体产品规模变动情况 - 7只募集规模达百亿元的基金均出现显著下滑 其中3家公募产品规模从100亿元降至10亿元以下 [3] - 某头部公募产品从99.80亿元缩水至11.16亿元 降幅接近90% [3] - 少数产品逆势增长:创金合信从2.88亿元增至73.72亿元 鹏华从24亿元增至近90亿元 华泰柏瑞从50亿元增至超90亿元 [4] 规模下滑主要原因 - 业绩表现缺乏优势:近一年83只产品平均收益率1.41% 仅2只超2% 近三年31只产品平均收益率5.81% 最高6.78% [6] - 相较其他固收产品表现平庸:货币基金近一年/三年平均收益分别为1.43%/5.18% 短期纯债基金为1.89%/7.30% 中长期纯债基金为2.45%/9.06% [6] - 市场环境变化:2023年后债牛行情吸引资金流向债券品种 2024年下半年权益市场回暖提升风险偏好 进一步降低同业存单基金吸引力 [6] 行业动态与新产品发行 - 2025年以来新成立9只同业存单基金 最新成立的中信保诚产品募集规模6.72亿元 [7] - 德邦基金等公募仍在提交产品注册申请 但后续产品规模普遍偏小 在市场环境变化下难以做大 [7] - 部分公司采取应对措施:有基金公司向证监会提交持续运作方案并获得持有人大会通过 [2]
同业存单基金规模破千亿 销售监管持续规范
新华网· 2025-08-12 14:26
同业存单基金发行与规模 - 同业存单基金已进入第五批次发行 仍有80多家基金公司近百只产品正在申请中[1] - 总规模半年内突破千亿元 目前已成立产品17只 获批发行27只[1] - 第五批产品中 国联安、中银、万家旗下产品本周开启发行[1] 产品特征与市场需求 - 绝大部分基金为被动管理 跟踪指数集中在同业存单AAA指数[2] - 持有期限集中于7天 少量为30天 流动性介于短债基金和货币基金之间[2] - 低风险特性受市场青睐 中金公司预计市场规模可能达万亿元级别[2] 募集情况与配置需求 - 广发、国泰、嘉实基金均实现超百亿提前结募 嘉实募集达100亿元上限[1] - 景顺长城基金首募规模99.85亿元[1] - 华安证券测算 以54亿元平均募集上限和80%持仓比例 将带动4320亿元高等级存单配置需求[2] 监管规范与销售要求 - 监管层对销售、宣传、产品运作提出规范 禁止宣传稳定收益预期[3] - 要求充分揭示净值波动和赎回风险 禁止展示历史收益或关联产品收益[3] - 规定全渠道销售 认购期不超过2周 成立后禁止短期业绩年化宣传[3] 行业发展趋势 - 2021年为申请高峰期 现阶段处于存量消化期 每批次获批约5只[3] - 审批节奏取决于监管态度和认购情况 未来审批有望常态化[3] - 基金公司通过该产品扩大市场规模 丰富产品线 部分公司已控制规模[4]
固定收益点评:收益下行的挑战:货币基金2025Q2季报点评
国盛证券· 2025-07-31 17: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无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二季度货币基金规模超季节性回升,收益率分布区间下移,机构行为上拉久期加杠杆、增持存款和债券,同业存单基金规模小幅增加;未来货币基金收益率或继续下行,规模增长或将放缓 [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货币基金规模变化 - 2025年二季度货币基金资产净值达14.21万亿元,较上季度增加9046亿元,同比多增2059亿元,规模超季节性回升 [13] - 货币基金资产净值同比增速由3月的6.7%升至6月的7.9%,全市场货币基金七日年化平均收益率由3月的1.45%降至6月的1.34%,存款挂牌利率降幅在5 - 25bps,货币基金相对存款收益优势抬升推动规模增速回升 [18] - 二季度资金和存单收益率相对货基利差震荡回落,机构申购货币基金动力可能增强 [22] 货币基金收益率区间分布 - 二季度更多货币基金收益率分布在1.4%以下,占比达40%,较上季度增加5个百分点,全市场货币基金平均收益率4 - 6月分别为1.42%、1.35%、1.34%,资金转松加快收益率下行 [26] 货币基金机构行为变化 - 2025年二季度货币基金增持债券3696亿元、存款1.14万亿元,债券占比降2.52%至54.05%,存款占比回升5.62%至26.97%,增持存单3459亿元,同业存单占债券投资市值比重达85.15% [4] - 二季度末货币基金投资组合平均剩余期限为83.16天,较上季度拉长7.50天,平均杠杆率105.81%,较上季度上升1.85%,久期回升至高位,杠杆处于中性水平 [5] 同业存单基金规模变化 - 2025年二季度同业存单基金规模增加64亿元至1258亿元,数量扩到101只,单只平均规模由2023年底的21.49亿元降至12.46亿元 [42]
货币基金2025Q2季报点评:收益下行的挑战
国盛证券· 2025-07-31 16: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二季度货币基金规模超季节性回升,收益率下行,资产配置结构调整,未来收益率或继续下行、规模增长或放缓 [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货币基金规模变化 - 2025年二季度货币基金资产净值达14.21万亿元,较上季度增加9046亿元,同比多增2059亿元,规模超季节性回升 [2][9] - 货币基金资产净值同比增速由3月的6.7%升至6月的7.9%,全市场货币基金七日年化平均收益率由3月的1.45%降至6月的1.34%,存款挂牌利率降幅在5 - 25bps,货币基金相对于存款收益优势抬升推动规模增速回升 [2][12] - 二季度资金和存单收益率相对货基利差震荡回落,机构申购货币基金动力可能增强 [3][18] 货币基金收益率区间分布 - 二季度更多货币基金收益率分布在1.4%以下,占比达40%,较上季度增加5个百分点,全市场货币基金平均收益率4 - 6月分别为1.42%、1.35%、1.34%,资金转松使收益率加快下行 [3][22] 货币基金机构行为变化 - 2025年二季度货币基金增持债券3696亿元、存款1.14万亿元,债券占比降低2.52%至54.05%,存款占比回升5.62%至26.97%,增持存单3459亿元,同业存单占债券投资市值比重达85.15% [4][26] - 二季度末货币基金投资组合平均剩余期限为83.16天,较上季度拉长7.50天,平均杠杆率105.81%,较上季度上升1.85%,久期回升至高位,杠杆处于中性水平 [4][29] 同业存单基金规模变化 - 2025年二季度同业存单基金规模增加64亿元至1258亿元,数量扩到101只,单只平均规模由2023年底的21.49亿元降至二季度的12.46亿元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