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资本
搜索文档
唐劲草:一级市场亟需“放心资本”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10-16 18:20
行业当前困境 - 股权投资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出清,2025年1-7月注销的私募股权、创投类管理人达360家,其中因“12个月无在管注销”的达30家[2] - 募资难、退出难困境持续,“十四五”期间约7000家僵尸私募基金机构完成出清[2] - 募资市场缺乏真正的“长钱”,募资难问题进一步深化[3] - 募资难传导至投资端,投资机构大多持谨慎观望态度,“只看不投”[7] - 2015-2016年“双创”浪潮期间设立的基金正进入退出关键阶段,DPI压力巨大,国内退出渠道高度依赖IPO,其他渠道有待畅通[7] 募资工具创新与局限 - 债券市场推出“科技板”,具有丰富经验的股权投资机构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用于基金设立或扩募[5] - 截至2025上半年,已有超30家股权投资机构发布科创债发行公告或完成注册,总规模突破200亿元[5] - 科创债资金具有低成本、长周期特点,降低了机构对传统股权融资的依赖[5] - 但科创债作为债务融资工具要求还本付息,增加了创投机构的财务成本和偿债压力,与行业“以管理能力撬动社会资本”的运作逻辑相悖[6] - 多数中小创投机构因管理规模有限、历史业绩较短,难以满足科创债发行条件,募资难题依然存在[6] 信任危机与“放心资本”解决方案 - 行业出现信任危机,表现为LP对GP管理费要求日益严格,以及创业公司集中触发对赌回购导致批量诉讼[8] - 问题的根源在于募资难、退出难背景下各方的不信任,破局关键在于重构信任[8] - 提出发展“放心资本”解决方案,需实现募的放心、投的放心、管的放心、退的放心[8] - 具体措施包括:LP在管理费、基金条款方面遵循市场规律;鼓励取消强制对赌与回购要求;LP放宽对子基金考核,GP完善信息披露;各方保持耐心寻求多元化退出方式,慎用批量起诉[9] “放心资本”核心特征与发展建议 - 需具备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以匹配科技创新周期长、不确定性大的特点[10] - 需对风险高度容忍、对失败高度包容,同时完善风险管理机制[10] - 需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和投资者沟通机制,以及多元化的退出渠道[10] - 需具备专业的投后管理能力,为被投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10] - 具体发展建议包括:建立长期资本引入机制吸引保险、银行资金;完善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增强信息披露;创新投后管理与退出机制;建立容错与尽职免责机制;鼓励取消强制对赌或回购要求[11][12][13][14][15][16] 母基金群模式与差异化监管 - 多设“母基金群”是破解募资难题的重要措施,以多目标、多层次的“基金舰队”取代功能单一的“资本航母”[16] - 规模适中、定位分明的母基金群模式有助于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优化投资布局、实现差异化投资和分散风险[16] - 对创投基金实行差异化监管是核心政策导向,2023年7月发布的《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为其提供了制度基础[17] - 差异化监管核心在于“优化服务”与“松绑减负”,关键举措包括在退出端提供便利(如税收优惠、多元化退出路径),以及在考核与免责机制上予以包容,特别是针对政府和国企出资的基金[18] - 差异化监管旨在引导行业“投早、投小、投长、投硬科技”,服务国家战略,形成良性循环[19]
LP齐聚苏州 共话母基金发展新机遇
证券日报网· 2025-09-29 21:12
行业政策与生态 - 私募股权投资领域接连迎来政策利好 多地纷纷成立大型综合性母基金以打造矩阵化的基金集群 [1] - 政策目标是通过母基金和创投促进地方产业发展 整合创新资源 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注入资本动力 [1] - 苏州积极优化私募基金行业募投管退全链条生态 围绕产业链配置资金链 激发基金与产业协调联动 [1] 区域发展与资本集聚 - 苏州凭借雄厚的产业基础 活跃的资本生态及一产业一基金的精准布局 已成为全国创投高地 [2] - 2025年上半年苏州在基金设立 融资事件及IPO数量上均展现出强劲的资本集聚与创新活力 [2] - 吴江区在国有资本示范引领和高能级载体生态赋能下 实现资本与创新产业相互成就 [1] 行业挑战与发展策略 - 当前股权投资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 面临募资难和退出渠道有限等挑战 [2] - 行业应大力发展兼具大胆资本风险承受力与耐心资本长期陪伴特性的放心资本 [2] - 破局方式包括引入长期资金 完善风控 创新退出机制及完善对创业投资的差异化监管 [2] 会议与交流重点 - 会议围绕国家级母基金与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协同 捕捉长三角产业创新投资机遇等主题进行交流 [2] - 会议汇聚政府部门 行业协会 主流母基金 保险资管及一流投资机构等200余位代表 [1]
国资加码科技创新 7只专项子基金落户苏州
中国经营报· 2025-09-26 22:26
股权投资行业现状与挑战 - 股权投资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面临募资难、退出渠道有限等严峻挑战 [1] - 应大力发展兼具“大胆资本”风险承受力与“耐心资本”长期陪伴特性的“放心资本”以应对挑战 [1] 行业破局路径 - 通过引入长期资金、完善风控、创新退出机制等方式寻求破局 [1] - 完善对创业投资的差异化监管是破局方式之一 [1] 国有资本投资动向 - 越来越多的国有资本参与产业基金投资 [1] - 通过“母基金+子基金”的联动机制,发挥国有资本的引导放大效应,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 [1] 专项子基金设立 - 签约设立7只聚焦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项子基金 [1] - 新设立的专项子基金总规模超过65亿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