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搜索文档
2025安徽电商大赛落幕
环球网资讯· 2025-07-21 11:40
赛事概况 - 2025年安徽省电商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互联网营销师(视频创推员)赛项决赛于7月18日在安徽广播电视台演播厅落幕,20位决赛选手决出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优秀选手可申报"安徽省技术能手"称号 [1] - 大赛由安徽省商务厅、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六安市商务局、安徽广播电视台等共同承办,安徽省委网信办特别支持,覆盖全省16个地市 [3] 赛事意义与行业影响 - 大赛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安徽实践,为电商人才标定新时代成长坐标,强调内容安全和社会责任是商业变现的基础 [3] - 赛事重新定义电商人才培养的安徽模式,注重实战演练和品牌沉淀,而非闭门造车的才艺展示或热点追逐 [4] - 赛事构筑电商人才立体培养场,涵盖从策划创意到商业变现的全流程,打通创意到变现的"最后一公里" [4] 赛事特色与创新 - 设置"企业真实商业命题双赛道",复赛阶段与"男生女生向前冲"手游、徽六瓜片、迎驾贡酒、海洋羽毛等品牌深度合作,决赛阶段25家好网货企业参与命题竞技 [4] - 赛事融合技艺传承与现代营销,选手通过田间地头、非遗工坊、智能制造车间等场景实践数字传播与商业变现 [4] 行业愿景 - 赛事为江淮大地播下电商人才种子,融合徽商诚信精神与数字时代创新思维,推动"皖美达人 视界生徽"愿景,助力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 [6]
四川加快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 这个平台专门打造“样板间”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25 09:16
四川省制造业智改数转进展 - 四川省制造业智改数转资源池聚集183家优质供应商,梳理392个"小快轻准"产品和服务 [1][4] - 四川数智化绿色化发展促进中心举办对接交流活动264场,服务企业2400余家 [1][5] - 全省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4.7%,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5.3% [1][6] 赋能平台建设成效 - 赋能平台展示大厅呈现智能制造图景,展陈案例来自灯塔工厂、数字领航企业等重点标杆企业 [2] - 长虹控股集团"5G+AI"视觉检测设备精准率达99.98%,漏检率小于0.01‰ [2] - 长虹云化供应链平台接入上万家供应商,订单交付周期从40天缩短至12天 [2] 企业转型案例 - 瀚江新材预计通过"智改数转"减少10%人力成本,生产效率提升5%以上 [1] - 虹信软件入驻促进中心8个月后新客户同比增长约30% [5] - 促进中心采用政企联动模式,提供股权投资、担保贷款等金融服务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6] 行业发展现状 - 四川传统产业占比超70%,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型的重要时期 [3] - 企业面临"不会转、不敢转、转不起"困境,主要因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 [3] - 促进中心通过精准匹配方式提升对接成功率,已服务2400余家企业 [3][5]
量化派冲刺上市 拥抱数字消费新蓝海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29 15:42
政策背景 - 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 [1] - 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举措 [1] - 政策东风下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快速发展,量化派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计划在香港主板上市 [1] 公司概况 - 量化派创立于2014年,是中国领先的精准撮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秉承"数字驱动世界,智能点亮生活"的使命 [1] - 公司依托闭环场景化服务能力、模块化运营能力、规模化商品及服务输出能力,为多行业提供精准撮合服务 [1] - 公司投入大量资源构建技术平台,在分析客户画像方面拥有逾八年经验 [1] 研发与技术 - 研发团队由创始人兼CEO周灏博士和首席技术官周强先生(15年研发经验)领导 [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研发团队包括58名技术人员,占雇员总人数45% [2] - 2021-2023年度及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分别为4440万元、6070万元、4690万元及1710万元 [2] - 公司持有50项软件版权、736项注册商标、九项中国专利和五项待申请专利 [2] 上市计划 - 量化派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计划在香港主板上市,由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联席保荐,复星国际资本担任财务顾问 [1] - 上市举措展示公司发展成果并把握数字经济时代机遇 [2] - 上市后公司有望获得更雄厚资金实力和更广阔发展空间,持续深耕数字经济和数字消费领域 [2]
一季度我省服务业取得开门红
搜狐财经· 2025-05-27 07:10
服务业整体表现 - 一季度江苏服务业增加值达18831亿元,同比增长5.9%,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6.9%,较去年同期提升1.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6.5%,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3个百分点 [1] - 分行业增速:住宿和餐饮业增长7.5%,批发和零售业增长7.7%,营利性服务业增长8.9%,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5.1% [1] 生产性服务业 - 一季度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增速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比68.7%,同比增长9.9%,贡献率达83.6%,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6.7个百分点 [2] - 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12.5%,贡献率33%,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2.6个百分点,政策支持人力资源服务高端化及会计、审计等中介机构专业化发展 [2] 高技术服务业 - 电子商务服务领跑,规上同比增长39.8%,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增长17.1%(互联网信息服务14.9%,互联网平台30.8%),生产性服务平台收入增长50.3% [3] -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增长27.8%(技术推广服务29.3%),研发与设计服务增长10.5%(研究和试验发展8.4%) [3] 交通运输业 - 铁路客运量7440.7万人次(+5.1%),旅客周转量增长2.3%,9座机场旅客吞吐量1548.8万人次(增速较前两月提升0.6个百分点) [4] - 货运领域:公路运量4.3亿吨,水路货运量增长10.5%,铁路货运量2288.2万吨(+14%),港口集装箱吞吐量694.4万标箱(+7.3%),机场货邮吞吐量18.2万吨(+11.4%) [4] 金融与邮政电信业 - 3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6.7万亿元(+3.6%),贷款余额27.4万亿元(+10.7%,增速较前两月提升0.4个百分点),证券交易额38.4万亿元(+42.2%) [5] - 邮政业务总量384亿元(+19.8%),快递业务量36.3亿件(+21.1%),业务收入249亿元(+7.2%) [5] - 电信业务总量349.5亿元(+5.1%),业务收入375.7亿元,互联网宽带用户4942.6万户(+2.6%),移动电话用户增长1.8% [6]
八家上市快递公司首度全面盈利,申通、韵达减员至不足1万人
南方都市报· 2025-04-30 17:03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快递行业业务量达1745亿件,业务收入1.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13% [2] - 中部和西部地区量收比重双双上升,市场区域结构趋向平衡 [2] - 八家主流上市快递企业首次实现全面盈利 [2] - 头部企业日均单量从2022年4000万~7000万增长至2024年6000万~9000多万 [2] 企业财务数据 - 顺丰收入2844.2亿元(增速10.07%),净利润101.7亿元(增速23.51%),业务量132.6亿件(增速11.5%),市场份额7.6% [3] - 京东物流净利润70.88亿元,同比增长507.2% [3][6] - 中通收入442.8亿元(增速15.3%),净利润88.88亿元(增速1.5%),业务量340亿件(增速12.6%),市场份额19.48% [3] - 圆通收入690.3亿元(增速19.67%),净利润40.12亿元(增速7.78%),业务量265.73亿件(增速25.32%),市场份额15.23% [3] - 极兔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1.1亿美元 [6][7]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电商退换货、进村、出海领域持续贡献新增量 [2] - 逆向件和散单件成为通达系主要增量来源 [4][5] - 极兔逆向件和散单业务日均300万单,同比增长80% [4] - 中通散件日均突破700万单,同比增长近50% [4] - 圆通散单和逆向物流快件同比增长超70% [5] - 申通大客户业务规模同比增长260% [5] 科技应用与成本优化 - 无人车、无人机、智能分拣等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 [2] - 申通员工数从12927人减至9293人,快递员减少6000人 [9] - 德邦员工减员1203人,快递员减少5200人 [10] - 韵达员工减员1155人至9765人,但快递员数量增加 [10] - 顺丰减员5936人,但人均年薪增加7.4%至21.7万元 [9] - 极兔单票成本下降11.8%至0.30美元 [7] 市场竞争格局 - 中通市场份额19.48%保持第一,但与圆通差距缩小 [3][4] - 仅申通年度市场份额同比增加,其他企业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4] - 价格竞争仍然激烈,韵达、圆通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 [2] - 顺丰净利润时隔三年后超越中通重返第一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