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场景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新意,带来生意
人民日报· 2025-10-22 15:06
行业整体表现 - 餐饮业是重要的民生行业,1-9月餐饮收入为40989亿元,同比增长3.3% [5] - 今年6月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0.9%,但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同比下降0.4% [5] - 国庆中秋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7% [5] - 业内人士用“冰与火”形容行业现状,整体机遇与挑战并存 [5] 消费场景创新 - 通过赛事带动、互动演绎、线上直播等方式丰富产品供给和服务体验 [6][8] - 南京“瓶子”菜馆借助“苏超”赛事推出球迷套餐等活动,生意好转,周末打烊时间推迟至零点以后 [6] - 成都“蜀国宴”川菜馆引入文化表演,打造沉浸式就餐体验,客流量从低谷回升,营业额翻了一倍不止 [8] - 成都罗二火锅通过短视频平台分享日常和线上直播进行营销,从17张桌子的小店扩张至60多家门店,一次直播达成意向交易额1000多万元 [8][9] 政策与行业支持 - 南京市商务局等多部门在“苏超”赛事期间组织开展主题市集、商家促销等促消费活动 [6] - 南京新街口商圈商户协会策划“跟着苏超品美食”活动,发放5000份海报引流 [7] - 四川省发布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支持培育体验式、沉浸式餐饮消费新场景 [9] 经营挑战与成本压力 - 高端餐饮利润结构重塑,南京某餐厅5月以来商务宴请订单量下降40%,酒水营收占比下降超过20% [10] - 部分餐饮店选择减少包间数量,反映行业从“拼排场”向“算细账”转型 [10] - 用工成本增加,有面馆老板表示每名员工月用工成本增加近2000元 [12] - 根据中国饭店协会报告,2024年人力成本占营业收入比例均值达22.2% [12] - 线上竞争激烈,“外卖大战”引发成交量爆发式增长,但可能导致客单价长期走低 [12][13] 应对策略与新增长点 - 成都庆云面馆通过组合优惠套餐、推出应季小吃、延长营业时间至凌晨3点等措施,实现日营业额从跌50%到一年卖出30多万碗面的逆袭 [13] - 中国饭店协会调研发现,快餐小吃因性价比高、标准化程度强而展现较强韧性 [14] - 行业建议关注“小店型+高周转+数字运营”路径,通过场景创新、非餐时段开发、数字化技术赋能降本 [17] - 南京金哥私房菜通过短视频运营,2个月账号积累5.5万粉丝,带动店内营收上升 [17] 食品安全与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规定,要求餐饮连锁企业压紧压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15] - 有餐饮店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改造让消费者看见食品安全,明显带动人气 [17]
新视窗·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新意,带来生意——餐饮业在创新中突围
人民日报· 2025-10-22 14:00
行业整体表现 - 餐饮业是重要的民生行业,1-9月餐饮收入为40989亿元,同比增长3.3% [1] - 今年6月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0.9%,但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同比下降0.4% [1] - 国庆中秋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7% [1] - 业内人士用“冰与火”形容行业现状 [1] 消费场景创新 - 通过赛事带动、互动演绎、线上直播等方式丰富产品供给和服务体验 [3][5][6] - 南京“瓶子”菜馆借助“苏超”赛事推出球迷套餐等活动,生意好转,周末打烊时间从晚上9点半推迟至零点以后 [3] - 成都“蜀国宴”川菜馆引入沉浸式文化演出,主题为“一场秀、一顿餐、穿越五千年”,日均客流量增至近200人,营业额相比低谷时翻了一倍不止 [5] - 四川省发布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支持培育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餐饮消费新场景 [6] 经营策略与新玩法 - 成都罗二火锅从17张桌子的小店扩张至60多家门店,重视短视频平台营销,将员工培养成IP [6] - 罗二火锅一次持续两天的大型直播达成意向交易额1000多万元,实现线上引流线下消费 [6] - 南京金哥私房菜通过短视频运营,账号积累5.5万粉丝,带动店内营收上升 [14] - 快餐小吃因性价比高、标准化程度强展现出较强韧性,吸引复购并培养长期消费习惯 [11] 行业面临的挑战 - 高端餐饮利润结构重塑,南京某餐厅5月以来商务宴请订单量下降40%,酒水营收占比下降超过20% [7] - 餐饮店减少包间数量,行业从“拼排场”向“算细账”、从“重面子”向“重效率”转型 [7] - 人力成本上升,2024年人力成本占营业收入比例均值达22.2%,社保规范化使企业用工成本增加 [9] - 线上竞争激烈,“外卖大战”引发低价无序竞争,可能导致客单价长期走低 [9][10] 应对策略与转型路径 - 成都庆云面馆通过组合优惠套餐、推出应季小吃、延长营业时间至凌晨3点等措施,实现日营业额从下跌50%到一年卖出30多万碗面的逆袭 [10] - 行业建议关注“小店型+高周转+数字运营”路径,通过场景创新、非餐时段开发、数字化技术赋能降本 [14] - 餐饮店参与“互联网+明厨亮灶”改造和“你点我检”活动,让食品安全被消费者看见,从而带动人气 [14] 食品安全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规定,明确必须压紧压实餐饮服务连锁企业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紧盯各参与主体和环节以防范风险 [12] - 食品安全是餐饮业的底线和发展的金钥匙 [13]
新意 带来生意
人民日报· 2025-10-22 09:29
新意 带来生意 ——餐饮业在创新中突围 江苏宿迁市苏宿工业园区,市民在一家饭店门前的便民餐食摊位上选购菜肴。陈 红摄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饭店协会 顾客在宁夏吴忠市一家早茶店选购小吃和菜品。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摄 店门一关,隔绝现代街市喧嚣。步入位于四川成都北湖生态公园附近的"蜀国宴"川菜馆,坐定抬眼,厅 堂中央的舞台上,灯光倾泻,水袖翻飞。餐桌前,摆上青花瓷碗,木筷探出,夹起一块灯影脆藕,薄如 蝉翼,入口,麻辣鲜香。 餐饮业一头连着百姓餐桌,一头关系经济发展,是重要的民生行业。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6月,全 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0.9%;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同比下降0.4%。不少餐饮经营者感慨"餐饮业太难 了"。1—9月份,餐饮收入40989亿元,增长3.3%。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全国多地餐饮市场数 据创新高。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 2.7%。 有业内人士用"冰与火"形容今年的餐饮业。餐饮业现状究竟如何?餐饮店面临哪些困难?餐饮业的消费 新增长点在哪?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部分城市进行了探访。 消费场景不断创新 赛事带动、互动演绎、线上直播等,丰富了 ...
新意,带来生意(新视窗·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人民日报· 2025-10-22 06:20
行业整体表现 - 餐饮业呈现“冰与火”态势,1-9月餐饮总收入40989亿元,同比增长3.3% [3] - 今年6月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0.9%,但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同比下降0.4% [3] - 国庆中秋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7% [3] 消费场景与模式创新 - 通过赛事带动(如“苏超”)、互动演绎、线上直播等方式创新消费场景,丰富产品供给和服务体验 [4][5][7] - 南京某菜馆借助“苏超”赛事推出球迷套餐等活动,周末打烊时间从晚上9点半推迟至零点以后,生意好转 [4] - 成都某川菜馆引入文化表演主题,打造沉浸式就餐体验,客流量从低谷时回升,目前每天近200人,营业额翻了一倍不止 [7] - 快餐小吃因性价比高、标准化程度强展现出较强韧性,有助于吸引复购和培养长期消费习惯 [12] 数字化运营与营销 - 短视频平台和线上直播成为重要营销渠道,成都某火锅店通过线上运营从17张桌子的小店扩张至60多家门店 [8] - 该火锅店一次持续两天的大型直播达成意向交易额1000多万元 [8] - 南京某私房菜通过培养员工作为“网红主播”进行网络直播,短视频账号积累5.5万粉丝,带动店内营收上升 [15] -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小店型+高周转+数字运营”被视为破局的有效路径 [15] 经营挑战与成本压力 - 高端餐饮利润结构重塑,南京某餐厅5月以来商务宴请订单量下降40%左右,酒水营收占比下降超过20% [9] - 部分餐饮店选择减少包间数量,反映出行业从“拼排场”向“算细账”的转型 [9] - 人力成本持续增加,2024年人力成本占营业收入比例均值达22.2%,社保规范化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用工成本 [10][11] - 线上“外卖大战”引发低价无序竞争,可能导致客单价长期走低,影响行业长期利益 [11][12] 食品安全与监管 - 食品安全是行业底线,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规定,要求餐饮连锁企业压紧压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13] - “互联网+明厨亮灶”等改造让食品安全可视化,有效带动了店内人气 [14] 成功转型案例与策略 - 成都某面馆通过组合优惠套餐、推出应季小吃、延长营业时间至凌晨3点等策略,实现从日营业额跌至50%到年卖出30多万碗面的逆袭 [12] - 行业建议从业者重点关注场景创新、非餐时段开发、打造“卫星店”等,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降本 [15]
成都这三条商业街,藏着怎样的消费密码?
搜狐财经· 2025-10-18 03:28
成都整体消费市场表现 - 国庆中秋超级黄金周期间,成都位列“长假美食吸引力城市榜TOP10”第一、“文旅消费Top10目的地城市”第二、“国内热门长途游目的地Top10”第二 [1] - 10月1日至8日,成都重点监测的10个商圈合计客流2262.9万人次,同比增长2.3%,实现营业额近44.6亿元,同比增长4.2% [1] - 同期,215条特色商业街合计客流4051.9万人次,同比增长5.0%,实现营业额63.2亿元,同比增长5.4% [1] 新街里商业模式分析 - 新街里三街是一条仅350米长的市井小巷,聚集了60余家商户,通过允许规范的外摆经营来聚集人气和扩大营业范围 [3][4][6] - 典型商户“龙户人家串串香火锅”在国庆假期平均每天接待八九百位客人,日营业额高峰超过8万元,平时晚间也持续排队 [3] - 社区与城管、消防等部门及商家共建街区共治平台,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有效激发社区消费活力 [6][8] 铁像寺水街商业模式分析 - 铁像寺水街国庆中秋假期总客流达14.6万人次,同比增长40.38%,去年客流量为400万人次,今年预计超500万人次 [9][12] - 街区已聚集110余家商店,其中首店占比约60%,入住率超90%,融合新中式古典建筑与多元潮流业态 [10] - 通过策划上百场活动(如水上观影、创意市集)和引入沉浸式体验(如VR体验展)来增加用户黏性,打造公园式商业街区 [11][13] 麓湖CPI商业模式分析 - 麓湖CPI采用“自然野生花园式”设计,客群转化率近50%,人均零售消费额超过2000元 [14] - 项目一期于2024年3月底投运,商业面积约8000平方米,引入40个品牌,2024年累计客流约180万人次,营业额约6000万元 [15] - 业态规划中餐饮配套仅占20%,时尚零售、生活美学等新兴生活方式占比80%,通过独特场景和内容运营沉淀客户忠诚度 [15][17] 行业趋势与成功要素 - 成功的商业街区通过差异化定位(如社区烟火气、文化融合、自然共生)和创新业态(如首店经济、融合消费)来吸引客群 [2][10][14] - 精细化的运营管理和对商户的包容性支持(如规范外摆、共治平台)是提升街区活力和商业表现的关键 [6][8][15] - 注重情感价值、场景体验和圈层经济,将商业价值与生活态度深度绑定,能够有效释放复合消费潜能 [13][17]
古越龙山:公司近年来积极推动黄酒文化传播和消费场景创新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16 21:13
公司战略与市场拓展 - 公司已在全球开设65家品鉴馆和慢酒馆,作为传播黄酒文化与链接消费者的重要阵地 [1] - 通过举办"7·9"节、参与音乐节、冠名体育赛事及线上直播等方式贴近年轻消费群体 [1] 产品结构与品牌价值 - 公司推出的"国酿1959"和"青花醉"等高端产品获得不错市场认可,推动黄酒整体价值回归 [1] - 后续将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并提升品牌价值 [1]
消费“主引擎”燃动经济活力 新场景激活内需新动力
央视网· 2025-10-15 14:57
消费市场宏观趋势 - “十四五”期间中国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新场景、新业态和新模式成为激活内需的新动能[1] -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的地位更加稳固,“品质消费”成为关键词,服务消费支出增速已超过商品消费增速[4] - 五年间探索出的创新政策正转化为长效机制,消费作为经济“主引擎”和“稳定器”的作用将持续增强[4] 零售业态与消费场景创新 - 传统商场通过创新体验实现转型,例如海口国际免税城将购物与娱乐结合,消费者使用闯关地图打卡获取游戏币和优惠[1] - 商场内设置大型体验空间,如3000多平方米的威士忌博物馆,通过AR设备、闻香森林等互动体验吸引顾客,此类沉浸式互动带来销量200%至300%的提升[2][3] - 消费者行为从追求购物效率转变为享受购物过程中的乐趣,预约制体验活动名额非常抢手[2] 海南自贸港消费升级案例 - 海南凭借自贸港政策和旅游资源,从传统免税购物目的地转型为多元体验旅游目的地[1] - 海口全球最大单体免税店面积达28万平方米,汇聚全球800多个优质品牌[1] - 参展商转变为投资商,例如巧克力品牌经销商因发现融合本地食材的产品更受欢迎,直接在海南建厂,并推出带有当地旅游元素的文创食品[3] 产品创新与市场拓展 - 生产商敏锐捕捉消费趋势,推出结合地方特色和文化元素的创新产品,如计划推出泰山巧克力、三亚巧克力等[4] - 国潮品牌走向全球,更多优质商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市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家电向更智能、更绿色升级[4]
消费“主引擎”燃动经济活力 新场景激活内需新动力 百姓美好生活更鲜活
央视网· 2025-10-15 14:15
消费市场宏观趋势 - “十四五”期间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优化[1] - 新场景、新业态和新模式成为激活内需的新动能[1] - 居民服务消费支出增速已超过商品消费增速[16] - “品质消费”成为关键词,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促进家电等产品向更智能、更绿色方向升级[16] 零售业态创新与转型 - 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持续实施,新业态、新场景日益丰富[11] - 传统商场从单纯购物场所转变为注重体验的多元目的地,例如海口全球最大单体免税店面积达28万平方米,汇聚800多个全球品牌[5] - 消费场景发生根本变化,从目的性购物转向沉浸式娱乐体验,例如商场内设置闯关地图互动游戏,提升顾客参与度和愉悦感[7] - 商场拿出超过3000平方米面积打造体验空间,通过AR设备讲解、互动闻香等“博物馆奇遇记”活动吸引客流,此类体验活动预约名额非常抢手[9] - 体验式消费模式显著提升销售转化,沉浸互动后销量实现200%至300%的提升,成单率很高[13] 企业战略与产品发展 - 企业战略从参展商转向投资商,例如巧克力经销商基于对本地市场的洞察,直接在海南建厂[13] - 产品研发更注重本土化与文旅融合,推出融合本地旅游元素(如骑楼、钟楼)的文创食品,共6款新品[14] - 未来计划瞄准地方特色文化,开发如泰山巧克力、三亚巧克力等产品,并借助政策支持拓展全球市场[14] 政策支持与市场地位 - 政策持续优化为消费场景创新提供了保障[11] - 2025年以来提振消费的相关政策纷至沓来,增强了市场信心[14] -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的地位更加稳固[16] - 消费领域探索出的创新政策正转化为长效机制,持续增强消费作为经济“主引擎”和“稳定器”的作用[18]
重庆渝中将焕新一批文商旅消费场景
搜狐财经· 2025-09-25 12:00
渝中区十八梯传统风貌区。首席记者 龙帆 实习生 王逍杨 摄 原标题:渝中区将焕新一批文商旅消费场景 9月23日,渝中区发布《渝中区打造历史人文传承新高地 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 2027年)》,未来渝中区将构建"渝中有礼、有品、有味、有趣、有Yeah"五大矩阵品牌,培育一批沉浸 式、互动式特色消费场景。 近年来,渝中区打造了鲁祖庙、十八梯、协信星光妙塘、S95超次元中心等一批文商旅融合消费地标,结 合渝中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形成了70个"江崖街洞天"消费新场景,推动文旅商贸不断出圈、破圈。 未来3年,渝中区将以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为契机,全面推动商文旅体在空间布局、产品供给、流量转化 上全方位、深层次融合。 围绕载体焕新,渝中区将亮相一批融合消费空间,推动传统商业向主题式、融合化转型,丰富美术馆、先 锋书店、演出剧场、休闲健身、设计酒店等多元业态,加快推动"万象新华""朝天汇海"等标杆项目亮相。 同时,活化利用历史建筑、工业遗存、特色街巷等文旅资源,加快打造枇杷山老街闲适慢活悠享街巷、重 庆湖广山城古韵风貌街巷、嘉宾里滨江雅韵休闲街巷等非标商业项目,促进历史人文与现代消费交融共 生。 渝 ...
传统酿造与国际盛会美妙交融,五粮液服贸会续写“和美”新篇
中国经济网· 2025-09-15 12:37
公司参与服贸会概况 - 公司连续3年作为服贸会全球合作伙伴和指定用酒深度参与2025年展会 [1][2] - 展会吸引8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 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包括近500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 [2] - 在首钢园区设置室内外双展厅 采用"产品品鉴+非遗互动+趣味体验"沉浸式逛展模式 [1][2] 品牌展示与产品创新 - 室内展厅通过双故事线展示国际化进程和历代产品演变 从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至今110年发展历程 [2] - 29°五粮液·一见倾心新品首次亮相服贸会 上市不足半月即取得不俗成绩 以"享青春 我乐意"为口号并签约邓紫棋为全球代言人 [3] - 展示第八代五粮液 经典五粮液系列及蛇年生肖酒等核心产品 [3] - 推出39°五粮液·紫气东来(2023年)和29°五粮液·一见倾心等低度酒产品 契合年轻人口味与审美 [6] 消费者互动体验 - 设置集章打卡 漆扇DIY 品酒闻香等多元互动活动 户外休闲区融合购酒 品鉴 美食与茶饮功能 [4] - 提供五粮液定制雪糕 川红冰饮茶及宜宾特色小吃 打造"舌尖上的宜宾之旅"体验 [4] - 通过鸡尾酒品鉴(如五谷罗尼 29°Crush on)让消费者感受年轻化产品理念 [4] 国际化战略布局 - 与金巴厘共创"五谷罗尼"鸡尾酒 在韩国推出五粮Highball气泡酒 通过低酒精度设计适应海外市场 [6] - 优化升级"中国菜+中国酒"模式 与米其林餐厅深度合作融入国外主流消费群体 [6] - 2025年深度参与大阪世博会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 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全球推介会等国际高端盛会 [8] 品牌跨界合作 - 两度携手金熊猫奖推出纪念酒 构建"名酒+艺术"跨界IP矩阵 [7] - 官宣成为2026FIFA世界杯官方联名产品 将推出世界杯主题限量产品及线下体验活动 [7] - 开展"和美全球行"走进日本 德国 塞舌尔等国 举办首届"和美婚典" 第四届"和美文化节"等IP活动 [8] 品牌价值成就 - 2025年全球品牌价值500强位列第73位 品牌强度指数稳居全球AAA+级 [9] - 入选工信部首批中国消费品名品名单 纳入历史经典产业培育 [9] - 通过沉浸式体验展现中国白酒文化魅力 推动品牌国际化走深走实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