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站
icon
搜索文档
鸿蒙这一路,到底咋走的?
半佛仙人· 2025-11-25 12:04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1920篇原创 1 【盛典前,再聚首】 11月2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将联合主办一场盛大的鸿蒙星光盛典。 这次盛典,主角不是某一家或者某几家企业,而是中国科技,以及背后的用户、开发者和 生态伙伴们; 叫盛典,不是简单的晚会,更是一场对技术和开发者精神的致敬,一场对所有鸿蒙同路人 的努力的致谢。 盛典之前,放出了个生态伙伴采访片,叫《心路·新路》。 片子好在哪儿? 很诚恳,也很真实,没有C位,更没有卖惨或者邀功,就是让18位生态伙伴,带着自己的 旧物,像个鸿蒙l o g o同心圆一样坐下来围一起,讲了一遍一路走来的故事。 内容也非常真实,没有什么英雄史诗,你把这18个奋战在前线的伙伴们的经历乘个万或者 百万,就是鸿蒙生态能发展到今天的原因。 听着他们把新物用成旧物的过程,串在一起,就能感到力量或温情。 所以叫星光盛典。 就是因为 众星熠熠,乃成星河 。 2 做系统难吗?太难了。 任何事情0 - 1的过程本来就很难,更何况在操作系统这个理论上早就大结局一二十年的赛 道上。 难到别说投资人不理解,很多公司不理解,就连用户都不理解,他自己成熟的操作系统用 得好好的,凭啥放弃之前的习惯, ...
心路汇成新路:鸿蒙的中国速度与未来答案
36氪· 2025-11-24 22:19
鸿蒙生态的构建与成就 - 鸿蒙生态通过极短时间完成了从技术自主到生态繁荣的跨越,展现出"中国速度" [3] - 生态构建是成千上万开发者集体力量的叠加,而非单打独斗 [3] - 超过900万鸿蒙开发者在同一条信任曲线上持续投入 [11] 生态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 生态成长源于合作伙伴的极限挑战,如高德跑十万多公里测试、京东三地封闭攻坚、粤政易36小时将闪退率从30%压到5% [8] - 生态内沉淀了技术之外的人情温度,如云闪付的救急鸡腿、国泰海通写秃的油性笔、快手孩子画的《加油猫》 [8] - 支撑生态跃迁的是团队间"零距离共建"的信任协作,如QQ音乐华为工程师长期驻场、钉钉从怀疑到坚信的协作曲线 [11] 生态能力与体验跃迁 - 鸿蒙生态已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应用体验从"能用"向"更好用"跃迁,从"对齐"走向"首发" [14] - 系统对效率全面提速,如WPS"秒开文档"、航旅纵横实况窗一步直达、美团一套代码多端部署提升研发效率 [15] - 系统重构智能交互,如云闪付语音与无感支付、京东AR摆摆看、小红书图库直达与碰一碰分享 [16] - 分布式能力实现跨设备一致体验,如高德长隧道车道级导航、航旅纵横天气动效、美团实况窗多设备同步 [18] 生态战略与长期主义 - 鸿蒙生态增长逻辑已质变,并非补短板而是重写新的体验标准 [21] - 公司通过"天工计划"投入10亿元支持AI生态创新,每年投入60亿元激励开发者,展现长期主义 [23] - 生态为大学生开发者、独立开发者、中小团队等提供机会,无论体量大小都能获得支持 [23]
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33% B站财报表明年轻用户“打赏”优质内容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1-14 13:52
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总营收达7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 [1] - 调整后净利润为7.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33% [1] - 毛利率连续十三个季度环比提升至36.7% [1] 收入结构 - 广告业务收入为25.7亿元,占比33%,同比增长23% [2][4] - 增值服务业务收入30.2亿元,占比39% [2] - 游戏业务收入为15.1亿元,占比20%,同比下滑17% [2][4] - IP衍生品及其他业务收入5.8亿元,占比8% [2] 广告与电商表现 - 双11期间投放带货广告的客户数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09% [4] - 千元以上消费品GMV同比提升63% [4] - 为各行业带来的平均新客率达55%,钟表饰品等行业新客率超60% [4] 游戏业务动态 - 游戏收入下滑主要由于去年同期有新品推高基数 [4] - 10月推出的自研游戏《逃离鸭科夫》全球销售量超300万份,未明确计入本季度 [4] 用户增长与活跃度 - 日均活跃用户数达1.17亿,同比增长9% [4] - 月均活跃用户数达3.76亿,同比增长8% [4] - 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112分钟,同比提升6分钟 [4] 用户质量与社区粘性 - 正式会员数增速10%超过月均活跃用户数8%的增速 [5] - 月均付费用户达到3500万,同比增长17% [5] - 5分钟以上的中长视频播放时长增长了近20% [5] 内容生态多元化 - 国产原创动画内容播放时长同比增长近104% [6] - 亲子教育、AI内容、汽车等内容播放时长有明显增势 [6]
B站2025年Q3财报:调整后净利润7.9亿元 日活1.17亿创新高
新浪科技· 2025-11-13 18:30
截至九月,万粉以上UP主数量同比增长超20%。在此基础上,创作者收入稳步提升。2025年前三季 度,近250万UP主在B站通过广告、直播、充电、课堂、小店等渠道获得收入,UP主的人均收入同比增 长22%。 B站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睿表示:本季度,B站在社区生态与商业化双轮驱动下,实现了健康增长, 也证明了内容的价值。对于优质内容的长期投入,让B站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社区,持续吸引着创作 者和用户的到来并长期留存。未来,我们将继续强化社区和商业的良性循环,促进社区繁荣,为用户创 造长期价值。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11月13日晚间消息,哔哩哔哩公布截至2025年9月30日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三季度,B站总营收为7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增值服务、广告、游戏和IP衍生品及其他业 务分别贡献收入的39%、33%、20%和8%。 三季度,B站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亏损增至4.7亿元,净利润率为6.1%;调整后净利润为7.9亿元,同比 增加233%,调整后净利润率提升至10.2%。 用户数据方面,三季度,B站日均活跃用户达1.17亿,同比增长9%;月均活跃用户达3.76亿,同 ...
哔哩哔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睿:持续创作优质视频
经济日报· 2025-11-09 13:49
AI技术在内容创作中的应用 - 在平台上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创作内容成为热门话题 [1] - 一位UP主调用5个AI模型 仅用两周时间生成超过1000条视频 最终完成一段时长6分23秒的综艺节目 播放量超过700万 [1] - 另一位UP主花费不到100元 利用开源AI模型和3D打印技术制作出AI眼镜 帮助视觉障碍人士识别盲道和障碍物并提供提醒 该视频受到硬件厂商 智能芯片团队和程序员的广泛关注 [1] 优质内容的生产要素 - 视频日益成为主流传播渠道 生产优质内容的关键因素是创作者 创作者必须热爱视频创作并富有激情 [1] - 平台需要大力扶持创作者 并把好内容及时推送给用户 [1] - 优质内容需要时间沉淀 平台上头部UP主的创作经历几乎都在5年以上 只有经过用户反复验证的视频才是优质内容 [1]
2025年中国短视频市场行业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11-05 18:33
行业概述 - 短视频定义为时长15秒至5分钟的视频内容形式,具有便捷、直观、互动性强的特点 [1][10] - 行业发展历经三阶段:2011-2015年萌芽期、2016-2019年转型爆发期、2020年至今稳定期 [2][12][13][14] - 行业进入规模化与规范化阶段,内容质量显著提升,监管政策逐步完善 [2][1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5年中国短视频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数千亿元人民币,保持两位数稳健增长 [3][16] - 增长驱动力包括5G技术普及保障高清视频流畅播放,以及AI技术实现精准内容推荐 [3][16][17] - 应用场景延伸至电商直播、在线教育、品牌传播等多个领域,成为数字经济发展重要引擎 [3][17] 竞争格局 - 头部平台格局清晰,抖音市场份额超过40%,快手深耕下沉市场,西瓜视频侧重专业化内容 [4][22][24] - 新兴平台如B站覆盖动画、游戏等年轻用户领域,垂直领域平台精准切入教育、美食等细分需求 [4][26][27][28] - 平台竞争策略聚焦内容生态建设、技术创新、用户运营及商业模式创新 [30][31][32] 用户画像 - 用户年龄主要集中在18-35岁,性别分布均衡,女性用户在美妆、时尚等领域增长明显 [5][33] - 一线城市用户偏好高品质、潮流化内容,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更关注实用性内容 [5][33] - 高收入群体倾向于教育、财经等专业化内容且愿意付费,中低收入用户更青睐免费娱乐及实用内容 [5][35] 用户行为与内容生态 - 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过1小时,碎片化时间是主要使用场景 [6] - 娱乐综艺、生活美食、教育知识类内容关注度高,用户通过弹幕、打赏、分享积极参与互动 [6] - 创作者收入来源多元,包括广告合作、直播打赏、会员订阅等,形成完整创作-消费-变现生态 [7] 技术创新 - AI技术应用于智能剪辑、自动配乐,降低视频制作门槛 [6] - VR和AR技术带来沉浸式体验,如虚拟试衣、家居效果展示 [6] - 5G技术成熟为4K、8K超高清视频普及奠定基础,提升视觉体验 [6][20]
网友找到B站去广告的绝招,“草台班子”实锤?
猿大侠· 2025-11-05 12:11
B站广告系统技术漏洞 - 近期发现B站存在异常的"幽灵账号",这些账号由无规律英文字母组成、无头像且等级为0,但发布了大量视频[1] - 用户通过拉黑特定账号(如"9772b388-e7")并清除缓存后,开屏广告和首页信息流中的视频广告明显减少,界面干扰显著降低[5] - 科技大V证实该漏洞存在,并指出其系统架构存在缺陷[5] 广告屏蔽操作方法 - 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关闭个性化广告推荐、禁止广告访问传感器、拉黑公布的异常账号列表、清理本地缓存[9][10][11][12] - 若效果不理想,可卸载App后重新安装以确保屏蔽生效[13] - 此外,将平台语言设置为繁体中文或英语也可使部分广告自动消失[23] B站广告业务战略地位 - 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广告业务收入占比达33%,较上一季度提升4个百分点,成为仅次于增值服务(39%)的第二大收入来源[18] - 公司明确将在产品技术端深化多场景应用(如PC端、OTT端、直播搜索场景),并推进AI智能投放以优化广告效率[20] - 第二季度已有30%的广告封面由AI生成,公司计划通过AIGC工具批量生产更符合用户偏好的广告内容[20] 平台广告政策与用户博弈 - 公司始终坚持"永不加视频贴片广告"的承诺,但除视频开头外,其他界面位置已密集填充广告[20] - 用户通过拉黑官方账号(如哔哩哔哩商业动态、广告情报官等)屏蔽广告的方法曾在年初流行,但可能已被修复[14][16] - 当前漏洞可能因系统更新而失效,反映出平台与用户在广告体验上的持续博弈[7][18]
AI时代,用户终于愿意为软件付费了?
新浪财经· 2025-11-04 14:04
行业涨价趋势概述 - 2024年以来国内软件行业出现普遍涨价潮,会员费用平均涨幅达20-30% [1] - AI技术的价值提升和成本增加是推动此轮涨价的双重动力 [1] - 用户付费意愿发生根本转变,从过去“能蹭就蹭”转变为愿意为AI功能买单 [1] 用户付费意愿转变 - 智联招聘2025年调研显示56.1%职场人愿意为AI服务付费,其中23.4%已完成AI工具付费行为 [2] - 24.1%的高管愿意为单个AI工具支付200元以上的单月费用 [2] - 用户接受涨价的核心原因是AI功能能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如剪映AI数字人一天能拍10条口播,比雇真人演员成本更低 [6] 主要软件产品涨价详情 - 剪映推出SVIP年费499元,较原VIP年卡258元涨幅达93%,将智能抠像、数字人合成等AI功能归入高阶权益 [6][7][8] - 腾讯会议个人专业版从25元/月涨至88元/月,涨幅96%,新增AI小助手Pro功能 [7][10] - WPS AI会员国际版定价129.99美元/年(约930元),较原248元/年涨幅275% [7][10] - 1688诚信通AI版从6688元/年涨至9988元/年,涨幅50.9%,集成AI智能经营系统 [7][11] - 百度网盘超级会员从178元/年涨至188元/年,涨幅5.6% [7] AI功能的价值体现 - 腾讯会议AI助手能实时生成结构化纪要,让会议效率提升40% [17] - WPS AI的“表格智能分析”功能将3小时数据分析工作压缩至20分钟 [17] - 剪映的“AI字幕翻译”支持20种语言,“无限运镜”能自动扩展视频画面 [18] - AI技术将创意门槛降到零,使任何岗位用户都能上手创作 [19] 涨价背后的成本压力 - 剪映“数字人合成”功能每生成1分钟视频需调用服务器约3分钟,单条视频算力成本达2.45美元 [14] - DeepSeek输出tokens价格从每百万2元飙升至8元,涨幅300% [15] - 金山办公为支撑WPS AI的2951万月活用户,仅数据中心改造就投入数亿元 [16] - 剪映素材库中一首热门短视频BGM的年度版权费可达数十万元 [16] 涨价策略的市场效果 - 金山办公2025年H1营收26.57亿元,WPS 365业务收入同比激增62.3% [20] - 腾讯2025年Q1增值服务收入达920亿元,同比增长17% [20] - 剪映SVIP推出半年后付费转化率达3.2%,付费用户规模超1600万,年卡收入达80亿元 [20] - 未跟进AI升级的老牌视频剪辑工具2025年付费用户流失40% [20] 行业商业模式变革 - AI技术终结了免费软件时代,推动行业从流量思维转向价值思维 [21][22] - 头部企业通过巨额AI投入建立竞争壁垒,如字节跳动为剪映投入数十亿AI研发费用 [22] - 市场竞争倒逼企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涨价成为品质升级的必然结果 [22]
AI时代,中国人终于愿意为软件付费了
36氪· 2025-11-03 18:57
文章核心观点 - 自2024年起,一场由AI技术驱动的全行业软件会员涨价潮正在发生,国内软件会员费用平均涨幅达20-30% [2] - AI技术通过提升产品效率和创造新价值,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国用户过去“能蹭就蹭”的软件付费观念,用户愿意为能真正提升效率的AI工具付费 [3][5][6] - 软件付费模式在中国市场正成为一门可持续的赚钱生意,标志着行业从免费流量思维转向健康的价值收费模式 [6][23][25] 软件涨价概况与用户态度转变 - 社交平台上用户对软件付费和会员涨价的吐槽增多,但与十年前“付费即卸载”的抵制潮不同,更多用户选择为AI功能买单 [1][3] - 智联招聘2025年调研显示,56.1%的职场人愿意为AI服务付费,其中23.4%已完成AI工具付费行为,24.1%的高管愿意为单个AI工具支付200元以上的单月费用 [3] - 用户付费态度的转变源于AI功能带来的实际效率提升,例如剪映用户虽吐槽涨价,但仍续费,因AI数字人一天能拍10条口播,比雇真人演员成本更低 [5] 主要软件类别涨价详情 协同办公软件 - **腾讯会议**:个人专业版会员费从25元/月涨至88元/月(涨幅96%),年费从288元涨至988元,权益升级包括参会人数提升至100人、不限时会议、100GB云录制及AI小助手Pro [8][13] - **钉钉**:365会员从19元/月涨至39元/月(涨幅105%),集成AI搜索、个人AI助理等功能 [8] - **飞书**:构建标准版(50元/人/月)、专业版(80元/人/月)、旗舰版(120元/人/月)的付费梯度,提供AI字幕、多语言实时翻译等专业功能 [8][13] 视频剪辑软件 - **剪映**:推出SVIP新等级,年费为499元,而原VIP年卡为258元,涨幅达93%,并将“智能抠像”、“数字人合成”、“4K导出”等核心AI功能划归SVIP权益 [5][8][9] - **Movavi Video Editor**:针对国内用户推出促销价69元/月的订阅制,核心卖点为一键式AI工具,如AI自动字幕生成 [10] 其他软件 - **WPS**:AI会员国际版定价129.99美元/年(约930元人民币),相比原国内版248元/年的价格,涨幅达275% [8][12] - **1688**:诚信通会员年费从6688元涨至9988元(涨幅50.9%),原因是推出集成AI智能经营系统的“诚信通AI版” [8][13] - **百度网盘**:超级会员年费从178元(促销价)涨至188元(新客)/197元(老客),涨幅5.6%,基础会员权益升级并新增部分AI功能 [8] AI成为涨价核心驱动力与行业影响 - AI功能集成成为软件涨价的“核心筹码”,甚至催生AI功能独立付费的行业新规则 [7][14] - 腾讯会议的AI功能月活跃用户达1500万,同比增长一倍,其AI会议纪要、实时翻译等功能正酝酿收费升级 [14] - 工具类软件(如协同办公、视频剪辑)集成AI功能后涨价更易被用户接受,而视频平台类APP的AI功能对付费驱动力较弱,用户更关注内容质量 [14][15] 涨价背后的成本与价值逻辑 - **算力成本激增**:生成式AI普及导致软件企业陷入算力烧钱大战,例如剪映的“数字人合成”功能,每生成1分钟视频需调用服务器约3分钟,单条视频算力成本约2.45美元,日活用户生成100万条视频的单日算力成本超240万美元 [15] - **模型与基础设施成本**:DeepSeek大模型在2025年2月结束优惠期,输出tokens价格从每百万2元飙升至8元,涨幅300%;金山办公为支撑WPS AI的2951万月活用户,仅数据中心改造就投入数亿元 [16][18] - **AI创造效率价值**:腾讯会议的AI助手能让会议效率提升40%;WPS AI的“表格智能分析”功能可将3小时的数据分析工作压缩至20分钟,这种效率提升是用户接受涨价的根本原因 [19][22] 涨价策略的市场验证与行业变革 - **企业营收增长**:金山办公2025年H1营收26.57亿元,其中WPS 365业务收入同比激增62.3%;腾讯2025年Q1增值服务收入达920亿元,同比增长17%,办公协作类服务涨价贡献可观收入 [22] - **付费用户转化**:剪映SVIP推出半年后付费转化率达3.2%,按抖音5亿创作者基数估算,付费用户超1600万,年卡收入达80亿元,远超原VIP体系 [22] - **行业竞争格局**:未跟进AI升级的软件面临生存困境,例如某老牌视频剪辑工具因未接入AI功能,2025年付费用户流失40%,被迫降价 [22] - AI技术终结了中国软件的免费时代,推动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头部企业通过巨额AI投入建立壁垒,倒逼全行业进入健康发展新阶段 [23][24][25]
“2025bilibili超级科学晚”评选八大趣味科学奖
证券日报网· 2025-11-03 17:15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2025bilibili超级科学晚”,旨在通过诙谐实验和段子化知识拆解揭示科研成果的严谨内核与现实应用[1] - 晚会表彰了包括仿生机器人、3D打印马桶等在内的八大趣味科研成果[1] - 节目组宣布“2026bilibili超级科学晚”的趣味科学成果征集同步开始[2] 平台科普生态 - 每年有约70万条科学科普视频在B站发布[2] - 科学科普内容的日均观看量突破1亿次[2] - 本次科学晚的趣味成果征集活动收到来自400多篇期刊、近千条科普视频的投稿[2] 代表性科研成果 - 郑州大学张伟伟博士团队研发仿阿米巴虫磁性“毒液”机器人,能在癌症治疗中进入血管,下一代“钢铁侠”机器人也在研发中[1] - 华中科技大学苏彬教授团队受猪笼草启发,采用特殊塑料与疏水沙粒复合材料,通过3D激光打印融合形成超光滑表面结构并注入硅油,研制出3D打印超滑马桶[1] - 其他获奖成果包括给蚊子变性预防传染病、验证大笑可以治疗干眼症等[1] 活动评选与影响 - 获奖成果由7位科学家和14位媒体评选得出[2] - 活动通过趣味科学颁奖形式,激励科普爱好者与科研工作者参与,旨在让科学知识更惠及大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