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行业洗牌
搜索文档
黄金白银蹭蹭涨,新能源车先顶不住了?
吴晓波频道· 2025-10-16 08:21
原材料成本上涨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影响 - 国际现货黄金价格年内上涨超50%至4200美元/盎司,白银价格突破45年来新高,铜价年内上涨近20% [3][6] - 新能源汽车对金银铜需求旺盛,纯电动车用铜量达83公斤,是传统燃油车5倍多,高端纯电车型用银量比混动高出四成 [9][10] - 铜矿因印尼Grasberg矿山停产供给紧张,银矿近十年品位度降低且难以快速增加供应,供给不足将长期影响制造成本 [11] 关键金属价格飙升对电池成本的影响 - 铂金价格年初以来飙涨约68%,导致燃料电池催化剂价格上涨30% [15] - 钴价从15.9万元/吨冲至33.7万元/吨,刚果金出口禁令使全球钴有效供给减少34%,钴价每上涨10%三元电池生产成本增加约2.3% [15][17] - 稀土精矿价格累计上涨56.53%,四季度稀土价格环比涨幅达37%,预计每辆电动车可能涨价2000元 [19] 政策调整对行业格局的影响 - 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将于2025年底结束,2026-2027年减半征收且每辆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整车落地价比2025年高出5% [24][30] - 新政将插电混动乘用车纯电续航门槛从43公里提高至100公里,并对电能消耗量规定更严格限值,不符合技术要求的车型购置税可能全额征收 [30][31] - 政策调整可能清退技术落后的低端车型,倒逼车企聚焦技术升级,短期内消费者可选择车型范围缩小,整体平均价格上涨 [38] 车企应对策略与市场趋势 - 部分车企通过签订长期锂矿供货协议或推进磷酸铁锂电池车型占比缓解成本压力 [23] - 高端品牌可能通过减配提高性价比,豪华品牌则借机涨价,中低端车型因利润空间小面临更大压力 [29][37] - 2022年补贴退坡时车企曾通过直接涨价、减配或自掏腰包补贴应对,当前成本压力下行业或迎来新一轮洗牌 [35][38]
哪吒“翻盘”威马“复工”造车新势力打响“复活之战”
中国经营报· 2025-10-13 20:27
重组传闻与公司动态 - 山子高科确认有参与重组合众新能源的意向,但最终结果需以官方公布为准 [2] - 山子高科因重组传闻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但其证券部及投资者电话多次无人接听 [2] - 合众新能源管理人暂不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将通过其公众号发布需对外公布的内容 [3] - 传闻称重组可能通过技术入股、应收账款转股权等方式推进 [4][6] 合众新能源与哪吒汽车现状 - 合众新能源成立于2014年,拥有国家“双资质”,其品牌哪吒汽车2022年曾为销冠 [4] - 哪吒汽车2023年销量为12.74万辆,同比下滑16%,2024年下半年陷入降薪、裁员、停产困境 [4] - 2025年6月12日,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合众新能源破产重整案 [4] - 截至2025年6月12日,哪吒汽车账面资金为1545.91万元;截至8月31日,申报债权总额约265.8亿元 [5] 山子高科财务状况 - 2025年半年报显示,山子高科营收同比下降17.30%至17.32亿元 [7]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上年同期的6.1亿元转为-2.1亿元 [7] 行业整合与“弱弱联合” - 山子高科与合众新能源的潜在重组被视为“弱弱联合”,反映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深度洗牌期 [6][7] - 行业优质资产稀缺,非产业龙头主导的整合缺乏协同效应,成功概率偏低 [7] - 有意布局新能源汽车的其他行业巨头对参与破产重整意愿较低,为其他梯队玩家创造了机会 [7] 哪吒汽车的资产价值与风险 - 哪吒汽车核心价值在于稀缺的“双生产资质”以及覆盖三四线城市的300余家下沉渠道网络 [8][9] - 公司拥有江西宜春和广西南宁两大生产基地,年产能各10万辆,并投资有多个零配件工厂 [8] - 对山子高科而言,最大风险是承接约265.8亿元巨额债务,可能引发流动性危机 [5][9] 造车新势力“复活”趋势 -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造车新势力复活潮”,涉及品牌包括哪吒、威马、高合 [9][10][11] - 威马汽车新股东发布激进蓝图,计划2025年产销1-2万辆,2026年量产10万辆,并获地方政府支持 [10] - 高合汽车曾传出中东资本注资消息,但后续谈判陷入僵局 [10] - 优先“复活”的企业通常拥有优质资产如产品、工厂、渠道,且曾有较高市场保有量和口碑 [11] - 行业逐渐成熟,国内及海外市场持续增长,使部分资本看到再次进入的机会 [11]
知名车企官宣:9月复工复产 两年后筹备IPO!新股东背后现“宝能系”身影!
证券时报· 2025-09-07 07:59
公司复工复产计划 - 公司计划9月恢复生产EX5和E5车型 目标年产销1万辆并争取实现2万辆 [1][3] - 温州基地已恢复量产能力 新团队组建143人专业团队包括78名翔飞员工和55名前威马员工 [2][4] - 初期预计投资10亿元用于设备升级、供应链恢复和产品开发等关键领域 [4] 公司发展规划 - 复兴阶段(2025-2026年)计划2026年量产10万辆 并布局泰国KD工厂开拓东南亚及中东市场 [3] - 发展阶段(2027-2028年)目标年销量从25万辆跃升至40万辆 启动IPO筹备工作 [3] - 跨越阶段(2029-2030年)计划2030年挑战产量100万辆和营收1200亿元目标 [3] 产品与技术路线 - 覆盖纯电与增程两大技术路线 未来5年推出超过10款新车型 [3] - 产品涵盖A00级到C级的轿车、SUV、MPV和跨界车等各类别 [3] 资金与政策支持 - 温州市政府成立专项工作组协助复工复产 协调本地供应商合作并解决历史问题 [2] - 新股东正与当地金融机构对接 以股东优质资产作为增信开展融资 [2] - 多方正在恢复公司信用评级及银行信用评级以增强合作信心 [2] 股东背景分析 - 新股东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 法定代表人与实控人为黄晶 [5] - 黄晶同时是昆山宝能汽车有限公司实控人 翔飞持有深圳市悠宝佳汽车销售有限公司99%股权 [5] - 宝能汽车具备行业经验 但宝能集团现存70条被执行人信息 被执行总金额超501亿元 [6] 供应链与订单情况 - 已完成与全部供应商联络 绝大多数供应商表态愿意共同发展 [4] - 海外市场已获得明确订单 正在重启经销商网络 [4] - 将按法院批准重整计划按比例清偿供应商货款 [4]
56家资本“围猎”哪吒汽车,“双资质”成香饽饽,破产重整能否激活30万辆产能?
华夏时报· 2025-08-07 18:37
哪吒汽车运营与财务现状 - 7月份桐乡工厂员工领到全额薪资,显示企业运营出现阶段性复苏迹象 [2] - 5月母公司合众新能源遭遇超10亿元股权被冻结,6月法院正式受理其破产重整申请 [2] - 2025年1月国内交付量仅110辆,前四月累计销量不足500辆,同比暴跌97% [3] - 2021至2023年公司累计亏损达183.73亿元,实际债务或超百亿规模 [3] - 公司被列入被执行人名单,公开执行标的超1.6亿元,创始人多次被限制高消费 [3] 哪吒汽车自救与重组举措 - 桐乡工厂保持约140人常态化在岗,进行设备维护与产线调试,四大工艺产线完好 [3] - 管理层进行调整,董事长兼任多家子公司法人代表,推动决策体系扁平化 [4] - 正与全国300余家经销商沟通,通过资金与物料支持稳固下沉市场渠道 [4] - 重整投资人招募设定高门槛:实缴资本不低于50亿、总资产超200亿 [5] - 公司拥有稀缺的“双资质”牌照,市场估值已突破20亿元 [5] 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洗牌加速,比亚迪2025年上半年销量214.6万辆绝对领跑 [6] - 吉利汽车同期销量141万辆,同比增长47%,展现强劲势能 [6] - 新势力中,零跑汽车以22.17万辆登顶,小鹏交付19.72万辆,小米汽车交付15万辆 [6] - 技术竞赛白热化,华为智驾方案下探至15万元级市场,拉高中端车型技术门槛 [6] 行业失败案例与警示 - 极星(Polestar)在中国市场半年仅售出69辆,3月单月销量低至1辆,业务体系近乎瘫痪 [7] - 高合汽车被从未量产过汽车的黎巴嫩公司以1亿美元收购69.8%股权 [7] - 威马汽车经历二次破产,极越汽车虽获资金支持但用户信任难以修复 [7] - 市场更应警惕依赖资本接盘而非技术突破的车企,技术积累与产品定义是穿越周期的关键 [8]
员工围堵董事长讨薪,车主维修无门,信息疑遭贩卖!哪吒汽车面临“生死”困境
华夏时报· 2025-06-12 19:49
公司危机爆发 - 哪吒汽车董事长方运舟被讨薪员工围堵在办公室,公司要求全员居家办公,总部门禁系统停用 [2] - 公司上海总部突然搬迁,LOGO被拆除,员工爆料欠薪,财务状况急剧恶化 [2] - 讨薪现场视频显示员工情绪激动,要求直接对话,方运舟态度引发不满 [2][3] 经营困境与自救失败 - 公司自2024年10月起陆续曝出裁员、降薪、拖欠货款、停工等负面消息 [3] - 方运舟2024年12月出任CEO后推出裁员、渠道调整、聚焦海外等自救措施,但收效甚微 [3] - 员工薪资无法保障,公司运营陷入更深泥潭 [3] 融资与海外业务受挫 - 债转股方案失败,潜在投资方提出罢免方运舟作为注资前提 [4] - 泰国分公司大规模裁员,团队从50人减至40人,经销商数量从66家锐减至53家 [4][5] - 泰国售后部门失联,门店人去楼空,保养预约系统瘫痪数周 [5] 售后体系崩塌 - 车主反映官方售后网点关闭,质保形同虚设,配件短缺导致维修无限期拖延 [6] - 近百位车主投诉维修难题,官方客服无法接通 [6] - 车主信息疑遭贩卖,第三方维修公司承认接收厂家提供的车主信息 [7]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公司从造车新势力黑马急速滑落,揭示二线新势力在极度内卷市场中的生存挑战 [8] - 行业加速洗牌,淘汰赛进入深水区,资金链紧张或战略失误可能引发致命危机 [8][9] - 公司未来取决于地方政府态度和行动,员工和车主权益保障成关注焦点 [8][9]
哪吒母公司被破产,夹缝中的经销商该如何收拾残局?
齐鲁晚报· 2025-05-19 20:36
公司财务状况 - 哪吒汽车近三年累计亏损超180亿元 [1] - 2024年销量同比暴跌40%,2025年1月国内零售量仅剩110辆 [1] - 母公司合众新能源累计股权冻结达85条,被执行金额超16.5亿元 [1] - 银行抽贷、员工社保断缴、研发团队流失严重等内部危机不断涌现 [1] 经销商困境 - 经销商建店成本高,平均单店亏损200-300万元,部分经销商集团亏损近1000万元 [3] - 2024年9月起车辆交付出现问题,经销商返利款项无法兑现 [3] - 部分经销商因贷款购车陷入银行追债、客户诉讼困境 [3] - 经销商被迫改换门头,部分转型代理其他品牌,仅保留哪吒汽车售后部分 [4] 车主权益问题 - OTA升级停止,车辆无法联网,车主自主安装车载WIFI以维持基本功能 [3] - 智能驾驶辅助功能、路况更新等依赖OTA的功能受影响 [3] - 厂家承诺的终身质保无法兑现,车主需自费修理或依赖保险公司理赔 [4] - 配件供应充足,但成本提高,车主维修费用增加 [4] 库存车与二手车市场 - 库存车价格从七折降至四折五折,部分经销商仍有七八十台库存车辆无法出售 [5] - 二手车商不愿收购哪吒汽车,部分二手车商因收购哪吒汽车亏损2万元以上 [7] - 高合汽车破产后,二手车商收购的准新车亏损7万多元 [7] 行业影响与教训 - 哪吒汽车曾拥有40万用户群体,但因经营策略失误导致融资失败 [7] - 经销商需谨慎选择品牌代理,避免盲目扩张,注重精细化管理 [7] - 哪吒汽车问题并非个案,类似案例包括威马、高合、极越等 [7]
造车黑马被“破产”内幕:烧光228亿,被广告商“500万逼宫”
虎嗅APP· 2025-05-15 19:04
哪吒汽车财务危机 - 母公司合众新能源被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申请破产重整,暴露三年累计亏损183亿元、拖欠供应商超60亿元债务、228亿元融资灰飞烟灭 [3] - 截至2025年3月账面现金仅剩3.2亿元,而短期债务超20亿元 [13] - 2023年每卖一辆汽车亏损5.3万元左右,累计销量127496辆 [12] 广告商纠纷 - 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因千万元级别费用长期未支付将哪吒汽车告上法庭,截至去年11月仍有500多万未归还 [6] - 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及方运舟因此案被限制高消费 [6] - 公司存在超90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1.4亿元 [8] 销量与战略问题 - 2022年以15.2万辆销量登顶新势力销冠,2023年销量下滑至6.45万辆,2025年1月单月销量暴跌97.76%至110辆 [11] - 内部战略撕裂:周鸿祎转向"高端化"路线,张勇坚持"下沉市场" [11] - 产品力不足,营销重于研发,"硬蹭式"营销难支撑长期销量增长 [14] 融资与现金流 - 已融资10轮总额达228亿元,投资机构包括宁德时代、360集团等 [13] - 计划通过战略投资、政府融资和银行贷款达成百亿融资规模,但银行撤走30亿元贷款导致融资缺口达三分之一 [13] - IPO失败后资本输血戛然而止,银行抽贷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12] 管理与运营问题 - App断网因"流量欠费"导致远程操控等功能瘫痪,暴露内部管理疏漏 [13] - 网络流传多段经销商代表齐聚桐乡工厂讨债的视频 [11] - 原CEO张勇被曝已在英国,但仍担任顾问为公司融资 [11] 行业影响 - 案例揭示新能源车企盲目扩张风险:没有健康现金流的企业将在淘汰赛中"沉沙折戟" [15] - 对互联网造车模式提出质疑,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力推的模式蒙上阴影 [14] - 丰田汽车考虑收购哪吒汽车的传闻被公司否认 [15]
造车黑马被“破产”内幕:烧光228亿,被广告商“500万逼宫”
凤凰网财经· 2025-05-14 21:45
公司财务危机 - 母公司合众新能源被上海禹形广告申请破产重整 暴露三年累计亏损183亿元 拖欠供应商超60亿元债务 228亿元融资灰飞烟灭 [1] - 截至2025年3月账面现金仅剩3.2亿元 短期债务超20亿元 现金流缺口持续扩大 [13] - 存在超90条被执行人信息 被执行总金额超1.4亿元 多条限制消费令和股权冻结信息 [4] 债务纠纷详情 - 上海禹形广告因千万元级别费用长期未支付起诉哪吒汽车 截至去年11月仍有500多万未归还 法院执行陷入停滞 [2] - 长沙广汽东阳汽车零部件与合众新能源合同纠纷案件将于5月19日开庭审理 [6] - 3月供应商大会计划通过百亿融资解决债务问题 但因银行撤走30亿元贷款导致融资缺口达三分之一 [13] 经营状况恶化 - 2022年以15.2万辆销量登顶新势力销冠 但2023年起销量持续下滑 2024年跌至6.45万辆 2025年1月单月销量暴跌97.76%至110辆 [11] - 2023年每卖一辆汽车亏损5.3万元左右 累计销量127496辆 经营亏损67.58亿元 [13] - 5月2日App及官网突发断网 知情人士透露因"流量欠费"导致 暴露内部管理疏漏 [14] 管理层变动与战略分歧 - 原CEO张勇已远走英国 仍担任顾问为公司融资 与原投资人周鸿祎存在严重战略分歧 [7][9][11] - 周鸿祎主张"高端化"路线 张勇坚持"下沉市场" 内部战略撕裂加速崩盘 [11] - 周鸿祎频繁公开批评张勇 从产品命名到演讲能力 张勇曾发微博暗讽周鸿祎 [12] 行业影响与反思 - 案例揭示新能源汽车行业洗牌的残酷真相 对盲目扩张的新能源车企提出深刻反思 [16] - 业内分析认为根本原因是产品力不足 内部把营销看得重于研发 "硬蹭式"营销难支撑长期增长 [14] - 曾融资10轮总额达228亿元 投资方包括宁德时代、360集团等 但造车烧钱速度惊人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