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悠宝利A3
icon
搜索文档
知名车企官宣:9月复工复产 两年后筹备IPO!新股东背后现“宝能系”身影!
证券时报· 2025-09-07 07:59
公司复工复产计划 - 公司计划9月恢复生产EX5和E5车型 目标年产销1万辆并争取实现2万辆 [1][3] - 温州基地已恢复量产能力 新团队组建143人专业团队包括78名翔飞员工和55名前威马员工 [2][4] - 初期预计投资10亿元用于设备升级、供应链恢复和产品开发等关键领域 [4] 公司发展规划 - 复兴阶段(2025-2026年)计划2026年量产10万辆 并布局泰国KD工厂开拓东南亚及中东市场 [3] - 发展阶段(2027-2028年)目标年销量从25万辆跃升至40万辆 启动IPO筹备工作 [3] - 跨越阶段(2029-2030年)计划2030年挑战产量100万辆和营收1200亿元目标 [3] 产品与技术路线 - 覆盖纯电与增程两大技术路线 未来5年推出超过10款新车型 [3] - 产品涵盖A00级到C级的轿车、SUV、MPV和跨界车等各类别 [3] 资金与政策支持 - 温州市政府成立专项工作组协助复工复产 协调本地供应商合作并解决历史问题 [2] - 新股东正与当地金融机构对接 以股东优质资产作为增信开展融资 [2] - 多方正在恢复公司信用评级及银行信用评级以增强合作信心 [2] 股东背景分析 - 新股东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 法定代表人与实控人为黄晶 [5] - 黄晶同时是昆山宝能汽车有限公司实控人 翔飞持有深圳市悠宝佳汽车销售有限公司99%股权 [5] - 宝能汽车具备行业经验 但宝能集团现存70条被执行人信息 被执行总金额超501亿元 [6] 供应链与订单情况 - 已完成与全部供应商联络 绝大多数供应商表态愿意共同发展 [4] - 海外市场已获得明确订单 正在重启经销商网络 [4] - 将按法院批准重整计划按比例清偿供应商货款 [4]
知名车企官宣:9月复工复产,两年后筹备IPO!新股东背后现“宝能系”身影!
证券时报· 2025-09-06 23:07
公司复工复产进展 - 公司于9月6日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布《致供应商白皮书》宣告即将恢复生产 [1] - 新股东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作为重整投资人向供应商发出复工复产配合倡议 [1] - 温州基地正快速恢复威马EX5和E5车型的量产 并于2025年8月恢复量产能力 [5][7] 政府与资金支持 - 温州市政府及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成立专项工作组协调本地供应商合作并解决历史问题 [5] - 新股东正以优质资产增信与当地金融机构对接融资 用于设备升级、供应链恢复和运营扩展 [5] - 多方正努力恢复公司信用评级及银行信用评级以增强金融机构和供应商信心 [5] 产能与销售目标 - 2025年9月复产EX5/E5车型 确保年产销1万辆并争取实现2万辆 [6] - 2026年计划通过泰国KD工厂开拓东南亚及中东市场 目标量产10万辆 [6] - 2027-2028年目标年销量从25万辆跃升至40万辆 并启动IPO筹备 [6] - 2030年挑战产量100万辆及营收1200亿元目标 [4][6] 产品与技术规划 - 未来5年推出超过10款新车型 覆盖纯电与增程两大技术路线 [6] - 产品矩阵涵盖A00级到C级的轿车、SUV、MPV和跨界车等类别 [6] - 2027-2028年将量产高阶辅助驾驶车型并通过AI赋能研发、生产、营销全链条 [6] 投资与团队建设 - 初期预计投资10亿元用于设备升级、供应链恢复和产品开发等关键领域 [7] - 已组建143人专业团队(含78名翔飞员工和55名前威马员工) 目标形成400人核心团队 [7] - 已完成与全部供应商联络 绝大多数供应商表态愿意共同发展 [7] 股东背景与关联 - 新股东翔飞成立于2023年9月 注册资本1亿元 法定代表人与实控人为黄晶 [9] - 黄晶同时为昆山宝能汽车有限公司实控人 翔飞持有深圳市悠宝佳汽车销售有限公司99%股权 [9] - 宝能汽车内部人士称正与威马汽车交接生产资质 翔飞或最终指向宝能汽车产业版图 [9] 行业竞争与挑战 -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且行业洗牌加速 [10] - 宝能集团现存70条被执行人信息 被执行总金额超501亿元 并有多个限消令和失信记录 [10] - 市场关注新股东是否具备长期资金输血意愿与实力 以及公司能否在债务负担下应对竞争压力 [10]
知名车企官宣:9月复工复产,两年后筹备IPO!新股东背后现“宝能系”身影!
证券时报· 2025-09-06 23:04
公司复工复产计划 - 威马汽车宣告恢复生产 制定2025年至2030年发展规划 [1] - 新股东深圳翔飞汽车作为重整投资人推动复工复产 [1] - 温州基地正快速恢复威马EX5和E5车型量产 [4] - 基地设备设施已于2025年8月恢复量产能力 [6] 政府与资金支持 - 温州市政府成立专项工作组协调本地供应商合作并解决历史问题 [4] - 新股东正以优质资产增信开展融资 保障设备升级及供应链恢复所需资金 [4] - 多方正努力恢复公司信用评级及银行信用评级以增强合作信心 [4] 产量与营收目标 - 2025年确保年产销1万辆并争取实现2万辆 [5] - 2026年计划量产10万辆 [5] - 2027-2028年目标年销量从25万辆跃升至40万辆 [5] - 2030年挑战产量100万辆及营收1200亿元目标 [3][5] 产品与技术规划 - 覆盖纯电与增程两大技术路线 [5] - 未来5年推出超过10款新车型 [5] - 产品涵盖A00级到C级的轿车/SUV/MPV/跨界车等类别 [5] - 2027-2028年量产高阶辅助驾驶车型并通过AI赋能全链条 [5] 资本与市场拓展 - 初期预计投资10亿元用于设备升级/供应链恢复/产品开发 [6] - 2026年布局泰国KD工厂开拓东南亚及中东市场 [5] - 重启经销商网络后海外市场已获得明确订单 [6] - 2027-2028年启动IPO筹备工作 [5] 团队与供应商管理 - 已组建143人专业团队(含78名翔飞员工及55名前威马员工) [6] - 目标形成400人核心团队确保快速恢复运营能力 [6] - 绝大多数供应商已表态愿意继续合作 历史遗留问题正积极解决 [6] - 将按法院批准重整计划按比例清偿供应商货款 [6] 股东背景分析 - 新股东翔飞成立于2023年9月 注册资本1亿元 实控人为黄晶 [9] - 黄晶同时为昆山宝能汽车实控人 翔飞持有悠宝佳汽车99%股权 [9] - 宝能汽车具备行业经验 但集团现存70条被执行人信息 被执行总金额超501亿元 [10]
宝能“牵手”威马 弱弱联合可有未来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14 09:22
宝能收购威马交易背景 - 宝能汽车深圳工厂复工并复产悠宝利A3车型 同时展厅内出现威马EX5汽车[2] - 深圳翔飞作为宝能系关联企业是威马破产重整计划中唯一报名成功的投资者[2] - 威马汽车于2023年10月启动破产程序 2024年4月法院批准破产重整计划[2] 交易双方动机分析 - 宝能汽车需获取威马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及先进产线 其现有双资质因停产面临撤销风险[3] - 威马汽车拥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湖北黄冈和浙江温州生产基地年产能分别为15万辆和10万辆[3] - 威马汽车负债203.67亿元 资产仅39.88亿元 拖欠员工工资及赔偿金超4000万元 欠供应商货款17.34亿元[4] - 宝能汽车需投入超100亿元资金重整威马 但自身负债严重 融资困难[4] 双方财务困境 - 宝能投资集团被执行总金额超500亿元 宝能汽车集团被执行金额逾120亿元[3] - 宝能地产被执行金额累计超320亿元 宝能掌门人被执金额超310亿元[3] - 宝能曾投入超500亿元收购观致汽车 后因资金链断裂陷入困局[6] - 威马汽车累计融资超350亿元 最终破产重整[6] 协同发展可能性 - 技术融合方面 宝能可借助威马在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和辅助驾驶算法优化等技术积累加速升级[6] - 市场拓展方面 双方可整合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快速推出新产品[6] - 品牌重塑方面 可通过新车型和优化服务提升知名度 甚至联合打造高端新能源品牌[7] 交易风险与挑战 - 宝能汽车产品决策与市场脱节 悠宝利A3微型电动车售价4万元但市场需求大不如前[7] - 宝能汽车专利多为过时技术 难以转化为市场爆款产品[7] - 威马技术亟待更新 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在国内市场竞争中已远远不够[8] - 威马品牌公信力处于低位 消费者对"宝能+威马"品牌组合接受度存疑[8] - 收购失败可能加剧双方财务困境 引发投资者信心下降的连锁反应[8] 历史收购案例参考 - 宝能2017年收购观致汽车但未能带其走出泥潭 观致至今未复工[9] - 宝能曾有意收购众泰汽车 但因资金不足不了了之[9] 行业生存关键要素 - 新势力造车需从"野蛮生长"转向"价值生存" 通过精准研发构建技术护城河[10] - 企业需建立"融资-投产-盈利"闭环 避免恶性循环[10] - 必须在规模扩张中实现正向现金流 在技术迭代中保持敏捷性 在细分市场建立不可替代用户价值[10]
负债累累的姚振华,“收购”破产重整的威马汽车,什么算盘?
创业家· 2025-06-30 18:10
宝能汽车的战略动向 - 宝能汽车近期通过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参与威马汽车破产重整,该公司法人及股东均与宝能汽车存在关联[6][9] - 宝能汽车在2024年6月下线悠宝利A3小型电动车,该车型原计划2023年上市,售价约4万元[3][24] - 公司同时介入众泰汽车经营,多名宝能系高管已入职众泰关键岗位,但未进行实质性资金投入[10][11] 公司运营现状 - 2024年6月宝能汽车旗下多家公司因"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发布注销公告,但公司声明业务正常开展[17][18] - 宝能汽车持续招聘销售及技术岗位,并在2024年启动6个新产品项目,显示业务仍在推进[26] - 公司官方公众号每月发布"宝能月报",汽车业务均位列首要位置,显示其战略重要性[26] 财务与资源状况 - 宝能集团整体被执行金额超500亿元,其中宝能汽车集团被执行逾120亿元[31] - 威马汽车有效债权超148亿元,重启生产需数十亿现金,全面恢复或需超百亿资金[29] - 2017-2019年宝能在5地获取13宗汽车产业用地,但2022-2024年间多地地块因未开发被收回[32] 市场竞争挑战 - 悠宝利A3作为两年前规划车型面临市场竞争劣势,威马汽车需重建消费者信任[24][32] - 众泰汽车资产负债率达96%,2023年仅售出14辆车,宝能介入后未见实质性改善[11] - 行业分析认为宝能现有产品在技术和品牌层面已显著落后主流竞争对手[32]
负债累累的姚振华,“收购”破产重整的威马汽车,什么算盘?
商业洞察· 2025-06-28 16:46
宝能汽车现状与战略动向 - 宝能汽车近期动作频繁,包括下线新车悠宝利A3(原计划2023年Q1上市)、澄清公司解散传闻、通过子公司深圳翔飞参与威马汽车破产重整[4][5][6][12] - 公司负债严重,集团被执行总金额超500亿元,汽车板块被执行逾120亿元,姚振华个人被执行310亿元[47][48] - 旗下观致汽车和长安PSA已淡出市场,现试图通过悠宝利品牌(小型电动车,售价约4万元)和威马重组维持存在感[30][31] 对困境车企的收购策略 - 2017年起通过收购观致、长安PSA进入汽车行业,近年专注接盘破产车企:2023年成立深圳翔飞专为参与威马重整(威马有效债权148亿元+112亿元暂缓债权)[12][16][43] - 2024年介入众泰汽车经营(高管入驻关键岗位),但未实际注资(众泰资产负债率96%,2023年仅售14辆车)[19][20] - 历史获取的13宗汽车城地块中,2022-2024年已有昆明、昆山、广州、西安、深圳等多地地块被政府收回[51][52][53] 业务布局与市场挑战 - 2024年启动6个新产品项目,团队考察上海车展智能驾驶供应链,持续招聘销售及技术岗位[38][39] - 威马重启需超百亿资金(初步恢复生产需数十亿),远超公司当前资金能力[44][45] - 悠宝利A3技术落后且延期两年上市,威马需重建品牌信任,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缺乏优势[31][49]
“车圈老赖”100亿收购威马!凭啥逆天改命?
电动车公社· 2025-06-26 00:59
宝能汽车与威马汽车现状 - 宝能汽车母公司宝能投资集团被执行金额高达480亿元,宝能汽车集团被执行金额接近120亿元 [3] - 宝能汽车推出新品牌悠宝利,新车已在深圳工厂下线并面向二三线城市招募经销商 [4] - 宝能汽车展示中心出现威马汽车,工作人员确认宝能已收购威马,正在交接生产资质等核心资产 [6] 威马汽车失败原因 - 威马累计融资超410亿元,但资金耗尽导致门店大规模关闭 [10][11][12] - 研发投入不足,2019-2021年总研发投入不足30亿元,亏损达174亿元 [26] - 电芯供应商管理不善导致车辆自燃,引发大规模召回 [21][22] - 内部管理混乱,CTO等高管离职,创始人沈晖出走海外 [27][29] - 威马目前仅剩两大工厂、生产资质和有限品牌价值 [29] 宝能汽车发展历程与困境 - 2017年宝能以81.9亿元收购观致汽车63%股权,进军汽车行业 [31] - 观致销量90%依赖内部消化(联动云租车),实际市场表现不佳 [35] - 宝能多次宣布建厂计划(西安、广州等),但工厂建设滞后 [35][36] - 2020年以32.6亿元收购长安标致雪铁龙,成立11家子公司打造全产业链 [38] - 宝能汽车至今未能实现量产,悠宝利A3多次推迟量产 [45][46] 宝能收购威马的战略意图 - 深圳翔飞(宝能关联公司)作为唯一战略投资人,计划投入100亿元重整威马 [51][53][58] - 威马重整计划目标:2026-2027年销量60万辆,2028-2029年销量100万辆,营收1100亿元 [63] - 宝能计划利用威马的生产资质和海外渠道优势开拓市场 [67][68][69] - 悠宝利品牌招商显示宝能汽车总产能已达百万级 [64]
众泰之后,宝能汽车再传收购威马
第一财经· 2025-06-25 19:41
宝能汽车与威马汽车的潜在收购 - 威马汽车与悠宝利汽车同时出现在宝能汽车展示中心,引发业内对"宝能汽车有意收购威马汽车"的关注 [1] - 媒体报道宝能汽车正与威马汽车交接生产资质等资产,但市场对收购资金来源存在质疑 [1] - 威马汽车重整计划草案显示,唯一报名成功的投资人为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该公司与宝能汽车关联密切 [1] - 深圳翔飞实际控股股东深圳凤宇管理有限公司也是悠宝佳汽车控股股东,宝能汽车通过旗下公司间接控股悠宝佳 [1] - 深圳翔飞招聘地址位于威马汽车温州工厂,进一步显示两者关联 [1] 威马汽车破产重整要求 - 威马汽车要求战略投资人及/或其指定主体后续持续投资超过100亿元,资金用于共益债务、清偿债权及复工复产 [2] - 战略投资人需具备新能源汽车业务经营能力、足够资金实力及良好商业信誉 [2] - 深圳翔飞注册资本仅1亿元,成立时间短(2023年9月),能否满足威马汽车重整要求存疑 [2] 宝能汽车的经营困境 - 宝能汽车旗下多家公司发布"注销备案或公告",但公司声明否认清算解散,称即将有新车上市 [3] - 宝能汽车近期下线的悠宝利A3车型原计划2023年一季度上市,实际大幅延后 [3] - 观致汽车仍未复工复产,多宗土地使用权被收回,包括深圳市龙华区A932-0834号宗地及宝能科技园7栋房产 [3] - 宝能集团所持宝能汽车99亿股权被冻结,宝能汽车累计存在超过35起股权冻结 [4] - 宝能投资集团被执行总金额超470亿元,且存在多条限制消费令、失信被执行人信息 [4] 宝能汽车的收购意向 - 除威马汽车外,宝能汽车还被传出有意接手众泰汽车,但宝能不具备直接完成收购的资金 [4] - 宝能委派管理人员进入众泰汽车,并通过津烁贸易组局与潜在合作方共同入局 [4]
众泰之后,宝能汽车再传收购威马,资金从何来?
第一财经· 2025-06-25 18:14
宝能汽车收购威马汽车意向 - 威马汽车与悠宝利汽车同时出现在宝能汽车展示中心,引发宝能汽车有意收购威马汽车的猜测 [1] - 媒体报道宝能汽车正与威马汽车交接生产资质等资产,但市场对收购资金来源存在质疑 [1] - 威马汽车重整计划(草案)显示,唯一报名成功的投资人为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该公司与宝能汽车关联密切 [1] - 深圳翔飞实际控股股东深圳凤宇管理有限公司也是悠宝佳汽车控股股东,而宝能汽车间接控股悠宝佳 [1] - 深圳翔飞招聘地址位于威马汽车温州工厂,进一步显示双方关联 [1] 威马汽车破产重整要求 - 威马汽车要求战略投资人持续投资超过100亿元,用于清偿债务、复工复产及后续运营 [2] - 战略投资人需具备新能源汽车业务经营能力、足够资金实力及良好商业信誉 [2] - 深圳翔飞注册资本仅1亿元,且宝能汽车自身陷入发展困局,难以满足威马汽车重整要求 [2] 宝能汽车经营状况 - 宝能汽车发布声明否认公司清算解散,称即将有新车上市,但声明随后被删除 [3] - 宝能汽车近期下线的悠宝利A3车型原计划2023年一季度上市,实际大幅延后 [3] - 观致汽车仍未复工复产,多宗土地使用权被收回,包括深圳市龙华区A932-0834号宗地及宝能科技园7栋房产 [3] - 宝能集团所持宝能汽车99亿股权被冻结,宝能汽车累计存在超过35起股权冻结 [4] - 宝能投资集团被执行总金额超470亿元,且存在多条限制消费令及失信被执行人信息 [4] 宝能汽车其他收购意向 - 宝能汽车除有意收购威马汽车外,还被传出有意接手众泰汽车 [5] - 宝能委派管理人员进入众泰汽车,并通过津烁贸易组局与潜在合作方共同入局,但众泰汽车称无重大资产重组规划 [5]
湾财周报 大事记 苏超背后的金融战;盗版拉布布产业链调查
南方都市报· 2025-06-22 22:36
体育营销与金融行业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爆火,江苏银行和紫金保险作为总冠名商和官方保险供应商获得大量曝光 [3] - 中国平安宣布将为苏超运动员及球迷提供"国家队级别"保障方案,显示金融机构正积极布局体育营销赛道 [3] - 金融巨头纷纷入局体育产业,试图在新兴蓝海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3] 科创板改革政策 - 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推出科创板"1+6"深化改革政策,包括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4] - 政策旨在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参与科技企业投资,发挥科创板示范效应 [4] - 专家解读认为新政将深度影响科技企业融资环境 [4] 潮玩产业与盗版问题 - 泡泡玛特旗下LABUBU IP成为潮玩圈"顶流",3.0系列开售引发全球抢购潮 [5] - 盗版LABUBU充斥市场,部分商家以129元高价销售带"防伪标"的山寨产品 [5] - 监管部门已加大整治力度,但盗版销售转向线上平台 [5] 新能源汽车行业动态 - 威马汽车疑似被宝能汽车收购,资产交接正在进行中 [6] - 深圳翔飞作为威马破产重整投资人,与宝能汽车存在关联关系 [6] - 两家2023年暴雷的车企通过深圳翔飞产生业务联系 [6] 房地产市场数据 - 5月70城二手房价仅无锡、洛阳、南充3城环比上涨 [7] - 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0.2%,上海上涨0.7% [7] - 专家认为现有政策边际效应递减,需要更多措施稳定市场信心 [7] 零售行业并购与调整 - ST易购以1元对价出售4家资不抵债的家乐福子公司,预计增加净利润5.72亿元 [8] - 2019年苏宁以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权,最终形成"双输"局面 [8] - 家乐福中国经历大规模闭店,业绩大幅下滑 [8] 餐饮行业扩张策略 - 巴比食品计划今年新开1000家门店,同时推进投资并购 [9] - 去年新开超1000家店但闭店926家,净增仅100家 [10] - 公司表示将提升市场占有率 [9] 电子产品安全事件 - 罗马仕充电宝在日本发生爆炸事故,消费者赔偿8000元 [11] -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确认3款移动电源存在缺陷,已启动召回 [11] - 涉事店铺商品已下架,公司暂未公布处理结果 [11] 零售与酒水行业趋势 - 即时零售平台携巨额补贴加入618,导致名酒价格跌破常规 [12] - 线下烟酒零售终端销售额提升,部分门店出现"爆单"现象 [12] - 龙头酒企选择加码即时零售,渠道清库存机会增加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