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WalkerS2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展宏图”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10:10
行业订单与商业化进展 - 优必选获得全球人形机器人最大单一合同 金额达2.5亿元 [1] - 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中国移动人形机器人代工项目 总金额1.24亿元 [1] - 宇树科技创始人预测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未来几年每年翻一番 潜在2-3年内达年出货数十万至百万台 [2] 资本投入与市场前景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发生87起融资事件 披露金额约109亿元 [3] - 智元机器人斥资21亿元收购上市公司实现曲线上市 宇树科技以120亿元估值启动上市辅导 [4] - 摩根士丹利预测2050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超5万亿美元 年复合增速超50% [4] 技术应用与产业定位 -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从单一向多元领域扩展 包括生产制造 家政服务 仓储物流 边防海防 教育医疗等 [4] - 优必选WalkerS2工业机器人实现3分钟自主换电 7×24小时作业 完成高难度工业动作 [4] - 特斯拉创始人声称公司未来约80%价值将来自人形机器人Optimus [4] 中国产业优势与政策支持 - 中国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2/3 全球百强人形机器人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比超1/3 [5] - 工信部提出2027年人形机器人综合实力达世界先进水平 国务院意见明确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 [5] - 中国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地位 完备工业体系助力技术快速量产化 [5] 行业发展阶段与历史对标 - 行业正从实验室原型向工厂生产力转化 从资本概念向真实订单落地演进 [6] - 发展路径有望复制新能源汽车成功经验 形成技术 资本与产业合力推动新产业时代 [6]
人形机器人将从“演员”变“同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12:48
展会规模与热度 - 2024年WRC人形机器人展出数量达27款,参展厂商超200家,人形机器人厂家超50家,展品合计1500件,较去年增加900件,新品发布100余件,数量翻倍 [1] - 展会面积达50000平方米,三天参观人数合计130万,热门展区人流密集 [2] 机器人运动能力突破 - 宇树G1机器人动作流畅度提升,算法小脑控制的身体平衡表现卓越,卡死和人工干预显著减少 [4] - 加速进化机器人端到端运控能力提高,足球互动中射门力量增强 [4] - 众擎机器人EngineAI复杂动作初步具备人类细腻与灵动感 [5] - 逐际动力双足机器人抗冲击能力突出,被蹬出数米不倒且能自动起身 [6] - 仿生蜜蜂机器人BionicBee仅34克重,实现自主编队飞行,突破微型机器人能力极限 [6] 商业化应用进展 - 优必选展示多款机器人实际工作场景:WalkerS1群体随机分拣、WalkerC观众导览、WalkerS2热插拔自主换电技术 [8] - 千寻智能墨子机器人演示洗衣叠衣、串糖葫芦等生活技能 [8] - 深圳越疆科技机器人同时进行精密零件组装(0.1毫米公差)和生活区食品制作 [8] - 多家企业推出轮式底座或AGV移动模块的人形机器人,适应工厂搬运与操作复合需求 [9] - 双足人形机器人因能无缝对接人类工厂布局仍具应用前景 [10] 服务机器人商业化闭环 - 云迹科技在酒店服务领域实现多功能机器人群体协作,并成功拓展欧洲市场 [12] - 擎郎机器人全球落地量超10万台,展示爆米花机器人等商业化产品 [12] 技术瓶颈与挑战 - 当前具身智能在复杂场景处理能力不足,通用性受限 [12] - VLA大模型未体现明确的规模化法则,数据量与性能未呈正相关 [13] - 行业缺乏统一标准和数据互通,仿真训练与实际演绎差距大 [14] - 资本投入不足导致企业多专攻单一场景实现商业化 [14] 技术突破尝试 - 银河通用展示零售行业端到端具身大模型GroceryVLA,具备复杂商超环境识别与抓取能力 [14] - 星海图推出"真端到端+真全身控制"VLA模型G0,实现自然语言理解到任务执行 [14]
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的变与不变:人形机器人将从“演员”变“同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21:16
展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WRC人形机器人展出数量达27款,参展厂商超200家,其中人形机器人厂家超50家 [1] - 展品总数达1500件,较去年增加900件,新品发布100余件,数量翻倍 [1] - 展会面积50000平方米,三天参观人数达130万,现场人流密集 [2] 人形机器人技术进步 - 宇树G1机器人动作流畅度提升,算法小脑控制的平衡能力显著增强,卡死和人工干预减少 [5] - 加速进化机器人端到端运控能力提高,足球互动中射门力度和精准度提升 [5] - 众擎机器人EngineAI复杂动作接近人类细腻度,逐际动力双足机器人抗冲击能力突出 [6] - 德国Festo仿生蜜蜂机器人BionicBee仅34克,实现自主编队飞行,突破微型机器人极限 [6] 商业化应用趋势 - 优必选展示多款机器人工作场景,包括群体分拣、导览和7*24小时热插拔换电技术 [8] - 千寻智能墨子机器人演示洗衣叠衣等家务能力,越疆科技实现精密零件组装与分拣同步操作 [8] - 轮式底座/AGV移动模块的人形机器人增多,适应工厂搬运与操作复合需求 [9] - 云迹科技酒店服务机器人实现欧洲业务落地,擎郎机器人全球部署量超10万台 [11] 技术瓶颈与挑战 - 人形机器人普遍存在单场景匹配、通用性不足问题,复杂复合应用尚未成熟 [12] - 具身智能面临数据互通困难、仿真训练与实际差距大、规模化法则未显现等问题 [12] - 资本投入不足导致企业专攻单一场景,行业标准化和生态建设尚未启动 [12] 创新方向展示 - 银河通用推出零售行业端到端具身大模型GroceryVLA,提升商超环境识别抓取能力 [13] - 星海图展示"真端到端+真全身控制"VLA模型G0,实现自然语言到任务执行的闭环 [13]
大单频现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加速
经济观察网· 2025-08-02 15:57
人形机器人行业现状 - 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S2当前工作效率约为人类的40%,在新能源车企总装车间完成物料搬运实训,动作需短暂停顿计算定位[2] - 行业从技术展示转向商业化落地,优必选中标觅亿汽车9051万元订单,智元机器人与宇树科技合计中标中移信息1.24亿元采购项目[3] - 资本市场活跃:宇树科技启动科创板IPO辅导(估值超120亿元),优必选完成24亿港元配售,智元机器人借壳传闻推动上纬新材股价月涨十倍[6] 技术突破与产品迭代 - 优必选WalkerS2搭载全球首创热插拔自主换电系统,3分钟完成换电实现7x24小时连续作业[4] - 跨维智能DexForceW1Pro通过谐波关节与算法耦合实现亚毫米级精度,智平方AlphaBot进入生物科技无菌车间和半导体制造领域[14][13] - 傅利叶智能GR-3采用柔肤软包覆材料,专注康养场景,已落地300+智能康复港案例[11] 商业化路径分化 - **平台派**:逐际动力发布15.8万元起售的LimXOli开发者平台,优必选构建"群脑网络"支持客户二次开发,推动RaaS(机器人即服务)模式[9][10] - **垂直派**:越疆科技与药师帮合作智慧医药零售,傅利叶智能聚焦康养领域[12][11] - **工业派**:智平方、优必选等厂商以工业场景痛点驱动产品设计,如WalkerS2增加±162°腰部自由度适应1.8米作业范围[14] 产业链与资本动向 - 资本向上下游延伸:比亚迪超亿元投资触觉传感器企业帕西尼,腾讯/京东/上汽等产业资本携应用场景入场[7] - 供应链整合挑战显著,整机厂商需承担"链主"角色,异质整合导致隐性成本高企[15] 行业瓶颈与未来方向 - 成本制约:当前人形机器人性价比不足,零部件标准化程度低[15] - 数据短板:工业场景专用数据稀缺,帕西尼启动具身智能数据工厂填补触觉模态空白[16] - 长期挑战:法规伦理问题待解,大规模应用需经历工业-公共服务-家庭渐进路径[17][18]
2025人形机器人下半场:上市、泡沫出清与价值重估
36氪· 2025-07-29 08:49
行业现状 - 具身智能赛道呈现"冰火两重天"态势,部分投资人因估值高涨和商业化落地争议持观望态度,但头部机构如国资和京东、美团、腾讯、华为仍在积极投资[1][3] - 2025年上半年国内机器人领域一级市场融资事件286笔,同比增长138%,总融资金额达270亿元[3] - 头部企业如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等获得大额融资,其中银河通用完成超10亿元融资创年内记录[1][4] 资本运作 - 智元机器人拟以21亿元"反向收购"科创板上市公司上纬新材,计划取得63.62%股份,引发市场关注[1][3] - 智元机器人股东阵容强大,包括腾讯、京东、比亚迪等产业巨头,近期还获得正大集团战略投资[4] - 银河通用完成超10亿元融资,创下中国具身智能领域天使轮融资额之最[1][4] 商业化进展 - 中国移动斥资1.24亿元采购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产品,为国内已知最大单笔人形机器人订单[7] - 智元机器人已公布8项中标项目,预计2026年底实现大几千台交付规模[7] - 宇树科技2025年已中标十数个项目,应用场景包括教育科研、工厂巡检等,并收获海外订单[8] - 优必选天工人形机器人已收获百台订单,预计2025年交付超300台,获得车厂超500台意向订单[8] 市场规模 - 高工机器人预测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63.39亿元,2030年将超640亿元[9] - 国内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53-82.39亿元,占全球约50%[9] - 行业价格竞争初现,宇树科技G1人形机器人售价从9.9万元降至5-6万元[9] 技术挑战 - 技术瓶颈包括语言模型错误率高、控制延迟问题、硬件成本结构劣势等[11] - 场景错配问题突出,不同场景需求差异大,家庭场景渗透周期更长[11] - 量产困境明显,2025年特斯拉计划产量1万台,国内企业平均交付量不足100台[12] - 标准化缺失,包括关节兼容问题和法律法规监管空白[12] 发展趋势 - 行业正从概念争议迈向价值重估阶段,交付能力成为竞争核心[7][9] - 头部企业加速量产,价格下探与场景拓展并行[9] - 新兴场景探索包括无人药店、高校实验室、工业物流和电力巡检等[9] - 行业类似当年新能源汽车造车热,正从"概念热"过渡到"场景热"[13]
建银国际:升优必选目标价至115港元 维持“跑赢大市”
快讯· 2025-07-25 10:41
产品升级与产能扩张 - 优必选近期公布旗舰产品WalkerS2更多细节,包括配备AI模型Co-Agent、每秒行走2米及15公斤负载能力,升级可满足各工业领域需求 [1] - 公司正加速扩产,预计8月起每月产能可达约200个 [1] - 预测2025年交付量可超过1,000个,2026年超过3,000个,较先前估算进度提前一年 [1] 财务预测与融资情况 - 以平均售价60至70万元人民币计算,估计WalkerS2在2025至26年可创造5亿至15亿元人民币收入 [1] - 公司完成上市以来第5次配股,以折让9[1]、每股82元发行3,000万股新股,集资净额24亿元,规模超过预期 [1] 目标价调整 - 考虑到股数增加与收入预测上调,建银国际将目标价由100港元上调至115港元,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1]
“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再度融资超24亿港元!
证券时报· 2025-07-22 12:40
优必选配售融资情况 - 公司进行上市以来第五次配售融资,以每股82港元价格配售3015.545万股新H股,募资总额约24.7亿港元,净额约24.1亿港元,主要用于业务运营发展和偿还授信款项 [1] - 本次配售规模超过前四次总和,前四次募资总额约20亿港元,五次累计募资总额达45.3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1.46亿元),净额43.6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9.9亿元) [2][3][4] - 前四次配售资金用途包括:首次1.31亿港元主要用于业务运营及发展(2024年8月),第二次4.36亿港元中62.42%用于业务运营(2024年10月),第三次5.87亿港元中65.04%用于偿还授信(2024年11月),第四次9.14亿港元用于核心技术研发(2025年2月) [3][4] 业务发展动态 - 2024年公司营收13.05亿元(同比+23.65%),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1.24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8.84亿元 [7] - 近期中标觅亿汽车科技9051.15万元机器人采购订单,创行业单笔订单金额最高纪录 [6][7] - 教育科研人形机器人"天工行者"发布4个月即获百台订单,预计2025年交付超300台;工业机器人WalkerS2计划2025年交付500台,具备3分钟自主换电技术 [7][8] 产能规划与行业展望 - 公司2025年规划人形机器人产能1000台,预计交付数百台,2026年目标数千台,2027年有望达万台级别 [8] - 行业分析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入"破晓时刻",量产元年开启,但成本仍是制约大规模普及的关键因素 [8]
制造成长周报(第23期):树科技开启上市辅导,黄仁勋称机器人将成AI下一波浪潮-20250722
国信证券· 2025-07-22 11: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设备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从价值量和卡位把握空间及确定性,在股票弹性上找增量环节;AI基建中AI需求拉动数据中心资本开支增长,燃气轮机和冷水机组等环节将受益;自主可控关注国产化率低的领域;低空经济产业进展迅速基建先行;智能焊接机器人在钢结构行业开始放量;3D打印技术成熟后将打开市场空间;X射线检测设备因需求推动行业快速发展;核聚变是能源变革长期方向;商业航天产业化进展加速 [3][8][9] 各目录总结 成长板块上市公司行情回顾 - 展示相关标的近一周(7.14 - 7.18)市场表现,涉及人形机器人、AI基建、AI应用/赋能、低空经济、光刻机、智能焊接、科学仪器、3D打印、深海科技、X射线检测设备等板块,包含公司代码、本周收盘价、一周变动、一月内变动、二月内变动、三月内变动及年初至今变动等数据 [16] 行业新闻 - 人形机器人方面,全国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科学联合实验室落地亦庄;宇树科技王兴兴等亮相中外记者见面会;湖北发起“机器人总动员”给予造梦者50%购房补贴;五八机器人高原震区演习显身手;陆军摩步分队开展人装协同攻击演练;优必选WalkerS2全球首个实现自主换电;智元将携手德马科技展示机器人物流作业 [17][18][19][20][21][22][23] - 人工智能方面,META将在人工智能领域投资数千亿美元;黄仁勋称机器人将成AI下一波浪潮;工信部将推动大模型落地制造业重点行业 [24][25][26] - 核聚变方面,中国首台直线型场反位形聚变装置即将点亮 [27] - 深海科技方面,深海采矿与环境保护关键技术专题论坛在京举办 [28] 政府动态 - 人形机器人领域,全国机器人标委会邀专家修订《国家机器人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29] - 低空经济领域,发改委召开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专题会议 [31] 公司动态 - 人形机器人领域,双林股份筹划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上市;宇树科技开启上市辅导,王兴兴控制公司约35%股权 [32][33] 重要事件前瞻 - 7月24日,特斯拉将举行二季度业绩说明会;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在上海举办 [2][34]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 给出多家公司投资评级、收盘价、总市值、EPS(2024A、2025E、2026E)、PE(2024A、2025E、2026E)等数据,部分公司评级为优于大市,部分暂无评级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