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应用

搜索文档
恒辉安防(300952) - 300952恒辉安防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2025-09-12 17:2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59,302.99万元,同比增长15.43%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97.74万元,同比增长11.82% [2] - 总资产258,481.60万元,同比增长3.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46,209.66万元,同比增长20.29% [2] - 中期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8元(含税),共计派发13,670,806.24元,占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比例29.65% [2] 产能建设与进展 - 年产7,200万打功能性安全防护手套项目上半年贡献产能约450万打,全年目标1,000万打产能及销量 [3] - 年产7,200万打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需3-5年完成产能充分释放 [3] - 越南工厂年产1,600万打功能性安防手套项目首条PU手套产线已量产,近期实现首批产品交付 [4][5][11] - 越南工厂产能预计未来3-6个月逐步释放,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 [5] - 年产4,800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项目力争9月底前实现产线联动调试及试生产 [7][8][9] 市场与销售 - 北美地区销售收入占总营收37.85%(美国地区占比31.24%) [4]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上半年销售收入2,055.80万元,同比增长70.53%,毛利率同比下降6.23% [7] - 美国市场订单受关税政策影响短期放缓,其他市场(欧洲、日韩、东南亚及国内)订单符合预期 [5][6] - 生物可降解聚酯橡胶项目一期1万吨于2024年8月开工,正稳步推进 [6][7] 新产品与应用拓展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机器人领域应用开发包括灵巧手腱绳、轻量化外壳型材、柔性关节保护件等 [9][10][11][12] - 机器人防护手套、腰封件、颈部包覆件等已在人形机器人产品中实现商品交付 [10] - 灵巧手腱绳已向多家机器人企业送样,并与某知名机器人企业洽谈供应商合作 [10]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航空航天、海洋领域已获取小批量订单并实现销售 [12] 战略与布局 - 公司加速越南工厂产能建设,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欧盟、南美、非洲、澳洲等),深耕国内市场 [4] - 公司坚守主业,聚焦功能性安全防护手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物可降解聚酯橡胶等核心业务 [10] - 海外布局以越南工厂为重点,其他投资计划将结合市场需求、贸易环境等因素综合评估 [11] - 成立专项研发小组聚焦机器人应用领域开发 [11][12] 其他信息 - 截至2025年9月10日,公司股东总人数13,409人 [12] - 公司表示将加强市值管理研究,寻求切实可行的市值管理举措 [11]
苏州纳磐:高分子复材在机器人行业的替代与应用
DT新材料· 2025-09-06 00:04
公司融资与技术平台 - 苏州纳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完成A轮近亿元融资 由基石资本和安徽科创投资联合领投 老股东领益智造及创始人追加投资[2] - 公司建立了从合成到改性再到热塑复材及复材制品的全技术链一体化研发体系 具备端对端材料技术平台[2] - 独创端对端一体化成型技术(EEM®) 实现从材料到制品的高效低成本生产[4] 特种工程塑料应用 - 特种工程塑料包括PPS/PPA/PEEK等 自2018年起实现新能源汽车领域国产替代供货[2] - 材料已应用于比亚迪、吉利、T公司、零跑及新势力车企 并与美的、三花、银轮等头部Tier1客户直接合作[2] - 连续玻纤/PPS热塑复合材料技术为电池盒上盖减重并提供防火性能 降低热失控风险 2024年11月与吉利汽车研究院共同荣获铃轩奖[4] 机器人领域材料创新 - 针对机器人关节三大痛点(耐磨需求、工况适应性、结构强度)提供PPS与PEEK碳纤复材解决方案[7] - PPS材料机器人关节组件实验数据显示:能量损耗降低25% 使用寿命延长[9] - PPS材料使机器人整体重量减轻20%-30% 运动速度提高15% 能耗降低18% 续航时间延长25%[9] 行业会议与演讲 - 公司副总经理陈斌将于2025年9月10-12日在合肥高分子产业年会上发表"纳磐高分子材料对于机器人的应用解决方案"主题报告[11] - 演讲将探讨高分子复合材料在机器人行业的替代与应用前景 分享材料选型、性能优化及成本控制见解[11] - 年会设具身机器人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 聚焦终端需求与材料解决方案对接[14] 产业年会概况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主题为"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将引领高分子下个十年" 聚焦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材料机遇[18][19] - 会议包含工程塑料创新大会、机器人材料论坛、新能源汽车论坛等平行论坛 覆盖航空航天、新能源、通信等多个领域[23][29][35] - 主办单位为DT新材料 协办单位包括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 支持单位含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等机构[20]
定档IPO!宇树科技更新CFO为王枫,曾任职敏实集团、主导海外并购
搜狐财经· 2025-09-05 15:05
公司治理变动 - 宇树科技财务负责人变更为王枫 创始人王兴兴不再兼任该职务[1] - 新任财务负责人王枫拥有传统制造业财务背景 曾主导成本优化与海外并购项目 2020年加入公司时正值B轮融资完成[3] 上市进程规划 - 公司计划于2025年10月至12月期间提交上市申请文件[5] - IPO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已完成股改[3][5] 业务结构披露 - 2024年产品销售额构成:四足机器人占比65% 人形机器人占比30% 组件产品占比5%[5][6] - 四足机器人应用领域:80%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 20%用于工业检查与消防等场景[5][7] - 人形机器人全部应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5][7] 公司背景与定位 - 宇树科技成立于2016年 专注于消费级和行业级高性能四足机器人研发生产[3] - 公司为世界机器人圈内知名初创企业 创始人王兴兴为1990年出生[3] - 致力于高性能通用机器人在民用领域不同行业的应用[8]
宇树科技:预计四季度提交IPO申请
证券时报· 2025-09-02 20:50
IPO进展 - 公司正积极推进IPO准备工作 预计将于2025年10月至12月提交申请文件[1] - 公司已于2024年7月18日在浙江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1] - 辅导机构将在2025年10月至12月对公司是否达到发行上市条件进行综合评估[1]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王兴兴直接持有公司23.82%股权[4] - 通过上海宇翼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控制公司10.94%股权[4] - 合计控制公司34.76%股权[4] 管理层观点 - 公司将上市视为学习成长过程 比喻为高考[4] - 上市是对公司9年多发展的交代 也是对股东的交代[4] - 上市可使企业在管理运营上迈向更成熟阶段[4] 收入结构 - 2024年四足机器人销售额占比约65%[4] - 人形机器人销售额占比约30%[4] - 组件产品销售额占比约5%[4] 产品应用领域 - 四足机器人约80%应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5] - 四足机器人约20%应用于工业领域如检查与消防[5] - 人形机器人完全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5]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致力于将高性能通用型机器人应用于民用领域不同行业[5] - 在公司官方文件中明确声明和限制产品用途[5] - 提醒各方谨慎识别 避免混淆其他公司产品或第三方改装设备[5]
宇树科技:10月至12月向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文件
新京报· 2025-09-02 17:21
上市计划 - 公司预计2025年10月至12月期间提交上市申请文件 [1][2] - 上市申请时将正式披露相关运营数据 [1][2] 收入结构 - 2024年四足机器人销售额占比约65% [1][3] - 2024年人形机器人销售额占比约30% [1][3] - 2024年组件产品销售额占比约5% [1][3] 产品应用领域 - 四足机器人约80%应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 [1][4] - 四足机器人约20%应用于工业领域包括检查与消防 [1][4] - 人形机器人完全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 [1][4] 公司定位 - 公司始终致力于民用机器人领域 [2][5] - 专注于高性能通用机器人在不同行业的应用 [5] - 通过官方文件明确产品使用声明和限制 [5]
力鼎光电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30 06:4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3.72亿元,同比增长26.38%,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64.73%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2.07亿元,同比增长38.65%,归母净利润7210.82万元,同比增长63.9% [1] - 毛利率48.94%,同比增长20.89%,净利率34.77%,同比增长29.78% [1] - 三费总计1145.77万元,占营收比3.08%,同比增长74.52% [1] - 每股净资产3.69元,同比增长4.52%,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38元,同比增长51.26%,每股收益0.32元,同比增长64.74% [1] - 去年ROIC为10.22%,净利率28.39%,上市以来ROIC中位数15.86% [2]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2.15亿元,每股收益均值0.52元 [2] 业务发展 - 光学镜头产销量提升,在专业安防、消费类、机器视觉、车载等大类领域销量增加 [3] - 专业消费类产品增长较多,境内低空经济领域相关产品销量同比增长 [3] - 无人机镜头涵盖主摄变焦镜头、广角镜头、红外热成像镜头、避障镜头 [3] - 无人机镜头销售以境内客户为主,目前没有与大疆批量合作 [4] - 微光夜视通过增强放大微弱信号成像,红外热成像通过温差生成温度分布图像 [5] - 亚马逊是重要客户,早年提供门铃内置光学镜头,目前为其智能分拣机械臂、无人配送车及装运机器人提供光学镜头开发服务 [6] - 机器人应用包括扫地机器人、割草机器人及智能物流分拣等无人自动化领域的光学类镜头产品 [6] - 目前没有光刻机相关业务,不具备国内军工资质 [7] 研发能力 - 研发技术人员大约150人,研发团队具有资深专业背景和丰厚技术积累 [8] - 可同期开发40余个项目,项目开发周期从3-6月不等甚至更长 [8] 市场影响 - 关税战对上半年业绩负面影响有限,客户因关税取消合作的可能性低 [9] - 原材料主要来源国内,不存在恐慌囤货境外原材料的情形 [9] - 客户未发生恐慌性大量提货的情形 [9]
安培龙(301413):压力传感器收入高增,力传感器研发进展迅速
光大证券· 2025-08-27 19:5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压力传感器业务高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61.9%至2.9亿元,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52.8% [3] - 力传感器研发加速,产品线涵盖六维力矩传感器等逾六类产品,在汽车及机器人领域应用前景广泛 [3] - 短期毛利率承压,2025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至27.8%,主要受下游客户采购价格下降影响 [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5.2%,占营收比例提升0.5个百分点至6.9%,重点投入力传感器及IC芯片领域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34.4%;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增长19.6%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28.2%,环比增长12.0% [1] - 期间费率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至19.4%,管理费率下降为主要原因 [2] - 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业务营收2.5亿元,同比增长13.0%,毛利率28.9% [3] 盈利预测 - 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8.8%至1.1亿元,上调2026-2027年预测至1.4亿元(+0.6%)和1.9亿元(+7.3%) [4]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34亿元、15.44亿元、18.6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5% [5] - 对应2025-2027年PE估值分别为112倍、83倍、64倍 [4] - 预计毛利率将从2025年的29.9%逐步回升至2027年的31.9% [12] 业务进展 - 在上海组建机器人力传感器专项研发团队并搭建试验线,配置专业生产设备 [3] - 构建"研发设计—原型试制—测试验证"一体化闭环体系 [3] - 采用MEMS硅基半导体应变计技术及玻璃微熔工艺技术开发力传感器产品 [3] - 作为车规级压力传感器进口替代领先企业,战略布局机器人传感器领域 [4] 市场数据 - 总股本0.98亿股,总市值119.50亿元 [6] - 近一年股价区间31.39-130.58元,近3月换手率266.72% [6] - 近一年绝对收益率248.21%,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213.50个百分点 [9]
今天国际(300532):订单增速大幅回暖 海外业务稳步推进
新浪财经· 2025-08-26 10:4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12亿元 同比下降14.36% [1] - 归母净利润1.88亿元 同比下降22.53% [1] - 扣非净利润1.58亿元 同比下降31.25% [1] 收入结构分析 - 系统综合解决方案收入10.6亿元 同比下降8.5% [1] - 机器人产品收入2.2亿元 同比下降34.4% [1] - 工业软件收入0.5亿元 同比下降42.0% [1] - 售后运维收入0.9亿元 同比增长19.7% [1] 费用管控 - 销售费用率1.7% 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1] - 管理费用率4.7% 同比上升0.03个百分点 [1] - 研发费用率4.5% 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1] 订单表现 - 新增订单21.43亿元 同比增长101.20% [2] - 新增海外订单2.68亿元 [2] - 在手未确认收入订单47.48亿元 [2] 业务拓展 - 新能源行业订单显著提升 [2] - 中标中广核三澳项目 首次突破核电行业 [2] - 海外业务稳步推进 国际化发展战略势头良好 [2] 研发与创新 - 构建"智能制造研究院+软件/机器人子公司"协同研发体系 [2] - 形成系统解决方案 工业软件 智能装备等核心技术矩阵 [2] - 机器人子公司2024年实现销售近5亿元 [2] 产能建设 - 竞得土地用于建设智能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2] - 强化硬件自研能力 [2] - 机器人业务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2]
美股异动 专为机器人设计的计算平台Jetson AGX Thor量产上市 英伟达(NVDA.US)涨近2%
金融界· 2025-08-26 00:01
股价表现与产品发布 - 公司股价周一盘中上涨近2%至181.28美元 [1] - 正式推出专为机器人应用设计的计算平台Jetson AGX Thor开发者套件及量产模块并全面上市 [1] - 新产品开发者套件起售价为3499美元 即日起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客户开放销售 [1] 财报预期与供需状况 - 公司定于8月27日发布财报 韦德布什公司调查显示其芯片供需比达到10:1 [1] - 分析师普遍预期公司每股收益为1.01美元 营收达460亿美元 [1] - 韦德布什分析师强调亚洲实地调查结果支持供需比数据 市场高度关注财报发布 [1]
精研科技:子公司部分产品应用在送餐机器人和商用清洁机器人等方面,目前仅为应用场景的尝试性拓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15:47
公司业务现状 - 公司子公司江苏精研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当前主要产品包括折叠屏手机转轴、扫地机驱动模组和洗地机驱动模组 [2] - 部分产品已尝试性应用于送餐机器人和商用清洁机器人领域 [2] - 相关业务规模极小 对动力公司整体收入贡献有限 [2] 技术应用拓展 - 公司产品存在无人驾驶配送车应用场景的尝试性拓展 [2] - 当前应用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尚未形成规模化商业落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