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控制
icon
搜索文档
代码+视频!国内首个足式机器人算法与实战(双足/四足/人形等)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7-07 17:20
具身机器人步态控制的重要性 - 步态控制是具身智能机器人实现空间移动的核心技术 双足或四足机器人需模拟真实生物动作以应对复杂地形如废墟 火灾现场 太空探索等场景[1] - 足式机器人能跨越沟壑 攀爬楼梯 避开障碍物 在轮式/履带式设备无法到达的区域执行救援 科考任务 近20年工业界与学术界持续投入研发[1] - 真实场景应用需解决负重条件下的高难度动作 如跳跃 转向 奔跑 并在碎石 坑洼等复杂路面保持稳定性[1] 人形机器人动作学习的挑战 - 人类步态动作近万种 机器人需学习爬楼梯 跑步 跳舞等高难度动作 自主学习能力是行业痛点[2] - 深度学习加速了动作控制研究 但数十年发展仍未完全突破 相关成果正逐步转化到工业产品[2] 足式机器人的战略地位 - 被誉为"机器人领域下一座里程碑" 可像生物一样适应复杂地形 突破平坦环境限制[4] - 资本青睐巡检 安防 救援 工业自动化等场景 企业高薪争夺人才 当前是进入领域的最佳时机[4] - 技术栈涵盖运动学 动力学 多传感器融合 强化学习等 缺乏系统学习路径导致入门困难[4] 具身足式算法课程核心内容 - 国内首门系统教程 覆盖四足基础 双足进阶 高级算法 Sim2Real迁移 安全机制等全流程技术[5][6] - 采用Isaac Gym/Gazebo/MuJoCo仿真环境 实战案例包括平稳行走 动态平衡 多任务切换等[6][12] - 前沿技术深度解析 如波士顿动力跳跃算法 RMA策略 域随机化等[6][17] 课程实战与硬件部署 - 主流硬件平台分析:Unitree DeepRobotics等 包含碰撞检测 人体交互安全等部署策略[12][17] - 大作业设计多场景训练:斜坡 碎石路 障碍物 成果展示包括训练过程可视化与性能指标[12][17] 目标学员与技能提升 - 面向AI从业者 研究生 转行者等 需具备Python/PyTorch基础及线性代数知识[27] - 培养全栈技能:从运动学基础到强化学习算法 积累1-2年实战经验 掌握Sim2Real迁移能力[27][28] - 课程形式为离线视频+代码+答疑 配套源码与仿真练习 有效期1年[28]
扑空、跌倒、卡住,机器人打架“意外连连”
南方都市报· 2025-05-27 07:13
赛事概况 - 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格斗竞技赛事《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机甲格斗擂台赛于5月25日在杭州举行,四台宇树G1机器人参与角逐 [7] - 比赛采用积分制,共3回合每回合2分钟,头部/躯干击打得1分(手部)或3分(腿部),倒地扣5分,8秒内无法起身扣10分 [8] - 最终身穿黑色护具的G1机器人成为史上首个机器人格斗冠军,机身布满训练和比赛留下的擦痕与撞击痕迹 [5][7] 技术挑战 - 格斗动作需瞬间爆发力,考验动力系统扭矩输出能力,髋关节踢腿时扭矩最大,膝关节在勾拳/蹲起时承压,肩关节在快速出拳时瞬时扭矩达峰值 [9] - 控制算法需实时处理传感器数据,实现多关节毫秒级精准控制,机械结构需承受高强度冲击,关节/骨骼稳定性要求极高 [10] - 比赛中暴露动态运动控制不足问题,如扑空倒地、围绳缠绕等,抗干扰设计和材料升级成为改进方向 [11] 产品性能 - 宇树G1机器人已掌握8套基础格斗动作及组合技,包括直拳、勾拳、侧踢、膝踢等,动作组合流畅度接近人类 [14][8] - 采用语音+遥控双模式实时操控,支持摔倒后自主站立,通过"抗击打""防过热"等极限测试提升极端环境适应性 [15][16] 行业影响 - 赛事极端环境推动算法优化与硬件迭代,加速技术标准化进程,完善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17][18] - 从马拉松到格斗的"炫技"行为促进行业竞争,失败案例成为技术改进关键参考,吸引上下游企业参与生态建设 [18]
唐源电气: 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摊薄即期回报及采取填补措施和相关主体承诺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2 20:47
核心观点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4,311.6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增至18,683.61万股,测算显示可能摊薄即期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从0.51元降至0.49元,净利润持平假设下)[2][3] - 募投项目聚焦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机器人及AI大模型研发产业化,旨在强化技术先发优势和市场竞争力[5][6] - 公司已具备人员、技术及市场储备支撑募投项目,核心团队拥有30年行业经验,技术覆盖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7][8] 发行财务影响 - **假设1(净利润持平)**:发行后基本每股收益降至0.49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7.22%降至6.37%[2][3] - **假设2(净利润增10%)**:基本每股收益增至0.54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提升至6.99%[3] - **假设3(净利润减10%)**:基本每股收益降至0.45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下滑至5.75%[3] 募投项目规划 - **项目内容**:包括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机器人研发、AI大模型研发产业化、营销服务体系升级及补充流动资金[5][6] - **业务关联**:机器人项目延伸现有机器视觉产品线,AI大模型项目升级传统大数据管控系统[5][6] - **技术基础**:已建成轨道交通检测实验室、云平台及大数据中心,拥有多项机器人相关专利及软著[8] 公司资源储备 - **团队**:核心管理层深耕行业超10年,董事长陈唐龙具30年轨道交通技术研发经验[7] - **技术**:掌握机器视觉、数字孪生等核心技术,获院士工作站及省市级技术中心认定[8] - **客户**:覆盖国铁集团、中国中车等央企及30个省份地铁运营商[9] 填补回报措施 - **资金管理**:严格执行专户存储制度,强化募集资金使用监管[9] - **项目推进**:加速募投项目建设以尽早实现预期效益[10] - **分红机制**:完善利润分配政策,保障股东投资回报[11] 相关主体承诺 - **董事及高管**:承诺不损害公司利益,薪酬与填补回报措施挂钩[12] - **控股股东**:承诺不干预经营,若违反将承担法律责任[12]
诺德股份:已具备3微米锂电铜箔批量生产能力
起点锂电· 2025-03-22 19:30
诺德股份高端铜箔发展 - 公司已具备3微米锂电铜箔批量生产能力 形成覆盖6微米至3微米的完整产品体系 [2] - 研发多孔铜箔适用于固态/半固态电池 可优化电池性能并提高充放电效率和能量密度 [2] - 开发高频高速电子电路用高端标准铜箔 RTF-3和HVLP-4已通过部分客户认证 适用于AI服务器和人形机器人控制模块 [2] - 公司在高端铜箔领域的技术创新、产品体系、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进展 展现新能源材料领域领先地位 [2] 锂电行业动态 - 远景动力成为江苏储能"收益王" [2] - 亿纬锂能/孚能科技获得小鹏汽车定点 [2] - 9GWh动力电池项目落地江苏 [2] - 2025第七届起点钠电论坛将于3月28日举办 [2] 福建贤辰智享科技 - 公司专注于锂电池可循环包装方案和共享租赁服务 是国内该领域龙头企业 [4] - 已推出适合工业企业的通用化循环包装产品 未来将拓展至光伏、零售、运输等多个领域 [4] - 公司总部位于福州 在全国设有多个运营工厂 管理40万个周转箱并提供全国调度服务 [4] - 拥有三家控股子公司和一家参股公司 形成健全的市场运营网络和稳定客户群 [4] 行业活动信息 - 2025年3月28日将在深圳举办技术成本突破与市场爆发相关活动 [6] - 活动由多家机构联合举办 包括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 [7]
“硅仙人”芯片,仅按数据处理量收费
半导体芯闻· 2025-03-11 18:38
美国半导体合资企业Tenstorrent进军日本市场 - Tenstorrent计划最早于2023年秋季在日本推出AI芯片服务,采用按实际处理数据量收费的模式,旨在降低AI开发商成本并扩大市场[1] - 公司与日本Rapidus合作开发技术和人力资源,目标是大规模生产尖端半导体设备[1] -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是公司投资者之一[1] 商业模式与技术优势 - Unsung Fields将运营配备Tenstorrent AI芯片的数据中心,开发人员通过云端使用并按数据处理量付费[1] - Tenstorrent开发的AI芯片具有极佳节能效果,服务器价格仅为Nvidia同类产品的50%-33%[2] - 传统方式需要购买价格高达数千万日元(约68,000美元/1000万日元)的服务器,对初创公司负担较重[1] 日本市场拓展计划 - Tenstorrent计划在东京开设运营基地,目标2025年底拥有约40名设计师,最终组建100人开发团队[5] - 将专注于日本企业优势领域,包括自动驾驶技术和机器人控制芯片设计[5] - 预计对3纳米及下一代2纳米芯片需求将增长,考虑将大规模生产外包给Rapidus[5] 日本半导体行业现状 - 日本半导体工程师数量从1999年19.4万人下降60%至不足8万人[7] - 行业面临10万名工程师缺口(含原材料和设备领域)[7] - 尖端芯片应用有限,设计师缺乏先进半导体开发机会[6] 市场前景与行业趋势 - 全球芯片设计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增长40%至2033年6020亿美元[7] - 日本仅有少数公司拥有先进芯片设计技术,如富士通和松下控股的Socionext[7] - Tenstorrent进入将为日本工程师提供更多尖端芯片设计机会[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