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赛道
搜索文档
津上机床中国涨超10%创新高 中期纯利同比预增48% 液冷赛道开辟增长新曲线
智通财经· 2025-10-21 14:25
中金认为,公司预测盈利同比增长48%显著超出行业平均增长水平,成为机床行业复苏进程中的核心领 跑者。该行指出,津上机床中国第一大下游为汽车零部件,承接资本开支红利期。此外,液冷赛道布局 加码,开辟增长新曲线。根据公司业绩会交流,目前公司已与行业头部液冷设备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公 司预计2026 年相关业务可实现营收贡献,成为继汽车零部件领域后的第二增长曲线。 津上机床中国(01651)涨超10%,盘中高见35.88港元创上市新高,年内股价累涨200%。截至发稿,涨 10.32%,报35.06港元,成交额1.13亿港元。 消息面上,10月17日,津上机床中国披露了2026财年上半年(2025年4月-9月)盈喜公告,公告显示, 报告期内公司预期实现归母净利润5.02亿元,同比口径下劲增约48%。董事会认为,集团业绩增长受益 于国内经济的持续恢复。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用户领域的快速发 展,给机床行业带来了新的需求,以及公司近年对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持续开拓和渗透,这样也导致对 集团生产的数控高精密机床需求量增加。 ...
港股异动 | 津上机床中国(01651)涨超10%创新高 中期纯利同比预增48% 液冷赛道开辟增长新曲线
智通财经网· 2025-10-21 14:22
智通财经APP获悉,津上机床中国(01651)涨超10%,盘中高见35.88港元创上市新高,年内股价累涨 200%。截至发稿,涨10.32%,报35.06港元,成交额1.13亿港元。 消息面上,10月17日,津上机床中国披露了2026财年上半年(2025年4月-9月)盈喜公告,公告显示, 报告期内公司预期实现归母净利润5.02亿元,同比口径下劲增约48%。董事会认为,集团业绩增长受益 于国内经济的持续恢复。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用户领域的快速发 展,给机床行业带来了新的需求,以及公司近年对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持续开拓和渗透,这样也导致对 集团生产的数控高精密机床需求量增加。 中金认为,公司预测盈利同比增长48%显著超出行业平均增长水平,成为机床行业复苏进程中的核心领 跑者。该行指出,津上机床中国第一大下游为汽车零部件,承接资本开支红利期。此外,液冷赛道布局 加码,开辟增长新曲线。根据公司业绩会交流,目前公司已与行业头部液冷设备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公 司预计2026 年相关业务可实现营收贡献,成为继汽车零部件领域后的第二增长曲线。 ...
20cm速递|国内动力电池需求有望持续提升,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159387)盘中涨超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12:18
动力电池与储能市场 - 国内动力电池需求持续提升,受益于动储领域景气度向上共振,锂电池及上游材料端排产饱满,涨价趋势明朗,有望实现量与利齐升 [1] - 固态电池等新技术趋于成熟,国内外持续推进产业化落地,将打开增长空间 [1] - 欧洲储能市场迎来政策与经济性双重驱动,大储装机规模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预计2024年欧洲新增大储装机规模为8.8GWh,同比增长79.6%,2025年达16.3GWh,同比增长85.2% [1] 绿色化工与绿氢产业 - 风电制绿氢绿氨等绿色化工产业化加速,金风科技3GW风电制氢氨醇项目获备案 [1] - 兴安盟绿氢制绿色甲醇项目气化炉工艺验证成功 [1] - 未来绿氢需求有望达到500万吨/年 [1] 电力设备与液冷技术 - 液冷赛道受益于AIDC高景气度 [1] - 国内厂商在CDU、冷板等环节具备竞争优势 [1] 新能源指数与ETF - 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159387)跟踪创新能源指数(399266),最大涨跌幅达20% [1] - 创新能源指数从市场中选取涉及清洁能源生产、存储及应用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重点关注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的企业 [1] - 指数行业配置以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及相关设备制造为主,以反映新能源及相关产业链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1]
长城基金韩林:液冷赛道正从导入期迈向高速成长期
新浪基金· 2025-09-19 16:42
文章核心观点 - 液冷赛道是由技术、政策、经济和产业四大因素共同驱动的重大产业升级,正处于从导入期迈向高速成长期的关键阶段 [2][4][8][10] - 行业渗透率正快速提升,预计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将迎来跨越式提升,明年渗透率相比今年可能有接近翻倍的提升 [2][4][10] - 液冷解决方案的单机柜价值量是传统风冷的5-15倍,市场空间广阔,2026年相关市场空间约千亿级别 [3][9] 驱动逻辑与产业趋势 - 技术驱动:AI芯片算力持续增强导致功率密度升级,传统风冷无法满足散热需求 [2][8] - 政策驱动:对数据中心低PUE的要求推动了更高效散热技术的应用 [2][8] - 经济驱动:液冷技术在全生命周期成本上具有优势 [2][8] - 产业驱动:全球顶级云服务商和大型互联网公司引领需求,产业巨头采用液冷方案 [2][3][8][9] - 技术演进:液冷将从“可选”变为“必选”,并向两相冷却、浸没式等更先进技术发展 [2][8] 市场空间与竞争格局 - 当前风冷技术在服务器散热中仍占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超过80%,但液冷渗透率正从2023年的个位数快速提升 [3][9] - 液冷解决方案的单机柜价值量是传统风冷的5-15倍,整柜液冷价值量接近几万到十万美金区间 [3][9] - 竞争格局清晰,龙头份额集中,目前以台湾地区供应链为主,但国内公司凭借解决方案能力、供应链和响应优势已切入供应链 [3][9] - 定价能力方面,技术壁垒高的环节定价能力强,标准化环节面临价格竞争 [3][9] 行业前景与增长动力 - 行业增长路径明确,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随着GB300、Trainium2液冷版等新机型大规模量产,渗透率将跨越式提升 [2][4][8][10] - 行业当前类似于2023年光模块的起点,今年一季度开始有部分液冷解决方案出货,二三季度预计将逐季明显加速 [4][10] - 随着下一代方案推出,液冷可能进入量价齐升的时代 [4][10] - 行情持续性取决于AI整体需求强度以及国内厂商在全球赛道中的认证节奏和进度 [4][10]
“金钱”的味道!公募掘金液冷赛道 技术升级预期吸引基金重仓
中国经济网· 2025-09-08 08:47
液冷赛道投资机会 - 基金经理通过互联网大厂财报发现液冷赛道机会 重仓液冷基金近一个月收益霸占业绩弹性前五 最高收益达49.65% [1][2] - 液冷技术通过液体介质实现电子设备散热 是AI算力设施关键环节 因AI算力需求爆发带动行业需求从0到1拐点 [2][4] - 基金经理认为液冷赛道行情可持续性不亚于光模块与PCB 有望演绎类似行情 行业正从导入期迈向高速成长期 [8][9] 互联网大厂资本开支增长 - 阿里巴巴二季度资本开支386.8亿元 同比增长219.8% 腾讯资本开支191.07亿元 同比增长119% [3] - 谷歌 微软 Meta 亚马逊二季度资本开支合计874亿美元 同比增长69% 主要反映在AI基础设施投入 [3] - 资本开支扩张意味着企业看好未来盈利格局 景气上行领域在资产价格上有正向反馈 [3] 液冷技术升级需求 - 芯片功率提升导致传统风冷无法满足散热需求 液冷成为技术刚需 全生命周期成本更低具备长期经济性 [4][5] - 液冷渗透率将跨越式提升 从可选变为必选 并向两相冷却 浸没式等先进技术演进 2026年或成规模化落地关键节点 [5][9] - 液冷是AI产业链中最具通胀属性的环节 受物理规律限制 持续性更强 未来催化包括国内大规模应用和技术变化 [8] 液冷产业链布局 - 液冷解决方案商和关键组件商龙头份额集中 中国大陆厂家处于积极送样阶段 预计明年大陆互联网大厂将积极推进液冷方案 [6] - 选股优先考虑英伟达产业链企业 利润率最高 同时评估企业所处阶段(送样或量产)和供应格局 [6] - 拥有海外AI大厂客户资源且具备散热技术研发或制造能力的企业更具优势 需突破技术 认证及本地化运维挑战 [6][7] 液冷市场发展预期 - 液冷赛道从预期交易转向基本面驱动 需匹配技术落地和大客户合作等内部逻辑 以及AI服务器功率提升和海外订单倾斜等外部逻辑 [9] - 行业渗透率有翻倍可能 二三季度出货呈现明显加速趋势 随着下一代方案推出可能进入量价齐升时代 [8][9] - 液冷是AI产业链中价值量较高的细分领域 相关公司未来可触达利润规模很大 龙头股竞争优势将逐步凸显 [8]
永臻股份(603381):边框龙头迅速扩张,收购捷诺威切入液冷赛道
东北证券· 2025-09-01 16:17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未明确披露[3][8] 核心观点 - 光伏铝边框龙头通过产能扩张与收购切入液冷赛道 打开新成长空间[1][8] - 反内卷政策优化行业格局 主业盈利有望修复 全球光伏装机需求持续增长(IEA预测2025年新增570-630GW)[8] - 收购捷诺威100%股权获取"扁挤压"技术 切入储能液冷市场 并延伸至数据中心及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8]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营业收入81.83亿元(+51.80%) 归母净利润2.68亿元(-27.71%)[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7.82亿元(+68.42%)、174.99亿元(+26.97%)、235.86亿元(+34.78%)[2][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4亿元(-50.20%)、4.09亿元(+206.36%)、5.56亿元(+35.80%)[2][8] - 毛利率从2024年5.1%逐步提升至2027年6.1% 净资产收益率从2024年9.02%升至2027年13.02%[9] 产能与出货规划 - 全球六大生产基地(含越南) 包头基地规划100GW光伏铝边框及60万吨铝合金熔铸项目[8] - 越南基地年产能18万吨 当前产能爬坡进度超50%[8] - 股权激励考核目标:2025-2027年出货量不低于60/80/100万吨[8] 市场地位与客户 - 产品覆盖光伏边框、BIPV、支架结构件 进入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隆基绿能等九大国内厂商供应链[8] - 海外获REC、Renew、Waaree等五家国际头部厂商认证[8] 估值指标 - 当前市盈率(2025E)44.95倍 预计2026年降至14.67倍 2027年降至10.81倍[2][9] - 市净率从2024年1.39倍小幅上升至2025年1.59倍 后逐步回落至2027年1.41倍[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