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金融合作
搜索文档
深港金融合作 剑指全球前三
深圳商报· 2025-11-20 13:32
合作文件与目标 -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与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携手打造港深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行动方案(2025—2027年)》[1] - 双方签署《关于推进深港黄金领域合作的备忘录》,旨在构建深度融合的区域黄金生态圈[1][5] - 期望到2027年深港两地落地50个以上金融科技创新项目,深圳金融科技中心专项排名稳定在全球前三[4] 金融科技中心建设举措 - 引育集聚金融科技主体,争取国家金融监管部门设立科研及服务中心,鼓励香港支付机构在深设立跨境支付主体,共建金融科技联合孵化器[3] - 支持开展原创技术研究,鼓励探索AI大模型等技术的金融应用,共建跨境金融科技实验室[3] - 加快打造特色应用场景,依托香港数字人民币跨境试点优势,推动金融及公共信用数据共享[3] - 持续优化创新监管环境,加强深港金融科技跨境创新合作,探索监管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3] - 创新营造行业发展生态,举办人才活动与数字金融论坛,参与金融科技标准制定[3] 黄金产业合作 - 积极推动黄金仓储与物流网络协同,共建黄金精炼产业协同基地[5] - 推动金融科技赋能黄金产业,联合开拓国际黄金市场,建立人才联合培训机制[5] - 合作结合深圳拥有全国60%金锭加工业务量的产业基础,推动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5] 合作基础与进展 - 深港金融合作委员会自2024年6月成立以来,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持续深化[5][6] - "深港通"累计交易额达125万亿元[6] - "跨境理财通"2.0版本实施后,深圳侧业务占大湾区近五成[6] - QFLP、QDIE等"私募通"规模稳步增长,跨境账户与融资便利取得显著进展[6]
香港财库局与深圳地方金融管理局签署有关黄金领域合作备忘录
智通财经网· 2025-11-08 19:16
深港金融合作委员会会议核心成果 -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与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签署黄金领域合作备忘录,旨在通过优势互补构建深度融合的区域黄金生态圈[1] - 双方就深化金融科技合作与交流达成共识,计划近期共同发布金融科技领域合作政策,携手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中心[1] 深港金融合作战略定位 - 香港和深圳被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将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继续加强金融合作[1] - 合作目标包括释放大湾区巨大发展潜力,支援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并加快深圳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金融中心[1]
香港财库局:将与深圳携手打造深度融合的区域黄金交易生态圈
智通财经网· 2025-11-07 16:57
深港金融合作进展 - 深港金融合作委员会自2022年6月成立以来,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与丰硕成果 [1] - 香港财库局与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将签署合作备忘录,携手打造深度融合的区域黄金交易生态圈 [1] - 两地政府正筹划深化金融科技领域合作,包括完善金融基建、构建更活跃的金融科技生态圈、培育人才及加强业界联系 [1] 互联互通机制发展 - “跨境理财通2.0”自2023年推出后,投资者数量和跨境汇划金额显著增长,汇划金额较“理财通1.0”增长超过八倍 [2] - 2024年推出“跨境支付通”,实现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满足大湾区居民跨境汇款和支付需求 [2] - 将继续优化互联互通机制,计划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纳入沪深港通,并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 [2] 香港作为双向平台功能 - 香港不断优化上市批核流程,2024年推出“科企专线”,专门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 [1] - 香港支持内地企业在港设立财资中心和区域总部,借助香港专业服务助力企业拓展市场及实现国际化发展 [1] - 深圳作为内地创新科技核心引擎,汇聚大量具国际化潜力的企业,与香港形成协同效应 [1]
全市新增证券期货机构超八成落户前海
搜狐财经· 2025-11-02 14:10
前海金融业发展势头 - 2025年上半年前海金融业增加值实现263.6亿元,增速达13.8%,呈现高速高质量发展态势 [4] - 今年以来深圳新增7家证券期货机构,其中超八成落户前海 [1][3] - 和融期货成为今年第6家入驻前海的证券期货公司,进一步丰富前海证券期货领域金融业态 [1][3] 金融机构集聚效应 - 截至2025年9月底,前海国际风投创投集聚区累计引入风投创投等机构超296家,基金管理规模超3995亿元 [4] - 深港国际金融城累计入驻金融机构达510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占比近三成,今年已吸引超74家金融机构入驻 [4] - 前海注册的QFLP管理企业达94家,其中港资58家,占深圳市近九成,基金管理规模超529亿元 [7] 深港金融合作与创新 - “金融支持前海30条”政策落地率达九成,实现6项全国“首创”、8项全国“首批”、2个全国“首家”深港跨境金融成果 [6] - 港交所、汇丰、东亚、众安等一批港资金融机构在前海布局金融科技板块,推动香港金融业务与内地科技结合 [6] - 富邦银行(香港)获准在深圳前海筹建分行,香港中铭证券在前海注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深圳哈希易联科技有限公司 [6] 政策与生态体系优势 - 前海以金融政策先行先试为抓手,依托深圳科技创新优势打造高效、安全、便捷的跨境金融生态体系 [4] - 前海作为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深度依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资源禀赋 [6] - 前海持续深化QFLP试点,便利国际资本投资境内科技创新产业,通过香港引进国际资本支持科技发展 [7]
深圳新增证券期货机构超八成落户前海
证券时报网· 2025-11-01 17:33
前海金融业发展态势 - 2025年上半年前海金融业增加值实现263.6亿元,增速达13.8%,呈现高速和高质量发展态势 [2] - 前海是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金融要素加速汇聚,机构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1] - 截至2025年9月底,前海国际风投创投集聚区新引进75家风投创投机构,累计引入总数超296家,基金管理规模超3995亿元 [1] 金融机构集聚情况 - 今年以来深圳新增7家证券期货机构,其中超八成落户前海 [1] - 和融期货在前海设立华南分公司,成为今年第6家入驻前海的证券期货公司 [1] - 深港国际金融城已累计入驻金融机构达510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占比近三成,今年新吸引超74家金融机构入驻 [1] 深港金融合作与政策创新 - “金融支持前海30条”政策落地率达九成,实现6项全国“首创”、8项全国“首批”、2个全国“首家”深港跨境金融成果 [2] - 前海管理局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建立常态化联络合作机制,2025年2月深港金融合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前海成功举办 [2] - 富邦银行(香港)获准在深圳前海筹建分行,拓展香港金融机构内地发展空间 [2] 金融科技与跨境资本 - 港交所、汇丰、东亚、众安等一批港资金融机构在前海布局金融科技板块 [3] - 前海持续深化QFLP试点,截至2025年9月底,前海注册的QFLP管理企业94家,其中港资58家,占深圳市近九成,基金管理规模超529亿元 [3] - 通过香港引进国际资本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推动招银国际、集友股权等在前海注册成立QFLP试点基金 [3] 未来发展规划 - 前海将继续紧密联动南山区、宝安区,全力提升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发展能级 [4] - 未来将完善金融服务生态,吸引更多优质金融机构集聚,为实体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4]
深圳“并购新政”激发深港上市合作新机遇|湾区观察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3 22:12
政策目标与量化指标 - 深圳市计划到2027年底实现辖区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20万亿元,并培育形成20家千亿级市值企业 [1] - 行动方案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并明确联通香港资本市场以打通境内外并购资源 [1] 深港金融合作具体措施 - 支持符合条件的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或再融资,引导深港合作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投入产业并购项目 [1] - 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与香港交易所加强合作,探索并购重组及股债融资机制互联互通,丰富并购融资工具 [1] - 政策允许在香港上市的大湾区企业按政策规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开启"H+A"上市新路径 [1] 市场反应与企业动态 - 政策公布后首个交易日(10月23日),A股深圳国资板块上演涨停潮,显示市场热烈欢迎 [2] - 截至10月下旬,今年已有超过70家内地企业在港上市,首发募资总额超过1900亿港元,其中包含多家深圳企业 [2] - 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多属于消费电子、机器人、智能硬件、生物医药等科技赛道,偏好吸引国际资本 [2] 企业融资策略与政府支持 - 企业选择"A+H"上市可更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分散融资风险,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3] - 深圳市区两级政府推出全链条上市服务机制支持企业赴港上市,例如南山区的"孵化、成长、资金、服务"机制 [3] - 香港特区政府将吸引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作为重要政策目标,并通过"科企专线"和"内地企业出海专班"提供支持 [3][4] 合作挑战与未来方向 - 深港两地在上市规则、会计准则、信息披露标准等方面存在不一致,需进一步对接以降低企业合规成本 [5] - 市场亟需更清晰、稳定、协同的政策环境,以最大化释放深港金融合作的潜力 [5]
从忍痛拒海外大单到解锁增长:深港金融机构联动注入“出海动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2:20
公司背景与业务发展 - 公司成立于2018年,初心源于应对高端芯片进口的“卡脖子”风险,使命为用国产技术开拓全球市场 [2] - 业务实现从芯片代销到整机和板卡研发与销售的跨越,核心产品包括定价99元的“久久派”开发板以及适配麒麟、统信系统的全国产迷你主机 [2] - 迷你主机出货量超过2000台,主要客户为银行、政府等涉密机构,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6100万元,较上年增长近50% [2] 出海挑战与融资困境 - 小微企业出海面临融资难题,缺乏海外资产作为抵押物,难以从传统渠道获得融资支持 [1] - 海外订单带来跨境物流、报关费用高企问题,相关费用可超过产品本身价格,且长账期导致资金回笼滞后,周转压力大 [1][2] - 公司在香港的主体融资挑战大,传统机构要求本地抵押和信贷记录,融资门槛高,跨币种转账常出现操作问题 [3] 融资转机与解决方案 - 转机出现在富融银行“出海贷”,该产品基于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对境内信用信息进行跨境验证 [3] - “出海贷”为香港关联企业提供约270万港币贷款支持,条件为无需抵押、无需财务报表、无手续费 [3][4] - 此融资方案使公司资金杠杆能力提升,从“100万资金做100万生意”变为可撬动200万订单 [4] 金融创新与合作模式 - “出海贷”是微众银行与富融银行的深港金融合作创新,微众银行深耕内地600万家中小微企业客户,富融银行依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优势 [5] - 创新模式提供最高1800万港元纯信用贷款,将境内经营信用转化为境外融资能力,破解“无抵押物、无信贷记录”难题 [6] - 服务体验优化包括专属客户经理跟进,解决沟通与操作问题,形成“微业贷解决内地需求+出海贷满足在港融资”的全链路服务生态 [6] 行业趋势与影响 - 中国内地是香港最大的外来直接投资来源地,推动越来越多企业以香港为“桥头堡”走向全球 [6] - 金融科技简化传统融资流程至“手机上几个步骤”,技术信任取代抵押物成为授信依据 [6] - 深港金融合作为内地中小企业出海注入动力,是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