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赴港上市

搜索文档
政策支持与内生需求“双向奔赴” 江苏优质企业赴港上市热潮涌动
中国证券报· 2025-09-16 08:50
恒瑞医药领航创新药出海、海澜之家加速海外业务拓展、埃斯顿深化全球化布局……今年以来,随着港股IPO市场持续回暖、制度创新不断深化,内地优质 企业赴港上市热潮涌动,一批批优质江苏企业正以扎实的业务根基与前瞻的国际视野,积极对接香港资本市场。数据显示,今年1-8月江苏已有11家企业成 功登陆港股、超过20家正在排队候场,呈现出一派踊跃布局、乘势而上的生动景象。 为助力企业赴港上市、抓住国际资本市场发展机遇,9月15日,由中国证券报、江苏省委金融办联合主办的"通向新机遇之路——港股IPO专业研培"在江苏省 苏州市举行。来自券商、律所等机构的多位资深专家围绕港股最新政策、上市实务、合规风控等关键环节,为与会江苏企业带来一场系统、深入、可操作性 强的专题培训,助力"江苏板块"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扬帆起航、行稳致远。 图为中国证券报与江苏省委金融办联合主办的"通向新机遇之路——港股IPO专业研培" 现场。 本报记者 任明杰 摄 多重因素催生赴港上市潮 今年以来,A股、港股联袂上涨,"中国资产"全球瞩目。作为内地企业联系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桥梁,港股市场今年以来呈现出诸多新变化,其中内地企业 赴港上市高潮迭起,行业龙头纷纷递表、 ...
江苏优质企业赴港上市热潮涌动
中国证券报· 2025-09-16 04:22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2024年1-8月港交所新股融资额达1345亿港元 其中A+H模式上市融资额占比约70% [2] - 港股前五大IPO均为A+H公司 外资认购比例在某大型企业IPO中超过70% [2] - H股相比A股长期折价局面改变 宁德时代和恒瑞医药等公司H股股价显著高于A股 [3] 江苏企业赴港上市动态 - 2024年1-8月江苏共有11家企业成功登陆港股 超过20家正在排队候场 [1] - 江苏在香港上市企业累计达133家 占全省境外上市企业总数71.12% [3] - 双登股份成为港股AIDC储能第一股 募集资金投向东南亚锂电池制造基地 [3] 政策与制度环境 - 证监会和港交所2024年推出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绿色通道 [3] - 港交所持续优化上市制度 在盈利要求和股权架构方面展现更强包容性 [4] - 上市方式日趋多样 包括换股吸收合并和私有化介绍上市等新思路 [2] 企业战略考量因素 - 上市效率及确定性方面 港股成为上半年全球最大IPO融资市场 [5] - 公司战略需考虑上市地是否为主要业务和核心客户所在地 [5] - 业务需处于长坡厚雪赛道并具有高速增长前景 备受境外投资人关注 [6] 合规与风险管理 - 需确保公司设立及历史沿革符合法律要求且股权清晰明确 [6] - 必须审查业务经营合法性、资质取得、完税情况、劳动合同及知识产权状况 [6] - 需建立长线舆情管理机制 提前梳理潜在舆情并积极发声定调 [6] 企业案例与行业影响 - 顺丰控股通过赴港上市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 其国际分部营收增长成为核心动力 [2] - 恒瑞医药领航创新药出海 海澜之家加速海外业务拓展 埃斯顿深化全球化布局 [1] - 扬子江药业认为港股更适配研发+国际化战略 南京金宁汇科技解决股权架构设计困惑 [7]
政策支持与内生需求“双向奔赴”江苏优质企业赴港上市热潮涌动
中国证券报· 2025-09-16 04:22
详见A02版 江苏优质企业赴港上市热潮涌动 ▲ 图为中国证券报与江苏省委金融办联合主办的"通向新机遇之路——港股IPO专业研培"现场。本报记者 任明杰 摄 ▲ 政策支持与内生需求"双向奔赴" ...
如何抓住赴港上市机遇?中证报与江苏省委金融办举办的这场专业研培干货满满!
搜狐财经· 2025-09-16 00:29
江苏企业赴港上市背景 - 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和开放大省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建设 推动企业赴港上市是江苏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1] - 截至8月末江苏在中国香港上市企业累计达133家 占全省境外上市企业总数的71.12% 中国香港已成为江苏企业境外上市首选目的地 [2] - 今年1—8月江苏共有11家企业在港交所上市 比去年同期增长120% 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 [2] 港股市场优势与政策环境 - 港交所持续优化上市制度 在盈利要求和股权架构等方面展现更强包容性 为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提供更广阔资本化通道 [2] - 去年三季度以来港股流动性得到较大改善 企业估值提升 进一步增强对拟上市公司的吸引力 [5] - 港股市场已成为上半年全球最大IPO融资市场 企业应加紧推进可靠确定的上市计划 [8] 企业战略与上市考量 - 更多龙头企业通过港股平台推进国际化布局 例如顺丰控股供应链及国际分部营收增长成为公司长期增长核心动力 [3] - 企业需从上市效率及确定性、估值与流动性、公司战略、监管环境与整体成本等维度综合考量上市路径选择 [5] - 港股投资人重点关注企业是否处于"长坡厚雪"赛道 以及业务是否具有高速增长前景 [8] 合规与法律要求 - 企业需确保公司设立及历史沿革完全符合法律要求 且股权清晰明确 [8] - 业务经营合法性、资质依法取得、依法完税、员工劳动合同及社保缴纳、知识产权合规性以及重大诉讼仲裁处罚均为关键审查环节 [8] - 企业应尽早聘请专业机构进行全面合规体检 确保符合境内境外监管要求 [11] 舆情管理与上市准备 - 赴港上市需进行长线舆情管理 静默期仅可通过境内渠道维护形象 发行期可向境内外投资者发声 上市后需持续维护交投活跃度 [11] - 企业应在机制和心态上做好双重准备 提前梳理舆情难度并积极应对 通过主动发声避免被动误读 [13] - 专业培训帮助企业明确港股适配"研发+国际化"战略 并提供业务优势梳理新视角 [13] 市场前景展望 - 港股市场稳中向好的确定性将得到宏观经济基本面改善和科技创新活力释放的支撑 [16] - 鼓励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企业境外融资便捷性持续提升 [16] - 内地企业加速锻造国际市场竞争力 赴港上市需求将持续旺盛 [16]
浙商银行搭建平台助力苏企赴港上市
新浪财经· 2025-08-29 05:40
资本市场动态 - 苏州积极推动企业赴港上市 自2024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以来 苏州抢抓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历史机遇[1] - 截至2025年7月末 苏州境内外上市公司累计达274家 其中港交所上市公司38家 新增5家[1] - 苏州新增港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占港交所前7月全部IPO发行52单数的9.62%[1] 金融机构服务 - 浙商银行依托跨境金融服务优势和投行+商行联动模式 为企业提供全流程上市辅导 定制化融资支持 生态圈资源赋能三大核心支持[1] - 金融机构联动券商 律所 会计师事务所等合作伙伴 为企业对接国际资本搭建高效平台[1] - 浙商银行苏州分行与霖珑云科 苏州三药 瑞博生物 智享生物4家企业签订赴港上市服务合作协议[2] 企业支持措施 - 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 融资结算 战略配售 证券分销 基石投资等多层次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2] - 通过交流活动搭建拟上市企业与金融专家及国际权威中介机构对接的高端平台[1] - 助力企业系统了解赴港上市的实务要点与最新趋势[1]
中行北京分行举办“中银携手行•融链香港”赴港上市客户交流活动
新京报· 2025-08-28 20:01
活动概况 - 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举办赴港上市客户交流活动 旨在发挥中银集团全球化优势和综合化特色 搭建连通境外资本市场金融桥梁 拓宽企业国际化多元化融资渠道[1] - 活动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投资推广署 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合伙人党建联合会 北京市科委支持 近30家企业客户参与[1] - 国际知名专业机构包括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和安永(中国)受邀出席 为参会企业提供专业指导[1] 中国银行服务战略 - 中国银行是全球化程度最高 全球服务网络覆盖最广的中资银行[3] - 中行北京分行发挥中银集团一点接入全球响应联动机制作用 依托香港市场根基和跨境服务能力[3] - 提供境内+境外 商行+投行服务 贯穿上市前中后全周期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3] - 通过三个发挥和三个加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全方位护航企业开拓海外市场[3] 香港资本市场优势 - 香港资本市场具有独特优势 包括成熟的市场机制 与国际接轨的规则体系和连通内外的独特优势[5] - 香港是内地企业对接全球资本 提升国际影响力的理想平台[5]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投资推广署介绍香港优越的营商环境优势 提供一站式专业服务协助内地企业在港发展[4] 专业服务内容 - 中银国际介绍香港IPO市场动态 主板上市核心要求与流程 以及股权激励计划(ESOP)专业方案[4] - 中银香港聚焦企业上市落地环节 提供企业港股IPO收款综合服务[4] - 金杜律师事务所就港股上市境内外法律合规要点进行专业分析[4] - 安永(中国)专家就税务筹划等核心问题进行专业解答[4] 综合服务方案 - 中行北京分行发布《服务企业上市综合服务方案(境外版)》 推出12条具体措施[4] - 方案围绕构建股权+债权企业全生命周期陪伴式金融服务体系[4] - 通过商投私协同助力企业构建上市前全球资本生态圈[4] - 综合化赋能企业赴港出海 持续助力企业成长壮大[4] 活动成果与展望 - 活动设置撮合交流环节 专家团队与企业代表面对面深入交流 围绕具体问题现场答疑并安排资源对接[5] - 活动成功搭建多方深度对话平台 加深企业对香港资本市场及上市路径的理解[5] - 全面展现中国银行依托集团一体化优势服务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实力与承诺[5] - 中行北京分行将持续优化一点接入全球响应服务体系 升级综合服务方案 以更专业团队 更丰富产品 更高效联动支持首都企业赴港上市[5]
中行北京分行举办“中银携手行 融链香港”赴港上市客户交流活动
新京报· 2025-08-28 19:57
活动背景与目的 - 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举办赴港上市客户交流活动 旨在发挥集团全球化优势和综合化特色 搭建境外资本市场金融桥梁 拓宽企业国际化多元化融资渠道[1] - 活动得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投资推广署 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合伙人党建联合会 北京市科委支持 并邀请金杜律师事务所 安永等国际知名专业机构出席 为近30家企业提供专业指导[1] 中国银行服务优势 - 中国银行是全球化程度最高 全球服务网络覆盖最广的中资银行 北京分行将发挥一点接入全球响应联动机制作用[1] - 依托集团在香港深厚的市场根基和强大跨境服务能力 为拟赴港上市企业提供境内加境外 商行加投行 贯穿上市前中后全周期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1] - 通过三个发挥和三个加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全方位护航企业开拓海外市场[1] 香港资本市场优势 - 香港资本市场具有独特优势 拥有成熟市场机制 与国际接轨的规则体系和连通内外的独特优势 是内地企业对接全球资本 提升国际影响力的理想平台[2][3]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投资推广署介绍了香港优越的营商环境优势 以及为内地企业在港发展提供的一站式专业服务[2] 专业服务内容 - 中银国际依托投资银行专业服务能力 在支持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方面具有丰富成功经验和成熟定制化服务方案[2] - 中银国际解析了香港IPO市场动态 主板上市核心要求与流程 并介绍了股权激励计划ESOP专业方案[2] - 中银香港聚焦企业上市落地环节 介绍了在企业港股IPO收款方面的综合服务优势[2] - 金杜律师事务所和安永专家分别就港股上市涉及的境内外法律合规要点 税务筹划等核心问题进行专业分析和解答[2] 综合服务方案 - 中行北京分行发布服务企业上市综合服务方案境外版 围绕构建股权加债权企业全生命周期陪伴式金融服务体系推出12条具体措施[3] - 方案涵盖商投私协同助力企业构建上市前全球资本生态圈 综合化赋能企业赴港出海 持续助力企业成长壮大等维度[3] - 标志着分行在服务企业出海方面迈上体系化专业化新台阶[3] 活动成果与未来计划 - 活动设置撮合交流环节 联合中银国际 中银香港专家团队及律所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与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 围绕具体问题答疑并安排资源对接[3] - 活动成功搭建多方深度对话平台 加深企业对香港资本市场及上市路径的理解 展现中国银行依托集团一体化优势服务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实力与承诺[3] - 未来分行将持续优化一点接入全球响应服务体系 升级综合服务方案 以更专业团队 更丰富产品 更高效联动为首都企业赴港上市注入金融动力[4]
又有调味品龙头,赴港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8-21 09:35
公司赴港上市计划 - 天味食品筹划赴港上市以推进国际化战略与海外业务布局 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并优化资本结构 [2][4] - 公司曾于2022年12月计划发行GDR于瑞士上市 但于2023年9月因外部环境变化终止该计划 [4][5] - 若进程顺利 公司将成"A+H"双平台食品饮料企业 此前海天味业 安井食品已成功登陆港股 [2][8] 公司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持续增长:26.91亿元(2022) 31.49亿元(2023) 34.76亿元(2024) 归母净利润同步提升:3.42亿元(2022) 4.57亿元(2023) 6.25亿元(2024) [5] - 截至8月20日收盘价12.30元/股 总市值131亿元 当日涨幅+3.10% 涨跌+0.37元 [5][7] - 主力资金净流入1263万元 其中超大单净流入540万元(1505万元流入 vs 965万元流出) 大单净流入723万元(3539万元流入 vs 2816万元流出) [7] 行业趋势与动因 - 食品饮料行业龙头集体赴港上市 包括东鹏饮料 三只松鼠等企业形成新浪潮 [2][8][9] - 行业从增量竞争转为存量竞争 企业需通过品类创新 渠道下沉 品牌升级及开拓国际市场寻找新增量 [9] - 港股上市规则更具包容性且流程可预期 2025年以来泡泡玛特 蜜雪集团等消费公司股价亮眼 营造良好氛围 [9] - 港股上市有助于提升企业国际信誉与知名度 对出海食品企业至关重要 [10]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天味食品是中国领先复合调味料生产商 核心品牌"大红袍"和"好人家"在火锅底料 中式菜品调料领域拥有高市场知名度 [4] - 产品已销往美国 澳大利亚 西班牙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致力于打造全球消费者首选餐桌美味品牌 [4] - 公司因国内市场增速放缓 竞争加剧 将出海和国际化作为重点发力方向 [4]
鑫闻界丨港交所迎来“济南前首富”,61岁宗艳民等来二敲钟
齐鲁晚报· 2025-08-20 18:32
公司上市与资本运作 - 山东天岳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成为"A+H"双平台上市公司 [1] - 公司创始人宗艳民以130亿财富登上《2022年胡润百富榜》并成为济南首富 [1] - 2019年引入华为旗下哈勃投资 2020年连续三轮融资引进海通开元 深创投 中微公司等多家机构 [3] - 2022年IPO前战略投资者包括宁德时代 上汽集团 广汽集团 小鹏汽车等产业巨头 [3] 行业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全球IPO市场筹集609亿美元 香港以1071亿港元(约139亿美元)集资额居首 较2024年全年增长22% [2] - 2025年上半年山东共有11家企业递表港交所 占内地申请总量5% [2] - 全球AI数据中心容量预计从2023年55GW增长至2030年299GW 净增244GW [4] - 数据中心耗电量占比预计从2023年1.4%升至2030年10.0% 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规模有望超800亿元 [4] 技术发展与产品突破 - 公司专注于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研发与生产 是碳化硅衬底领域唯一上市公司 [1] - 2024年11月全球首发12英寸碳化硅衬底 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4] - 碳化硅材料在新能源市场大规模应用 在数据中心与电力基础设施领域具巨大潜力 [4] 山东企业赴港上市潮 - 滨化股份筹划H股发行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4] - 山东黄金控股子公司山金国际拟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挂牌 [4] - 青岛酷特智能和山东宝盖新材料2025年6月先后公告拟在港交所上市 [5] 创始人背景与企业发展 - 公司前身成立于2010年 宗艳民时年46岁 [2] - 宗艳民1964年生于济南 曾任济南灯泡厂技术员 2002年创办工程机械公司年销售额达30多亿元 [2] - 企业借助基建东风完成资本积累后转向半导体材料领域 [2]
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积极推动甬企赴港上市
人民网· 2025-08-07 22:00
宁波企业赴港上市活动 - 宁波市委金融办与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联合举办"支持企业赴港上市"主题活动 近20位企业家代表参与探讨国际资本市场对接路径 [1] - 香港交易所 中国银行上海总部等多家服务机构出席活动 提供上市规则及策略指导 [1] - 活动包含面对面交流环节 专业机构为企业提供精准金融服务方案 [1] 赴港上市战略意义 - 赴港上市被视为宁波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的强引擎和企业跃升国际舞台的通行证 [1] - 成功登陆港交所将提升宁波板块在国际资本市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1] - 为宁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和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市域样板注入金融活水 [1] 后续发展计划 - 活动为宁波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和经济能级提升注入新动力 [2] - 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将继续开放务实服务理念 为企业赴港上市保驾护航 [2] - 目标是通过赴港上市共同开创宁波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