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赴港上市
搜索文档
超2100亿港元 港股前10月IPO募资额领跑全球
上海证券报· 2025-11-04 02:16
◎记者 唐燕飞 11月3日,来自四川省的智能应用软件公司明略科技-W登陆港股市场,成为四川省年内第二家登陆港股 的企业。今年以来,在政策支持及资金面回暖的背景下,港股市场成为热门上市地。Wind数据显示, 今年前10个月,港交所以超过2100亿港元的募资额在全球各大交易所中排名第一。 截至11月3日,今年以来港股IPO融资额达到2164.74亿港元,同比增长203.5%。上市企业共有81家,同 比增长50%。从地区分布看,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在港交所上市的企业数量均超过10家,位居 前列。 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居多 港交所科企专线、18A、18C等改革举措为新兴产业形成了一个系统性的、多层次的支持体系。今年以 来,医疗健康、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港股IPO市场的绝对主力。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资本金融系教授胡继晔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许多地方把'支持 企业赴港上市'列为资本市场工作的重点之一,并通过上市培育、财政补贴、跨境银团贷款、提供税务 等一站式咨询服务为企业打造服务'组合拳',帮助企业降低赴港上市的合规成本、融资成本和时间成 本。" 他举例说:今年成都推出"蓉企出海通"品牌活动 ...
深圳“并购新政”激发深港上市合作新机遇|湾区观察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3 22:12
政策目标与量化指标 - 深圳市计划到2027年底实现辖区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20万亿元,并培育形成20家千亿级市值企业 [1] - 行动方案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并明确联通香港资本市场以打通境内外并购资源 [1] 深港金融合作具体措施 - 支持符合条件的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或再融资,引导深港合作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投入产业并购项目 [1] - 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与香港交易所加强合作,探索并购重组及股债融资机制互联互通,丰富并购融资工具 [1] - 政策允许在香港上市的大湾区企业按政策规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开启"H+A"上市新路径 [1] 市场反应与企业动态 - 政策公布后首个交易日(10月23日),A股深圳国资板块上演涨停潮,显示市场热烈欢迎 [2] - 截至10月下旬,今年已有超过70家内地企业在港上市,首发募资总额超过1900亿港元,其中包含多家深圳企业 [2] - 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多属于消费电子、机器人、智能硬件、生物医药等科技赛道,偏好吸引国际资本 [2] 企业融资策略与政府支持 - 企业选择"A+H"上市可更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分散融资风险,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3] - 深圳市区两级政府推出全链条上市服务机制支持企业赴港上市,例如南山区的"孵化、成长、资金、服务"机制 [3] - 香港特区政府将吸引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作为重要政策目标,并通过"科企专线"和"内地企业出海专班"提供支持 [3][4] 合作挑战与未来方向 - 深港两地在上市规则、会计准则、信息披露标准等方面存在不一致,需进一步对接以降低企业合规成本 [5] - 市场亟需更清晰、稳定、协同的政策环境,以最大化释放深港金融合作的潜力 [5]
百利天恒通过聆讯,成都企业迎赴港上市热潮
搜狐财经· 2025-10-23 21:56
值得注意的是,百利天恒也参与了10月22日举办的2025"蓉易上"蓉企出海通·赴港上市机遇系列活动暨成都创投日。 天虎科技在现场发现,众多机构及企业积极参与现场对接,共商蓉企出海赴港上市大计。会场座无虚席,嘉宾对赴港上市咨询关注度异常高涨。甚至有一 批外地企业及机构也积极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比如百芝堂中医药集团从江西专程参会获取赴港上市信息,并全程参与整场活动。 德勤中国专业技术部合伙人、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委员李俊豪感叹说,今年的参会规模比去年大得多,足见成都企业上港交所的热情很高! 在下午举行的"生物医药企业对接香港资本市场专场"和"科技与消费企业对接香港资本市场专场"两个分会场上,上百名企业及金融机构代表参与。 生物医药专场活动中,嘉宾围绕相关企业赴港上市机遇及要点展开深入分享。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执行总经理莫鹏与德勤中国华西区上市业务区域主管合 伙人刘洋分享了当前赴港上市的整体趋势,以及相关企业在上市中所面临的关键点。 当前,香港作为全球主要金融中心,正处于上市热潮期。10月21日港交所信息显示,百利天恒已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港股上市在即,成都在港上市 企业总数将达到28家。 霍金路伟律师所合伙人 ...
成都将再添一家港股上市企业
搜狐财经· 2025-10-23 08:49
10月21日,港交所信息显示 作为国内创新药龙头,百利天恒近年来在创新药出海领域表现抢眼。 此外,公司创新药也再传捷报。10月21日晚间,百利天恒公告称,公司自主研发的创新生物药注射用BL-M24D1(ADC)的药物临床试验获国家药监局批 准。公告显示,BL-M24D1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偶联新一代毒素的ADC药物,是与BL-B16D1和BL-M17D1出自同一小分子技术平台、与BL-B16D1和BL- M17D1共享同一"连接子+毒素"平台的ADC药物,其适应症为复发或难治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晚期实体瘤。 百利天恒已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 港股上市在即 值得一提的是 若成功登陆港股 成都在港上市企业总数将达到28家 创新药龙头 "A+H"两地上市在即 近年来,成都市持续深入实施企业上市全生命周期服务计划,聚焦产业"建圈强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重点工作,着力推动优质企业上市及上市公司高 质量发展,实现了上市公司稳步增长、质量持续提升的良好态势。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成都A股上市公司总数122家,在港上市企业总数27家,美股上市企业5家。随着百利天恒港股上市在即,成都上市公司总数将达到 154家。 来源:成都日报 ...
【多地丨邀请函】中国企业赴港上市专题论坛
搜狐财经· 2025-10-09 20:35
| 城市 | 上海 | | --- | --- | | 时间 | 2025/10/21 | | | 13:30-17:30 | | 地点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世纪大道100号 | | |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3楼wavespace | | 联络人 | Rachel Liu | | | 021 2228 6705 | | 城市 | 宇波 | | 时间 | 2025/10/31 | | | 13:30-17:00 | | 地点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三眼桥街51号宁波塔26层 | | | 安永办公室 | | 联络人 | Daniel W Zhang | | | 13634199534 | | 城市 | 苏州 | | 时间 | 2025/11/7 | | | 13:30-17:00 | | 地点 |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大道东265号 | | | 现代传媒广场23楼 | | 联络人 | Annie Zhou | | | 15850009595 | | 城市 | 成都 | | 时间 | 2025/11/7 | | | 14:00-17:00 | | 地点 |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滨江东路9号香格里拉中心办公楼 ...
政策支持与内生需求“双向奔赴” 江苏优质企业赴港上市热潮涌动
中国证券报· 2025-09-16 08:50
恒瑞医药领航创新药出海、海澜之家加速海外业务拓展、埃斯顿深化全球化布局……今年以来,随着港股IPO市场持续回暖、制度创新不断深化,内地优质 企业赴港上市热潮涌动,一批批优质江苏企业正以扎实的业务根基与前瞻的国际视野,积极对接香港资本市场。数据显示,今年1-8月江苏已有11家企业成 功登陆港股、超过20家正在排队候场,呈现出一派踊跃布局、乘势而上的生动景象。 为助力企业赴港上市、抓住国际资本市场发展机遇,9月15日,由中国证券报、江苏省委金融办联合主办的"通向新机遇之路——港股IPO专业研培"在江苏省 苏州市举行。来自券商、律所等机构的多位资深专家围绕港股最新政策、上市实务、合规风控等关键环节,为与会江苏企业带来一场系统、深入、可操作性 强的专题培训,助力"江苏板块"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扬帆起航、行稳致远。 图为中国证券报与江苏省委金融办联合主办的"通向新机遇之路——港股IPO专业研培" 现场。 本报记者 任明杰 摄 多重因素催生赴港上市潮 今年以来,A股、港股联袂上涨,"中国资产"全球瞩目。作为内地企业联系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桥梁,港股市场今年以来呈现出诸多新变化,其中内地企业 赴港上市高潮迭起,行业龙头纷纷递表、 ...
江苏优质企业赴港上市热潮涌动
中国证券报· 2025-09-16 04:22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2024年1-8月港交所新股融资额达1345亿港元 其中A+H模式上市融资额占比约70% [2] - 港股前五大IPO均为A+H公司 外资认购比例在某大型企业IPO中超过70% [2] - H股相比A股长期折价局面改变 宁德时代和恒瑞医药等公司H股股价显著高于A股 [3] 江苏企业赴港上市动态 - 2024年1-8月江苏共有11家企业成功登陆港股 超过20家正在排队候场 [1] - 江苏在香港上市企业累计达133家 占全省境外上市企业总数71.12% [3] - 双登股份成为港股AIDC储能第一股 募集资金投向东南亚锂电池制造基地 [3] 政策与制度环境 - 证监会和港交所2024年推出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绿色通道 [3] - 港交所持续优化上市制度 在盈利要求和股权架构方面展现更强包容性 [4] - 上市方式日趋多样 包括换股吸收合并和私有化介绍上市等新思路 [2] 企业战略考量因素 - 上市效率及确定性方面 港股成为上半年全球最大IPO融资市场 [5] - 公司战略需考虑上市地是否为主要业务和核心客户所在地 [5] - 业务需处于长坡厚雪赛道并具有高速增长前景 备受境外投资人关注 [6] 合规与风险管理 - 需确保公司设立及历史沿革符合法律要求且股权清晰明确 [6] - 必须审查业务经营合法性、资质取得、完税情况、劳动合同及知识产权状况 [6] - 需建立长线舆情管理机制 提前梳理潜在舆情并积极发声定调 [6] 企业案例与行业影响 - 顺丰控股通过赴港上市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 其国际分部营收增长成为核心动力 [2] - 恒瑞医药领航创新药出海 海澜之家加速海外业务拓展 埃斯顿深化全球化布局 [1] - 扬子江药业认为港股更适配研发+国际化战略 南京金宁汇科技解决股权架构设计困惑 [7]
政策支持与内生需求“双向奔赴”江苏优质企业赴港上市热潮涌动
中国证券报· 2025-09-16 04:22
详见A02版 江苏优质企业赴港上市热潮涌动 ▲ 图为中国证券报与江苏省委金融办联合主办的"通向新机遇之路——港股IPO专业研培"现场。本报记者 任明杰 摄 ▲ 政策支持与内生需求"双向奔赴" ...
如何抓住赴港上市机遇?中证报与江苏省委金融办举办的这场专业研培干货满满!
搜狐财经· 2025-09-16 00:29
江苏企业赴港上市背景 - 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和开放大省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建设 推动企业赴港上市是江苏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1] - 截至8月末江苏在中国香港上市企业累计达133家 占全省境外上市企业总数的71.12% 中国香港已成为江苏企业境外上市首选目的地 [2] - 今年1—8月江苏共有11家企业在港交所上市 比去年同期增长120% 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 [2] 港股市场优势与政策环境 - 港交所持续优化上市制度 在盈利要求和股权架构等方面展现更强包容性 为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提供更广阔资本化通道 [2] - 去年三季度以来港股流动性得到较大改善 企业估值提升 进一步增强对拟上市公司的吸引力 [5] - 港股市场已成为上半年全球最大IPO融资市场 企业应加紧推进可靠确定的上市计划 [8] 企业战略与上市考量 - 更多龙头企业通过港股平台推进国际化布局 例如顺丰控股供应链及国际分部营收增长成为公司长期增长核心动力 [3] - 企业需从上市效率及确定性、估值与流动性、公司战略、监管环境与整体成本等维度综合考量上市路径选择 [5] - 港股投资人重点关注企业是否处于"长坡厚雪"赛道 以及业务是否具有高速增长前景 [8] 合规与法律要求 - 企业需确保公司设立及历史沿革完全符合法律要求 且股权清晰明确 [8] - 业务经营合法性、资质依法取得、依法完税、员工劳动合同及社保缴纳、知识产权合规性以及重大诉讼仲裁处罚均为关键审查环节 [8] - 企业应尽早聘请专业机构进行全面合规体检 确保符合境内境外监管要求 [11] 舆情管理与上市准备 - 赴港上市需进行长线舆情管理 静默期仅可通过境内渠道维护形象 发行期可向境内外投资者发声 上市后需持续维护交投活跃度 [11] - 企业应在机制和心态上做好双重准备 提前梳理舆情难度并积极应对 通过主动发声避免被动误读 [13] - 专业培训帮助企业明确港股适配"研发+国际化"战略 并提供业务优势梳理新视角 [13] 市场前景展望 - 港股市场稳中向好的确定性将得到宏观经济基本面改善和科技创新活力释放的支撑 [16] - 鼓励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企业境外融资便捷性持续提升 [16] - 内地企业加速锻造国际市场竞争力 赴港上市需求将持续旺盛 [16]
浙商银行搭建平台助力苏企赴港上市
新浪财经· 2025-08-29 05:40
资本市场动态 - 苏州积极推动企业赴港上市 自2024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以来 苏州抢抓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历史机遇[1] - 截至2025年7月末 苏州境内外上市公司累计达274家 其中港交所上市公司38家 新增5家[1] - 苏州新增港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占港交所前7月全部IPO发行52单数的9.62%[1] 金融机构服务 - 浙商银行依托跨境金融服务优势和投行+商行联动模式 为企业提供全流程上市辅导 定制化融资支持 生态圈资源赋能三大核心支持[1] - 金融机构联动券商 律所 会计师事务所等合作伙伴 为企业对接国际资本搭建高效平台[1] - 浙商银行苏州分行与霖珑云科 苏州三药 瑞博生物 智享生物4家企业签订赴港上市服务合作协议[2] 企业支持措施 - 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 融资结算 战略配售 证券分销 基石投资等多层次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2] - 通过交流活动搭建拟上市企业与金融专家及国际权威中介机构对接的高端平台[1] - 助力企业系统了解赴港上市的实务要点与最新趋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