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竞争

搜索文档
人民日报刊评:公平竞争,做大外卖“蛋糕”
快讯· 2025-08-04 08:59
行业竞争秩序规范 - 三大外卖平台共同呼吁规范行业竞争秩序 矫正市场失灵 [1] - 综合整治低价无序竞争有助于使全国统一大市场成为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的大舞台 [1] - 无序竞争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平台自身 回归理性竞争才能创造更大价值 [1] 竞争模式转变 - 非理性竞争导致多输结局 理性竞争有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1] - 相关部门引导平台企业摒弃价格战 从争夺存量转向创造增量 [1] - 平台企业应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升级、差异化发展挖掘增量场景 [1] 市场发展前景 - 中国14亿多人口的市场足够容纳多家平台公平竞争 [1] - 平台应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开放共享做大蛋糕 [1] - 与消费者、商家、骑手等共筑良好生态共创美好生活 [1]
外卖补贴大战“停火”,行业回归理性竞争
证券时报· 2025-08-04 07:21
行业竞争态势 - 三大外卖平台(美团、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京东)于8月1日集体发声,承诺规范促销行为并抵制不正当竞争,标志着行业从"补贴大战"转向理性竞争阶段 [1] - 此前平台间"0元购"等内卷式补贴导致商家利润压缩、骑手权益受损、食材标准降低,对行业生态造成破坏 [1] - 监管部门于7月18日约谈三大平台,要求遵守法规并规范促销行为,为市场过度竞争"降温" [2] 平台具体承诺 - 美团表态严格遵循法律法规,杜绝不正当竞争行为 [2] -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联合声明抵制恶性竞争,保障商家实收与盈利空间,停止大规模"0元购" [2] - 京东强调搭建透明补贴机制,让商家自主参与促销,同时抵制恶性补贴 [2] 行业影响分析 - 短期大规模补贴曾刺激线上订单增长,但长期导致商家陷入"赔本赚吆喝"困境,员工负荷增加却无相应报酬 [1] - 极端补贴扰乱市场秩序,可能引发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损害行业可持续发展 [1] - 行业作为连接商家与消费者的纽带,健康发展对拉动消费和促进就业具有宏观意义 [3] 未来发展方向 - 平台需将竞争重心转向技术创新与服务优化,包括配送算法升级、骑手权益保障、食品安全监管等 [2] - 需为商家提供营销工具与数据分析服务,帮助提升经营能力与盈利水平 [2] - 建立公平竞争生态将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持续创新并实现消费者-商家-骑手多方共赢 [3]
外卖补贴大战“停火” 行业回归理性竞争
证券时报· 2025-08-04 02:42
行业竞争态势 - 外卖行业经历激烈"补贴大战"后,美团、淘宝闪购、饿了么、京东三大平台于8月1日集体发声承诺规范促销行为,抵制不正当竞争,标志着行业开始向理性竞争回归[1] - 此前平台间"0元购"等内卷式补贴行为损害商家利益、消费者体验、骑手权益及行业长远发展,虽然短期能刺激消费带动线上订单增长[1] - 极端补贴导致商家压缩利润甚至赔本经营,员工负荷增加却无额外报酬,部分商家降低食材标准损害消费者权益,这些问题破坏行业生态并可能引发劣币驱逐良币风险[1] 监管介入与平台承诺 -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三大外卖平台,要求遵守法规落实主体责任,规范促销行为理性竞争,为过度竞争市场"降温"[2] - 美团承诺严格遵循法律法规杜绝不正当竞争[2] -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联合表态抵制恶性竞争,保障商家实收与盈利空间,不做大规模"0元购"[2] - 京东强调杜绝不正当竞争抵制恶性补贴,搭建透明补贴机制让商家自主参与促销[2] 行业转型方向 - 平台需转变竞争逻辑,减少补贴依赖,转向技术创新和服务质量优化[2] - 具体措施包括优化配送算法提升效率缩短时长,完善骑手权益保障机制[2] - 加强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为商家提供营销工具和数据分析服务帮助提升经营能力[2] 行业发展前景 - 外卖行业作为连接商家与消费者的纽带,其健康发展对拉动消费促进就业意义重大[3] - 抵制恶性竞争将带来新发展契机,公平竞争互利共赢的生态能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持续创新[3] - 良性行业生态可为消费者、商家和骑手创造更多价值实现多方共赢[3]
美团饿了么京东集体称不做非理性促销
新华社· 2025-08-01 18:26
平台监管政策响应 - 美团、饿了么、京东三家平台于8月1日同步发布声明,承诺规范促销行为并限制非理性补贴 [1] - 具体举措包括合理规划发放补贴、不以显著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和服务 [1] - 此次集体发声或为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对外卖平台行政约谈的政策延续,当时要求平台企业理性竞争 [1]
人民财评:回归理性,公平竞争做大“外卖”蛋糕
人民网· 2025-08-01 16:08
行业竞争动态 - 三大外卖平台美团、淘宝闪购与饿了么、京东联合发声 共同呼吁规范行业竞争秩序 明确表态抵制恶性竞争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1] - 外卖行业在夏季出现激烈竞争 平台推出"0元购"和"1分钱抢购"等促销活动 争夺从外卖到即时零售的流量转化和用户消费习惯 [1] - 行业竞争焦点是占领本地生活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高地 平台之间抢夺的已不仅是一顿饭的生意 [1] 监管介入与政策背景 - 市场监管总局多次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 要求严格遵守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 [1] - 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于10月15日施行 明确规定平台经营者不得强制或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扰乱市场秩序 [3] - 监管部门参考2020年社区团购秩序整治经验 当时通过"九个不得"规定有效维护了公平竞争环境 [3] 竞争模式转变 - 平台企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创造 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升级和差异化发展挖掘增量场景 [2] - 行业从争夺存量市场转向创造增量市场 从资本消耗模式转向规范运营和良性竞争 [2] - 平台推动建立公平有序行业秩序 在有关部门指导下促进各方互利共赢 [1] 行业影响分析 - 外卖行业连接广大线下商户、消费者和骑手群体 行业发展事关促消费、稳就业和惠民生 [2] - 低价无序竞争可能扭曲市场消费结构 冲击商家正常经营 有饮品商家反映"忙到手抽筋 钱没赚几块" [1][2] - 订单量暴增给骑手带来安全隐患 消费者虽然获得优惠但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影响消费体验 [2] 市场前景展望 - 中国拥有14亿多消费者的巨大市场 足够容纳多家平台公平竞争 [3] - 综合整治无序竞争有助于矫正市场失灵 使全国统一大市场成为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的大舞台 [1] - 平台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开放共享做大蛋糕 与消费者、商家、骑手等共筑良好生态 [3]
东南亚互联网巨头Sea(SE.US)三驾马车齐发力 瑞银高举看涨大旗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16:48
瑞银对Sea Ltd的投资观点 - 维持买入评级 重申目标股价200美元 意味未来12个月约24%上涨空间 [1] - 核心看涨逻辑为龙头地位+理性竞争+多元增长 [5] 业务协同与竞争环境 - 电商 数字金融和游戏三大板块形成协同效应 电商贡献高速增长 数字金融成为新盈利引擎 游戏提供稳定现金流 [2] - 东南亚电商市场竞争趋理性 Shopee与TikTok Shop价格差距缩小 补贴大战缓和 各玩家注重可持续增长 [6] - Shopee净售价在多数SKU上保持与竞争对手相当或更低 有效限制新一轮价格战风险 [6] 财务预测 - 营收从2023年12701亿美元提升至2025年21679亿美元 2027年进一步突破28839亿美元 [3] - EBIT在2024年达到1572亿美元后 2025年跃升至3051亿美元 2026年增至3725亿美元 [3] - EPS从2024年约183美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411美元 2026年达563美元 [3] - ROIC从2023年约58%提升至2025年14%左右 2027年有望达到20%以上 [3] 估值水平 - 当前20多倍EV/EBITDA和约30倍远期市盈率在同类高增长互联网公司中处于估值中等偏下水平 [4] - 结合未来几年超过30%业绩年增长预期和更强劲利润增速预期 估值非常具有吸引力 [4] 数字金融服务(SeaMoney) - 业务营收从2022年1222亿美元增至2024年2368亿美元 预计2025年达到3449亿美元 [9] - 有望在2025年前后实现盈亏平衡并开始贡献正利润 成为新盈利增长点 [9] - 与Shopee电商生态高度协同 推动用户黏性提升 [9] 数字娱乐业务(Garena) - 营收2022年2752亿美元 2023年降至1810亿美元 2024年回升至2149亿美元 预计2025年增长至2550亿美元 [10] - 通过生命周期管理 电竞赛事和社交功能维系玩家群 探索新市场以维持营收增长 [10]
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抵制“内卷式竞争”、促进钢铁流通行业科学有序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16:37
行业倡议 - 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发布倡议书,呼吁钢铁流通行业抵制"内卷式竞争",转向科学有序发展 [1] - 倡议书响应国家反对恶性竞争的号召,旨在维护市场公平秩序,引导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1] 竞争策略 - 倡导回归理性竞争,严格遵守《反不正当竞争法》,抵制低于成本价倾销、诋毁商誉、窃取商业秘密等行为 [1] - 鼓励基于产品品质、服务价值、技术创新的良性竞争模式 [1] 经营理念 - 强调维护合理利润,认为可持续经营是行业发展的根基 [1] - 反对"以量换价"等短视行为,呼吁共同维护符合市场规律的价格水平 [1] - 保障企业合理利润以支持必要的研发、环保和安全投入 [1]
传媒行业周报系列2025年第28周:H20芯片恢复对华销售,三大外卖平台再被约谈-20250720
华西证券· 2025-07-20 17: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H20芯片恢复对华销售是中美技术协作务实突破,缓解国内算力瓶颈,印证日内瓦框架有效性,国产替代与外部技术引入并行将强化国内AI产业生态韧性 [2][24]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三大外卖平台,重申“理性竞争”遏制非理性补贴对行业长期健康度的侵蚀,引导平台聚焦履约效率与服务体验优化,巩固行业健康规范运行趋势 [2][24] - 谨慎看好贸易谈判前景,维持对中国科技龙头的看好态度,具备底层技术能力和产业引领地位的龙头企业将体现长期配置价值,关注中概股回流港股进度 [3][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市场行情 - 2025年第28周(2025.7.14 - 2025.7.18)上证指数涨0.69%,沪深300指数涨1.09%,创业板指数涨3.17%,恒生指数涨7.39%,恒生互联网指数涨2.84%,行业落后恒生指数4.55pct,SW传媒指数跌2.24%,落后创业板指数5.41pct,在申万一级31个行业涨跌幅排名中位列第31位 [1][11] - 子行业中体育、游戏和广电位列前三,涨幅分别为1.03%、 - 0.18%和 - 0.6% [1][11] - 本周传媒行业个股涨幅前5为世纪天鸿、焦点科技、游族网络、值得买和*ST天择;跌幅前5为*ST紫天、因赛集团、华媒控股、欢瑞世纪和三七互娱 [16][17] - 港股传媒互联网企业中,快手涨11.96%,阿里巴巴涨10.18%,美团涨6.08%,网易涨5.65%,心动公司涨5.02%,腾讯涨4.51%,京东涨3.97%,百度跌0.58% [18] 核心观点&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港股互联网龙头、游戏行业、电影及文旅产业的投资机会,受益标的包括腾讯、三七互娱、捷成股份、锋尚文化、名臣健康、恺英网络、大丰实业、奥拓电子、风语筑 [3][25] 子行业数据 电影行业 - 本周票房排名前三的电影为《长安的荔枝》(票房12116.7万元,占比21.4%)、《聊斋:兰若寺》(票房7641.7万元,占比13.5%)、《罗小黑战记2》(票房6584.4万元,占比11.6%) [27][28] 游戏行业 - iOS游戏畅销榜排名前三为《王者荣耀》《三角洲行动》《和平精英》;安卓游戏热玩榜排名前三为《心动小镇》《崩坏:星穹铁道》《我的休闲时光》 [6][30] 影视剧集行业 - 综合播映指数来看,《朝雪录》《锦绣芳华》《书卷一梦》位列前三,播映指数分别为82.5、81.4和81.1 [6][32] 综艺及动漫 - 综艺排名前三为《奔跑吧第九季》《喜剧之王单口季第2季》《新说唱2025》 [6][34] - 动漫播放量指数排名前三为《沧元图》(352.3)、《开心锤锤》(259.9)、《仙逆》(232.7) [6][34]
「e公司观察」 监管出手,外卖平台竞争有望回归理性
证券时报网· 2025-07-19 08:50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外卖平台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外卖平台 要求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落实主体责任 规范促销行为 理性参与竞争 [1] - 这一举措为当前过度竞争的外卖市场"降温" [1] 外卖行业现状 - 外卖行业已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消费者提供便利 为餐饮商家开拓新销售渠道 [1] - 近期外卖平台过度补贴竞争导致餐饮行业陷入非理性漩涡 [1] 过度补贴的短期影响 - 平台大规模补贴短期内刺激消费 增加商家线上订单 [1] - 商家为参与补贴活动获取流量 不得不降低利润 甚至"赔本赚吆喝" [1] - 线上订单激增导致员工劳累过度 但鲜有额外报酬 [1] 过度补贴的深层问题 - 过度补贴导致资源错配 平台资金未用于提升配送效率、优化服务质量等核心能力建设 [1] - 行业陷入比拼补贴力度的误区 忽视商业竞争本质是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1] - 中小商家因资金有限难以承担高额补贴成本 被边缘化 头部商家巩固地位 加剧马太效应 [2] 行业协会反应 - 中国烹饪协会指出平台高额补贴导致外卖价格低于堂食 挤压堂食空间 加大企业经营压力 [2] -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倡议规范即时零售市场秩序 联合抵制价格补贴"内卷式"竞争 [2] - 遵义市红花岗区餐饮行业商会呼吁平台停止"内卷式"补贴 保障商家合法权益 [2] 监管约谈的意义 - 监管部门约谈是对市场乱象的及时纠正 为行业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3] - 外卖平台应借此机会摒弃过度依赖补贴的竞争模式 回归理性 [3] 未来发展方向 - 平台应将重点放在提升服务质量 如优化配送算法 提高配送效率 减少配送时长 [3] - 平台需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确保消费者吃得放心 [3] - 餐饮商家应专注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 打造独特品牌价值 而非依赖短期补贴流量 [3] - 监管约谈为过度补贴竞争按下"暂停键" 推动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3]
“反内卷”:在秩序重构中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
期货日报网· 2025-07-11 02:35
行业变革背景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案即将落地,光伏、新能源汽车、钢铁等行业掀起"反内卷"浪潮 [1] - "反内卷"的核心意义在于让竞争从"低水平内耗"转向"高质量共创",重构竞争规则以打破路径依赖 [1] - 以规模扩张、价格比拼为特征的竞争模式在"短缺经济"时代有效,但在当前时代异化为"内卷式"竞争,导致企业陷入"低价低质、没有效益"的泥潭 [1] 内卷式竞争的危害 - 钢铁行业"以量补价"、光伏组件"六毛一瓦"、新能源汽车"月降千元"等内卷式竞争被《求是》杂志称为"失智的内耗" [1] - 内卷式竞争导致光伏企业缺乏资金投入N型电池研发,新能源汽车品牌难以在智能化赛道突破,钢铁行业错失绿色转型机遇 [2] - 这种竞争模式拖慢产业迭代节奏,使中国产业在全球竞争中丧失"质"的优势 [2] 反内卷的治理维度 - 治理逻辑从"行政主导"转向"法治先行",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案明确"低于成本价倾销"红线 [3] - 治理重心从"盯着产能"转向"打通循环",打破地方保护、清理歧视性政策,促进要素自由流动 [3] - 治理目标从"短期稳增长"转向"长期育动能",政策约束无序扩张并鼓励创新突围,如对研发投入给予税收优惠 [3] 行业转型案例 - 光伏行业从"价格战"转向"技术协同",头部企业联手攻关钙钛矿电池 [3] - 新能源汽车领域从"比降价"转向"比安全",车企扎堆研发固态电池 [3] - 企业竞争重心转向技术创新、品质升级和产业链协同,形成"强者愈强"的良性循环 [3] 高质量发展逻辑重塑 - "反内卷"浪潮本质是发展逻辑的重塑,企业从拼资源、比消耗转向靠创新、赢价值 [4] - 竞争回归本源,既守护"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市场规律,又激励"创新驱动发展"的产业升级 [4] - 通过有序竞争释放经济动能,在全球产业链中形成"质"的优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