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韧性

搜索文档
欧洲热死数百人断电崩溃,中国24小时满电!特高压立大功
搜狐财经· 2025-08-05 11:13
欧洲这波高温,那不是一般的热。森林一点就着,火势大得吓人,烟都飘到邻国去了。最糟心的不是火,是热浪本身,直接把人热没了。新闻不是 乱说,是有鼻子有眼的报道。想想都后怕,这种天,在家没电真是要命。空调罢工,风扇不转,冰箱里的东西全化了,日子怎么过?有基础病的老 人孩子,最难熬。不少欧洲朋友都吐槽,夜里热得根本睡不着,只能去地铁站或者商场蹭点凉气。 为啥这么惨?一个词:缺电!他们的电力系统,顶不住了。 你肯定好奇,发达国家老牌工业强国,还能缺电?还真就缺了。欧洲的电力系统,像个老古董,用很多年了,这次高温,相当于把老机器往死里 用。温度太高,电缆受不了,容易烧坏,发电厂也够呛。 欧洲那边快热炸了!山火烧得遮天蔽日,新闻报道说有几百个可怜人没扛过去。更吓人的是,他们电网崩了!空调?风扇?统统成摆设。回头看看 咱们这儿,灯火通明,工厂满转,空调照开,电是一点没缺!这背后,藏着一个大工程的名字——特高压电网。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为啥中国电 力这么硬气。 第三,还安全可靠。这玩意儿技术含量巨高,咱们可是全球当之无愧的第一,设计、建设、运行,都有一套。高温来了咋办?人家设计的时候就考 虑到了极端天气,有啥降温方案、备份线路 ...
Enel Chile(ENIC)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7-30 23:00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EBITDA较去年增长10.4%,达到659百万美元[21] - 2025年第二季度EBITDA为293百万美元,同比下降3%[44] - 2025年上半年净收入为246百万美元,同比下降8%[46] - 2025年上半年FFO为403百万美元,主要受益于4月的PEC融资261百万美元[21][37] - 2025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84百万美元,同比增加63%[46] - 2025年上半年坏账损失为18百万美元,同比增加56%[46] 用户数据 - 2025年上半年,Enel Chile的物理能源销售为7.2 TWh,住宅用户占比为90%[65] - 2024年,Enel Chile在能源销售市场的市场份额为44%[66] 未来展望 - 2025年,预计Rapel水电站的发电量为10.7 TWh[61] - 2025年上半年,Enel Chile的总净装机容量为8.9 GW,较2024年增长6%[63]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5年上半年的可再生能源和BESS(电池储能系统)占净装机容量的78%[1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截至2025年6月,净装机容量为8.9 GW,其中水电占41%,天然气占34%,可再生能源(不包括水电)占22%[63] 财务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资本支出(CAPEX)为157百万美元,主要用于资产管理和电网优化[23] - 2025年6月30日的总债务为3,650百万美元,流动性良好,固定利率债务占比86%[39] - Enel Chile的市场资本为45亿美元[71] - Enel Chile的信用评级为AA+(cl)稳定,国际市场评级为BBB稳定[69] 负面信息 - 2025年上半年财务费用同比增加63%[46] - 2025年上半年坏账损失同比增加56%[46] 市场价格 - 2025年上半年,Henry Hub天然气价格为3.5美元/mmBTU,Brent原油价格为72美元/桶[58] - 2025年上半年,API2煤炭价格为61美元/吨[58] - 2025年上半年,Quillota的边际成本为954美元/MWh,Crucero的边际成本为72美元/MWh[58]
欧洲大停电“镜鉴”:中国该如何防范、化解大停电风险?
36氪· 2025-07-08 11:08
欧洲大停电事件警示 - 2025年4月欧洲爆发史无前例大停电,西班牙、葡萄牙及法国南部受影响,超过5000万民众遭遇通信中断、列车停运等问题,成为欧洲近年最严重断电事件之一[2] - 西班牙政府调查指出事故三大主因:系统电压调节能力不足、电网电压波动、发电厂不当断电,但电网与电厂互相推诿责任[2] - 葡萄牙2023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61%(312亿千瓦时),西班牙2024年占比56%,高比例新能源被指加剧电网平衡复杂度[2] 中国电网安全挑战 - 国家电网区域内新能源装机达1325吉瓦(占比46.9%),南方电网区域新能源装机1.9亿千瓦(占比近50%),调频稳压压力剧增[3] - 新能源"双高"特性(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导致电压频率波动风险,传统同步发电机惯性响应能力缺失[4] - 国家能源局2024年10月发文指出,新能源涉网安全标准分散、新型主体调度不统一造成管理真空[3] 电网韧性建设措施 预测能力提升 - 国家电网重点发展新能源出力精准预测技术,南方电网专家强调高精度预测是"无条件"接纳新能源的前提[6] - 要求电力调度机构前置参与新能源开发业务,从源头保障涉网安全[6] 灵活调节资源 - 煤电灵活性改造目标:2025年灵活调节电源占比达24%,当前仅16.9%(4.96亿千瓦),存在2.05亿千瓦缺口[7][8] - 抽水蓄能装机5800万千瓦(全球第一),2025年目标6600万千瓦,2030年规划1.2亿千瓦,但受建设周期和地理条件限制[8] - 电化学储能调节能力有限,2024年5800万千瓦新型储能年调峰电量不足200亿千瓦时,仅占风光发电量1%[9][10] 需求侧响应 - 目标2025年形成最大负荷3%-5%的响应能力,空调负荷占浙江夏季峰值40%,纺织业可调负荷达35%,钢铁电解铝达20%[11][15] - 青海光伏制造集群消纳近全省50%用电量,内蒙古等地离网制氢有效缓解弃风弃光问题[14] 行业转型特征 - 中国电力系统底层理论正经历根本性变化,新能源特性改变电网形态,需重构安全体系[1][4] - 国家电网同步推进新能源预测、系统调节、主动防御和需求响应四大能力建设[1]
直击达沃斯|国家电网庞骁刚: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年内将基本建成
中国经营报· 2025-06-24 16:03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 国家电网总经理庞骁刚表示中国将在年内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 - 2024年7月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和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决定[1]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提出2025年初步建成、2029年全面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目标[1] 电力系统转型与挑战 - 中国电力系统正经历重大转型,新能源大幅增加导致电网特性、形态和运行理论基础发生重大变化[1] - 新能源装机超过1325吉瓦,占比46.9%,已成为第一大电源[2] - 新能源发电间歇性和波动性大是主要挑战,需提升电网调节能力[2] 电网韧性建设措施 - 研究防范大面积停电事故,包括电网稳定性管理、新能源预测能力建设等[2] - 加强主网架和配电网建设,补强薄弱环节,提升运行技术[2] - 发展抽水蓄能电站,改造煤电厂提升灵活性,促进新能源消纳利用[2] 技术创新方向 - 进行电力系统运行仿真控制研究[2] - 开展超导输电技术和长距离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等前瞻性研究[2]
独家洞察 | 西班牙电网大翻车!暴露城市“韧性”危机
慧甚FactSet· 2025-06-18 14:32
电网事故概述 - 伊比利亚半岛4月28日发生大规模停电,影响西班牙和葡萄牙数百万人,部分地区持续15小时[1] - 停电始于中欧时间12:30,几秒内15吉瓦电力供应被切断,需分阶段重启发电设备[3] - 电网运营商排除网络袭击可能性,事故前系统运行稳定无异常报告[1][6] 事故技术分析 - 事故可能由初始故障引发连锁反应,负荷骤降表明系统意外分离或主要输电设施故障[6] - 停电前太阳能发电占比达58%,其突然消失对电网冲击显著[6] - 黑启动电厂(火电/水电)在恢复中起关键作用,核电因安全考量数天内保持离网[6] 能源转型挑战 - 可再生能源依赖电网频率信号,无法独立重启或提供辅助服务,需搭配电池储能释放构网能力[10] - 西班牙过去五年新增55吉瓦可再生能源装机,淘汰7.4吉瓦煤电,预计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超80%[10] - 黑启动资源(如煤电)逐步淘汰,电网面临缺乏稳定支撑资产的技术挑战[10] 系统韧性启示 -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网需维持灵活可调资源(燃气电厂/电池储能)以快速响应频率扰动[13] - 事件揭示复杂电网在能源转型中需平衡脱碳目标与运营稳定性[13]
推进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下的电网韧性建设
中国电力报· 2025-05-15 10:17
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下的电网脆弱性 - 西班牙4月28日突发重大电网故障,暴露新能源高渗透率下的系统性挑战,为全球能源转型敲响警钟[1] - 德国2022年因静风天气导致风电出力骤降被迫重启煤电,美国得州2021年寒潮致半数风机冻结引发大停电[3] - 可再生能源波动性与惯性缺失问题突出,天气影响导致出力剧烈波动且缺乏传统火电的旋转惯量支撑[3] - 调节资源结构性短缺,储能、燃气发电等灵活性电源建设滞后,电网应对功率波动的缓冲能力不足[3] - 跨区域电力互济能力薄弱,输电通道容量不足难以匹配新能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性[3] 西班牙电网问题的深层矛盾 - 西班牙2023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51.5%,但电网投资逐年下滑,调节电源与数字控制系统投入不足[3] - 重电源轻电网的发展模式导致系统备用容量仅剩3%,光伏突发脱网时缺乏应对能力[3] 构建新型电网的核心路径 - 加快储能规模化建设,重点推进构网型储能和抽水蓄能电站,提升系统快速响应能力[5] - 激活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潜力,探索气电与新能源打捆运行模式,形成多能互补调节体系[5] - 构建基于数字孪生和智能传感的全景感知体系,实现风光出力与负荷变化的秒级监测预警[5] - 推广虚拟同步机、构网型逆变器等主动控制技术,增强新能源机组对电网频率电压的主动支撑[5] 跨区域电力互济与政策机制 - 加快特高压通道建设提升跨省区输电能力,破解新能源富集区外送瓶颈[5] - 深化与中亚、东南亚电力互联合作,探索构建亚洲超级电网提升区域能源安全[5] - 健全辅助服务市场,通过容量补偿、峰谷电价等市场化手段激励灵活性资源参与调峰调频[6] - 建立新能源出力与气象数据联动预警系统,制定分级应急响应预案强化极端天气应对能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