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网型储能

搜索文档
远景能源进军法国储能市场,获120MW/240MWh项目订单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6-25 11:29
远景储能法国项目 - 远景储能与Kallista Energy签署EPC协议,将在法国建设120MW/240MWh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电站,为公司在法国首个独立储能项目[1] - 项目计划2025年6月开工,部署全套直流、交流系统及PCS,通过RTE储备市场提供调峰服务[1] - 远景将提供不少于14年的长期服务协议(LTSA),确保运营连续性及属地化服务[1] - 公司高级副总裁表示法国是欧洲战略关键市场,该项目展示技术实力与可再生能源转型决心[1] - Kallista Energy总裁强调项目助力可再生能源并网,目前正推进类似项目以保持发展态势[1] 远景储能技术实力 - 远景自研构网型储能技术,支撑电力系统稳定性重构[2] - 公司储能系统具备AI驱动的交易能力,优化全生命周期收益[2] - 2024年远景储能系统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三[2] - 公司持续发展全栈、全产业链服务能力,支持欧洲储能市场增长[2] Kallista Energy背景 - Kallista Energy成立于2005年,为独立可再生能源生产商,业务覆盖全价值链[1] - 公司在法国、荷兰、德国持有40座在运风电、光伏电站及充电站,90座超高速充电站在建[1] 行业动态 - 远景盐城交易型储能电站单日创收超百万[4] - 5月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达15.85GWh,同比增长228%[4] - 当月发布48项新型储能政策,136号文配套政策受关注[4]
全球储能巨头“真机燃烧”大比拼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6-16 18:57
行业趋势 - 全球储能产业高速发展,安全性成为核心议题,头部企业通过"真机燃烧测试"验证系统安全性能 [1] - 2024-2025年阳光电源、比亚迪储能、华为数字能源等8家企业相继公开极限测试,验证热失控和极端火情下的安全性能 [1] 阳光电源 - 2024年6月完成全球首个储能系统大规模燃烧测试,11月投入3000万对20MWh PowerTitan2.0进行最长燃烧测试 [1] - 系统经受25小时43分钟不间断燃烧后仍保持结构完整,火情未蔓延 [2] - 在1385℃高温下,15cm间距的相邻柜体温差达1345℃,验证出色耐火隔热能力 [3] - 关闭消防系统后,4台储能柜舱门未烧穿,展示被动防火设计能力 [4][5] 比亚迪储能 - 2024年12月对16MWh魔方储能系统进行测试,柜间距600-2400mm [6] - 柜内温度>1000℃时相邻柜体<60℃,刀片电池设计有效阻隔燃烧 [6] - 触发柜结构保持完整,装卸无阻力,验证阻燃和机械性能 [6] 华为数字能源 - 2025年12月测试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增加热失控电芯数量 [7][8] - 12颗电芯同时热失控时通过正压阻氧+定向排烟实现不起火不扩散 [8] - 相邻箱体最高温度47℃,箱级热失控不扩散 [8] - 7小时才触发燃烧,演变过程缓慢 [8] 海辰储能 - 2025年6月测试5MWh ∞Block系统,柜门敞开+15cm间距+关闭消防 [9][10] - 15小时燃烧后结构完整,相邻箱体无热蔓延 [11] 阿特斯 - 2025年6月测试SolBank 3.0,符合CSA TS-800和NFPA 855标准 [12] - 单元门体及结构全程保持关闭完整,阻止火势蔓延 [13] 科陆 - 2025年6月测试5MWh Aqua C2.5液冷系统,燃烧59小时 [14][15] - 燃烧箱1300℃时相邻箱体80.71℃,验证GW级场站可行性 [16][17] 瑞浦兰钧 - 2025年6月测试Powtrix®电池舱,10cm间距+1000℃火焰炙烤14小时 [18] - 在多重不利条件下保持安全性 [18] 天合储能 - 2024年9月测试Trinastorage Elementa金刚2储能柜 [19] - 24小时检测无复燃,验证消防系统和通风系统有效性 [20][21]
华中地区首次实施构网型储能电站“黑启动”
科技日报· 2025-06-16 07:30
构网型储能电站技术突破 - 全国首座百兆瓦时级构网型储能电站新港储能电站于6月13日成功进行华中地区首次"黑启动"110千伏区域电网试验 [1] - 试验模拟电网故障停电场景,储能电站在30秒内启动并为两座变电站恢复供电,40分钟内恢复区域内7个10千伏供电台区和3座大型排灌泵站供电 [1] - 构网型储能电站具备自主调整电压频率能力,可独立支撑局部电网运行,相比传统柴油发电机"黑启动"方式具有响应迅速和零排放优势 [1] 黑启动试验细节 - 试验构建了包含光伏发电站、电网、用户负荷及储能电站的完整"源网荷储"区域电网生态系统 [2] - 试验历时1个多小时,验证了区域电网独立稳定运行能力,最终成功并入主电网恢复正常运行模式 [2] - 该试验是当前新型电力系统局部地区故障后恢复运行的典型场景验证 [2] 技术原理与行业意义 - "黑启动"指电力系统在大面积停电后自动恢复供电的过程 [1] - 传统跟网型储能和光伏电站必须依赖主电网电压频率信号,而构网型储能电站可主动参与电网调节 [1] - 构网型储能电站作为"火种"能快速自启动并支撑区域电网恢复,代表电力系统恢复技术的重要进步 [1]
AI炸场!35家储能企业同台竞技
行家说储能· 2025-06-13 18:10
展会概况 - 2025年全球用户侧储能产业价值峰会暨应用示范展圆满收官,展会由光伏展转型为储能展,储能企业数量、产品含量及热度显著提升[1] - 展会聚焦第三代电芯定义权、136号文响应方案、光储电站经济性评估及AI+工商业储能系统等热点[1] - 多家企业签署GWh级订单:瑞浦兰钧超20GWh、国轩高科3GWh、蜂巢能源2.1GWh[1] 参展企业及产品亮点 采日能源 - 发布Serlattice G3 10MWh智储系统,实现高容量、低LCOS与易配置的统一[5] - 推出星链系列261kWh工商业户外柜(支持峰谷套利等6种模式)及星汉系列1.5MW/3MWh集装箱系统[5] - 发布智慧能源运营服务平台,提供覆盖投资-建设-运营的全生命周期零碳解决方案[3] 中车株洲所 - 发布构网型储能系统及"云枢"储能变流器(功率密度提升22%,毫秒级电弧扑灭)[6][8] - 推出零碳园区智慧能源平台,集成DC1000V/1500V储能柜等多元产品[8] - 与宁德时代签订2025年框架协议[8] 华为数字能源 - 全球首发FusionSolar9.0构网型光储解决方案,支持全场景构网与"端-边-云"智能管理[10] - 具备短路电流支撑等6大核心能力,适配调峰/调频等商业模式[12] 比亚迪储能 - 展示源网侧MC Cube-T Pro BESS 6.4MWh系统(温差±2℃)及工商业Chess Plus(循环寿命>10000次)[13][15] - Chess Plus采用ALL in One设计,系统组件减少55.6%,运维项目减少43%[15] 南都电源 - Center L Ultra 6.25MWh系统实现放电量提升8%,Center L Max 8.338MWh单箱能量密度提升167%[21][22] - 与太蓝新能源合作开发固态电池储能应用[23] 亿纬锂能 - 全球首发836kWh分体式模块柜,支持扩展至5MWh,单位面积能量密度提升65%[24][27] - 采用"热电分离"设计,防火层面积增加15%[27] 蜂巢能源 - FlexPod积木式储能系统实现20尺集装箱9MWh容量,结构强度提升30%,运输成本降13%[85][87] - 采用短刀叠片电芯技术,零部件数量精简36%[85] 格力电器 - 光储直柔能源站2.0体积减小21.8%,功率密度提升21.8%,调试周期缩短5天[58] - 兆瓦级钛酸锂储能系统可在-40℃运行,已应用于高寒地区风光储项目[59] 技术趋势 - **构网型技术**:华为/中车/上能电气等企业推出支持虚拟惯量支撑、黑启动等功能的解决方案[10][12][43] - **液冷系统**:盛虹动能Voltus Pro温差<2℃(寿命延长2年),远东电池PowerPLANT 520 PLUS温差≤2.5℃[68][83] - **大电芯应用**:国轩高科588Ah电芯、林洋能源628Ah液冷PACK、永泰数能314Ah系统(成本降15%)[29][78][97] - **AI集成**:海尔新能源AI+工商业系统实现90%运行效率,昱能科技AI电价预测平台获售电资质[46][107] 合作动态 - 海博思创与华为数字能源等6家企业签署多场景生态协议[18] - 远东电池与宁德时代等5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84] - 东方电气与特隆美储能等4家企业签约光储项目[103]
500MW/2GWh!新疆立新能源2025年构网型储能系统招标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6-08 22:36
项目概况 - 新疆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第二批储能设备采购招标,总规模500MW/2000MWh,项目位于新疆和田地区[2][8][10] - 项目划分为三个标段:C项目(100MW/400MWh,和田市)、D项目(200MW/800MWh,皮山县)、E项目(200MW/800MWh,民丰县)[3][4][5][10] - 配套建设包括110kV/220kV变电站及附属设施,其中C项目新建110kV站,D项目扩建220kV间隔,E项目合资共建220kV站[10] 技术要求 - 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系统,要求额定功率充放电循环次数达6000次(DOD≥90%,EOL≥80%)或8年质量保证期[6][12][14][15] - 构网型储能系统包含电池预制舱(含BMS/消防/热管理)、PCS变流升压系统、EMS能量管理系统及配套电缆等[12][14][15] - 设备需提供第三方CMA/CNAS认证的GB/T36276标准检测报告,PCS需具备高/低压穿越能力[20] 投标资格 - 投标人需具备电芯/PCS/EMS/BMS中至少一项核心部件自主研发能力,并提供第三方认证[20] - 业绩要求:近三年(2022-2025)磷酸铁锂储能系统签约业绩≥2GWh,投运业绩≥1GWh[20] - 财务需提交2022-2024年审计报告,且无失信记录或安全生产黑名单[20][21] 时间节点 - 招标文件获取时间为2025年6月7日至26日,投标截止及开标时间为6月27日10:30[25][28][29] - 供货计划:2025年9月20日前完成50%到货,10月20日前全部交付[6][16][17][18] 采购流程 - 采用资格后审方式,不接受联合体投标或代理商参与,允许兼投但禁止兼中[22][23][24] - 投标保证金20,000元,文件售价2,000元(不退),需纸质递交至乌鲁木齐指定地点[26][28] - 公告发布于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及新疆阳光采购平台[30]
中国储能风暴来袭,欧盟关税遇阻,新能源战略重塑全球
搜狐财经· 2025-06-07 09:44
全球新能源产业格局变革 - 欧盟对中国光伏组件征收15%临时关税 同时中国启动12GWh储能项目建设 显示中国正通过新能源制造业优势与能源转型战略开辟全球产业链新路径 [1] - 中国光伏组件占全球市场份额70% 在HJT电池等高端领域技术领先欧美5至8年 例如爱康科技HJT组件到岸成本0.95元/W 虽高于欧洲TOPCon组件的0.85元/W 但转换效率和使用寿命领先20%以上 [3] - 中国光伏组件生产碳排放强度比欧盟低30% 2024年帮助欧洲减少1.2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若欧盟坚持关税政策 其本土光伏装机成本将上涨18% 碳减排目标或推迟3年 [4] 中国储能技术突破与全球影响 - 中国电建与中国华能启动50GWh储能系统集采项目 通过"光伏 储能"组合使新能源消纳率达95%以上 中国储能系统成本仅为欧美企业的1/3 [7] - 2025年国家电网新型储能装机达58.61GW/137.86GWh 西藏湖北等地构网型储能项目实现电网黑启动和超容支撑 中国已形成从电芯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 314Ah大容量电芯市占率超76% [7][10] - 中国主导的《构网型储能系统技术规范》成为全球首个储能领域中国标准 比亚迪中标英国1.2GWh项目 宁德时代与意大利签署5GWh供货协议 [10] 新能源技术输出与产业链协同 - 中国在吉布提建设的500MW/2GWh储能电站将当地可再生能源占比从15%提升至70% 越南海阳省引入中国储能技术后电力成本从0.12美元/度降至0.06美元/度 吸引三星LG形成电子产业链 [10][11] - 印度2025财年铝土矿产量增长2.9%至2470万吨 但电力缺口达每天1.2亿千瓦时 其新建光伏电站60%储能系统依赖比亚迪和阳光电源 [11] - 中国新能源技术专利占全球45% 扩散速度是欧美三倍 沙特NEOM新城100%使用可再生能源 其中储能占比40% 巴西美丽山特高压项目整合水电与光伏形成跨区域能源互联 [13] 产业生态系统构建 - 中国通过取消铝出口退税优化产能结构 节省电力发展高附加值光伏储能产业 形成"能源-产业-技术"三位一体生态系统 占据全球产业链"平台型经济体"地位 [11] - 中国新能源技术输出模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输出 本地化生产"解决方案 例如东盟2030年前100GW可再生能源项目中70%储能需求将由中国企业满足 [10][13]
标杆案例 | 探秘海博思创构网型储能电站如何实现1+1>2
海博思创· 2025-06-06 02:19
项目概况 - 云南省麻栗坡县面临电力供需矛盾和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带来的电压频率波动、电力时空分布不均等挑战,急需建设规模化储能设施以实现电能跨时段高效调配 [1] - 海博思创在麻栗坡县投运100MW/200MWh新型共享储能项目,采用构网型储能技术与"磷酸铁锂+全钒液流"混合技术路线,实现快速响应、高效充放电和长周期稳定运行 [1] 技术方案 - 项目搭载HyperBlock系列液冷储能系统,具有安全可靠、低LCOS、高度集成、长寿命及强环境适应性等核心优势 [2] - 采用磷酸铁锂与全钒液流储能系统深度耦合技术,构建"锂电筑基、液流增效"的多元技术协同体系 [2] - 智能EMS实时优化算法实现多储能单元动态任务分配,延长系统循环寿命并降低度电成本 [2] - 海博AI云平台实时监测设备状态、预测故障,提升安全性、经济性和智能化水平 [2] 电网支撑能力 - 构网型储能可感知电网动态并实现精细化主动调控,变流器能模拟同步机动态特性,提供等效电网主动支撑 [3] - 技术具备快速响应电网惯量需求能力,通过实时电压调节和动态频率支撑增强电网韧性与稳定性 [3] 项目交付与服务 - 采用全业务链一站式解决方案,创新应用全流程项目管理交付体系,通过多维度管理确保高效落地 [5] - 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闭环体系,包括筹备期定制化方案设计、建设期驻场督导、收官阶段7×24小时联调攻坚 [6] 商业模式与未来规划 - 共享储能项目通过峰谷电价差套利、辅助服务市场收益、容量租赁等多元模式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 [2] - 未来将以"储能+X"驱动多场景能源生态重构,深化技术创新与模式探索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6]
储能行业市场化洗牌,出海多点开花破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19:35
政策变化与行业影响 - 新能源项目将实行新老划段,增量项目原则上全部电量进入电力市场交易,通过竞价形成电价 [1] - 电力现货市场全国覆盖政策将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引导储能资源优化配置 [1] - 政策变化导致行业出现抢装潮,部分企业加速推进项目在5月31日前并网 [1] - 电化学储能电站一季度装机量首次出现负增长,行业从快速扩张期向高质量发展期过渡 [2] 企业动态与市场分化 - 远信储能投建的200MW/400MWh共享储能电站全容量并网成功 [1] - 超过8家上市公司储能项目宣布终止或延期,包括禾迈股份、高澜股份、华宝新能等 [3] - 科信技术储能锂电池系统研发项目暂缓,涉及8.6亿元框架合同无法履行 [4] - 华自科技工业园区"光伏+储能"一体化项目延期,募集资金9000万元未投入 [4] - 宁德时代、比亚迪、华为等头部公司加码储能产业,宁德时代储能业务占营收15.8% [5] - 汇川技术时隔三年重新布局储能业务,看好联网储能管理市场机遇 [5] 全球市场格局与竞争 - 中国企业一季度在全球储能系统市场超越特斯拉,阳光电源以3.2GWh出货量问鼎榜首 [6] - 美洲市场出货量占比38%,中东、拉美市场增速分别达230%和180% [6] - 中国企业一季度新增59个海外储能订单,澳大利亚订单规模最大达25.7GWh [7] - 欧洲储能市场从户储转向大储主导,2025年新增装机预计37GWh,增速31% [7][8][9] - 阳光电源在美洲和中东市场取得突破,沙特ACWA Power订单容量达12.5GWh [6] 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 储能行业短期承压,但长期将推动技术创新、成本下降和商业模式创新 [3] - 电力现货市场成熟后,储能价值将全方位体现 [4] - 全球能源结构转型推动多能源协同供给,储能技术成为关键环节 [6] - 欧洲大储市场化盈利模式接近美国市场,为中国龙头企业提供增量机会 [9]
255MW/1020MWh!国家能源集团塔拉储能电站全容量并网发电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5-19 17:12
25MW/100MWh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设备采购项目于2024年完成招标,许继电科中标; 文 |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据青海日报消息称,5月15日,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共和公司海南塔拉255兆瓦×4小时储能项目末批组串式储能区域顺利并网投运,标志着该项目 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该项目装机容量为255兆瓦×4小时,是国家能源集团建成投运规模最大的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光伏产业 园,由 组串式、高压直挂式、集中式 等储能形式组成,包含56个储能单元及2套高压级联型构网型储能子系统。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充电量为 285600兆瓦时,每年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378.14吨,能够有效提升区域电力系统调峰能力和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协同调度灵活性,对青海省新 能源消纳和能源结构调整起到支撑作用,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此前招标公告显示, 海南塔拉255兆瓦×4小时储能项目 包含 集中式储能205MW/820MWh、组串式储能25MW/100MWh、高压直挂式储能 25MW/100MWh ,接入合乐1号330kV汇集站的35kV母线。 其中青海 公司 国能 ( 共和 ) 新能 ...
推进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下的电网韧性建设
中国电力报· 2025-05-15 10:17
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下的电网脆弱性 - 西班牙4月28日突发重大电网故障,暴露新能源高渗透率下的系统性挑战,为全球能源转型敲响警钟[1] - 德国2022年因静风天气导致风电出力骤降被迫重启煤电,美国得州2021年寒潮致半数风机冻结引发大停电[3] - 可再生能源波动性与惯性缺失问题突出,天气影响导致出力剧烈波动且缺乏传统火电的旋转惯量支撑[3] - 调节资源结构性短缺,储能、燃气发电等灵活性电源建设滞后,电网应对功率波动的缓冲能力不足[3] - 跨区域电力互济能力薄弱,输电通道容量不足难以匹配新能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性[3] 西班牙电网问题的深层矛盾 - 西班牙2023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51.5%,但电网投资逐年下滑,调节电源与数字控制系统投入不足[3] - 重电源轻电网的发展模式导致系统备用容量仅剩3%,光伏突发脱网时缺乏应对能力[3] 构建新型电网的核心路径 - 加快储能规模化建设,重点推进构网型储能和抽水蓄能电站,提升系统快速响应能力[5] - 激活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潜力,探索气电与新能源打捆运行模式,形成多能互补调节体系[5] - 构建基于数字孪生和智能传感的全景感知体系,实现风光出力与负荷变化的秒级监测预警[5] - 推广虚拟同步机、构网型逆变器等主动控制技术,增强新能源机组对电网频率电压的主动支撑[5] 跨区域电力互济与政策机制 - 加快特高压通道建设提升跨省区输电能力,破解新能源富集区外送瓶颈[5] - 深化与中亚、东南亚电力互联合作,探索构建亚洲超级电网提升区域能源安全[5] - 健全辅助服务市场,通过容量补偿、峰谷电价等市场化手段激励灵活性资源参与调峰调频[6] - 建立新能源出力与气象数据联动预警系统,制定分级应急响应预案强化极端天气应对能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