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监管执法
icon
搜索文档
罕见!“没一罚五” 监管出手重罚!
中国基金报· 2025-06-21 00:21
内幕交易处罚案例 - 陈金全因内幕交易被没收违法所得约579万元并处以约2895万元罚款合计罚没约3474万元采用"没一罚五"标准[1] - 陈金全在内幕信息敏感期内与知情人多次联络2023年1月5日至9日交易相关股票买入时间与内幕信息形成变化高度吻合存在突击买入集中买入成交量明显放大等异常行为[4] - 涉案内幕信息涉及公司重大合同公告属于《证券法》规定的重大事件内幕信息形成不晚于2022年11月13日公开于2023年1月10日[4] 监管趋势与执法动态 - 2024年监管部门对内幕交易罚没比例显著提高多数案件采用"没一罚三"标准情节严重案件如"没一罚五"甚至"没一罚六"[3] - 2020年3月实施的新《证券法》将内幕交易罚款上限提升至违法所得10倍[6] - 2024年证监会查处35起内幕交易案件包括3起利用个股场外期权等衍生品实施内幕交易的典型案件[6] 典型案例对比 - 赵某某内幕交易"永悦科技"避损金额1124.5万元被没收违法所得1124.5万元并罚款6746.95万元采用"没一罚六"标准[6] 监管高层表态 - 证监会主席吴清强调将依法从严监管严惩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7]
罕见!“没一罚五”,监管出手重罚!
中国基金报· 2025-06-21 00:15
内幕交易案例 - 陈金全内幕交易获利约579万元,被证监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5倍罚款,合计罚没约3474万元 [2][4] - 交易行为异常表现为:买入时间与内幕信息形成高度吻合,存在突击买入、集中买入、成交量明显放大等特征 [4] - 内幕信息涉及公司重大合同签订,该事项属于《证券法》规定的重大事件,信息敏感期为2022年11月13日至2023年1月10日 [4] 监管处罚趋势 - 2023年多数内幕交易案件采用"没一罚三"标准,情节严重案件提高至"没一罚五"甚至"没一罚六" [2][7] - 2024年证监会查处35起内幕交易案件,包括3起利用场外期权等衍生品实施的新型案件 [7] - 新《证券法》将内幕交易罚款上限提升至违法所得的10倍,2020年3月起实施 [6] 监管政策动向 - 证监会主席吴清强调将严惩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8] - 交易所强化股价异动监控,精准打击"潜伏"重组股的内幕交易行为 [7]
【西街观察】牛散没有特权
北京商报· 2025-06-16 21:43
监管处罚案例 - 知名牛散屠文斌因操纵多只股票价格被证监会罚没近7700万元 违法所得3627 33万元 [1] - 屠文斌操纵手法包括连续交易 拉抬股价 大额封涨停 虚假报撤等 控制使用多个证券账户 [1] - 此前刘洪涛与娄阁因操纵证券市场合计被罚没3 35亿元 许淼被罚没4 7亿元 [1] 操纵市场手法 - 操纵市场者通常利用账户组 通过持股优势 资金优势进行连续交易 拉抬股价 大额封涨停 虚假报撤等操作 [2] - 操纵行为导致个股价格严重偏离基本面 扭曲价值体系 放大投资风险 易出现暴涨暴跌行情 [2] 监管态度与措施 - 监管层对欺诈发行 财务造假 操纵市场等行为保持"零容忍"高压监管态度 [2] - 近年来监管执法规范化水平和打击精准性不断提升 运用大数据 云计算等科技手段增强穿透监管能力 [3] - 处罚力度持续加大 同时推动研究出台内幕交易 操纵市场民事赔偿司法文件 提升违法成本 [3] 市场影响 - 操纵市场行为扰乱正常交易秩序 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 不利于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2] - 监管震慑对象包括牛散 上市公司重要股东 机构投资者 游资及量化资金等多方市场主体 [3]
侃股:打击股市小作文需要多方合力
北京商报· 2025-05-27 19:17
监管行动与市场净化 - 国家网信办与金融管理部门近期依法处置了一批散布资本市场不实信息、非法荐股、炒作虚拟货币交易的账号和网站 [1] - 打击股市小作文需要多方合力 包括从严监管、上市公司及时信披以及投资者提高辨别能力 [1] - 监管部门需加大执法力度 提高违法成本 追溯利益链条 并利用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进行监管 [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 上市公司应及时、准确披露信息 包括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重大事项 以消除信息不对称 [2] - 增强信息披露的主动性和透明度 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 及时回应关切 避免给小作文可乘之机 [2] - 及时全面的信息披露可减少小作文的生存空间 让投资者了解公司真实情况 [1] 投资者教育与风险意识 - 投资者需提高风险意识和辨别能力 避免盲目跟风和人云亦云 [2] - 在信息爆炸时代 投资者应加强学习 提高金融知识和投资素养 学会判断信息真实性 [2] - 面对小作文时 投资者应保持冷静理性 不轻易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 [2] 多方合力打击乱象 - 打击股市小作文需要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三方共同努力 [3] - 监管部门需严格执法 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 [3] - 上市公司需诚信经营 及时准确披露信息 投资者需理性投资 提高辨别能力 [3]
投资者保护正向全方位服务转变,如何进一步完善保护机制?
第一财经· 2025-05-14 22:25
投资者保护政策进展 - 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系统性重塑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强化信息披露透明度、发行交易监管及违规惩处力度 [1] - 证监会2025年立法工作计划包含19件规章项目,8件为年内重点项目,11件为择机出台项目,聚焦加强监管和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3] - 推动上市公司分红制度改革,引导公募基金降费让利,投资者保护从单一监管转向全方位服务 [4][5] 监管执法成效 - 2024年证监会办理案件739件,行政处罚592项,罚没款153.42亿元(同比增2.4倍),处罚主体1327人(同比增24%),市场禁入118人(同比增14.56%) [3] - 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178件,覆盖上市公司"关键少数"及中介机构,年内近百家A股公司被罚超2亿元 [3][4] - 50家券商及超100家会计所、律所等中介机构收到罚单,构建行政执法、民事追偿、刑事打击"三位一体"追责体系 [4][6] 维权机制优化 - 2024年投服中心提起普通代表人诉讼15件、股东代位诉讼5件,支持诉讼15件,调解成功8000余件案件,挽回损失6.5亿元 [7] - 12386服务平台处理投资者诉求近40万件,推动金通灵、美尚生态特别代表人诉讼进入司法程序 [7] - 专家建议简化诉讼流程、统一裁判标准,并建立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民事赔偿司法解释 [6][8] 市场生态改善 - 投资者保护体系完善促进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增强市场吸引力,长期价值投资理念普及优化市场结构 [5] - 信息披露透明度提升及纠纷解决机制多元化(调解/仲裁/诉讼)降低维权成本,满意度显著提高 [1][7] - 特别代表人诉讼常态化需明确发起标准,提升透明度以保障投资者知情权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