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改革

搜索文档
日本参议院选举公示,物价对策成为焦点
日经中文网· 2025-07-03 11:13
日本参议院选举概况 - 日本第27次参议院选举于7月3日公示,为期17天的选战拉开帷幕,投计票截至7月20日 [1] - 本次选举共有516人参选,其中选区343人,比例代表173人,争夺总计125个议席(选区74个,比例代表50个,东京选区补充1个) [1] - 参议院议员任期6年,每3年改选248个定员的一半 [1] 主要政党竞选目标 - 自民党总裁石破茂提出执政党目标为"包括非改选在内将过半数",自民党和公明党在非改选部分拥有75个议席,改选部分需获得50个以上议席 [1] - 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的最低目标是使改选议席中执政党低于过半数 [1] 核心政策争论点 - 应对高物价:立宪民主党提出2026年4月起食品消费税率为零(为期1年),并在减税前发放2万日元补贴;日本维新会、国民民主党、共产党等也呼吁降低消费税 [2] - 自民党和公明党主张直接向每位国民发放2万日元现金,石破茂批评消费税减税缺乏财源保障 [2] - 社会保障改革方面,自民党、公明党和立宪民主党立场相近,三方曾在养老金制度改革法修正案上达成妥协 [2] 其他选举影响因素 - 政府降低米价政策及与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谈判进展将影响选民判断 [2] - 全国32个"一人选区"(改选定员为1)的竞争可能决定选举胜负,在野党选票分散或有利于自民党 [2] - 令和新选组、参政党、日本保守党等新兴政党的议席获得情况受关注 [2] 选举时间安排 - 7月20日晚8点停止投票(部分地区除外),当天完成计票,预计21日凌晨公布结果 [2]
人社部:将制定提前领取个人养老金相关办法
第一财经· 2025-04-29 21:16
社会保障工作进展 - 截至3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71亿人、2.44亿人、2.97亿人,同比增加442万人、256万人、271万人 [2] - 1-3月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2.36万亿元、总支出1.94万亿元,3月底累计结余9.6万亿元 [2] - 一季度全国统筹调剂资金拨付到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扎实推进 [2] - 个人养老金制度扩大到全国范围实施,85款指数基金产品纳入目录 [2] - 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参保人数超过1104万人 [2] 社保帮扶与待遇发放 - 一季度为826万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 [2] - 一季度发放失业保险金、代缴基本医疗保险费、价格临时补贴等失业保险待遇365.4亿元 [2] 社保基金投资运营 - 截至3月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2.4万亿元 [3] - 鼓励各地适当扩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 [4] 社保服务优化 - 全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13.9亿人,覆盖98.9%人口,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10.9亿人 [3] - 社保卡功能拓展到就医购药、交通出行、文化旅游、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等领域 [3] - 自4月1日起在全部地级市组织开展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3] - 天津市开展社会保障卡加载中铁银通应用试点,实现在京津城际铁路8个站点刷卡乘车 [3] 下一步工作计划 - 稳妥推进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研究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缴费办法 [3] - 进一步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制定提前领取个人养老金相关办法,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3] - 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重点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调整 [3] - 深化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完善电子社保卡APP功能 [5]
如何提振内需?学者集中建言:财政支出不松劲,深化改革增动能
券商中国· 2025-02-27 18:28
经济政策与内需提振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被列为今年经济工作首位任务,长短结合、双管齐下是核心思路 [1] - 短期需坚持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加大支出力度并转向惠民生、促消费领域 [1] - 长期需推进户籍制度、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改革以释放发展红利 [1] 宏观经济展望 - 2025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将平稳开局,全年季度间波幅小于2024年,呈现平稳运行特征 [2] - 消费需求不足叠加出口下行压力可能增大经济下行压力 [2] - 汇率稳定对重振内需意义重大,央行稳定汇率的政策导向有助于稳定资产价格和提振消费 [2] 短期政策建议 - 传统投资拉动模式面临基础设施空间收窄、地方债务压力增大等问题 [3] - 财政政策需加大力度并调整支出结构,将部分投资资金转用于惠民生、促消费 [3] - 货币政策应提升社会融资增速,将金融市场流动性导入实体经济 [3] - 破除汽车限购等不合理限制性措施可快速释放消费潜力 [3] 长期改革方向 - 户籍制度改革是促进内需的关键门槛,3亿农业转移人口消费潜力待释放 [4] - 需建立中央财政补助机制激励地方政府落实常住地户口登记和基本公共服务 [4] - 收入分配改革可通过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增加居民分红,测算显示10万亿元划转可创造1.5万亿元年收益 [5] - 向月收入低于1000元群体分配社保收益可带动超1万亿元消费 [5] 农村社会保障 - 新农保政策直接向60岁以上农村老人发放补贴可提高家庭劳动效率 [6] - 研究显示若补贴金额提高5倍,可带来4.5%的GDP增长 [6] - 农村消费尤其是养老保障支出对提振内需具有显著作用 [6]
深度丨学者建言扩内需之策:财政支出不松劲 深化改革增动能
证券时报· 2025-02-27 08:22
扩大内需政策思路 - 短期以财政政策为主进行逆周期调节,需加大支出力度并调整结构转向惠民生、促消费领域 [2] - 长期需推进户籍制度、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改革以释放持续发展红利 [2] - 通过消费引导投资,从注重"物"的投资转向"人"的投资,形成扩大消费长效机制 [6] 2025年经济展望 - 2025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将平稳开局,全年季度间波幅较2024年缩小,呈现平稳运行特征 [4] - 消费需求不足叠加出口下行压力可能增大经济下行压力 [4] - 汇率稳定对提振内需至关重要,央行稳定汇率的政策有助于稳定资产价格和消费 [4] 短期政策建议 - 财政政策需加大力度并调整支出结构,将部分投资资金转用于惠民生、促消费以拉动居民收入 [6] - 货币政策应提升社会融资增速,将金融市场流动性导入实体经济 [6] -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如放松汽车限购可短期内释放消费潜力 [6] 长期改革方向 - 户籍制度改革是促进内需的关键,解决3亿农业转移人口的户籍问题可大幅提升其消费规模 [8] - 中央财政可通过补助或奖励机制激励地方政府落实常住地户口登记和基本公共服务 [8] - 收入分配改革需增加企业部门向居民部门分红,如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 [9] 社保改革与消费提振 - 划转10万亿元非金融国有资本至社保基金,按7%回报率测算每年可新增1.5万亿元收益,分配给低收入群体可带动超1万亿元消费 [9] - 提高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支出5倍,预计可带来4.5%的GDP增长,因劳动效率提升和就业增加 [10] - 新农保政策直接向60岁以上农村老人发放补贴,可减少其劳动时间并提高家庭青壮年劳动力效率 [10] 结构性调整需求 - 产业政策长期侧重供给端,需转向消费端尤其是抑制严重的农村消费 [10] - 财政支出结构调整需从传统基建投资转向民生消费领域以缓解经济失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