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财政
搜索文档
高市内阁人事,藏着怎样的政治布局?
日经中文网· 2025-10-22 11:07
内阁人事布局特色 - 在“全世代总力集结”方针下组阁,彰显全党体制,高市早苗自身总裁选举阵营有5人入阁[1] - 最重视总裁选举竞争对手的待遇,起用小泉进次郎任防卫相、林芳正任总务相、茂木敏充任外相,以彰显全党团结[2] - 起用与关键人物关系密切者出任要职,如提名与小林鹰之关系密切的松本洋平出任文部科学相,与林芳正关系密切的金子恭之任国土交通相[2] - 新内阁名单体现“高市色彩”,起用自己亲信担任重要阁僚[2] 关键政策领域人事安排 - 为推进“负责任的积极财政”,任命积极财政派城内实为经济财政再生相,负责新设的“日本增长战略”[5] - 同样属于积极财政派的片山皋月担任财务相,负责补贴制度调整,体现首相主导经济财政运营的意图[5] - 任命总裁选举阵营“队长”小野田纪美为经济安全保障相,并担任外国人政策总指挥[5] - 考虑到多样化经历和各世代人才起用,首次入阁人数超过半数达到10人,如“少壮派”松本尚被提拔为数字相[5] 女性启用情况 - 女性内阁成员只有2人,包括首相在内共3人,少于党内期待6名女性入阁的呼声[1][5] - 具体女性阁僚为财务相片山皋月和经济安保相小野田纪美[5] - 首相表示将致力于打造拥有众多优秀女性的内阁,暗示在副大臣和政务官人事中进一步起用女性[5] 人事保密策略 - 组阁过程彻底避免人事信息事先泄露,手法被称为“高市流”[3][6] - 高市早苗与心腹官房长官木原稔进行多次秘密协商,并对消息严格保密,除少数人外到最后都未向阁僚本人透露其职务[6] - 保密原因在于担心在首相指名选举之前出现人事报道引发纷争,因自民党与日本维新会组成联合政府但少数派执政党的状况未改变[6]
日本首位女首相有何来历?
新华社· 2025-10-21 14:55
政治背景与经历 - 高市早苗于2024年10月21日当选日本第104任首相,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 [1] - 高市早苗1961年出生,1993年步入政坛,历任经济产业副大臣、总务大臣、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等职 [1] - 高市早苗是前首相安倍晋三路线的坚定继承人,曾在安倍内阁担任要职,并有三次参加自民党总裁选举的经历 [1] 经济政策主张 - 主张积极财政政策,提出多项减税政策以应对物价上涨 [2] - 计划扩大地方财政支援 [2] 外交与安保政策 - 将继承安倍晋三提出的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战略 [2] - 主张强化与东盟及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 [2] - 提出强化自卫队,提高应对新型威胁的能力,并关注自卫官待遇改善 [2] - 未否定可能按美国要求进一步增加防卫支出的可能性 [2] 移民与历史认知立场 - 主张加强对非法滞留者的管控,并严格审查海外资本流入 [3] - 持鲜明偏右立场,长期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并对村山谈话中侵略一词持反对意见 [3] - 日本媒体认为其若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将给日本东亚外交带来新的摩擦点 [3]
日本首相提名将延期,高市面临困难开局
日经中文网· 2025-10-09 16:00
高市总裁(中)等日本自民党领导层正在四处拜访各在野党(10月8日) 日本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正在推进旨在组建政府的联合执政的协商。自民党与公明党的协议 被罕见地延期,首相提名很可能推迟到10月20日以后。包括物价上涨对策在内的2025年度补 充预算案在年内通过变得艰难,外交日程也将受到影响。 高市8日与干事长铃木俊一等新领导层一同拜访各党党首。包括副总裁在内,自民党内的5位 高层,即"党五役"中麻生派占据3人。干事长代理由存在未记载政治资金问题的萩生田光一担 任。 长期与自民党联合执政的日本公明党代表(党首)齐藤铁夫要求高市在加强企业和团体捐款 限制等政治资金问题上划清界限。对于起用包括萩生田在内的原安倍派的未记载议员,公明 党内存在担忧。 在自民党的新领导层内具有影响力的副总裁麻生太郎与公明党及其支持母体创价学会保持距 离。高市在自民、公明两党尚未达成联合执政的协议前就与国民民主党的党首玉木雄一郎进 行了非正式会谈。 不信任感日趋加强的公明党内甚至出现了退出执政联盟的言论。齐藤铁夫表示,如果无法达 成联合执政协议,将不会在首相指名选举中投票给高市。 公明党9日向地方组织听取关于维持执政联盟的意见。自民、公明两 ...
高市早苗面临“安倍经济学的魔咒”
日经中文网· 2025-10-06 16:12
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在与麻生太郎会谈后接受媒体采访(10月5日,东京永田町) 高市早苗长期信奉与其保守政治理念接近的安倍晋三。她自称是安倍经济学的继承者,主张积极财政的 必要性。如果在通胀局面下采取安倍经济学式的政策,就存在助长物价上涨风险,而物价上涨正是她所 强调的"最优先应对课题"…… 日本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在财政和金融政策方面以前首相安倍晋三的经济政策"安倍经济学"为蓝本。她 倾向于推行积极财政与金融宽松,并在日本央行的加息方针上表现出谨慎立场。如果在通胀局面下采取 安倍经济学式的政策,就存在助长物价上涨风险,而物价上涨正是她所强调的"最优先应对课题"。 高市极有可能在10月15日召集的临时国会上被指名为日本首相。预计就任后将尽快指示政府和执政党制 定经济对策。她在10月4日的记者会上强调:"无论如何都要全力投入物价高涨对策"。 高市围绕财政支出的表态,也产生了彰显与石破茂政权不同路线的效果。石破茂曾就安倍经济学表 示,"把经济变成了成本削减型的模式,这一点不好",一直对安倍经济学持否定态度。 她提出以"净债务余额"作为财政健全化目标。这一指标是从国家与地方的债务余额中扣除金融资产后计 算的。高市主张:" ...
高市早苗重视这些经济和外交政策
日经中文网· 2025-10-05 16:04
日本自民党新任总裁高市早苗在4日的记者会上明确了"积极财政"政策方向。除了尽早降低汽油税之 外,高市还提出将支援亏损企业为员工加薪。外交方面,高市主张设置谍报机构的指挥部"国家情报 局"…… 在10月4日召开的记者会上,日本自民党新任总裁高市早苗明确了"积极财政"政策方向。除了尽早降低 汽油税之外,高市还提出将支援亏损企业为员工加薪。关于日本银行(央行)的货币政策,高市表 示"政府应承担责任",并要求与央行开展紧密对话。 在自民党总裁选举期间,高市早苗便将"负责任的积极财政"列为竞选承诺。4日的记者会上,她再次呼 吁尽早取消汽油税的原暂定税率(目前该税率约为每升25日元),同时提及正探讨增加地方政府用于应 对物价上涨的补贴资金。 高市早苗解释称,将为那些因亏损而无法适用"加薪促进税制"的中小企业及小规模经营者提供加薪支 持。"加薪促进税制"是通过减免加薪企业法人税来鼓励企业加薪的制度,但对于无需缴纳法人税的亏损 企业而言,该制度的实际益处有限。 在日本政府与央行的协作方面,高市早苗展现出积 极态度。她认为需求增长带动物价上涨的局面是理 想状态,表示"应与央行保持密切对话,直至实现这一目标"。她还指出"日本经济 ...
热点问答|高市早苗当选日本自民党总裁三问
新华网· 2025-10-05 04:39
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 - 高市早苗于10月4日当选日本执政党自由民主党总裁,成为自民党历史上首位女总裁 [1] - 预计在10月中旬的临时国会首相指名选举中,高市早苗将被指名为日本首相 [1] 政坛履历 - 高市早苗1961年出生,1993年当选众议员步入政坛,历任经济产业副大臣、总务大臣、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等职 [1] - 高市早苗与安倍晋三关系密切,是“安倍路线”的坚定继承人,曾在安倍内阁担任重要职务 [1] - 高市早苗有3次参加自民党总裁选举的经历,本次选举中当选 [1] 当选首相前景 - 日本国会首相指名选举预计10月15日举行,由于在野党难以结成统一战线,局面普遍被认为有利于自民党新总裁在选举中胜出 [2] - 高市早苗在选举期间称解散众议院提前举行大选是“不可能的事”,理由是当前最紧迫课题是应对物价高涨 [2] 政策主张 - 高市早苗以鲜明的右翼保守立场著称,主张恢复日本传统价值与民族自豪感,强调修宪、强化安保、维护天皇制权威 [3] - 在经济民生领域,高市早苗主张“积极财政”,提出多项减税政策、扩大地方财政支援以应对物价上涨 [3] - 在外交政策上,高市早苗称将继承安倍晋三提出的“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战略,主张强化与东盟及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 [3] - 在安保政策上,高市早苗提出强化自卫队,提高应对新型威胁的能力,并关注自卫官待遇改善,未否定可能按美国要求进一步增加防卫支出 [3] - 在移民与外国人政策方面,高市早苗主张加强对非法滞留者的管控,严格审查海外资本流入 [3] - 在历史认知方面,高市早苗持鲜明偏右立场,长期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并对“村山谈话”中“侵略”一词持反对意见 [3][4]
近2.3万亿化债资金快速落地,下半年地方还有哪些新举措
第一财经· 2025-07-14 20:43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进展 - 2024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发行用于化债的政府债券额度合计约22607亿元,占全年化债总额度(28000亿元)比重约81% [1] - 截至2023年末全国隐性债务余额为14.3万亿元,较2018年底摸底数减少了50% [2] - 2024年至2028年五年间计划合计发行10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置换10万亿元存量隐性债务 [2] - 2025年计划发行2.8万亿元专项债券用于置换隐性债务,其中2万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和0.8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券 [2] 专项债券发行情况 - 上半年发行用于化债的再融资专项债券约1.79万亿元,占2万亿元额度比重约90% [3] - 上半年发行用于化债的新增专项债券约4648亿元,占8000亿元额度比重约58% [3] - 7月1日至7月14日已完成1772亿元用于化债的专项债券发行,剩余3621亿元待发行 [6] - 2026年、2027年和2028年用于化债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额度分别是2.8万亿元、0.8万亿元和0.8万亿元 [6] 债务置换效果 - 2024年发行的2万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利率较隐性债务利率下降平均超过2.5个百分点 [3] - 10万亿元置换隐性债务政策5年内累计可节约6000亿元左右利息支出 [3] - 融资平台数量去年减少7000多家,今年继续减少,债务风险水平显著下降 [5] 政策建议与地方实践 - 建议下半年加快存量隐性债务置换工作,将化债总额度靠前使用 [1]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举全区之力支持柳州化解债务,审议通过一揽子化债方案 [7] - 建议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加快市场化、专业化发展,增强自我造血能力 [8] - 地方政府可通过盘活国有资产、提高财政收入质量等方式筹集化债资金 [8] 行业影响 - 专项债券置换隐性债务对于解决政府长期拖欠的各类资金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 - 化债进度快缓解了地方财政压力,让地方腾出更多资金用于经济建设 [3] - 土储专项债的发行能够为土地储备工作提供资金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6]
6月全国PMI数据解读:PMI整体暂稳,关注行业分化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03 15:10
制造业情况 - 2025年6月制造业PMI为49.7%,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略高于过去两年同期,涨幅符合季节性,大、小型企业PMI分化加剧[4] - 6月供需指数回升,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等行业供需指数扩张,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收缩,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7%,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4][15][18] - 6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8.4%和46.2%,均比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采购量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2.6个百分点[20][21] 非制造业情况 - 2025年6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比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邮政等生产性行业位于较高景气区间,零售等行业低于临界点[4] - 6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8%,比上月上升1.8个百分点,土木工程建筑业连续三个月处于较高景气区间,商品房需求疲软或拖累整体景气度[4][26] 政策与风险 - 7月将下达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后续宏观政策或不断积极,货币政策稳健宽松,积极财政或根据需要加码[4] - 需关注外部因素扰动和房地产需求变化带来的风险[4][30]
国泰海通|宏观:PMI整体暂稳,关注行业分化——6月全国PMI数据解读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01 18:40
制造业PMI表现 - 2025年6月制造业PMI为49 7% 环比上升0 2个百分点 略高于过去两年同期水平 涨幅符合季节性规律 [2] - 采购指数反弹 显示企业对外部扰动适应能力增强 扩产意愿边际改善 [2] - 大、小型企业PMI分化加剧 大型企业继续扩张区间回升 小型企业在收缩区间进一步回落 [2] 行业供需与价格动态 - 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专用设备等行业供需指数位于扩张区间 受益于关税摩擦缓和及设备更新政策 [3] - 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供需持续收缩 反映房地产压力导致的终端需求不足 [3] - 制造业价格指数整体回升 受中东局势紧张推升油价影响 但黑色冶炼行业价格指数持续回落 [3] 非制造业景气度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 环比微降0 1个百分点 邮政、电信及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行业保持高景气 [3] - 零售、运输、住宿餐饮等消费性行业因五一假期效应消退 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 [3]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达52 8% 环比上升1 8个百分点 土木工程连续三个月高景气 但商品房需求疲软拖累行业表现 [3] 政策展望 - 7月将下达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 政策接力效果值得期待 [4] - 宏观政策或持续积极 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宽松 财政政策通过加快节奏或后续加码发力 [4]
2025年4月财政数据点评:积极财政:加快节奏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5-23 19:50
财政收支情况 - 2025年1 - 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616亿元,同比降0.4%,4月增速1.9%,较3月0.3%回升[6] - 2025年1 - 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581亿元,同比增4.6%,4月增速5.8%,较3月5.7%略微抬升[9] - 2025年1 - 4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2586亿元,同比降6.7%,4月增速8.1%,较3月 - 11.7%明显回升[17] - 2025年1 - 4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6136亿元,同比增17.7%,4月增速44.7%,较3月27.9%明显提升[17] 财政分项表现 - 2025年1 - 4月全国税收收入65556亿元,同比降2.1%,4月增速1.9%,较3月 - 2.2%回升;非税收入15060亿元,同比增7.7%,4月增速1.7%,较3月5.9%回落[8] - 2025年1 - 4月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支出延续较高增速,4月交通运输、城乡社区支出增速边际回升[11] 财政政策展望 - 面对外部冲击,或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22] - 扩投资关注城市更新进展,促销费关注国补政策力度[22] - 二季度主要加快落实存量政策,后续根据需要或继续加码[22] 风险提示 - 海外需求仍面临不确定性[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