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端到端智能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国内外车企智驾方案对比
2025-06-23 10:0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智能驾驶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 - **公司**:特斯拉、华为、Momenta、小鹏汽车、理想汽车、比亚迪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技术路径对比 - 华为、小鹏、理想和 Momenta 处于第一梯队,能较快跟上特斯拉技术步伐,如 2022 年 10 月特斯拉推出 occupancy 技术,华为、理想和小鹏一年内跟上;2024 年 1 月特斯拉推出端到端智能驾驶系统模型,小鹏和华为半年内跟上[2] - 2025 年车企普遍希望实现类 L3 级别智能驾驶,如理想计划实现有监督智能驾驶,达城市与高速每 500 公里接管一次水平;小鹏希望年底实现类 L3 级别智能驾驶,城区每百公里接管次数小于一次;华为计划推出类似 L3 级别自动驾驶[2] - 主要厂商端到端模型参数量大多在几亿规模,下一代车端 VLA 模型参数量预计在 100 亿以内[2] - 特斯拉在北美实现完全一体式端到端,国内采用模块化方案适应交通规则[1][2][4] 具体技术方案特点 - 特斯拉:完全一体式纯视觉自动驾驶,依靠 8 个摄像头完成智能辅助驾驶,领先世界生成技术,模拟多视角镜头并主动标注语义信息[1][4][11] - 华为:伴随 ADS 4.0 推送一体式多传感器融合方案,比特斯拉复杂,基于盘古大语言模组开发世界生成技术,虚拟数据占比 30%,合成数据占总数据比重 50%[1][3][4][11] - 理想汽车:结合 VLA 与 22 亿参数量 ARM 进行场景理解及复杂情况处理,座舱设计能力强,通过中间屏幕展示虚拟模型对复杂场景理解及轨迹规划概率,预计下个月 I8 首次将 VELA 模型上车,世界生成技术中虚拟数据占比 15% - 30%,合成数据占比 20% - 40%[3][4][6][11][13] - 小鹏汽车:计划通过 G7 发布会走 VLA 加 VLM 路线,目前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方式,通过改进阿里千问大语言模型进行预训练和后训练,世界生成技术中虚拟数据占比 20% - 40%,合成数据占比 20% - 40%[3][5][6][11] - 比亚迪:高级自动驾驶分天神之眼 ABC,自研天神之眼 C 跑高速 NOA,与 Mobileye 合作开发其他部分[5] 模型选择及区别 - 理想端到端加 VLN 模型使用两片 NOVONIX 芯片,VRM 模型推理速度慢,加入 VLA 模型后,下一代车载算力提升可支持其发展[6] - 理想在预训练阶段训练云端 VR 基础模型后蒸馏出 MOE 模型,小鹏通过改进阿里千问大语言模型进行预训练和后训练,理想方法利于快速部署 VLA 模型,小鹏方法难度大但潜在上限可能更高[6] 自动驾驶地图策略 - 多数企业放弃高清地图,采购介于高清地图和传统导航地图之间精度的地图[1][7] 传感器融合策略 - 特斯拉采用纯视觉路线,新版 Model Y 可能加入 4D 毫米波雷达;其他车企如小鹏采用多传感器融合路线,使用半固态激光雷达,长期震动致精度下降需算法补偿,华为表现较好[1][8] 激光雷达与摄像头方案优劣 - 激光雷达在高速场景有优势,但远距离点云密度不足判断物体类型;摄像头方案在低照度成像情景下表现优异,通过 LOFIC 技术和高分辨率摄像头,夜晚可看到 100 米外场景,提高 30% - 40%上限[9] 自研芯片降低成本 - 小鹏将在 2025 年 G7 顶配车型加入三颗 750TOPS 图灵芯片,总算力相当于三颗英伟达 Orin 芯片,每颗成本约 3,000 元,可减少 60% - 70%毛利率支付给英伟达[10] - 特斯拉目前算力 500 - 720TOPS,下一代升至 2000 多 TOPS,自研芯片成本可控[2][10] 理想汽车 2025 年市场竞争情况 - 面临增程车市场份额竞争加剧挑战,但增程车基本盘仍具竞争力,预计全年销量超 50 万台[2][13] - 下个月推出 I8 有望提高毛利率,9 月推出 I6 可能成爆款产品,新车型 ENVELA 具备智能驾驶系统差异化竞争优势[13] 小鹏新车型 G7 对股价影响 - 新车型 G7 预售价约 23.5 万元,市场反应弱,正式发售可能降价,若最终定价被接受,股价有望回升[1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鹰眼摄像头分辨率达 800 万像素,比过去主流 400 - 500 万有提升,可看到更多车道线及应急车道边缘[9] - 小鹏 G7 顶配车型中三颗图灵芯片,两颗用于自动驾驶,一颗用于智能座舱[10]
首个转型AI公司的新势力,在全球AI顶会展示下一代自动驾驶模型
机器之心· 2025-06-17 12:50
机器之心报道 作者:泽南 L3 级别智能驾驶的关键: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 端到端智能驾驶,正在沿着大模型 Scaling Laws 的道路狂奔。 上周三,全球首款 L3 级算力「AI 汽车」小鹏 G7 正式亮相,其首发搭载的三颗自研图灵 AI 芯片,超过 2200TOPS 有效算力,本地部署的 VLA+VLM 模 型等特性引发了关注。 基于超高端侧算力,小鹏 G7 行业首发了智驾大脑 + 小脑 VLA-OL 模型,第一次给智能辅助驾驶加入了「运动型大脑」的决策判断能力。 小鹏 G7 同时首发了 VLM(视觉大模型),它可以作为车辆理解世界的 AI 大脑,将会是人与汽车交互的新一代入口。作为车辆行动的中枢,可以指导智能 辅助驾驶和智舱等整车能力,未来还可以实现本地聊天、主动服务、多语言等功能。 尽管只是在后装算力的车辆上用早期版本的模型进行测试,小鹏自动驾驶基模已经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智能和拟人水平。 同样是在上周,美国纳什维尔举行的 全球计算机视觉顶会 CVPR 2025 上,小鹏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车企分享了其自动驾驶基座模型的研发进展 。 小鹏自去年 5 月就宣布了量产端到端大模型上车,并构建了从算力、算法 ...
独家丨哪吒汽车智驾高级总监王俊平加入商汤绝影
雷峰网· 2025-03-24 18:04
" 商汤绝影将于今年4月上海车展发布R-UniAD端到端自动驾驶方 案,完成实车部署,并预计在年底交付。 " 作者丨李雨晨 雷峰网获悉,哪吒汽车产品研发中心副总经理、智能驾驶部高级总监王俊平已于今年2月加入商汤绝影。 再早之前,王俊平是百度智能驾驶团队的一员。 2024年,石建萍曾透露对外合作的进展。她表示,目前商汤合作的车企有30多家,包括广汽、比亚迪、 本田、蔚来等。在智能驾驶方面,解决方案已经上线昊铂,还有哪吒的超级轿跑车型。 2025年2月,商汤绝影CEO王晓刚发布了"与世界模型协同交互的端到端智能驾驶路线R-UniAD",以绝 影量产智驾方案和"开悟"世界模型为核心,实车采集的真实数据和云端生成的仿真数据进行闭环流转。按 照计划,商汤绝影将于今年4月上海车展发布R-UniAD端到端自动驾驶方案,完成实车部署,并预计在年 底交付。 (关于商汤绝影的智能化研发进展及人事调整,感兴趣的读者可添加作者微信Gru1993交流) // 近期热门文章 哪吒和商汤在2021年就已开展合作。2021年9月,商汤科技就与哪吒汽车达成了全面战略合作,共同在 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目前,王俊平在内部架构中还 ...
晚点独家丨易航智能获北汽等数亿元 C 轮融资,将使用地平线 J6 开发智驾方案
晚点LatePost· 2024-09-28 20:08
以下文章来源于晚点Auto ,作者晚点团队 晚点Auto . 从制造到创造,从不可能到可能。《晚点LatePost》旗下汽车品牌。 目前主要服务北汽、上汽大通等车企。 文丨赵宇 编辑丨 程曼祺 我们独家获悉,智能驾驶供应商易航智能近日完成数亿元 C 轮融资,由北汽产投、浙江金控投资公司、德 清产投、财通资本联合投资。其中,浙江金控投资公司为浙江省级投资平台,德清产投为湖州德清县级投 资平台。 北汽在 2022 年与易航智能达成合作,主打越野车的北汽 BJ40 系列车型已搭载易航智能的 L2 级前视一体 机(集成摄像头等传感器的硬件套件)和 L2+ 级高速 NOA 方案。 易航智能称,本轮融资后,易航智能或将为北汽集团旗下 BEIJING、极狐品牌的车型开发智驾方案。 浙江德清县政府则正在招引智驾项目,打造智能驾驶示范区。蔚来激光雷达供应商图达通的一条产线和港口 无人驾驶公司斯年智驾总部基地已落地德清。 易航智能由陈禹行于 2015 年 8 月创立。他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 郭孔辉也是空气悬架公司浙江孔辉的前身 "长春孔辉" 的创始人;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交流期间,陈禹行还 ...
中国智驾人才流动盘点:去留之间,公司沉浮
晚点LatePost· 2024-08-01 23:02
以下文章来源于晚点Auto ,作者晚点团队 晚点Auto . 从制造到创造,从不可能到可能。《晚点LatePost》旗下汽车品牌。 "有了人才之后,其他东西都会有。" 文丨赵宇 张家豪 制图丨黄帧昕 编辑丨 程曼祺 宋玮 "有了人才之后,其他东西都会有。" 一位曾在美国硅谷工作多年的自动驾驶从业者说,自动驾驶是人才密 集型产业。人才的流动直接影响一家公司的发展势头,也指示着整个行业的风向变化。 自动驾驶人才流动的最新一个例子是小鹏向英伟达的 "输血"。自小鹏前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宙去年 8 月加 入英伟达后,12 个月里,至少 6 位小鹏技术人员加入英伟达。 芯片巨头英伟达下场做方案,希望成为垂直整合的智能驾驶 Tier 1(一级供应商)。2023 年下半年,英伟 达也把目光投向了全球智驾人才最丰富、实践经验最多的中国,开始在这里组建智驾方案团队,希望挽救 进展缓慢的智驾业务。 有同样野心的还有高通、地平线等跨界选手。2022 年,高通收购了瑞典智能驾驶技术服务商 Arriver,将 其计算机视觉、驾驶辅助等资产整合进自身业务;地平线则招募了原华为智能驾驶产品部部长苏箐,基于 征程 6 开发高阶智能驾驶方案。 ...
晚点独家|毫末智行获 3 亿元 B2 轮融资,来自九智资本和湖州长兴
晚点LatePost· 2024-04-24 23:35
以下文章来源于晚点Auto ,作者晚点团队 晚点Auto . 从制造到创造,从不可能到可能。《晚点LatePost》旗下汽车品牌。 毫末今年重点发力千元级智驾方案。 文丨窦亚娟 毫末智行转向 "性价比" 2019 年,长城汽车将智能驾驶前瞻部独立出去,成立了毫末智行。成立四年多来,毫末形成了乘用车 智能驾驶、末端物流配送两大核心业务,获得的融资也超过数十亿元。 虽然独立运行,但毫末智行业务此前多来自长城汽车。截至目前,搭载毫末智能驾驶产品--HPilot 的长 城车型超过 20 款,包括山海炮 HEV 版、新摩卡 Hi-4S 等车型,智能驾驶行驶里程近 1.4 亿公里。 除了长城,毫末一直希望寻找到更多大型车企客户,构建毫末的 "车企朋友圈"。2023 年 4 月,毫末官 宣 3 家主机厂定点合同。有业内人士告诉《晚点 Auto》,毫末今年新获得两家主机厂合同,其中一家 为头部主机厂量产订单。 汽车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甚至降价也不一定能把车卖出去。成本压力传递到上游智驾行业,智驾供 应商也打起了价格战。 编辑丨 冒诗阳 《晚点 Auto》获悉,自动驾驶公司毫末智行获得 3 亿元人民币 B2 轮融资,加上此前成 ...